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卻詠梅)為了讓讀者領略文學與名著的魅力,推動全民閱讀,經過半年時間的醞釀,由中國出版集團旗下人民文學出版社、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和蜻蜓FM聯合發起的大型公益節目「名人讀名著」於6月28日正式啟動上線。
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介紹,名人所讀的名著主要來自人民文學出版社「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因為封面為黃底星花的網格圖案,所以被讀者親切地稱為「網格本」),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套系統介紹外國文學的叢書。
線上首發式的主會場設置在杭州的「閱讀公益空間」曉書館,分會場則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由節目總策劃高曉松領銜,通過線上連線的方式,與著名作家麥家、米未創始人及CEO馬東、著名主持人陳魯豫、著名作家江南、漫畫作家白茶、知名編劇史航、著名作家馬伯庸等嘉賓一起,分享了各自領讀的名著。
高曉松領讀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在他眼裡,俄國文學當然首推「陀爺」;陳魯豫喜歡《小婦人》,它是她從小就反覆閱讀的名著,包括改編的電影和英劇。江南選讀的是海明威的《永別了,武器》,他說:「這本書比較喪,所以我推薦給年輕人。當你遭遇到的困境時,看到海明威那麼糟糕的經歷,你應該會步步釋懷吧。」
在現場,嘉賓們還就「今天的年輕人需不需要讀名著」展開了辯論,馬東坦言,其實這是一個不用討論的話題,主張年輕人不讀名著的都是「壞孩子」,但是八位嘉賓為什麼還要嚴肅地討論它,就是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能更輕鬆地接受讀名著這件事。
據了解,從6月28日起,讀者可以通過蜻蜓FM和人文讀書聲平臺聽到的名人領讀名著,其中包括朱永新讀《名人傳》、敬一丹讀《簡·愛》、白茶讀《我是貓》等。該節目將持續一年時間,由百位知名作家、學者、文藝工作者等,把那些曾經照亮過成長的燈塔般的名著解讀出來,送給年輕人,並由馬雲公益基金會送給鄉村教師和邊遠的學校,讓這些人類創造的偉大文明能夠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