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黑處女座,強迫症是基因突變啦!基因還能決定啥...

2020-12-08 新民網

  你對於處女座的印象是什麼?

  龜毛、潔癖、斤斤計較,

  像一個重度強迫症患者!

  愛研究星座的人們把處女座黑的體無完膚,但是實際上,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強迫症是一種人類基因變異的表達哦!

  強迫症相關人類基因變異找到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近日在線發表的一篇遺傳學論文報告稱,科學家成功鑑別出與強迫症(OCD)相關的人類基因變異,找到了受這些變異影響的基因及神經通路。分離和表徵這些基因,將幫助我們理解這種疾病背後的生物學,進而建立有效治療方案。

  人們經常說自己被強迫症困擾。但強迫症病因複雜、尚無定論,卻有很強的遺傳性。這種衰竭性神經精神疾病同時與個性心理因素,以及腦內神經遞質分泌失衡有著很大關聯,主要表現為侵入性思維和浪費時間的重複行為。近年來的統計數據顯示,強迫症的發病率正在不斷攀升,全球超過8000萬人患有強迫症,其中大部分人無法從現有的治療中得到解脫。此前對人類、小鼠和犬的研究也曾指出一些可能與強迫症相關的變異,但是,確切的基因和變異一直都未能在人類中確定。

  此次,美國哈佛—麻省理工博德研究所的科學家團隊,通過分析608個候選基因的測序數據,成功在人類案例中鑑定出4個與強迫症關聯緊密的基因。這些基因在與強迫症關聯的神經通路中起作用,包括血清素和穀氨酸鹽信號傳遞及突觸聯繫——它們很可能正是潛在的藥物作用靶點。

  怎麼樣?看完是不是覺得自己的世界觀又一次得到了刷新!別急,還有兩則新發現等著與你分享!

  基因決定我愛你

  中國古代有一句諺語:「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們總會將具有相似特點的東西放在一起,也總愛跟與自己有相似特點的人進行交流,而最新的研究發現,夫妻之間的DNA關係也是如此。

  美國三所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發現,夫妻之間存在所謂的「夫妻相」很可能並不是偶然,而是在多代以前雙方擁有同樣的祖先,因此擁有很多相同或者相似的基因。

  一般來說,能夠一起生活的夫妻一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方說一樣的族群、一樣的母語、一樣的宗教信仰或者一樣的學歷學校,不過恐怕以後要將基因型也算進雙方的「共同特點」之一了。

  研究發現,兩個基因組相似卻不屬於近親的人更容易被對方吸引,從而走到一起甚至結為夫妻。

  科學家表示,在過去,由於生產力的限制,很多人都傾向於在幾個村落間或者幾個縣城的範圍內進行擇偶,久而久之,傳統的「擇偶區域」內的人的某些基因就回趨向於某一種特定的結構形式,以往的人類遺傳學調查往往會忽視這一塊因素。因此,自打1948年,一群美國科學家開始了對多帶白人夫妻基因相似性的調查研究。

  幾十年的調查,科學家們共收集到了880對夫妻的遺傳學信息以及先祖遺傳信息,研究結果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期,擇偶方式造成的區域性基因相似已成為十分普遍的現象。

  不過隨著近幾十年人類科技技術的飛速發展,跟多的交通工具不斷湧現,跨城市乃至跨大洲的交流成本越來越低了,因此由於原始擇偶方式而造成的區域特殊基因結構已經逐漸趨於消亡。

  研究報告指出,兩者基因相似是指基因片段中的DNA鹼基數量以及序列基本相同,但是片段間或者在染色體上的排列組成不同,而且,夫妻間擁有更多相似的基因可能並不是偶然,所謂「看臉的世界」就是人間接性地進行「基因篩選」,兩者的基因相似度會表現在臉上的某些部分,因此當雙方遇見時更容易結交對方。好友間也存在類似的DNA相似。

  基因能註定婚姻,那麼以後擇偶會不會直接跳過「看臉」而選擇「看基因」呢?

  臭臭噠榴槤是基因導致的

  日前,《自然—遺傳學》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報告了榴槤的完整基因組序列,有助於人們從分子角度認識導致榴槤產生獨特口味和氣味的基因及代謝過程。

  榴槤因其獨一無二的口味和刺激性氣味而被譽為一種美味,它的氣味常常被比作像洋蔥和硫。

  新加坡國家癌症中心與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使用互補性單分子DNA測序和染色體支架技術,為貓山王榴槤梗組裝了一個高質量參照基因組。

  通過對比分析可可和棉花等其他近親植物,研究者在榴槤中發現了一個可能和棉花一樣的古代全基因組複製事件。研究者還分析了果實成熟期間的基因表達,發現果實器官中的硫代謝基因活性水平高於非果實器官中的。與近親相比,榴槤含有更多參與揮發性硫化合物合成的基因拷貝,表明這種演化上的擴增是榴槤氣味產生的基礎。

  原標題:別再黑處女座,強迫症是基因突變啦!基因還能決定啥...

相關焦點

  • Nat Commun:強迫症也是基因的鍋!四個大腦基因被證與其相關
    2017年10月25日/生物谷BIOON/--最近,科學家識別了四個跟強迫症(OCD)相關聯的基因。這些基因都在同一腦迴路中發揮作用,並能幫助解釋為什麼親屬中有強迫症的人也更容易出現此情況。有強迫症的人會有侵入性的思想,必須通過一些重複的固定動作(比如洗手)才能緩解焦慮。
  • 基因突變除了白化病,還有「黑化症」!
    因為祖先的基因突變,它們體內出現了纖維色素增生的現象,這才導致了它們全身烏黑。如果在強陽光下仔細觀看,它的毛色甚至會出現黑得發綠的錯覺。雖然說印尼是西馬尼烏雞的老家,但這種雞在當地也並不是很常見。據飼養者描述,他從小就從大人那裡聽說過有一種全身烏黑的雞,但從未見過真容,直到長大後才第一次見。
  • 孩子97%基因突變來自父親
    不過很多家庭聚焦「生產一線」的媽媽們,擔心媽媽的年紀,還能不能生。有共識的是:母親年齡越大,母嬰健康風險越大;而現在很流行的老夫少妻組合,是合情合理的——不知道哪裡傳來的說法兒是:爹老來得子,這仔是越發聰明的。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科學家證明,男性的生育年齡越大,遺傳突變基因給他們的子女的風險越大。
  • 想要二胎趕緊生 子女97%的基因突變來自爹
    不過很多家庭聚焦「生產一線」的媽媽們,擔心媽媽的年紀,還能不能生。有共識的是:母親年齡越大,母嬰健康風險越大;而現在很流行的老夫少妻組合,是合情合理的——不知道哪裡傳來的說法兒是:父母年齡差越大,孩子越聰明。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科學家證明,男性的生育年齡越大,遺傳突變基因給他們的子女的風險越大。
  • 那些罕見的基因突變病歷
    人類基因突變被看做是與生俱來的,並且會伴隨人的一生。有一些基因突變是很明顯的,剛看到他的時候也就發現了,可是有些基因突變是可以隱藏起來的。有一些基因突變會隨著人類的年齡增長而愈演愈烈,而有些是會導致人類死亡的。無腦無腦兒是神經管畸形的一種。
  • TP53基因突變的腫瘤
    過程中出了差錯,染色體上的基因突變了,此時,全靠細胞核裡的抑癌機制來糾錯,或者引導出錯的異常細胞凋亡自殺,不至於異常細胞無限發展成腫瘤。TP53基因,就是染色體上的抑癌基因之一,相當於電腦裡殺毒軟體,監控其他軟體(基因)出錯情況。TP53和P53:基因叫TP53,它轉錄出來的蛋白叫P53蛋白。
  • 四十歲後生娃風險挺大 高齡父親生下的孩子可能基因突變
    不過很多家庭聚焦「生產一線」的媽媽們,擔心媽媽的年紀,還能不能生。  有共識的是:母親年齡越大,母嬰健康風險越大;而現在很流行的老夫少妻組合,是合情合理的——不知道哪裡傳來的說法兒是:爹老來得子,這仔是越發聰明的。  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科學家證明,男性的生育年齡越大,遺傳突變基因給他們的子女的風險越大。
  • 基因突變能不能使我們成為超級英雄?
    那麼變異我們究竟能不能成為超級英雄,我們的基因為什麼會變異?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基因】什麼又是【基因突變】。【基因突變】是指基因組DNA分子突然的,或者遺傳性發生變異現象,基因在結構上發生【鹼基對】組成或排列順序的改變。基因就像人類的編碼結構,是遺傳信息的基本單位,他通過複製把遺傳信息再傳遞給你的後代。那麼是什麼導致了基因突變呢?
  • 如果剪掉突變基因,再植入健康基因,是否就能治癒癌症?
    ,患了癌症也多是因某一基因突變了。如果有一種技術能剪掉突變的基因 ,再植入健康的基因是否就能治癒癌症?別懷疑,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出現,它就是"基因剪刀」。如果用CRISPR/Cas9技術將機體裡發生突變的基因剪切掉,植入健康的基因,人的癌症就會從根本上治癒。
  • 拖延症基因真的存在 女性拖延從此有據可依
    ,TH),它的表達量決定了大腦中包括多巴胺在內的各種兒茶酚胺遞質的數量。  此次研究,Erhan Genc小組對278名健康男性和女性進行了基因分析與問卷調查,通過決策相關行動控制(AOD)來衡量遺傳與個體間拖延症差異的關係,AOD得分越低,表示越容易拖延。在分析結果中,他們發現TH基因中的rs10770141(C-824T)位點鹼基的類型與拖延症有很大關係,並且具有性別特異性,只會影響女性。
  • 最矮的基因突變找到了
    僅以遺傳因素而言,迄今就發現了不少基因與身高有關。然而美國科學家在2020年5月13日的《自然》雜誌上報告,他們發現了一個對決定身高具有巨大影響的基因突變。 美國哈佛醫學院、麻省理工學院Broad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稱,他們確定了迄今為止最重要的決定身高的遺傳因素,一個先前未知的特定人群的基因突變——FBN1基因的E1297G變體。
  • 「科技」基因遭遇「潮流」突變,新物種都成了啥樣?
    01 | 不學貓叫的錘子不是好Lo娘號外,號外,智慧型手機「快充」鼻祖基因突變,清晨爆出「憤怒貓叫 」!當一些「科技仙人掌」還試圖鎖死最後一點殘存的水分,另一些,早在二次元七彩玄光的照射下,愉快地產生了基因突變。為了成功分泌出讓00後鼻黏膜「一秒淪陷」的新化學分子,他們都發生了性狀上的驚奇變異。
  • 【新舊教材課後習題整合】B2-5 基因突變和其他變異
    2.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種類、數量和排列順序的改變就是基因突變。3.基因重組發生在受精作用的過程中。4.人工誘變所引起的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的變異都是有利的。5.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稱為二倍體。6.人類的大多數疾病與基因有關,也與生活方式和環境有關。
  • 維生素D受體基因突變與黑素瘤風險相關
    維生素D受體基因突變與黑素瘤風險相關
  • NPM1基因突變導致rRNA修飾改變
    NPM1基因突變導致rRNA修飾改變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 20:26:47 生殖細胞中NPM1基因突變導致rRNA的2』-O甲基化修飾改變並產生先天性角化不良症,這一成果由美國哈佛醫學院Pier Paolo
  • Nature genetics:轉座子突變分析發現黑色素瘤驅動基因
    BRAFv600e突變小鼠黑色素瘤的發生,同時還發現了1232個可能驅動黑色素瘤發生的候選癌基因。 黑色素瘤是一種轉移性極高的惡性皮膚腫瘤,其發生可能受到環境和基因的共同影響。在黑色素瘤中,BRAFv600e是一個重要的基因突變,對於黑色素瘤的發生具有重要驅動作用。雖然接近一半的人類黑色素瘤病人都攜帶BRAFv600e突變,但協同這些突變共同促進黑色素瘤發生的基因一直沒有研究。
  • 男性不育的遺傳學病因——不得不重視的基因突變
    基於全外顯子測序等高通量手段,科研工作者在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篩選基因突變的研究揭示了一些重要的「靶點基因」。這將有望揭示男性不育的致病機制,並為後續的臨床治療提供理論依據。無頭精子症是畸精子不育症中的一種類型,但其遺傳族源和致病突變尚不清楚。眾所周知,精子頭部至關重要,因為頭部包含遺傳物質DNA。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曹雲霞教授研究團隊對2例男性不育症患者進行了全外顯子測序,發現了SUN5基因存在1個純合突變p.Thr275Met和2個複合雜合突變p.Arg356Cys,p.Met162Lys。
  • 基因突變不是啥好事兒:直接讓人變笨
    最新一項研究顯示,損害人類健康的基因突變可能使我們變得更笨,但是修復這些基因突變之後,會使人們變得更聰明。一項研究發現,聰明人群擁有對智力和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的較少基因突變,而不是擁有更多使他們變得更聰明的基因突變。
  • 一切罪惡根源於基因差異 性別起源於基因突變?
    她告訴醫生,囚犯X並非這個家族惟一出問題的人,當她還小的時候,她自己的哥哥曾經拿著刀子強迫她脫掉衣服;她的另一名親戚曾經試圖用車壓死自己的老闆;另外兩個男性親戚犯過縱火罪;還有一個男性親戚有露陰癖,而另一個則有觀陰癖。這些問題男孩對自己的姐妹騷擾非常嚴重,以至於一些女孩因此逃離了家庭。
  • 精子不安分守己,偏要鬧基因突變
    >精子不安分守己,偏要鬧基因突變2009-06-30 10:19:26出處:太平洋親子論壇作者:佚名>  精子發生的遺傳性疾病可分兩大類,一類叫染色體非等倍體性,另一類叫基因突變。第二類還包括有三種情況,即調控精子發生的特異基因突變、調控性腺發育的基因突變和體細胞常染色體基因突變。  染色體非等倍體性是指細胞染色體數量異常、不平衡或染色體結構異常。無論是性染色體非等倍體性還是常染色體非等倍體性,均可導致生精障礙,引起男性不育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