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眼斂彩映碧泓(黃石公園大稜鏡溫泉)。(陳茂盛攝)
▲南極-正在消融的冰天鵝。(陳茂盛攝)
▲潮間溼地絢彩濃(南部非洲海灣)。 (陳茂盛攝)
陳茂盛,1944年出生於福建廈門,現任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福建省企業家攝影協會名譽主席、廈門市企業家攝影協會會長。榮獲第十三屆中國攝影金像獎,為廈門首位獲此殊榮的攝影家。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劉少敏) 20日,廈門攝影家陳茂盛帶著他的作品「大地詩意」走向中國攝影藝術的最高舞臺——中國攝影金像獎。這是廈門首位獲此殊榮的攝影家,也是時隔11年,獲得中國攝影金像獎的又一位福建攝影家。
在接受採訪時,陳茂盛提了個要求——不能給他貼上「老人」標籤。這位時年76歲的攝影家說:「你來看看我的作品,保證一點也不『老』。」
在陳茂盛的鏡頭下,大自然袒露著壯美的軀體,或逶迤溫情,或寥廓冷峻。觀者仿佛一腳踏入莊子《逍遙遊》的畫卷,時而飛躍南部非洲海灣絢麗的潮間溼地,時而掠過美國黃石公園冰火交淬的夢幻彩泉……寫實而詩意地重新定義著這片大地。
自2010年開始,十年間陳茂盛已經走過了8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今他正計劃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全部拍完,目前已完成了三分之二。
側蹲在直升機艙門口 千米高空拍「魔眼」
走進陳茂盛的公司,牆上一幅「魔眼」作品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陳茂盛介紹,這是美國黃石公園大稜鏡溫泉的航拍圖。為了拍下「魔眼「全貌,陳茂盛登上直升機,側蹲在艙門口,舉著膠捲相機,在上千米高空中顛簸升降。陳茂盛眯起一隻眼睛,比划起高空中換膠捲的樣子:獵獵寒風中,頂著被吹僵了的臉,鎖定「魔眼」全貌,「按下快門,一卷用盡立刻換新,仿佛槍戰大片中更換彈夾的場面,眼疾手快絲毫不慌。
陳茂盛航拍過40多個國家及地區,類似的航拍飛行經歷已有近百架次。去年,他的系列航拍組照《七彩視界》榮獲第27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評委會推薦獎(最高獎),今年參評中國攝影金像獎的30幅作品也都是航拍俯瞰圖。
原始森林拍棕熊 火山腳下大風颳走帳篷
翻開陳茂盛的作品集:成群的企鵝憨態可掬,點蠟讀經的信徒散發著光芒,圍坐在一起的非洲紅泥人露出質樸的微笑……一張張生動的照片仿佛連接起不同時空的人與物。
陳茂盛指著一張棕熊捕魚圖,回憶起2016年的俄羅斯堪察加之行。抵達堪察加半島後,陳茂盛一行人乘坐巨型卡車進入原始森林,入夜後必須開起發電機、拉起電網,僱傭了6名當地後勤人員中還有配槍的。好在堪察加的棕熊並不會輕易攻擊人類,前半段的棕熊拍攝可謂有驚無險。
陳茂盛說,後面到火山腳下後狂風大作,晚上安營紮寨帳篷全部被刮沒了影,大家只能幹瞪眼吃了一晚上火山灰。天寒地凍的荒山野島上,黧黑的夜幕中寒風咆哮,別說睡覺,尖叫哭喊、啞了嗓子的隊員都有好幾個。
「戶外拍攝很燒錢,苦也是真的苦。」陳茂盛指了指桌上的透明膠帶,笑著說:「這可是個好東西,被剮成條狀的『百葉窗羽絨服』、開了口的鋼板鞋,纏上幾圈,都能撐到返程。」
延伸
出售作品助學
陳茂盛的作品中,有一幅2010年在南極拍下的天然冰雕——黑黢黢的水面上,浮著一塊天然形成的天鵝形雕塑,曲頸低頭,尾羽斜翹,一雙翅膀似張似合,剔透晶瑩。
去年,陳茂盛將《南極——正在消融的冰天鵝》版號2-99的98幅作品售出款項全部捐贈給廈門市教育基金會,用於資助貧困學生。「環保和教育是相輔相成的,這也是我拍下這些作品的初心。」陳茂盛說。
陳茂盛說,他一直「不走尋常路」,就是想拍一些少見的景色給觀者,他一直認為「人應該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名詞
中國攝影金像獎
中國攝影金像獎(簡稱「金像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電視金鷹獎、戲劇梅花獎等並列為中國文學藝術界12個藝術門類最高獎項之一,是全國性攝影領域的個人最高成就獎。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