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F書店藝術書區,很多典藏級藝術圖書就散布在架上。它們是書也是藝術品,有的低調穩重,有的散發拒人於千裡之外的強大氣場。可作為書,最希望的還是被讀者閱讀與欣賞。7/28-8/31,在3F書店視覺實驗室,特別用「一書一空間」的主題展覽,揭開平日遮擋著限量版書籍的面紗,看見典藏級藝術圖書的樣貌,理解在傳統書本閱讀之外對書的藝術欣賞與收藏。
【一書一空間,一書一世界】
世界之眼EYES TO THE WORLD
外文攝影書展
展期 | 2017/07/28(五)-2017/08/31(四)
地點 | 3F 書店 視覺實驗室
主辦單位 | 誠品書店
※ 視覺實驗室展場內書籍9折,誠品人會員85折,詳情請詢藝術書區同仁。
一個空間可以容納多少本書?
一本書可以容納多大的世界?
從猿猴到人類,從浩瀚無邊的海洋到荒無人煙的沙漠,從壯闊天地到爆發力量的身軀,這個世界充滿原始力與美的野性時刻,都被攝影師們用鏡頭記錄下來。
在書店視覺實驗室中央的聚光燈下,只有一本書,可它所容納的世界遠超出書頁的承載,遠超出這個空間的承載。它不用太多文字就有說不完的故事,它在等待那個被翻閱的儀式到來。
在這一個空間,每一周,用一本書,我們看世界。
看到一張照片,第一吸引你的是什麼?是畫面色調,是主題內容,是構圖布局,還是光影變幻?
攝影把事物的時空,凝固在一幅畫面之中,因此它不會像電影、音樂、文學那樣,要隨著時間的推動,將它們所包含的信息、創作者的意圖一點點傳達出來。一張好的照片,會在你看到的第一眼,就用它所包含的一切信息不分先後的,一瞬將你打動。
▲ 塞巴斯提奧 · 薩爾加多(Sebastião Salgado)作品
Art Edition E, No.401-500
回溯到攝影技術誕生之初,它被一些人認為是會「攝魂奪魄」的巫術。隨著文明開化,這樣的說法也隨之散去了。不過,在某種意義上,攝影的確有將事物的像定影的能力,它留住了人類活動的軌跡、自然樣貌的變化。無法永恆存在的事物消失了,攝影卻將它們定格,可以說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攝魂」。
▲Laurent Baheux 作品
▲杉本博司作品 TALBOTIZED 004, 2012
可無論是膠片時代還是數碼時代,照片都是脆弱的物件,容易泛黃褪色,損壞丟失。數十年來,書籍一直是整理照片的最有影響力的方式,雖然無法確保它們不朽,但能確保它們長壽,以及確保它們有廣泛的閱覽者。因為書頁的承載方式,也讓我們能看到更多影像記錄的瞬間。
在手機和便攜數碼攝影設備技術不斷提升的今天,攝影並不是被多數人當作藝術來實踐的,而是成了大眾流行。隨手摁下的快門,強大的後期軟體,讓攝影好像失去了曾經的以光學、膠片和機械創造出的儀式感。這不妨礙攝影大師們像孜孜不倦的獵手,捕捉天地間震撼人心的畫面,用鏡頭認知和記錄這個世界。Sebastião Salgado,艱辛的創作過程是為獻給地球一封情書;Laurent Baheux將非洲荒野上遊蕩的野性盡收在影像之中;杉本博司將攝影上升至哲學思考;《國家地理》展開跨度125年的視覺旅程;還有用大量影像和文字所做的顛覆傳統傳記的 Greatest of All Time,是為了向時代精神致敬。
這些影像的分量和價值超越想像,不可估量。集結成書,將書也變成了藝術品——有巨大的開本;有安藤忠雄量身定製的書架;有一本書34公斤的重量;有傑夫 · 昆斯創作的裝置藝術;有1,500張照片的集合;有堪比銀鹽印刷的質量;有畫面與文字的迷藏……每一本都突破對攝影書的想像。此次「世界之眼 EYES TO THE WORLD——外文攝影書展」將這些全球限量的收藏級攝影集進行特別展示,加上連續三周的周六翻書會,每一場用15分鐘時間,由書店職人打開透明罩,打開書盒,打開封面,帶領讀者用影像閱讀世界。
▼ 翻書會場次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