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的田野間有許多野生的植物,他們生命力強,吸收土地的營養的能力農作物還要強。一般農戶都會把它給剷除掉,但是這些這些野生植物完全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任你砍、挖、燒、打農藥都殺不死。所以慢慢的也就沒人關注這些野生植物了,沒有農民會去在乎田野邊的野生植物,但是許多植物卻是寶貝,在經過科學家的層層分析研究,發現它們大有用處,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黃果茄。
黃果茄是多刺伏臥草本,其它中文名:大苦果、野茄果(雲南河口),磨莫仔養(雲南祿勸),刺天果(四川金陽),黃果珊瑚、馬刺(四川)。分布及生境:見於我省河口、蒙自、元江、元謀、祿勸、巧家海拔125—880米地區,個別也上達到海拔1100米,喜生於乾熱河谷沙灘上。我國湖北、四川、廣東及臺灣也有。廣泛分布於熱帶亞洲(阿拉伯地區,印度,斯裡蘭卡,馬六甲,越南,泰國)澳洲及波裡尼西亞而到日本南部,在東部非洲成為雜草。
小時候老家經常可以看見黃果茄,大人也有交待過,不可以吃,現在黃果茄在我們這的農村已經很難遇了。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小鼠腹腔注射植株地上部分的氯仿或乙醇提取物1000mg/kg,出現翻正反射消失,死亡。根皮和莖的水或醇提取物對寓體蛙心小劑量有興奮作用,大劑量有抑制作用。
印度民間常用本植物治療咳嗽、發熱及心臟病。全草的醇提取物及生物鹼烏甙部分有強心作用。對離體蛙心、貓心房戌心室肌、乳頭肌在一定濃度時,能增強其收縮及張力,但如濃度過高,反降低其收縮力。對完整犬的心房及心室,也能增強其收縮振幅,血壓亦有逐步的升高。長期用藥可顯著降低豚鼠肺及支氣管中組織胺含量(80%)。
而對皮膚、胃的組織胺有輕度上升;糖生物鹼2毫克/公斤腹腔注射二周,對受雞蛋清致敏的豚鼠有保護作用。對支氣管病人的治療作用可能由於其使支氣管及肺中的組織胺耗竭有關;此外其中所含的無機硝酸鹽成分也有某些祛痰作用。粗提取物、葉莖的醇提取物、樹脂性成分同樣皆有某些釋放組織胺的作用。
藥用成分和方法
1.治睪丸炎: 黃果茄根七株,馬鞭草根五株,燈籠草根七株,合豬腰子燉服;合青殼鴨蛋燉服亦可。
2.治牙痛: 黃果茄幹根五錢。水煎服或煎濃湯漱口。
3.治頭部發瘡: 黃果茄鮮果,切成二半,擦患處。
4.治手足麻痺,風溼性關節炎: 黃果茄鮮根二至三兩,燉母雞服。
5.拔膿頭: 黃果茄子,置新瓦上焙乾研未撒患處。(性味以下出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1]
你有沒有見過黃果茄?你還知道哪些有藥用價值的野生植物?歡迎留言以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