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笑話,一個燈謎,四出戲,賈元春省親之事,大有深意

2020-12-06 姜子說書

《紅樓夢》故事裡,賈元春元宵省親,全程都是淚點,王熙鳳更是連著說了兩個滲人的笑話,非常應景,正是榮國府元宵團員情景,又非常煞風景,因為過完了元宵十五,十六日便散了。

第一個笑話:一家子也是過正月半,合家賞燈吃酒,真真的熱鬧非常……底下就團團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過了十五日,便是月虧之時,散時是十六日,賈元春與賈母等人分離,散了,也是十六日。

第二個笑話:幾個人抬著個房子大的炮仗往城外放去……只聽『噗哧』一聲,眾人哄然一笑都散了。這抬炮仗的人抱怨賣炮仗的捍的不結實,沒等放就散了。」

《紅樓夢》故事裡,香菱的命運便是一句:「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而林之孝夫妻兩個,恰是一對天聾地啞,好似抬炮仗的人。

而提到炮仗,就不得不提賈元春的燈謎,便是:「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謎底便是「一響而散」的炮仗。

正如秦可卿死時託夢所說,賈元春封妃省親,對於榮國府來說,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是一件非常喜事,但,也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

正月十六,寧國府這邊唱的是《丁郎認父》、《黃伯央大擺陰魂陣》,更有《孫行者大鬧天宮》、《姜子牙斬將封神》等類的戲文。

繁華熱鬧到如此,如何便是寶玉眼裡心裡的不堪呢?只可惜世人未見其中「神鬼亂出、妖魔畢露」之相,賈府被翻過來,寧國府取代了榮國府。

《丁郎認父》又名《對菱花》,好似那一句「照不見菱花鏡裡形容瘦」,恰是香菱命運——菱花空對雪澌澌。

陰魂陣好似賈元春夜裡省親,香菱奉黛玉之命,續作《昨夜的月》,賈惜春作「大觀園圖」,畫中竟聽見「白楊村裡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

孫行者乃是「猢猻」二字,大鬧天宮是寫輿圖換稿。《姜子牙斬將封神》,亦是朝代更替之說,與商周更替相關。

總而言之,兩個笑話,一個燈謎,四出戲,香菱的命運,秦可卿的讖語,盡在賈元春元宵省親故事裡!賈元春省親大觀園,暗藏天下大事!

文/姜子說書

青埂峰下有一塊頑石,曾記下他這幻相併癩僧所鐫的篆文,所謂《石頭記》也!又喚作《紅樓夢》,只因榮國府之事,本是一場朱樓舊夢,為賈府之源,亦是甄家之源,幻作「長安大都」、「六朝古都」、「姑蘇」三地,所謂「前朝」。

《紅樓夢》全文史筆,大旨談情,實錄其事,字字血淚!作者以未嫁之女寫未降之將,以「姽嫿」寫「將軍」,以「閨閣昭傳」寫「世間忠義」。其所昭傳閨閣,乃「風流雋逸,忠義慷慨」八個大字!

風月兩面鑑,文筆兩生花!一聲能兩歌,一手竟兩牘!故人淚盡血流幹,石碑記載血淚史!神仙姐姐託夢來,仙冊原是墓志銘!天書問世,何人能解?關注我,不迷路!姜子說書,站在原作者的立場帶你看名著!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紅樓夢》程高本、《脂硯齋全評石頭記》

相關焦點

  • 賈元春省親,安撫了2個怨恨皇帝的人,回宮後受寵懷孕
    所以賈元春省親當晚的一舉一動,尤其是與人交往的言談舉止都是有安排、有深意的。在省親的過程中,賈元春巧妙地安撫了寄居在賈府裡的2個女人,在她們身上下足了功夫,回到皇宮後竟然受到恩寵懷孕。這些茶具深刻表明她身份特殊,而最大的可能她是壞了事的忠義王老千歲的女兒,老千歲死去後,她入賈府避難修行。所以嚴格來說妙玉也是罪臣之女,有了這各自遭遇,自然會怨恨皇帝。
  • 賈元春省親時,見了一個不該見的人,是她惹禍上身的開端
    《紅樓夢》中的太上皇、皇太后,一道準許宮中嬪妃歸家省親的旨意一下,深入皇宮若干年,再也沒有回過家中的賈元春,有了重返賈府的機會。 賈元春在和姐妹們做了詩,和親人們看了戲之後,「然後撤宴。將未到之處,復又遊玩,忽見山環佛寺,忙另盥手,進去焚香、拜佛,又題一匾云:苦海慈航。又額外加恩與一般幽尼、女道。」 大觀園中這處山環佛寺的地方,毫無疑問就是櫳翠庵。櫳翠庵中住的是誰?妙玉。所以,作者這一段含糊其辭的描寫,其實是在寫元春見了妙玉。
  • 賈元春並不受寵,熱鬧省親是皇帝的一場陽謀,元春暗示賈府要小心
    」賈元春是「金陵十二釵」中一個極為特殊的人物,曹雪芹對她著墨不多,比起在大觀園中吟詩結社的姊妹,元春獨自一人身處深宮,更苦悶不得自由。作者絕不可能將宮闈日常生活也寫出,稍有不慎就觸犯大忌。因此,元春與賈府的聯繫隱秘不浮在明面,但她又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賈府,並且與賈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 紅樓夢賈家抄家真相被解開,王熙鳳一個笑話,揭開所有謎題
    王熙鳳在元宵節給眾人講了「聾子放炮仗」的笑話,嚴格來說根本不好笑。甚至與劉姥姥那個「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一樣,根本不覺得好笑。但是這個笑話中的內容特別豐富,傳達出特別多的意思,將這個笑話分解開,逐句解讀賈家抄家的秘密就在其中。
  • 賈元春的省親時間確實太詭異了,預示著賈家如日落西山一般
    而到了這一代,雖然賈家的權勢已經不如以往,但是賈政還是有一個女兒賈元春嫁入到了宮中做了貴妃。從這一點上看,賈家的實力還是有的,只不過不如往昔而已。賈元春在宮中似乎也非常得寵,先是被選為才女,後來又升到了貴妃,而且皇帝還給予了很大的恩典,讓賈元春能夠回家省親。
  • 大觀園省親是榮國府的極盛時期,可賈元春只待了6個時辰
    在《紅樓夢》中,偌大一個榮國府內極盡奢華,但是賈政的女兒賈元春選入宮中,並被封為貴妃時,賈家為了迎接女兒回家省親,斥巨資,用時一年修建,修建了「大觀園」。這個大觀園長約三裡半,園裡各色景象,各種風格的建築應有盡有,甚至還有遊玩觀賞的湖,令世人嘆為觀止。
  • 賈元春省親的時候,下午一點多就吃晚飯,宮中的規矩為啥這麼怪?
    然而,在《紅樓夢》中最熱鬧的那個場景——元春省親的時候,我們不難發現,這位貴妃娘娘在下午一點多就吃晚飯了。當時,賈府人正在等的不耐煩,有一位太監騎著馬來了,他告訴賈府中的人:「早多著呢,未初用過晚膳,未正二刻還到寶靈宮拜佛,酉初刻進大明宮領宴看燈方請旨,只怕戌初才起身呢!」
  • 《紅樓夢》家族勢力振興的高潮——元妃省親
    第一次提及賈元春即將省親的事發生在第十三回。該回將秦可卿作為賈府現實中第一個清醒的預言者,用託夢的方式,預示賈府即將有一件非常的天大的喜事。之所以說秦可卿是一個清醒的預言者,是因為她注意到「登高必跌重」的危險。小說第五回提及榮、寧二公的亡靈曾注意到賈府後繼無人的現狀,但榮、寧二公的警醒更多地是為了反襯寶玉對情與色的執迷不悟。
  • 元春離家,為何偏在四更天凌晨兩點?你聽王熙鳳說了什麼
    賈府接駕的園子告竣,待百般金銀珠玉器皿擺定,各式金絲五彩盤花的帳幔帘子,一處處合著庭院窗欞布置懸掛妥當,及至連園中散落的花鳥魚蟲等等細微末節之處,皆點斟酌點綴恰當,上下再無不妥之時,元春回府的時日才終於定下來。
  • 賈元春的判詞圖畫上,畫著一張弓,看懂才知道元春死得有多慘
    賈元春判詞是一幅畫,畫上「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旁邊是對圖畫的解釋,也就是判詞。君箋雅侃紅樓認為圖畫遠比判詞更直觀,更有意義。賈元春的判詞圖畫是「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掛著」代表弓與香櫞的直接關係。是賈元春人生和結局的隱喻。下面分開解讀下。一,「弓」。
  • 潘建華:籤讖、謎讖與戲讖(《紅樓夢》中的讖語中)
    一個燈謎有兩個謎底,已屬罕見。兩個謎底的意思「風馬牛不相及」,更是讓人費解。所以元妃乾脆說「不通」,也沒猜,就讓太監帶回來問謎底是什麼。眾人看了後也是「大發一笑」,顯而易見有嘲笑輕蔑之意。讀者對這個燈謎的解釋也是眾說紛紜。有的說,賈環有兩個哥哥,正好對應燈謎中的大哥、二哥。
  • 因《紅樓夢》而火的它,竟因一個缺點,與一級文物失之交臂
    87版《紅樓夢》元妃省親 網絡圖片小戲骨版《紅樓夢》 元妃省親劇照 網絡圖片賈元春省親時,曾點過四部戲,即:《豪宴》、《乞巧》、《仙緣》和《離魂》。從脂硯齋的批語中,我們可以得知:曹雪芹用在這四部戲,預示了後續情節的發展,其中《豪宴》這部戲預示了賈府最終的衰敗,這部戲又名《一捧雪》,講的是明朝末年一個因玉杯而起的悽慘故事。87版《紅樓夢》 成梅飾演的賈元春 網絡圖片在很多人眼中,一捧雪玉杯不過是一個傳說,殊不知這件「道具」是的確有原型。還因為一個缺點而與一級文物失之交臂,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元春省親前,那個若隱若現的關鍵人物,已經為賈家的斷送埋下伏筆
    貴妃省親,是《紅樓夢》前數十回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但要說賈家的廣宇大廈自此為傾,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省親一事中,這兩個毫不起眼的名字,其實已經為賈家的斷送,埋下了伏筆。出身在上位者驕奢淫逸,後繼者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從上到下瀰漫著糜糜之風的賈府,賈元春能勇擔責任,孤身在波譎雲詭的後宮中站穩腳跟,最終搏到貴妃的出身,她的能力絕對是一流。然而,僅有這些還不夠,深宮裡多的是爾虞我詐,同床異夢。這表面看去的金尊玉貴、彩繡輝煌,其實比之蜃樓海市、鏡花水月也強不了多少。
  • 賈元春因懷孕晉升賢德妃?讀懂「榴花」含義,才知晉升貴妃的真相
    賈元春判詞圖畫,畫了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弓主軍事和殺伐。香櫞隱喻沒有福壽不得恩寵。賈元春的結局會「虎兕相逢大夢歸」也就不奇怪了。不過金陵十二釵薄命冊,每個人都由圖畫和判詞兩部分組成。圖畫當然最重要,可判詞作為圖畫解釋,能更直接的表現出圖畫的意思,也是重要線索。賈元春的判詞前後矛盾不免令人好奇。
  • 元春寫的燈謎,答案不難猜,但是隱喻著什麼
    紅樓夢裡的賈元春,生在正月初一,又被選進皇宮當上了妃子。一大家人都跟著風光體面,可以說享盡了人世的富貴榮華。一次她做了一個燈謎: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振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聲音大得像打雷,把人嚇得拼命捂住耳朵。然而震天響的聲音不過就是一剎那,瞬間就剩下一股青煙、滿地紙灰。這不是爆竹,又是什麼?元春身份尊貴無比,住在金碧輝煌的皇宮、錦衣玉食天天伺候,過著大多數女人嚮往的生活。
  • 元妃省親似喜含悲,硬是將一場重逢喜事,變成了一場傷感的悲情戲
    賈元春出生於元月初一,所以起名元春,入宮初為女史,得寵被封為賢德妃,人稱「元妃」,後蒙天子降諭她回府省親,為了迎接元妃省親,賈府特意修建了省親別墅。省親別墅又稱「蓬萊仙境」、「天仙寶境」。淡淡的一句:「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這話說得樸實無華,然而這才是元春省親發自內心的真實感受。一句「然終無意趣!」,讓人深切地感受到元春了無生趣的真情實感。可見元春雖然生活在皇宮,尊為貴妃,但宮內裡哪有知音朋友,更別談親情友愛,人在高處不勝寒,內心的孤獨與悲涼,更是在省親的過程中顯得益發的明顯。
  • 《紅樓夢》這6個人寫的燈謎,曹雪芹用它們暗示了各自未來的遭遇
    在元春佳節時分,賈母十分開心,便命人搬來一個圍屏,設於堂屋,命他的姊妹們每個人私下裡做燈謎,寫完後粘在圍屏上,然後讓大家來猜燈謎。猜謎飲酒作樂,是封建貴族家庭生活的一種方式,是他們的寄生性的表現。《紅樓夢》中的這些謎語卻有嚴肅的思想內容。曹雪芹用它表現人物的性格,暗示人物的遭遇和結局。林黛玉寫的一首謎語,用更香的煙散香消,暗示出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前盟」將被貴族統治者所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