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絲欄目|高考複習
高中化學,有的同學覺得簡單,有的同學感覺有一定的難度,無論是難還是容易,冷絲認為,高三學子一定要把握2019年高考化學命題的特色,有針對性地複習。
相比較往年的命題,高考化學顯現出一些新的命題特色,也是高考生必須掌握的要點。
其一,挖掘我國古代文化和科技典籍中的化學信息,設置情境。
理科綜合2019年全國I卷第7題和全國II卷第12題,以陶瓷及無機顏料性質為載體,考查不同材質矽酸鹽及化學顏料的物理化學性質。試題對「雨過天晴雲破處」所描述的瓷器青色的考查,既考查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化學知識的了解,又考查學生對常見化合物性質的掌握情況。
全國IV卷第2題以古代典籍中記載的石膽鑑別方法為素材,考查鹽的物理化學性質CuSO45H2O俗稱膽礬,唐代以前稱為「石膽」,由於其顏色與綠礬FeSO47H2O相似,容易混淆。唐代有人提出「石膽……淺碧色,燒之變白色者真」的鑑定方法,是利用了結晶水合物受熱易脫水的性質,藍色的五水硫酸銅變成無水白色固體硫酸銅。
這種利用化學反應過程中的顏色變化,即鑑定物質的方法非常接近現代化學定性分析方法,體現了古代中國勞 動人民的聰明智慧。
其二,呈現新的功能物質,讓學生認識化學的應用性,感受化學的魅力。
化學是一門創造新物質的學科,其魅力在於能夠不斷地合成新分子、創造新物質,又與人類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高考化學全國卷試題以物質的新功能為載體,考查學生應用化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充分認識化學與生活、生產、社會發展的關係。
理科綜合全國II卷第36題以新型環氧樹脂的合成為情境,考查有機物分子結構和性質之間的關係。該題既讓學生深刻地理解聚合物的性質與聚合度的密切關係,又讓學生感受到精湛的合成技術對於特殊功能化合物獲取的重要性。
其三,滲透科學思維,考查化學方法,促進發展自主學習素養。
2019年是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和發表元素周期表150周年,為此,聯合國將2019年確定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律精闢地闡明元素性質的周期性遞變規律,反映量變到質變以及共性與個性關係的科學思想,一直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有力工具。
2019 年高考化學試題有意識地凸顯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多個試卷在多個題目上設置情境,讓學生通過類比、對比方法,溫故而知新,預測和自主學習新物質、新結構和新性質。
再如理科綜合全國I卷第35題考查分類比較的方法,分析Li2O、MgO、P4O6、SO2 熔點差異。
還有全國III卷第35題考查分類比較的方法,分析苯胺和甲苯的結構及分子間差異,闡釋熔沸點差異的原因。全國II卷第9題設置周期表情境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質對比,全國II卷第35題通過學生熟悉的氮元素,類比預測與氮同族的元素砷的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等。
總之,冷絲觀察到,高考化學試題突出化學學科特色,以化學領域重大和最新成果的真情實景為載體,著重考查學生在真實的科研背景下和實際的工業生產中的應用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因此,考生複習時,一定要考慮到試題知識覆蓋面廣,綜合性強,按照這種命題思路複習好化學。
(註:全國卷文理綜合有多套試卷,本文涉及到的卷Ⅳ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