大氣壓強新公式的推導

2021-01-09 布衣的烏託邦

上一章介紹了可用p=ρRT/M和P = 1/2n^2ρυ^2這兩個公式來計算大氣壓強,本文要看看這兩個公式有什麼樣的關係,探索它們之間的推導過程。

由於p = ρRT/M這個公式是已知的,所以我們就研究如何用它推導出P =1/2n^2ρυ^2這個壓強公式的。空氣分子平均運動速度υ= [8RT/(π*M)]^(0.5),因此我們要把P = ρRT/M變形,出現[8RT/(π*M)]^(0.5)這個式子就可以了。

P = ρRT/M

=(π/8)×(8/π)×ρRT/M

=(π/8)ρ×[(8/π)×RT/M]

=(π/8)ρ×8RT/πM

=(π/8)ρ×[ (8RT/πM) ^0.5] ^ 2

= 1/2(π/4)ρ×[ (8RT/πM) ^0.5] ^2

因為空氣分子平均速率:υ= [8RT/(π*M)]^(0.5)

所以:P = 1/2(π/4)ρ×[ (8RT/πM) ^0.5] ^2

= 1/2(π/4)ρ×[υ] ^ 2

既:P = 1/2(π/4)ρυ^2 (1)

變形:P = 1/2(π/4)ρυ^2

= 1/2 [ (π/4) ^ 0.5] ^2 ρυ^2

既:P = 1/2 [ (π/4) ^0.5] ^2 ρυ^2

設:n=(π/4) ^0.5

所以:P = 1/2n^2ρυ^2 (2)

還可再變形感受速度與壓強的關係

P = 1/2 n^2ρυ^2

= 1/2ρ(n^2υ^2)

= 1/2ρ(nυ)^2

既:P = 1/2ρ(nυ)^2 (3)

式子中n=(π/4) ^ 0.5,影響n的精度的主要是π的取值大小,一般取3.14。空氣分子平均速率不再取υ= 1.6[(R×T)÷M]^(0.5) 這個式子了,而是更準確的υ= [8RT/(π*M)]^(0.5)。

前幾篇文章是根據現象推導出(3)式和(2)式,得出n的值大約是0.8841,本篇文章是根據已有的大氣壓強公式P = ρRT/M推導出來的(1)式,得出n的值大約是0.8862,可以認為n=(π/4) ^0.5是比較準確,但在實際飛行環境中可能還要修正。

如果把υ= [8RT/(π*M)]^(0.5)代入(1)式,得

P = 1/2(π/4)ρ [ (8RT/πM) ^ 0.5] ^2 (4)

從(4)式就可以看出,壓強主要和空氣密度ρ和空氣熱力學溫度T有關,那麼我們就可 以另一種方式理解飛機的飛行。當有迎角的機翼前進時,機翼下表面對空氣進行壓縮,空氣密度ρ和空氣熱力學溫度T可能都升高,空氣壓強P自然增大。機翼上表面的空氣舒張,空氣密度ρ和空氣熱力學溫度T可能都下降,空氣壓強P自然減小,這就形成了機翼上下表面的壓強差,產生了向上的升力。

由於本節修正了n的計算方法,n=(π/4) ^0.5,是一個計算公式,所以升力公式

F升力 = 1/2 [K(4 n ^2υ0/sinθυ+1)cosθsin^2θ]ρSυ^2

修正為:

F升力 = 1/2 [K(πυ0/sinθυ+1)cosθsin^2θ]ρSυ^2

相關焦點

  • 大氣壓強計算新方法
    在前面的有關機翼升力原理的探索中,了解了飛機升力與大氣壓強密切相關。我在建立「全動壓模型」中發現可以用動壓公式P = 1/2ρυ^2來計算大氣壓強。也就是利用氣體分子平均速率υ和空氣密度ρ來計算空氣壓強的。
  • 教材教法:理想氣體壓強公式的一種簡易推導
    1 理論推導 設一個半徑為R的球形容器中,裝有N個理想氣體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在做無規則運動,且每個分子質量為m。選取任一分子作為研究對象,設其速率為vi,與容器器壁A點發生碰撞,且分子將以如圖所示依次與B,C點發生碰撞。
  • 水壓強計算公式 水壓強計算公式是什麼
    水是一種液體,而液體都是具有流動性的,液體在容器底、內壁、內部中,由液體本身的重力而形成的壓強叫做液體壓強,簡稱液壓。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水壓強的計算方法。由於液體具有流動性,所以液體除了對容器底部產生壓強外,還對「限制」它流動的側壁產生壓強。
  • 壓力與壓強專題——大氣壓強
    什麼是大氣壓強大氣對浸沒在它裡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產生的原因空氣的重力和大氣的流動性。重力很好理解,這裡解釋一下流動性。流動為什麼會 產生壓強呢?你想啊,這些「小朋友」跑來跑去,撞到牆壁上,撞到你身上,就有碰撞,有碰撞,就有壓力,有壓力就有壓強。其實大氣有壓強最根本的原因是流動性,因此大氣向四面八方都會產生壓強。當然你會問,是什麼讓這些氣體動起來的,把這個問題留到高中,希望你可以在高中好好探究氣體的流動性到底是什麼?
  • 初中物理知識點之大氣壓強
    證明大氣壓強存在實驗     馬德堡半球實驗:有力地證明了①大氣壓的存在②大氣壓很大。     託裡拆利實驗:在長約1m,一段封閉的玻璃管裡灌滿水銀,用手指將管口堵住,然後倒插在水銀槽中。
  • 基於大氣壓強傳感器TP015P的多功能海拔儀設計
    1 多功能海拔儀的總體設計思路  本文採用測量大氣壓強來間接的獲得海拔高度的方法。通過大氣壓強傳感器得到表徵大氣壓強的電壓信號,該信號通過放大電路和濾波電路後,再進行A/D轉換。    本文的高度測量的理論依據是大氣壓強與海拔高度關係滿足玻爾茲曼公式:
  • 大氣壓強是多少 大氣壓強大小與什麼有關
    導語:在地球上,每種物質的存在都有它的壓強,只要你受到力的作用,便會產生壓強。其中,即便是大氣,也會受到力的作用,產生壓力,我們將這種大氣的壓力叫做大氣壓強。那麼,一般大氣壓強是多少呢?大氣壓強大小與什麼有關?以下為您介紹。
  • 只需一個公式,幫你快速解決物理中固體壓強大小比較
    S1表示物體的受力面積,S2表示物體的底面積,要想最終推導出P=ρgh,必須保證受力面積等於物體底面積,即S1=S2。公式中如果其中一個環節出問題,從出問題的地方開始後邊的公式將失去意義。上面我們清晰了這個公式的推導過程及使用條件,那麼該如何用這個公式進行解題呢?下面我們結合例題,具體講解一下如何用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 大氣壓強傳感器在海拔高度測量中的應用研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2695.htm  1 多功能海拔儀的總體設計思路  本文採用測量大氣壓強來間接的獲得海拔高度的方法。通過大氣壓強傳感器得到表徵大氣壓強的電壓信號,該信號通過放大電路和濾波電路後,再進行A/D轉換。
  • 大氣壓強傳感器TP015P在海拔高度測量中的應用
    1 多功能海拔儀的總體設計思路 本文採用測量大氣壓強來間接的獲得海拔高度的方法。通過大氣壓強傳感器得到表徵大氣壓強的電壓信號,該信號通過放大電路和濾波電路後,再進行A/D轉換。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2708.htm 本文的高度測量的理論依據是大氣壓強與海拔高度關係滿足玻爾茲曼公式
  • 壓力與壓強專題——液體內部壓強
    薄膜向下鼓起,說明有壓力,有壓力說明有壓強,所以,液體對容器底部有壓強。推導:水對薄膜的壓力是水的重力,所以有如下推導:從公式中可以知道說明液體對容器側面也有壓強,而且壓強大小跟液體深度有關。那麼壓強多大?同一高度,液體對下的壓強p=ρgh,對側面的壓強當然也是p=ρgh。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液體對四面八方都能產生壓強,壓強大小就是,p=ρgh。
  • 神奇的大氣壓強
    原  因:由於空氣具有     重    力,且空氣具有    流動性    ,故大氣內部存在壓強.說  明:大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大氣內部某一點向各個方向的壓強     相等     .舉  例:第一個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著名實驗是    馬德堡半球    實驗.
  • 大氣壓力與壓強!
    的壓力,這相當於200個中學生的體重。但由於人體內外的壓強相平衡的緣故,我們深受「重壓」卻全然不覺,也正是這個原因,我們常常忽略了大氣壓的存在。     在緯度為45°的海平面上,溫度為0℃時,大氣壓相當於760mmHg,通常稱為1 atm,約
  • 經典力學:液體壓強
    2.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4.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三、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1.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ρ液gh。③.從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以看出,公式中的壓強是液體由於自身重力產生的壓強,它不包括液體受到的外加壓強。由於g是常數,所以壓強只與液體密度ρ和深度h有關,而與液體的體積和重力沒有關係,與容器的形狀也無關。
  • 初二物理人教版上冊知識點講解:壓強和浮力
    3.壓強:  ⑴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⑵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單位分別是:P:帕斯卡(Pa);F:牛頓(N)S;米2(m2)。  A、使用該公式計算壓強時,關鍵是找出壓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積S(受力面積要注意兩物體的接觸部分)。
  • 「大氣壓強」知識點
    一、概念:大氣對浸在它裡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說明:「大氣壓」與「氣壓」(或部分氣體壓強)是有區別的,如高壓鍋內的氣壓一一指部分氣體壓強。高壓鍋外稱大氣壓。原理分析:在管內與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為液體不動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壓強平衡。即向上的大氣壓=水銀柱產生的壓強。這種研究方法叫轉換法。
  • 大氣壓(3)——大氣壓強
    講得細緻一些,由於地球對空氣的吸引作用,空氣壓在地面上,就要靠地面或地面上的其他物體來支持它,這些支持著大氣的物體和地面,就要受到大氣壓力的作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大氣壓力,就是大氣壓強;第二,可以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分子運動論的知識將來初三會學到)因為氣體是由大量的做無規則運動的分子組成,而這些分子必然要對浸在空氣中的物體不斷地發生碰撞.每次碰撞,氣體分子都要給予物體表面一個衝擊力,大量空氣分子持續碰撞的結果就體現為大氣對物體表面的壓力
  • 初中物理壓強知識點解析:液體壓強公式及計算
    液體壓強計算:P=ρ液gh(ρ是液體密度,單位是kg/m3;h表示是液體的深度,指液體自由液面到液體內部某點的垂直距離,單位m。)     液體壓強公式:P=ρgh,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體積和質量無關。
  • 中考物理知識點:大氣壓強總結
    中考物理知識點:大氣壓強總結   1、大氣對浸在其中的物體產生的壓強叫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   2、產生原因:氣體受到重力,且有流動性,故能向各個方向對浸於其中的物體產生壓強。   (2)原理分析:在管內與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為液體不動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壓強平衡。即向上的大氣壓=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 新初三物理預習筆記精選:壓強和浮力
    壓強公式: ,式中p單位是:pa,壓力F單位是:N;受力面積S單位是:m2。。 → ; 。     增大壓強方法:(1)S不變,F增大;;(2)F不變,S減小; (3)同時把F增大,S減小。     減小壓強方法則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