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故事裡,賈元春元宵省親,全程都是淚點,王熙鳳更是連著說了兩個滲人的笑話,非常應景,正是榮國府元宵團員情景,又非常煞風景,因為過完了元宵十五,十六日便散了。
第一個笑話:一家子也是過正月半,合家賞燈吃酒,真真的熱鬧非常……底下就團團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過了十五日,便是月虧之時,散時是十六日,賈元春與賈母等人分離,散了,也是十六日。
第二個笑話:幾個人抬著個房子大的炮仗往城外放去……只聽『噗哧』一聲,眾人哄然一笑都散了。這抬炮仗的人抱怨賣炮仗的捍的不結實,沒等放就散了。」
《紅樓夢》故事裡,香菱的命運便是一句:「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而林之孝夫妻兩個,恰是一對天聾地啞,好似抬炮仗的人。
而提到炮仗,就不得不提賈元春的燈謎,便是:「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謎底便是「一響而散」的炮仗。
正如秦可卿死時託夢所說,賈元春封妃省親,對於榮國府來說,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是一件非常喜事,但,也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
正月十六,寧國府這邊唱的是《丁郎認父》、《黃伯央大擺陰魂陣》,更有《孫行者大鬧天宮》、《姜子牙斬將封神》等類的戲文。
繁華熱鬧到如此,如何便是寶玉眼裡心裡的不堪呢?只可惜世人未見其中「神鬼亂出、妖魔畢露」之相,賈府被翻過來,寧國府取代了榮國府。
《丁郎認父》又名《對菱花》,好似那一句「照不見菱花鏡裡形容瘦」,恰是香菱命運——菱花空對雪澌澌。
陰魂陣好似賈元春夜裡省親,香菱奉黛玉之命,續作《昨夜的月》,賈惜春作「大觀園圖」,畫中竟聽見「白楊村裡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
孫行者乃是「猢猻」二字,大鬧天宮是寫輿圖換稿。《姜子牙斬將封神》,亦是朝代更替之說,與商周更替相關。
總而言之,兩個笑話,一個燈謎,四出戲,香菱的命運,秦可卿的讖語,盡在賈元春元宵省親故事裡!賈元春省親大觀園,暗藏天下大事!
文/姜子說書
青埂峰下有一塊頑石,曾記下他這幻相併癩僧所鐫的篆文,所謂《石頭記》也!又喚作《紅樓夢》,只因榮國府之事,本是一場朱樓舊夢,為賈府之源,亦是甄家之源,幻作「長安大都」、「六朝古都」、「姑蘇」三地,所謂「前朝」。
《紅樓夢》全文史筆,大旨談情,實錄其事,字字血淚!作者以未嫁之女寫未降之將,以「姽嫿」寫「將軍」,以「閨閣昭傳」寫「世間忠義」。其所昭傳閨閣,乃「風流雋逸,忠義慷慨」八個大字!
風月兩面鑑,文筆兩生花!一聲能兩歌,一手竟兩牘!故人淚盡血流幹,石碑記載血淚史!神仙姐姐託夢來,仙冊原是墓志銘!天書問世,何人能解?關注我,不迷路!姜子說書,站在原作者的立場帶你看名著!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紅樓夢》程高本、《脂硯齋全評石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