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寧強因「文物」火了!

2021-01-13 騰訊網

導讀

剛剛過去的這幾天

寧強因「文物」燃爆網絡

當你在網絡各平臺搜索「寧強」時

會發現所有的新聞焦點聚集在「文物」上

是什麼讓媒體如此關注呢?

01

class

12月18日:寧強宋代墓葬群考古成果發布

陝西1頻道揭秘寧強宋代家族墓葬群(畫面損壞,抱歉)

12月18日上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發布了寧強縣高家河宋墓考古2019年新成果:

墓中出土的精美磚雕、墓前排列有序的排水系統,讓考古人員如獲至寶!這是在陝南地區發現的兩宋之交時期的罕見墓葬,墓主應為兩宋之交逃避戰亂由北方中原地區遷至當地的家族。

高家河宋代墓全貌

高家河宋代墓局部

從今年2月至8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寧強縣文化與旅遊局對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30餘件出土遺物中,有黒釉瓷罐、瓷碗、陶罐、銅鏡、銅錢等。

出土的磚雕精美,墓室為仿木結構磚雕,墓室四壁發掘出了夫妻對坐、武士、桌椅、茶具、動物、花卉、門窗等磚雕,動物磚雕中竟有貓和鹿的形象......,根據出土器物形制判斷,這批墓葬年代最早不晚於北宋晚期,最晚約為南宋時期。

貓咪磚雕組圖

貓咪磚雕萌化網友:太可愛了吧 非常生動了~

寧強宋代家族墓葬群考古引發人民網、陝視新聞、華商網、西安晚報、等媒體聚焦!重點是還有日文報導哦~

選取部分媒體報導截圖,可點開!

2

class

魏氏莊園入選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

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聯合主辦的「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日前公布,共計98項(組群)入選「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青木川古鎮魏氏莊園

入選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

(序號76)

截止目前,全國已擁有了20世紀建築遺產396項,它們涉及紀念建築、觀演建築、會堂建築、教科文體建築、住宅與住區、辦公建築、賓館建築、交通建築、商業建築、工業建築等十幾種門類,時間跨度百餘年。

》》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印象魏氏莊園

魏氏宅院是當年魏輔唐生活和處理政務的地方,由二進式新、老兩宅組成,兩宅相對獨立又連成一體,俯視成「田」字,佔地2000平方米;老宅建於1927年,新宅建於1932年。

新宅右邊是輔唐泉,有「莫道濟南趵突水,更有魏公輔唐泉」之譽;宅院前是小橋流水、魚池、涼亭;北鳳凰,南龍池兩山雄峙,有「鳳凰遙對魚龍池,神仙居墅度華年」之贊語。

一起通過短片

了解這座有故事的宅子吧

打卡坐標:寧強縣青木川古鎮

03

class

打卡新坐標:青木川瞿家大院建成

青木川古鎮因古建築美名遠播,因傳奇人物魏輔唐名聲大噪,由其修建的魏氏宅院現已成為景區標誌性建築。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魏輔唐五姨太瞿瑤璋的娘家——瞿家大院。

經過近幾年的不斷修繕,瞿家大院在2018年7月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列為陝西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這裡將成為青木川古鎮旅遊打卡新坐標!

瞿家大院位於青木川鎮東北1公裡的東壩村,前依平壩背靠山巒,寨前溪水蜿蜒,茶園嫩芽吐蕊,充滿生機;寨後山林蔥蘢, 濃綠滴翠,蝶飛鳥啼;石橋拱立,苔蘚深蘊蒼桑;古宅巍然,彰顯人文尊嚴;踏進這深山幽谷,目睹屹立於此的古建群落,心中頓生期盼:渴望聆聽這座歷盡滄桑的老宅講述它不為人知的故事。

打卡坐標:寧強縣青木川鎮東壩村

【編輯:魚丸 抖音號:yuwan2007】

來源 |寧強旅遊

主編/王衛星 責編/趙元軍

編輯/何宗習

寧強宣傳

漢江之源 氐羌故裡

寧強歡迎您

相關焦點

  • 因《紅樓夢》而火的它,竟因一個缺點,與一級文物失之交臂
    從脂硯齋的批語中,我們可以得知:曹雪芹用在這四部戲,預示了後續情節的發展,其中《豪宴》這部戲預示了賈府最終的衰敗,這部戲又名《一捧雪》,講的是明朝末年一個因玉杯而起的悽慘故事。87版《紅樓夢》 成梅飾演的賈元春 網絡圖片在很多人眼中,一捧雪玉杯不過是一個傳說,殊不知這件「道具」是的確有原型。還因為一個缺點而與一級文物失之交臂,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寧強馬:西南馬的代表品種之一,如今卻瀕臨滅絕
    寧強馬寧強馬因其主要分布在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而得名。寧強縣位於川、甘、陝三省交匯處,古代的寧強,聚居著氐羌等民族。春秋戰國以前,古羌人帶著馬匹從中心遊牧地的青海賜支河、黃河、湟水地區西移,東遷南下。這些馬匹經過幾千年來的自然和人工選擇,形成了寧強馬這個地方品種。
  • 寧強教授研究新突破:「馬踏飛燕」銅奔馬應改名為「馬踏匈奴鷹」
    這是誰的鷹?鷹和馬是什麼關係?馬踏飛鷹造型的銅雕表現的是什麼主題?帶著這些疑問回到北京後,寧強教授開始比對相關考古資料,查閱歷史記載,尋找準確答案。近日,這項研究獲得新突破:寧強教授發現,這隻馬蹄之下的鳥其實是匈奴王冠上的權力象徵之鷹,而這匹奔跑的馬則是漢代河西地區出產的訓練有素的軍馬,這件「馬踏飛鷹」造型的青銅雕塑的主題與陝西霍去病墓前的石雕「馬踏匈奴」相同,都是墓主人戰勝匈奴的紀念性雕塑。因此,這件著名的「馬踏飛燕」漢代銅奔馬應該改名為「馬踏匈奴鷹」。
  • ...寧強退役軍人馮寧勇救溺水小學生獲評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稱號
    11月30日,在寧強縣見義勇為先進分子表彰會上,馮寧因這一善舉被授予「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稱號。現年39歲的馮寧是寧強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在寧強縣毛壩河鎮張家山村擔任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他是一名退役軍人,長期工作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 「陝西日報」寧強首次發現珍稀鳥類翹鼻麻鴨
    近日,在寧強縣羌州公園旁的玉帶河中,一群憨態可掬的水鳥在水中嬉戲遊玩,經專業人士辨認,這是一群途經寧強暫時棲息於此的翹鼻麻鴨。據寧強縣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宋剛介紹,此次發現的這群翹鼻麻鴨,是夏候鳥的一種,分布於我國東北及西北地區,被列入國際鳥類紅皮書,是我國三有保護動物(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在寧強縣尚屬首次發現。據悉,翹鼻麻鴨屬雁形目大型鴨類,體長在52釐米—63釐米左右。雄鳥的頭部和上頸為黑褐色,體羽主要為白色,喙為赤紅色,顏色豔麗。
  • 「莫名火」燒空古老機車車庫 或因水電焊加工引發
    「莫名火」燒空古老機車車庫 或因水電焊加工引發 2014-05-23 10:02:40因棚戶區內路徑狹窄,只有兩輛消防車能開近火場。有的消防官兵踩在平房的屋頂,手持水槍噴射。一棟長約百米、寬約10米、高達五六米的龐大建築內被熾熱的火光籠罩,猛烈的燃燒中不時發出噼啪爆燃的聲響。  猜測:可能是水電焊加工引發火災  據了解,該處共留存有兩棟建於上世紀30年代的機車車庫,起火的是位於西側的一棟。
  • 「生物基因庫」漢中寧強蝴蝶達300種
    「生物基因庫」漢中寧強蝴蝶達300種       地處秦巴山脈腹地的漢江源頭氣候溫潤、動植物品種眾多,有著「中國生物基因庫」美稱。據不完全統計,漢江源頭的漢中市寧強縣至少有300種蝴蝶。
  • 【寧強】京雄世貿港離地鐵有多遠??
    蓋因刺桐是熱帶帶植物,我從小到大從未在江南見過,不知辛棄疾為何在這首詞裡將之作為江南暮春風物之一代表。當時草草檢索,所見版本皆為「刺桐」,想是自己孤陋寡聞。令人疑慮環生。關於嫪毐之亂的目的,也就是嫪毐到底想攻擊誰,千百年來就是不清不楚的事情。史書上只是說,嫪毐在鹹陽起兵,「將欲攻蘄年宮為亂」,並沒有挑明他要攻擊誰。
  • 陝西寧強5.3級地震:多地有震感 專家初步會商:是汶川地震餘震
    震中在寧強縣廣坪鎮,寧強震感強烈,初步核查暫時沒有較大震情及人員傷亡。各鎮辦鎮村幹部已深入各村逐戶核查災情。人們迅速跑出戶外搖晃的燈廣元某中學的同學們迅速到樓下躲避地震地震發生後,記者從陝西省地震局了解到,寧強縣
  • 匯集中國頂級文物,這部中英合拍紀錄片火了
    20多件中國頂級文物,為海外觀眾繪製了一幅底蘊深厚的中國歷史文化圖卷。據相關數據顯示,央視紀錄頻道全國覆蓋3.06億戶家庭觀眾,是中國紀錄片傳播的核心平臺,BBC世界新聞頻道全球覆蓋4.65億戶家庭觀眾,促進節目更為廣泛的傳播,激發世界各地的人們對古老而又現代的中國的興趣,加快推動中國文物走向世界的步伐。
  • 國家授時中心光纖陀螺儀成功監測漢中寧強地震
    09月12日19時06分34秒,漢中寧強發生芮氏5.3級地震,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蒲城陀螺儀站於震後85秒成功監測到此次地震,這也是該站自9月初正式運行以來首次檢測到地球地質活動數據信息。
  • 軍事博物館看展:從火門槍到自動槍,從槍械文物看五百年槍史
    #歷史篇—7#  今天,歷史篇—7將要為大家呈現的是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輕武器裝備技術展廳」所展陳的歷史文物:  從火門槍到自動槍,看槍械文物,知五百年槍史  火門槍  從槍管後端火門點火發射的槍械(上圖)。中國在公元13世紀末發明的火箭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管形射擊火器。
  • 這幾天 成都過了一場「考古節」
    尤其是在王巍發布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主要成果》主題報告中提出,根據最新的考古成果,可以證明在距今5800年至5300年,中華文明進程出現了加速度,而在距今5000年左右,就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古國時代,這是走向文明的標誌。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從2001年至今,已經實施了4個階段的研究工作。
  • 唐太師李晟墓被盜文物遭洗劫 村民稱文物拉數車
    本月初,一家施工單位在高陵縣張卜鄉渭河橋頭取土時,發現一個古墓,挖出了不少唐代的文物。周圍的村民及文物販子見財起意,竟將裡面的貴重文物洗劫一空。接警後,西安市公安局刑偵局及時出擊,將涉案的三人抓獲。目前,西安警方正在對其他涉案人員進行抓捕,並對流失的文物進行追繳。
  • 陝西漢中寧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夜市攤點食品安全突擊檢查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梁愛) 為進一步規範夜市攤點經營行為,確保轄區食品安全,陝西漢中寧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行動,於2020年11月27日、11月30日晚間聯合城管執法大隊、漢源市場監管所對夜市攤販進行突擊檢查。
  • 巴黎聖母院災後文物最全盤點:被毀、被救與"生死未卜"
    400名消防員衝入火場搶救文物,法國政府16日啟動評估工作。法國媒體紛紛盤點損失,讓人唏噓不已。那麼此次巴黎聖母院大火,有哪些文物倖存?有哪些慘遭焚毀?還有哪些「生死未卜」?一篇文章給你最全盤點。這座高達90米的哥德式尖頂是巴黎聖母院的標誌性組成部分。巴黎市長伊達爾戈表示:「尖頂所在的屋頂被燒出大洞,其碎片遍布教堂內部」。和巴黎聖母院石制的主體建築部分不同,這座尖頂是木質的,這也是它這麼快就毀於大火的重要原因。教堂原始的尖頂由於它的木質構造,經過幾百年的風吹雨打早已腐朽不堪,於1786年被取下。現有的尖頂,其實是到了19世紀才在一次修復中建成。
  • 文物鑑定這一舉世難題已被量子鑑定儀解決?專家斥為鬧劇
    對此,業界資深文博專家在接受「澎湃新聞·藝術評論」採訪時直斥這實則是一場「鬧劇」,「『國寶幫』確實需要整頓整頓了。」一些科學界人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有關部門來管理,這些報導很快會不攻自破的。」據此前部分媒體報導,11月18日,量子文物藝術品鑑定儀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中古華通公司總部隆重舉行,部分科學界及文博界的有關專家以及部分媒體出席了發布會。
  • 寧強渦輪流量計校準檢定-第三方檢測計量出校準證書
    寧強渦輪流量計校準檢定-第三方檢測計量出校準證書專注於:儀器校驗,流量計檢定,食品廠儀器檢定,長度儀器校準,力學儀器校準,量具校驗,理化儀器校準,電學儀器校準,儀器檢定,熱工儀器校準世通儀器檢測校準中心是國內計量校準能力強的機構之一,計量校準中心建立了無線電計量室、電學計量室、長度計量室、力學計量室、熱工計量室
  • 普查發現馬王堆文物、《蘭亭序》拓本 北京珍貴文物全國最多
    2016年5月10日訊,昨天,市文物局發布了北京市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截至4月1日,北京市申報的普查可移動文物6383254件/套,其中珍貴文物439388件/套。可移動文物數佔全國的18.93%,珍貴文物數佔全國的22.76%,北京擁有全國最多的可移動文物和珍貴文物。此外,在此次文物普查過程中,北京市新發現了許多十分重要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