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地鐵口的染色動物,誰是下一撥斑鱉?

2020-12-07 騰訊網

  現在,我們在水族市場、商店、超市、景區、路邊甚至地鐵口,都可以看到很奇葩的場景。就像這樣:

  巴西龜被印上各種花色放在小盒子裡售賣,每次我都驚奇於買家和賣家的審美能力,難道真的會有人覺得這樣被染色的動物很好看嗎?

  這個世界是怎麼了?

  圖片來自網絡

  這種塗裝對於動物沒有任何好處,同時還極有可能腐蝕傷害動物的身體。另外,對於人和動物的關係來說,如果公眾對這件事的理解變成了人類凌駕於其它物種之上,並且可以在不尊重其它物種的前提下隨意玩弄弱小的生命的話,那真是糟糕透頂。

  我們有理由認為這種商品非常容易讓人們產生這樣的想法,從更長遠的角度來講,這真是保護的悲哀。

  雖然巴西龜是人工養殖的物種,很多人也對於它們是入侵物種而沒有好感。但生命沒有錯,我們不應該用這樣錯誤和愚蠢的方式對待任何生命。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成為入侵物種不是巴西龜的錯,而是那些把巴西龜放到它的非原生棲息地的環境中去的人的錯,是那些棄養寵物或者放生者的錯。有關部門也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來規範放生。

  「《北京市園林綠化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就是要對自由裁量權進一步明晰。以放生處罰為例,處罰額度直接與溼地保護等級掛鈎。根據區縣級、市級、國家級三個溼地等級,和已造成危害、未造成危害兩種情況,將原先5000元到5萬元的處罰細化成6檔。在區縣級溼地內放生,未造成環境破壞的處罰程度最輕,罰金在5000元至1.5萬元之間;在國家級溼地內放生並造成危害的,處罰程度最重,罰款金額在30萬元至50萬元之間。」

  在搜索上面這段新聞內容的過程中,我隨手看到了好幾頁的放生網頁,還有下面這張圖,嚇壞我了。

  同時,染色不光出現在巴西龜上,同命相連的還有光滑爪蟾和蝸牛。

  另外,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竟然還有把動物密封在塑膠袋中做成鑰匙鏈的這種恐怖操作。

  這不是扯淡嗎?什麼動物應該被這麼折騰作為鑰匙鏈活著?再說了,這能活嗎?不吃不喝不喘氣,有的還灌入非自來水的液體,真的是太過分了。

  同時這裡面還可以看到另外一種動物,東方蠑螈。這是一種僅分布在中國的兩棲動物,大家可能都對這種動物不太陌生,因為它們以在市場上被稱為「娃娃魚」而大量販賣。很多人都以為這個被叫做娃娃魚的東方蠑螈就是大鯢小的時候。

  東方蠑螈

  對於東方蠑螈的貿易雖然已經到了司空見慣、見怪不怪的地步,但實際上,東方蠑螈並沒有實現商業化人工養殖,市場上出售的個體全部來自於野外捕捉。

  水族市場每日可見的大箱小缸中的東方蠑螈不計其數,不知道它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被如此大規模貿易的了,因為從我記憶中的第一次去花鳥市場起就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如此長年的大量貿易,毫無疑問會對野外的種群數量帶來巨大的影響,雖然可以通過市場上龐大的售賣量推測它們現在野外的數量仍不太少,但這是我們可以隨便捕捉它們的理由麼?

  難道我們真的要等到這個物種落到斑鱉那樣的命運,到了無法挽回的時候才想到去珍惜嗎?

  紅黑斑塊相間的肚皮是東方蠑螈的特點

  另外,我們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的是健康的生態環境和生物的多樣性,而不是保護一個物種的基因而已。它們的數量由應該自然規律決定而不應該受到人類的左右。

  同時,棲息地的喪失和水質的汙染也在威脅著東方蠑螈,乃至各種以水為家的動物。

  和東方蠑螈一起出現在我的花鳥市場記憶中的另外一種動物,長鬣蜥,現在已經很久無法在市場上見到了,曾經它們幾乎是市場上最常見的蜥蜴之一,嚴格的執法只是一方面,更直接的原因,就是它們已經太少了,野外已經很難再找到它們的身影了。

  長鬣蜥在市場上被叫做水龍

  而對於保護這些動物來說,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就是不要參與野生動物的貿易,不買就是保護。

  另外,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可以登錄網站:中國兩棲類。直接搜索這個名字就可以,這個網站由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製作管理,其中對於中國的兩棲類動物有非常科學的描述,我大力推薦。

  希望這個平臺能讓公眾有機會對於那些名不見經傳的中國兩棲類有更多的了解。任何保護行為,都始於了解。

相關焦點

  • 斑鱉人工授精後死亡,全球僅剩3隻……
    據悉,4月12日國際專家團隊剛剛對蘇州動物園內僅存的一隻雄性斑鱉和一隻雌性斑鱉進行了採精和人工授精工作,授精前檢查發現兩隻斑鱉健康狀況良好。但最終雌性斑鱉在授精後沒有甦醒過來且不幸死亡,動物園表示,課題組商定組建由國內外專家組成的屍檢團隊,以查明死因。「這是一個災難性的損失。」13日晚,蘇州日報發布了相關消息。
  • 全人類的失敗:最後一隻母斑鱉死了
    看,這就是斑鱉。這是全世界最珍稀的龜鱉,乃至全世界最稀少的動物,離滅絕就只剩一線。轉發這只比熊貓還稀少一千倍的斑鱉,科學家就會再找到很多斑鱉……抱歉,劇本拿錯了。在上方山森林動物世界的兩棲館附近,有一片巨大的池塘,池塘邊有緩緩的坡地,四周被玻璃幕牆圍了起來。這片場地一看就知道頗受重視。
  • 最後一隻母斑鱉死了,這是全人類的失敗
    看,這就是斑鱉。這是全世界最珍稀的龜鱉,乃至全世界最稀少的動物,離滅絕就只剩一線。轉發這只比熊貓還稀少一千倍的斑鱉,科學家就會再找到很多斑鱉……抱歉,劇本拿錯了。在上方山森林動物世界的兩棲館附近,有一片巨大的池塘,池塘邊有緩緩的坡地,四周被玻璃幕牆圍了起來。這片場地一看就知道頗受重視。
  • 最後的斑鱉什麼梗怎麼回事 什麼是斑鱉 斑鱉中國僅存兩隻
    他此前一直參與蘇州動物園斑鱉人工繁育及人工授精工作。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這隻雌性斑鱉來自長沙動物園,在展覽多年後,被送往蘇州動物園飼養和人工繁育,先後進行了四次人工授精嘗試,但都失敗(雌斑鱉雖然產卵,但未成功授精)。
  • 230歲斑鱉死亡為何驚動全世界
    斑鱉(學名:Rafetus swinhoei)又名斯氏鱉。背盤長36-57釐米,背盤寬度僅略小於長度,幾近圓形。這種密集的黃色斑紋是斑鱉的特點。春天的蘇州古城,一派生機勃勃的春光景象,蘇州動物園更是喜氣洋洋,百歲雄性斑鱉終於找到媳婦了。然而,正在大家為給雄斑鱉找到媳婦,即將結束單身生涯高興的時候,一個不幸的消息從上海傳來。上海動物園的一隻次雌斑鱉因年齡太大,230歲,死亡了。上海母斑鱉的死亡,為斑鱉大婚的工作就此擱淺。別說蘇州動物園很著急,這在全國乃至世界估計會引起轟動,人們紛紛表示哀悼。
  • 全球僅剩3隻斑鱉怎麼回事 什麼是斑鱉活著的斑鱉在哪裡
    海峽網訊 4月13日下午1時20分,蘇州動物園內,90多歲的雌性斑鱉在進行第五次人工授精後死亡。專家團隊在採精和授精前對斑鱉進行了健康檢查,它們的健康狀態良好,人工授精過程順利,可惜最好還是出現了危機,搶救了24小時候後還是不幸死亡。對極度瀕危的斑鱉來說,這是一個災難性的損失。
  • 最瀕危的物種「斑鱉」曾居住的地方—「蘇州西園寺」
    消息傳出後,國內一些專家提出質疑:利用微小電動震動儀從雄性斑鱉身上採集精子能否成功?通過人工方式抽取精子,對雄性斑鱉究竟有多大傷害?由於沒有先例,誰也不能保證。而全世界已知的活體斑鱉中,最適合配對的就是蘇州動物園斑鱉小夥和長沙動物園的斑鱉姑娘,萬一一方身體受損可怎麼辦?
  • 斑鱉是什麼鱉,為何全球已知的僅剩下三隻?
    蘇州動物園的最有希望能夠生產「下一代」的雌性斑鱉,在接受國際專家團隊第五次「人工授精」後突然死亡(前四次都失敗了)。而這隻斑鱉是國內唯一一隻已知的雌性斑鱉。目前國際專家團隊保存斑鱉的卵巢組織在液氮裡,以備未來技術成熟後再使用,只能寄希望於未來了。這隻死亡的雌性斑鱉,曾經屬於長沙動物園。
  • 斑鱉或註定滅絕,請勿讓它的悲劇重演
    在此之前,人類已知的斑鱉僅有4隻,全世界就只有4隻,其中2隻性別不明的個體在越南,剩下1對在蘇州。如今這隻雌鱉的死,幾乎斷送了中國拯救斑鱉的希望,因為,在我們的野外再次發現斑鱉的可能性,實在是太小。如果越南的2隻斑鱉中沒有雌性,那一切就都完蛋了。那一隻雌性斑鱉的遺照。
  • 最後的斑鱉是怎麼回事?最後的斑鱉新聞斑鱉死亡全球僅剩3隻
    最後的斑鱉是怎麼回事?4月13日,一隻90多歲的雌性斑鱉在蘇州不幸去世。對極度瀕危的斑鱉來說,這是一個災難性的損失。目前全球斑鱉僅剩三隻了:蘇州動物園一隻(雄性),越南兩隻(不知性別)。
  • 中國最後一隻雌斑鱉:傳宗接代太難了
    其實別說是斑鱉了,就連很多普通的烏龜數量也瀕臨滅絕。 因為,民間盛傳龜鱉是營養滋補和防治疾病的極好食品。 利益驅使下,一些人大肆渲染龜鱉的食用、強身和醫療價值,並對野生龜鱉進行過度捕食。
  • 斑鱉滅絕倒計時?越南:我們還有希望
    幾十年前,利用長矛和鉤網,黎輝煌成為了捕獵斑鱉的高手。對於一個88歲的老人來說,他的身體硬朗又靈活。不難想像在他年輕時是如何捕獵斑鱉的。在全世界的淡水龜鱉中,斑鱉最大,體重輕易可達200千克。斑鱉,拍攝者Gerald Kuchling。在越南神話中,斑鱉是民族獨立的象徵。
  • 雲南紅河流域發現斑鱉蹤跡 400歲斑鱉全球或僅剩3隻
    雲南紅河流域發現斑鱉蹤跡 壽命400歲的斑鱉或許全球僅剩3隻記者 楊質高雲南網訊 地球上目前最大的淡水鱉是斑鱉,但現在已知的斑鱉,僅剩3隻了!由於斑鱉的模式標本是一隻渾身斑點的幼體,有些分類學者將它當做中華鱉的異名,斑鱉的成年個體則被誤認為是黿或太湖黿,直到1987年才在分類學界得到確認。以至於斑鱉的保護和管理工作受到影響,國內甚至未將其列入1989年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 一場悲劇中的主角,它叫斑鱉
    如果問中國目前哪種野生動物最瀕危,斑鱉肯定榜上有名——它是比中華鱘更瀕危的「水中大熊貓」——現在,全世界在人工飼養狀態下的斑鱉個體是5頭,其中中國4頭:蘇州西園寺2頭(一雌一雄),蘇州動物園1頭(雄性),長沙動物園1頭(雌性);還有1頭在越南的還劍湖。    事實上,「4」這個數字至今仍存在不確定性。
  • 動物世界-斑鱉
    斑鱉已有2億7千萬年的歷史,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目前僅存極少數個體。斑鱉在1873年的始被西方科學界認識,大英博物館的龜類專家約翰·愛德華·格雷描述羅伯特·史溫侯從上海寄往的斑鱉標本並命名為Oscaria swinhoei描述,同時形容斑鱉為從未被發現的鱉科物種。
  • 第五次人工授精失敗 我國最後一隻人工飼養雌性斑鱉去世
    記者 周曉青 攝 雖經24小時奮力搶救,4月13日13:20,從長沙遠嫁而來擔負交配重任的雌性斑鱉,還是在第五次人工授精過程中不幸去世。蘇州動物園僅剩的110多歲的雄性斑鱉,也成了國內唯一一隻人工養殖的斑鱉。雌性斑鱉的離世,讓為繁衍斑鱉而不停奔波努力的整個團隊感到無比遺憾和悲傷。
  • 最後的斑鱉 中國目前唯一一隻雌性斑鱉死亡
    原標題:最後的斑鱉:中國僅存兩隻,雌性個體第五次人工授精後死亡4月13日13:20,中國目前唯一一隻雌性斑鱉死亡。本文圖片@蘇州日報「臉上像被狠狠揍了一拳。」知名科普作者@花落成蝕寫道。
  • 越南發現斑鱉:eDNA技術確認全球第四隻斑鱉的存在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助理教授Caren Goldberg通過檢測環境DNA(eDNA),確證了該斑鱉的存在。很快,這一消息在朋友圈傳播開來。斑鱉有多麼瀕危?「發現一隻斑鱉有什麼好激動的」?問出這個問題的人,一定不了解它的瀕危程度。
  • 斑鱉的現狀及保護問題
    斑鱉曾廣泛分布於長江流域(錢塘江、太湖)和紅河流域(王劍和史海濤,2011),然而,長江流域和紅河流域的兩個斑鱉地理群體之間存在巨大的分布間隔,二者是否為同一種宜作進一步研究。有關紅河流域斑鱉的情況,聞丞和王劍(2012)曾以「雲南斑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為題進行過報導。
  • 中國僅存一隻雌性斑鱉去世,全球斑鱉僅剩3隻
    昨天(13日),蘇州動物園內,中國唯一一隻雌性斑鱉在進行第五次人工授精後死亡。據悉,4月12日國際專家團隊剛剛對蘇州動物園內僅存的一隻雄性斑鱉和一隻雌性斑鱉進行了採精和人工授精工作,授精前檢查發現兩隻斑鱉健康狀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