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減壓?挑戰極限運動去!(圖)

2020-11-22 搜狐網

  新快報訊(記者 陳琦鈿 實習生 李斯璐)昨日,由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和長隆歡樂世界聯合舉辦的「中國首屆減壓節」正式啟動,該活動將一直持續到5月13日結束。據悉,這是國內目前第一個以減壓為主題的文娛活動。

  長隆歡樂世界內的國際特技劇場、十環過山車、超級大擺錘、開心寶貝樂園、四維影院等十大項目,成了備受推崇的「減壓利器」;活動期間,還將有枕頭大戰、減壓大聲功、人肉多米諾、減壓體操等多個減壓活動輪番登場,幫遊人消除「壓力」。同時,為了更好地向市民宣傳減壓知識,主辦方還編寫和印製了一批《減壓手冊》,向遊客免費派發。

  上圖:在教練的帶動下,市民一起舞動身腰,參加「5分鐘減壓健身舞」。新快報記者 寧彪/攝

相關焦點

  • 跟大佬挑戰極限運動 刺激減壓
    跟大佬挑戰極限運動 刺激減壓 2019-05-02 22:39
  • 運動與減壓病
    雖然運動會增加排氮量,且這些實驗潛水的底部時間均與美國海軍規定的免減壓極限相等,但完成這些潛水後並未有潛水員患得減壓病。由此看來,骨骼肌也許並不是罹患減壓病的主要部位,潛水後1小時內的排氮量亦非罹患減壓病的主要量度。況且,如果由減壓病造成的疼痛是發生在身體的某一極小部位,其對整個人體排氮量增加的影響也會被由肌肉產生的排氮增量所掩蓋。
  • 極限運動是挑戰人類潛能,但不能挑戰生命底線
    據景區通報,5月12日,北京某文化傳媒公司在天門山景區拍攝極限運動短紀錄片,劉某在飛行過程中偏離路線,降落傘未打開,導致悲劇發生。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白禹攝近些年極限運動蓬勃發展,各地爭相舉辦極限運動比賽。
  • 極限運動史:人類在挑戰什麼
    極限運動像是一場冒險,它在徵服大自然、跨越心理障礙時所獲得的愉悅感、成就感,充滿了刺激。人類是天生的冒險家,哪怕是在久遠的古代,「極限運動」這個詞還未出現的時候,人類已經就對大自然的一切產生了無窮的幻想與嚮往。人類的進步,或許就源於我們的祖先們一次又一次的極限運動吧。
  • 有錢有閒還不夠 城市極限運動不是你想玩就能玩
    在義烏,也有這麼一群喜愛極限運動的人,在他們的認知裡,極限運動是一種自由的運動方式,強身健體的同時可以給身心減壓。但是,城市極限,並非想玩就玩。愛好者首先要有閒有錢,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意志力和挑戰精神。有業內人士稱,義烏的城市極限運動亟待產業化和專業化。只有如此,城市極限的安全性和影響力,才會更有進一步保障。
  • 挑戰人類自我極限 2019中國極限運動大會開幕
    中國極限運動大會開幕式在中國·清豐極限運動基地舉行。 當晚,濮陽市人民政府市長楊青玖主持開幕式,濮陽市市委書記宋殿宇致歡迎辭,河南省體育局局長萬旭致開幕辭,中國極限運動協會主席王玄致辭。19時50分,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高志丹宣布2019中國極限運動大會開幕。 本次開幕式由入場儀式和大型文體展演組成, 文體展演分為飛龍在天、超越夢想和綻放榮光三個篇章。
  • 挑戰極限的登高之人,極限運動需被理解和被敬畏,致每一位攀登者
    然後關於後者在網上的爭論頗多,因此筆者想通過多年前看過的一部日漫《孤高之人》來講講為什麼有人會喜歡極限運動。《孤高之人》是開創了日本山嶽派小說的直木賞作家新田次郎的小說作品,隨後被漫畫家坂本真一轉為漫畫作品。裡面講述了是危險性並不亞於翼裝飛行的登山運動,對於我們普通人的印象來說,登山無非就是花幾小時的時間順著山路爬上山頂看看夕陽,然後再順著原路下山回家吃飯。
  • 為什麼有人喜歡玩命的極限運動?玩極限運動的人生到底什麼樣?
    為什麼會有人喜歡這些玩命的極限運動?玩極限運動的人生到底是什麼模樣?這個世界上又還有哪些極限運動呢?為什麼會有人喜歡這些玩命的極限運動?因為挑戰極限是人來源於基因的本能為什麼這麼說呢,人在嬰兒開始就表現出冒險,探索,挑戰的特點。從最開始有嘴巴去感知這個世界,見什麼都啃。會故意嘗試一些危險的動作,爬高,過獨木橋。
  • 萬盛奧陶紀國際極限挑戰節啟幕,300餘人挑戰極限蕩繩!
    6月15日起,為期5天的極限蕩繩挑戰再一次在重慶萬盛奧陶紀景區上演。當天,奧陶紀景區下著小雨,但是依然沒有損耗前來參賽者的精彩表演,來自全國的參賽者在這裡進行了蕩繩表演,迎來的首隊表演者是一對情侶。「我和女朋友是異地戀,她是個特別愛極限運動的人,這次來就是想陪她一起來,也挑戰一下自己」,來自杭州的情侶組參跳者周一龍告訴記者。
  • 安全應成極限運動的底色
    據媒體報導,近日,一名24歲男子到黑龍江哈爾濱一滑雪場滑雪,因覺得初級賽道「沒意思」,就補票去了旁邊的高級賽道,但隨後摔倒經搶救無效身亡。死者母親質疑滑雪場裝備不到位,而滑雪場負責人稱裝備沒有任何問題。目前,雙方還在進一步協商中。事情的來龍去脈仍未明確,但類似這樣的戶外運動乃至極限運動不時發生事故,值得反思。
  • 陳靜領銜專家組為國乒減壓 熱身賽挑戰體能極限
    為此桌球隊特意請來了著名桌球運動員王濤、陳靜為首的心裡專家為球隊進行賽前減壓。對於一些隊員身兼多項的問題,桌球隊則認為前一階段的大運動量的封閉熱身賽已經為隊員儲備好了必要的體能。  成立心理專家組  無論前路多兇險,國乒真正的對手只有自己。為此,國乒的亞運備戰從體能、技戰術一直武裝到心靈。
  • 不畏恐懼,對抗地心引力,這項運動讓你在極限中挑戰自己
    在首鋼極限運動公園,陳柯亮換好攀巖鞋,系好安全繩開始了訓練。他手腳交替攀登,藉助一個個巖點,15米高的巖壁轉眼已經攀登到頂。在工作人員幫助下,陳柯穿戴好攀巖裝備。在首鋼極限公園攀巖的陳柯。在攀巖過程中,陳柯尋找力量的支點。陳柯亮是攀巖圈兒裡的名人。
  • 高空挑戰!重慶奧陶紀第三屆國際極限蕩繩挑戰節開幕
    挑戰者正在挑戰。景區供圖人民網重慶8月2日電 在數百米高的天空懸廊和雲端廊橋之間架設蕩繩開展極限運動,你是否敢來挑戰?8月1日,奧陶紀第三屆國際極限蕩繩挑戰節在重慶萬盛奧陶紀景區舉行,近百位參賽者參與了活動。
  • 安全才是運動的極限!
    女大學生翼裝飛行失聯遇難,資深人士提醒極限運動愛好者——安全才是運動的極限!近日,張家界天門山景區女翼裝飛行員在飛行時偏離路線最終遇難的事件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有關極限運動為何既危險又迷人、參與者如此玩命究竟有無必要的討論更是甚囂塵上。
  • 重慶萬盛奧陶紀景區舉辦第三屆國際極限挑戰節
    1日,重慶萬盛奧陶紀景區舉辦第三屆國際極限挑戰節。當日,來自全國的50多名體驗者體驗了極限蕩繩的刺激。  據本次極限蕩繩的設計者、曾成功挑戰貴州壩陵河大橋375米垂直高度蹦極的「中國蹦極第一人」段樹軍介紹,極限蕩繩類似於用沒有彈性的繩子玩蹦極。但蕩繩拴著的人的運行軌跡,不是直上直下,而是以支撐點為圓心的扇形運動。  「高空蕩繩要想刺激好玩,最重要的就是高度和蕩幅。
  • 從極限運動看人身安全
    (王朝燁)近日,一位女翼裝飛行極限運動愛好者在張家界天門山失去了寶貴的生命,這件事在網上引發了熱議,震驚了無數人。在極限運動在我國開始興起的背景下,她的逝去值得深思。極限運動屬於典型的小眾化運動項目,它的難度大、危險性高、專業性強,在極限運動中任何一個微小的失誤都會被放大,都足以致命。這位極限愛好者同樣在活動前籤了「生死狀」免責聲明,並在生前籤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他們深知其危險性和安全的重要性。雖然這項運動的安全風險如此之大,但我們仍不能忽視它對人類自身和自然極限的挑戰,以及極富冒險精神和挑戰精神的魅力和價值。
  • 極限運動就是作?可以不了解,但是請善良丨原創
    /社交媒體圖如果經過此次事件的討論,能達成我們對極限運動的啟蒙,不僅欣賞它理想化的一面,也能平靜地將它視作準入門檻較高的運動,就算是在遺憾中添加了一點欣慰。大多數時候,極限運動被描繪成有閒階級的限定追求。B站宣傳片《後浪》也用蹦極、滑雪、潛水的鏡頭來為「後浪」們貼上自由、夢想的標籤。
  • 《極限挑戰》,別挑戰大眾底線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21日電(記者 張曦) 21日,東方衛視的綜藝節目《極限挑戰寶藏行》上熱搜了,這次「挑戰」的是一種稀有保護植物。圖片來源:新浪微博截圖最新一期《極限挑戰寶藏行》錄製的地方在西藏江孜縣海拔最高的村——馬玉村,這裡的海拔4750米。在遊戲環節中,有一關是「通過採摘雪蓮花,來爭取最後一關聖水」。
  • 極限高空運動挑戰者吳詠寧之死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吳詠寧曾是一名群眾演員,挑戰高空運動後走紅;他想通過努力,成為中國極限運動高空挑戰第一人  站在摩天大樓的最頂端,將一座城市踩在腳下,感受幾百米高空的陽光、空氣與溫度,車流與行人如砂礫般渺小,悉數收納眼底。
  • 這部神作「挑戰人體極限」的影片,票房成績不佳,我卻流連忘返
    極限運動,本質上是完成人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在各種挑戰中尋求刺激和樂趣,在每一項壯舉中證明人類的勇氣和智慧。2015年,《極盜者》是對世界極限運動的完美致敬。到目前為止,我看過關於極限運動的最好的電影(僅限於個人)當時,我記得應該是電影上映後一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