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 成都過了一場「考古節」

2020-11-30 中國網四川站


「秦蜀之路青銅文明展」吸引觀眾紛至沓來

  昨日下午,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在成都金牛賓館落下帷幕。大會期間,來自國內高等院校、考古研究機構以及英國、美國、巴基斯坦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以「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學研究」為主題進行研討。大會成果多多,其中,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歷史學部主任、研究員王巍發布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主要成果》主題報告引人注目,近年來成都平原豐富的考古成果尤其是寶墩遺址的研究,證實了古蜀文明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屆大會新增的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專場以區域文明交叉對比等新方式,傳播古蜀文明研究成果。而豐富多彩的展覽和講座,更是讓公眾過了一個「考古節」。

  中華文明探源

  寶墩文化有著關鍵性作

  「這是中國考古學界的一次盛會,也是傳播、推進考古科研成果的重要平臺。」閉幕式上,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趙輝代表大會組委會作了總結髮言。本屆大會上,王巍等專家帶來的6場主題報告,使我們對中華文明起源研究、人類起源研究、農業起源研究和四川考古的歷史沿革、現狀及發展前景有了深刻的認識。尤其是在王巍發布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主要成果》主題報告中提出,根據最新的考古成果,可以證明在距今5800年至5300年,中華文明進程出現了加速度,而在距今5000年左右,就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古國時代,這是走向文明的標誌。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從2001年至今,已經實施了4個階段的研究工作。經過多年研究,探源工程研究團隊專家對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的過程進行了梗概式描述:距今5800年前後,黃河、長江中下遊以及西遼河等區域出現了文明起源跡象。距今5300年,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了文明階段。距今3800年前後,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並向四方輻射文化影響力,成為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主題報告中,王巍以近年來成都平原豐富的考古成果,證實了古蜀文明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過程中,寶墩文化對於中華文明起源的探索,有著關鍵性作用。」

  古蜀文明的考古成果表明,距今約5000年,古蜀人在四川北部岷江上遊的茂縣營盤山遺址和金川劉家寨遺址生產生活,發展文化。此後,這一文化沿著岷江遷徙,逐漸發展成為成都「本土文化」寶墩文化。中國第三大史前古城寶墩古城外城的發現,表明在距今4500年到3700年時,成都平原已是城邦林立、人口眾多的富饒沃土。報告指出,在距今5000年前後,川西平原地區水文環境改善,黃河上遊人類文化的南下,促進了川西平原地區的文化發展,遂加入到中華文明起源大潮之中。

  「以前,大家普遍認為成都平原歷史文化相對滯後,寶墩遺址的出現,找到了三星堆文化的源頭,將成都的歷史帶到遙遠的新石器時代。」在王巍看來,寶墩文化的意義不止於此。「我們探究中華文明進程,長江上遊地區以成都平原為代表,如果沒有寶墩,這一塊就是空白。寶墩文化對於中華文明起源的探索,有著關鍵性的作用。」王巍表示。

  新增專場

  傳播古蜀文明研究成果

  在本次大會期間,中國考古學會下設的16個專業委員會以及特別設立的「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專場,還進行了精彩深入的分組討論,共有453位中外學者在研討會上作了學術發言。值得一提的是,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專場中,來自國內外的30多位專家學者先後從四川史前和古蜀文明、科技考古應用、兩周至秦漢考古、唐宋明清考古及文物保護等方面對四川及周鄰地區內的考古新發現、新研究進行了討論,提出了一批新觀點、新認識。「與其他16個專場均為單一研究方向不同,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專場則是以古蜀文明和四川及臨近區域內的古文化、古遺存為研究對象,利用各種研究方法對其進行探討,可謂百家薈萃,濟濟一堂。給近百位聽眾帶來了28場精彩紛呈的講演。」趙輝表示。

  在大會進行期間,除「江口沉銀」考古成果展、考古四川新世紀展、古蜀文明與兩河文明對話展等一系列重磅大展開展外,同時還有16場各具特色的考古學公共講座舉行,在公眾中掀起一股考古熱。本屆大會承辦方之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說:「通過本次考古學大會,公眾對考古的熱情更高,給我的感覺就像連著過了幾個『世界遺產日』『博物館日』,甚至還有說法是這幾天在過一場『考古節』!」

  今日,來自海內外的部分專家學者還將繼續考察四川博物院、成都市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三星堆遺址博物館等文博單位,進一步了解感受神秘燦爛的古蜀文明和四川深厚的文化底蘊。

  本報記者 李雪豔 攝影 張全能

相關焦點

  • 成都迎初雪,未來幾天適合鍛鍊嗎?權威指數來了~
    自8月8日開始成都市推出了「成都體育鍛鍊適宜指數預報」對於廣大市民的體育運動進行科學指導未來幾天天氣適合體育鍛鍊嗎?冷空氣的前鋒正式進入蓉城,今早成都也迎來了2021年的第一場雪。隨著後面冷空氣主力入侵,氣溫將持續下降。
  • 2021年成都第一場雪來了 成都真的下雪了!
    2021年成都第一場雪來了 成都真的下雪了!時間:2021-01-07 19: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1年成都第一場雪來了 成都真的下雪了! 快醒醒,早起的人兒有福利,2021年成都第一場雪來了!1月7日,據天氣預報,這是成都下雪概率最大的一天。
  • 成都一場初雪,滾滾們樂翻了
    成都一場初雪,滾滾們樂翻了 2021-01-08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1年成都「第一場雪」究竟有多大?
    圖片由學校提供   1月7日,受寒潮影響,北方遭遇歷史罕見的極端寒冷天氣,而四川多地、成都全市亦迎來2021年的第一場雪。只要是下雪,哪怕是空中的一點雪花、樹上的一點白,就足以讓成都這座城市為之興奮,更何況這場雪下了一整天。這一天,漫天飛舞的雪花,讓學校沸騰起來,讓成都人的朋友圈熱鬧起來,也讓守護城市的人們繁忙起來……   歲月靜好,不過是因為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 成都一場初雪,大熊貓基地的國寶們樂翻了!
    8日上午,陽光普照,天空放晴,成都市區路邊的地面上不時還能看到積雪。而在城北的一個地方,今天上午還「下」了一場雪,那就是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簡稱熊貓基地)。上午十點過,走在熊貓基地的竹林間,能聽到雨雪滴落的噼啪聲,眼前不時還有融雪紛紛飄落,周圍的樹木上堆著積雪還是一片白。
  • 這就是成都人的過年!未來幾天還能看到雪嗎?速戳看雪!
    此次寒潮又給我國帶來一場速凍模式!北方部分地區寒冷程度或超2016年大寒潮,真是冷徹心扉!6-8日氣溫似乎會達到谷底,之後回升。但是畢竟明天進入三九天,氣溫回升緩慢,且天氣依舊寒冷,所以大家依然要做的是保暖、保暖後,還是保暖。在今天1月7日全國有近九成國土冷如鑽冰箱看看你那身處冰箱第幾層?
  • 雙子座流星雨降臨那一刻,為什麼成都需要一場雪?
    2020的最後一個月,對成都的人們而言,歲末忙碌而平靜的心緒還是被一小波猝不及防的疫情打擾了。這也讓人更加期盼,生活中的新舊壓力能如一場雪即來即走、消散一空。儘管成都冬日的天空總不作美,卻無法阻擋大家奔赴一場浪漫的「約會」。
  • 這幾天的雨有多大?下了今年1/4的量 周六起,成都還有強降水
    8月7日晚上開始,成都出現了今年首場區域性暴雨。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也是近十年來最晚的「首場區域性暴雨」。這樣的區域性暴雨,從1961年開始至今,60年裡只出現過6次,下得如此集中的也只有三個年頭。張濤告訴記者,1961年至今的60年裡,只有6年出現過這樣的情況;降水又如此集中的年份,也只有1995年和2003年,「1995年8月有4場,2003年有5場。」而今年從7日到12日,已經出現了3場區域性大暴雨。最近一次的區域性暴雨天氣從10日晚間開始。
  • 成都大學校長迎來好消息,真相將大白,網友:白高興了一場
    最近這一個多月以來,成都大學賺足了大家的眼球,熱度超過了任何一所高校,但這並不是什麼好事情,這是因為該校的校黨委書記一個多月前用自殺來控訴王清遠校長,一時之間公眾紛紛指責校長。畢竟人命關天,而且還發生在知識分子的身上,雖然王清遠沒有作出正面回應,但他已經盡顯疲態。
  • 「謝耳朵」成都暢談彩色發電玻璃:這是一場彩虹革命,會讓全球建築...
    ,來到位於成都市雙流區的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建立投運世界第一條大面積發電玻璃生產線的生產企業。那天,在同一個地方,成都首個諾貝兒獲獎者工作站——「謝爾登格拉肖工作站」正式宣告成立。「成都中建材注重基礎理論研究,這是很少有且很可貴的。」因為都立足於基礎學科的研究,謝爾登.格拉肖覺得他和這家企業氣味相投,更願意傾囊相授。
  • 凌晨,有多少成都人的睡夢被一場地震驚醒?
    凌晨,有多少成都人的睡夢被一場地震驚醒?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月3日0點5分,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福洪鎮(北緯30.74度,東經104.46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21千米,震中烈度為6度。四川立即啟動三級響應。
  • 北京這兩天天氣不錯,天空很藍,比武漢、成都、長沙、南京都好看
    北京這幾天天氣不錯,天空特別藍。除了冷,我覺得這個時候的北京真的很好。到了冬天,南方城市很容易起霧。比如武漢、荊州這樣的地方,位於平原地帶,水系發達,早上總是霧氣騰騰的。如果北方的霾吹過來了,更是經久不散。南京也差不多,我曾多次見過霧蒙蒙的南京城。
  • 成都未來5年什麼樣?一場特別的座談會 來聽聽這些基層聲音
    ——成都七中育才學校校長 吳明平  城市發展徵程壯闊,落腳點卻總在細微之處。企業如何評價城市的營商環境、市民對城市的生活品質有何感受,是宏觀框架下的每一片磚瓦。12月2日,成都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兩代表一委員」和基層代表座談會召開,這是成都市針對「十四五」規劃召開的第五場問計座談會,也是最「接地氣」的一場。
  • 2017年來成都看一場演唱會吧!
    2017年來成都看一場演唱會吧!2017年會有哪些歌手來成都舉辦演唱會呢?機不可失,快來一睹為快吧!張惠妹5月5日、6日在四川省體育館舉行中國臺灣歌手。2002年憑專輯《真實》獲得第13屆金曲獎最佳女演唱人獎。
  • 一場秋雨一場寒!氣溫又降,這幾天要出門的趕緊看…
    ---以上為贊助商廣告---這幾天早上出門都涼颼颼的小編已經自覺穿上外套長褲不過早上騎電驢上班的時候還看到不少人仗著年輕力壯只穿著短袖出門離不開床離不開被子更離不開外套!
  • 成都未來5年什麼樣?一場特別的座談會,來聽聽這些基層聲音
    12月2日,成都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兩代表一委員」和基層代表座談會召開,這是成都市針對「十四五」召開的第五場問計座談會,也是最「接地氣」的一場。「要真正建立以企業需求和市民需求為導向的規劃、政策制定規則」,成都在會上提出,「十四五」期間要以以企業評價和市民感受為政策制定的最高標尺。
  • 2020年廣東第一場寒流殺到!未來幾天,東莞將會…
    這幾天早上醒來 相信東莞的街坊們 已經感受到了冷冰冰的感覺 而廣東在寒潮的影響下 這兩個地方
  • 成都人見不得出太陽,近期成都本地有15場活動,帶你在成都打轉轉!
    成都周邊遊|成都人見不得出太陽,近期成都本地有15場活動,帶你在成都打轉轉!說好的冷空氣「到貨」,感覺也就那樣吧!這兩天一直到周末,還附贈優良空氣品質和太陽,成都人抓緊曬被子和出門浪了~所以範兒姐今天就盤點下近期的熱門活動吧!
  • 萬餘名跑友匯集成都!一座有溫度的城,陪你跑一場熱血沸騰的馬拉松
    相約成都,跑一場熱血沸騰的馬拉松,這是成都擦亮「成馬」名片的承諾,也是成都用細節給跑友們帶來的溫度。「最近我做了3次檢測,專門來成都跑,有安全感!」來自上海的跑友劉習全已經70歲了,他直言,成都的細心,讓選手更放心。  還有許多細節,讓選手感到暖心。今年的「成馬」,比往年晚了一個月,成都街頭的溫度已降到個位數,這是對選手身體素質和毅力的極大考驗。
  • 近百位中外詩人齊聚成都國際詩歌周 暢談詩意成都
    未來幾天裡,成都絕對會詩意盎然。詩人們將參加詩意成都主題座談(主題:現實和想像中的城市與詩)、城市與詩歌的邂逅——草堂讀詩、青春的詩篇——世界的語言詩歌進校園以及行走成都創作採風等多個詩歌活動。  在詩人們敏銳的眼裡,成都哪些人哪些景哪些物最打動人?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專訪了前來成都參加本次詩歌盛會的詩人們,詮釋他們心中的「詩意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