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紅樓夢》的讀者,都會知道元妃省親這個情節,這一情節是《紅樓夢》的重頭戲,曹雪芹在這一章節中花費大量筆墨,也埋下了很多伏筆,讀者在每每讀到個中細節,總不免唏噓不已。
小戲骨版《紅樓夢》 元妃省親劇照 網絡圖片
賈元春省親時,曾點過四部戲,即:《豪宴》、《乞巧》、《仙緣》和《離魂》。從脂硯齋的批語中,我們可以得知:曹雪芹用在這四部戲,預示了後續情節的發展,其中《豪宴》這部戲預示了賈府最終的衰敗,這部戲又名《一捧雪》,講的是明朝末年一個因玉杯而起的悽慘故事。
87版《紅樓夢》 成梅飾演的賈元春 網絡圖片
在很多人眼中,一捧雪玉杯不過是一個傳說,殊不知這件「道具」是的確有原型。還因為一個缺點而與一級文物失之交臂,這又是怎麼回事呢?1979年,一位來自河南新野的老人為我們揭開了真相。
1979年的一天,一位名叫魏忠策的人專程來到北京,請楊伯達幫他堅定一隻玉杯。楊伯達先生拿過玉杯,在燈光下仔細觀瞧:這隻玉杯玉質晶瑩剔透,如冰如雪,杯身上雕刻著盛開的17朵梅花,有「傲雪寒梅」之意。楊伯達看罷,對魏忠策說:「這是一隻明朝中期的玉杯,是國寶級的文物。」
楊伯達先生鑑定的這隻玉杯,正是一捧雪玉杯,它原本的主人正是《一捧雪》的主人公莫懷古。明朝嘉靖年間,太僕寺卿莫懷古家中有一隻祖傳的玉杯,名為一捧雪。莫懷古曾救過一個名叫湯勤的人,並將他舉薦給嚴嵩。湯勤為佔有莫懷古的小妾,於是蠱惑嚴嵩索要玉杯。莫懷古想盡辦法保護玉杯卻無濟於事,最終被嚴嵩害得家破人亡。
李玉創作的這部《一捧雪》,帶火了這件文物,卻苦了莫懷古的後人。他們為了保護這隻玉杯,不得不遠走他鄉,直到四百年後,他們才將這件文物獻給國家。以一捧雪的珍貴程度,原本是可以被評為一級文物,但這件玉杯上有一道裂痕,因此只能被評為二級文物。
明朝的一捧雪玉杯,為文學創作者提供了不少創作靈感,但這件文物背後的人世滄桑,又豈是小說和戲曲所能描繪的呢?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且高於生活,但人生的無常遠高於戲曲這或許才是人生的無奈之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