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從這裡發出――國家授時中心蒲城授時部
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大到國家的運轉、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都須臾離不開時間這個參數,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中國的標準時間、標準頻率的信號每天源源不斷地來自我國版圖中央的一個地方,這就是坐落在陝西渭北高原蒲城縣的國家授時中心授時部。
-
國家授時中心:監測到「伽利略」導航系統時間異常
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網站12月14日發文稱,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系統時間性能監測評估組監測到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Galileo系統)時間發生異常,異常持續時間3小時左右。該小組監測發現,Galileo系統時間從UTC時間2020年12月14日0 時起(北京時間上午8點),部分衛星播發的時間信息存在無規律的跳變,導致監測到的系統時間出現異常。
-
國家授時中心監測到伽利略導航系統時間異常
12月14日,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系統時間性能監測評估組監測到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Galileo系統)時間發生異常,異常持續時間3小時左右。該小組監測發現,Galileo系統時間從UTC時間2020年12月14日0 時起(北京時間上午8點),部分衛星播發的時間信息存在無規律的跳變,導致監測到的系統時間出現異常。在UTC時間2020年12月14日3時左右,系統時間恢復。系統異常期間可能會影響伽利略系統導航、定位和授時性能。本次時間異常對系統的最終影響,該工作組將會進行進一步分析。
-
陝西寧強5.3級地震:多地有震感 專家初步會商:是汶川地震餘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網站消息,北京時間9月12日19時6分,漢中市寧強縣發生5.3級地震。震源深度11公裡,震中距離漢中市131公裡。震中在寧強縣廣坪鎮,寧強震感強烈,初步核查暫時沒有較大震情及人員傷亡。
-
水平井光纖陀螺儀測井技術成功應用
近日,江蘇油田地質測井處應用爬行器配合光纖陀螺儀測井技術圓滿完成了曲1-3HF水平井陀螺測井任務,標誌著該處首次應用此項技術獲得成功。
-
國家授時中心BPL長波授時系統現代化改造項目通過驗收
驗收會現場11月10日至11日,由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承擔的「BPL長波授時系統現代化技術改造項目」通過中科院計劃財務局組織的項目驗收。項目驗收會議在國家授時中心舉行。項目驗收專家組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中科院計劃財務局、上海天文臺、西安分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國家天文臺、中國科技大學、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院內外專家組成。中科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基礎科學局等相關部門領導也參加了項目驗收會議。
-
「北京時間」的奧秘——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新華社西安1月2日電 題:「北京時間」的奧秘——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新華社記者張伯達、鄭昕又是一個從歲末到新年的跨越。在位於陝西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工作人員關注著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數字,分毫不差地把2021年首個北京時間的零點報時送到了千家萬戶。北京時間是中國國家標準時間,它產生於陝西並由位於陝西的國家授時中心發出。
-
國家授時中心監測到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 )時間異常—新聞...
國家授時中心監測到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 )時間異常
-
【新華網】「北京時間」的奧秘——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在位於陝西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工作人員關注著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數字,分毫不差地把2021年首個北京時間的零點報時送到了千家萬戶。 北京時間是中國國家標準時間,它產生於陝西並由位於陝西的國家授時中心發出。為了能把「時間」牢牢地抓在自己手裡,幾代中國科研人員一次次實現關鍵技術「零」的突破,達到授時技術自主可控,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
從觀象授時到北鬥衛星精準授時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的同時,也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全球組網後即將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全球定位導航和精準授時服務。衛星導航授時系統作為一個國家重要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是一個國家自主和安全的保障基礎,無論是對於國防,還是社會生產、日常生活,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
不能忘卻的「時間印記」——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蒲城長短波授時臺的背後
年,這裡成功入選為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成為中國科學院此次唯一入選的大科學裝置。為什麼一顆衛星發射成功的背後離不開「授時」工作?「授時」來源於哪裡? 據國家授時中心黨委書記竇忠介紹,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的前身為中國科學院陝西天文臺,始建於陝西蒲城縣城西北金幟山唐憲宗景陵附近,也就是在那裡創建了新中國第一個短波授時臺,工程代號「326」。 在蒲城建立短波授時臺之前,我國是在上海向全國進行無線電授時的,由上海天文臺負責。
-
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主任張首剛:「北京時間」是在臨潼產生的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2019全國時間頻率學術會議上,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主任張首剛表示,未來5年內中國將建成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立體交叉授時系統,目前在世界上尚無類似計劃。 為什麼要建立體交叉授時系統?這個系統建成後會帶來哪些變化,對市民生活有何影響?10月13日,華商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張首剛主任。
-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201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位於世界著名旅遊勝地西安市臨潼區,是從事時間頻率基礎科學和應用技術、衛星精密定位技術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的綜合性研究所,承擔著我國標準時間的產生、保持和發播任務,是國際原子時重要參加單位
-
糾纏光子陀螺儀克服了光纖陀螺儀經典極限!
光纖陀螺儀測量飛機和其他運動物體的旋轉和方向,在使用普通的經典光時,其精度受到固有的限制。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物理學家首次通過實驗證明,使用糾纏光子克服了這個經典極限,即所謂的「發射噪聲極限」,並達到了經典光無法達到的精確度。
-
探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作為我國唯一的專門從事時間頻率科學和技術科研機構,國家授時中心同時開展著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承擔著我國標準時間的產生、保持和發播任務,建設和維護的長短波授時系統是國家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工程和社會公益設施。
-
國家授時中心北京時間 陝西製造
驪山腳下這個看似尋常的大院,此時在記者眼中顯得神秘異常,因為這裡正是北京時間的「誕生地」——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作為我國唯一的精準授時機構,它牽動著全國時間同步的神經,跳動著全國精密時間的脈搏。這裡完成的是這樣一系列任務:用原子鐘所得到的守時基準,來產生標準時間——「北京時間」,再通過比對與國際時間協調,通過授時系統向全國進行授時服務。
-
探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作為我國唯一的專門從事時間頻率科學和技術科研機構,國家授時中心同時開展著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承擔著我國標準時間的產生、保持和發播任務,建設和維護的長短波授時系統是國家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工程和社會公益設施。 在國家授時中心,記者看到了產生我國標準時間的實驗室和其中放置的各類國際先進精密儀器。
-
陝西科技報社與省科普宣教中心參觀國家授時中心科普時間知識
來源:陝西科技傳媒網 | 日期:2018-11-21本網訊11月14日,陝西科技報社、省科普宣傳教育中心組織員工參觀學習位於臨潼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時間科學館和蒲城授時部,探訪「北京時間」是怎麼來的?蒲城又是如何發出「北京時間」的?
-
適用於大動態啟旋狀態的光纖陀螺儀研發成功—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日前,中科院西安光機所承擔完成的「適用於大動態啟旋狀態的光纖陀螺儀」項目順利通過由中科院西安分院組織的成果鑑定
-
浪潮助力寮國建設地震監測數據中心
此次建設,為寮國引入先進的地震觀測技術,助其建立一個長期連續運行的地震監測臺網,同時培養地震監測技術專業人員和專業運維團隊,切實增進中老兩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也讓浪潮展現出中國品牌的實力與榮譽。項目背景三助寮國創造中國品牌中國援助寮國國家地震監測臺網和數據中心項目是繼寮國國家會議中心、寮國黨中央辦公樓之後,中方援助寮國的又一重要項目,包括15個地震臺站和數據中心,可監測出寮國全境內3.0級以上地震信息並進行實時發布,對寮國乃至東南亞地區預防地震災害風險、減少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