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在水族市場、商店、超市、景區、路邊甚至地鐵口,都可以看到很奇葩的場景。就像這樣:
巴西龜被印上各種花色放在小盒子裡售賣,每次我都驚奇於買家和賣家的審美能力,難道真的會有人覺得這樣被染色的動物很好看嗎?
這個世界是怎麼了?
圖片來自網絡
這種塗裝對於動物沒有任何好處,同時還極有可能腐蝕傷害動物的身體。另外,對於人和動物的關係來說,如果公眾對這件事的理解變成了人類凌駕於其它物種之上,並且可以在不尊重其它物種的前提下隨意玩弄弱小的生命的話,那真是糟糕透頂。
我們有理由認為這種商品非常容易讓人們產生這樣的想法,從更長遠的角度來講,這真是保護的悲哀。
雖然巴西龜是人工養殖的物種,很多人也對於它們是入侵物種而沒有好感。但生命沒有錯,我們不應該用這樣錯誤和愚蠢的方式對待任何生命。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成為入侵物種不是巴西龜的錯,而是那些把巴西龜放到它的非原生棲息地的環境中去的人的錯,是那些棄養寵物或者放生者的錯。有關部門也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來規範放生。
「《北京市園林綠化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就是要對自由裁量權進一步明晰。以放生處罰為例,處罰額度直接與溼地保護等級掛鈎。根據區縣級、市級、國家級三個溼地等級,和已造成危害、未造成危害兩種情況,將原先5000元到5萬元的處罰細化成6檔。在區縣級溼地內放生,未造成環境破壞的處罰程度最輕,罰金在5000元至1.5萬元之間;在國家級溼地內放生並造成危害的,處罰程度最重,罰款金額在30萬元至50萬元之間。」
在搜索上面這段新聞內容的過程中,我隨手看到了好幾頁的放生網頁,還有下面這張圖,嚇壞我了。
同時,染色不光出現在巴西龜上,同命相連的還有光滑爪蟾和蝸牛。
另外,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竟然還有把動物密封在塑膠袋中做成鑰匙鏈的這種恐怖操作。
這不是扯淡嗎?什麼動物應該被這麼折騰作為鑰匙鏈活著?再說了,這能活嗎?不吃不喝不喘氣,有的還灌入非自來水的液體,真的是太過分了。
同時這裡面還可以看到另外一種動物,東方蠑螈。這是一種僅分布在中國的兩棲動物,大家可能都對這種動物不太陌生,因為它們以在市場上被稱為「娃娃魚」而大量販賣。很多人都以為這個被叫做娃娃魚的東方蠑螈就是大鯢小的時候。
東方蠑螈
對於東方蠑螈的貿易雖然已經到了司空見慣、見怪不怪的地步,但實際上,東方蠑螈並沒有實現商業化人工養殖,市場上出售的個體全部來自於野外捕捉。
水族市場每日可見的大箱小缸中的東方蠑螈不計其數,不知道它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被如此大規模貿易的了,因為從我記憶中的第一次去花鳥市場起就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如此長年的大量貿易,毫無疑問會對野外的種群數量帶來巨大的影響,雖然可以通過市場上龐大的售賣量推測它們現在野外的數量仍不太少,但這是我們可以隨便捕捉它們的理由麼?
難道我們真的要等到這個物種落到斑鱉那樣的命運,到了無法挽回的時候才想到去珍惜嗎?
紅黑斑塊相間的肚皮是東方蠑螈的特點
另外,我們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的是健康的生態環境和生物的多樣性,而不是保護一個物種的基因而已。它們的數量由應該自然規律決定而不應該受到人類的左右。
同時,棲息地的喪失和水質的汙染也在威脅著東方蠑螈,乃至各種以水為家的動物。
和東方蠑螈一起出現在我的花鳥市場記憶中的另外一種動物,長鬣蜥,現在已經很久無法在市場上見到了,曾經它們幾乎是市場上最常見的蜥蜴之一,嚴格的執法只是一方面,更直接的原因,就是它們已經太少了,野外已經很難再找到它們的身影了。
長鬣蜥在市場上被叫做水龍
而對於保護這些動物來說,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就是不要參與野生動物的貿易,不買就是保護。
另外,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可以登錄網站:中國兩棲類。直接搜索這個名字就可以,這個網站由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製作管理,其中對於中國的兩棲類動物有非常科學的描述,我大力推薦。
希望這個平臺能讓公眾有機會對於那些名不見經傳的中國兩棲類有更多的了解。任何保護行為,都始於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