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RFID系統主要由RFID讀寫器、電子標籤、RFID中間件和應用系統軟體4部分構成,一般我們把中間件和應用軟體統稱為應用系統。
RFID系統分成邊沿系統和軟體系統兩大部分,邊沿系統主要是完成信息感知,屬於硬體組件部分。軟體系統完成信息的處理和應用,通信設施負責整個RFID系統的信息傳遞。
從電子標籤到讀寫器之間的通信及能量感應方式來看,RFID系統一般可以分成兩類,即電感耦合系統和電磁反向散射耦合系統。電感耦合通過空間高頻交變磁場實現耦合,依據的是電磁感應定律,電感耦合方式一般適合於中、低頻工作的近距離RFID系統。電磁反向散射耦合,即雷達原理模型,發射出去的電磁波碰到目標後反射,同時攜帶回目標信息,依據的是電磁波的空間傳播規律。電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適合於超高頻、高頻、微波工作的遠距離RFID系統。
由於低頻RFID系統的波長更長,能量相對較弱,因此主要依賴近距離的感應來讀取信息,電感耦合主要應用在低頻(LF)、中頻(HF)波段。由於高頻率的波長較短,能量較高,因此,讀寫器天線可以向標籤輻射電磁波,部分電磁波經標籤調製後反射回讀寫器天線,經解碼以後發送到中央信息系統接收處理,電磁反向散射耦合主要應用在高頻(HF)、超高頻(UHF)波段。
RFID射頻識別系統的工作原理
電子標籤進入天線磁場後,若接收到讀寫器發出的特殊射頻信號,就能憑藉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晶片中的產品信息(無源標籤),或者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有源標籤),讀寫器讀取信息並解碼後,送至中央信息系統進行有關數據處理。
RFID讀寫器獲取讀寫指令
RFID讀寫器射頻調製器將信號發送至RFID天線
RFID天線詢問RFID電子標籤
RFID天線將獲得的電子標籤信息回傳
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電子標籤,操作快捷方便。短距離射頻產品不怕油漬、灰塵汙染等惡劣的環境,可在這樣的環境中替代條碼,例如用在工廠的流水線上跟蹤物體。長距離射頻產品多用於交通上,識別距離可達幾十米,如自動收費或識別車輛身份等。
鴻陸作為RFID領域首批高新技術企業,多年來一直專注於RFID核心技術的研究,在工業4.0、資產管理、倉儲物流、智能零售、智能稱重、菸草物流、智能產線、車輛管理、智能電網等領域均有所建樹,並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為集成商和終端用戶提供了具有競爭力的RFID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