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科技報社與省科普宣教中心參觀國家授時中心科普時間知識

2021-01-19 陝西科技傳媒

來源:陝西科技傳媒網 | 日期:2018-11-21

本網訊11月14日,陝西科技報社、省科普宣傳教育中心組織員工參觀學習位於臨潼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時間科學館和蒲城授時部,探訪「北京時間」是怎麼來的?蒲城又是如何發出「北京時間」的?

參觀學習現場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前身是陝西天文臺,是以時間頻率研究、授時服務為主,同時開展天體測量學、太陽物理、日地關係、天體力學、人造衛星觀測與研究的綜合性天文研究機構。全臺分設臺本部和授時部兩部分。此次參觀的時間科學館是我國首座以時間科學為主題的科普展覽館,由國家授時中心原實驗工廠廠房改造而成,上下兩層分別以時間科學和國家授時中心發展史為主題。時間科學展廳全面展示了人類在時間探索領域的科學成果,既有按古法仿製的我國古代天文計時儀器的巔峰之作水運儀像臺,也有全面展示當今世界上包括GPS、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360°全息投影。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前身是陝西天文臺,是以時間頻率研究、授時服務為主,同時開展天體測量學、太陽物理、日地關係、天體力學、人造衛星觀測與研究的綜合性天文研究機構。全臺分設臺本部和授時部兩部分。此次參觀的時間科學館是我國首座以時間科學為主題的科普展覽館,由國家授時中心原實驗工廠廠房改造而成,上下兩層分別以時間科學和國家授時中心發展史為主題。時間科學展廳全面展示了人類在時間探索領域的科學成果,既有按古法仿製的我國古代天文計時儀器的巔峰之作水運儀像臺,也有全面展示當今世界上包括GPS、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360°全息投影。

參觀學習現場

國家授時中心發展史展廳展示了國家授時中心的發展歷程、現狀和未來規劃。對國家授時中心歷史進行了系統、完整的梳理,一張張珍貴的照片和實物全面展示了從1966年陝西省蒲城縣短波臺建設。在這裡,講解員從時間尺度、授時中心守時、授時等基本情況向大家詳細闡釋了時間科學的奧妙。大家不僅對人類計時的演進有了鮮活的認識,更對時間的重要性和使用的廣泛性有了清晰的概念,讓在場的科普工作者深刻領略了科技的魅力和科學的奧妙。隨後參觀蒲城授時部(即二部)的長短波授時臺,參觀了授時中心時間頻率基準實驗室,聆聽了科研人員的講解,詳細了解了國際原子時(TAI)、協調世界時(UTC)以及北京時間的產生和發播過程。

從工作人員那裡我們了解到,授時中心的短波授時臺(BPM)每天24小時連續不斷地以四種頻率(2.5M,5M,10M,15M,同時保證3頻率)交替發播標準時間、標準頻率信號,覆蓋半徑超過3000千米,授時精度為毫秒(千分之一秒)量級;長波授時臺(BPL)每天定時發播載頻為100KHz的高精度長波時頻信號,地波作用距離1000-2000千米,天地波結合,覆蓋全國陸地和近海海域,授時精度由毫秒(千分之一秒)量級提高到微秒(百萬分之一秒)量級。我們佩戴的手錶,走時準確度是秒級。而在電力、電信、金融等智能化程度高的領域,對時間精度要求非常苛刻。在廣域監測分析保護控制系統中,就是1毫秒的誤差,也直接影響對電力系統的監測精度,影響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不少同志大開眼界:「沒想到手錶上的時間也會這麼複雜」!

本次參觀學習填補了對生活中時間科學的盲區,豐富了見識,更使在場科普工作者對職業充滿責任心和敬畏感,大家紛紛表示,科普工作任重而道遠,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我省公民科學素質提升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魚瑩 於天涯 趙文強 攝 | 責任編輯 | 於戈

相關焦點

  • 國家授時中心北京時間 陝西製造
    這個全國人民都遵守的北京時間,卻並非「誕生」在北京,它的源頭在陝西,即位於西安臨潼的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北京時間」從何而來 早春二月,記者前往了臨潼,去探尋有中 國「官方時間」之稱的北京時間「源頭」。從車水馬龍的西安市中心,向東北方向行駛約30分鐘,就進入了有西安東大門之稱的臨潼區。
  • 「北京時間」的奧秘——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新華社西安1月2日電 題:「北京時間」的奧秘——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新華社記者張伯達、鄭昕又是一個從歲末到新年的跨越。在位於陝西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工作人員關注著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數字,分毫不差地把2021年首個北京時間的零點報時送到了千家萬戶。北京時間是中國國家標準時間,它產生於陝西並由位於陝西的國家授時中心發出。
  • 國家授時中心舉辦2019年日偏食觀測活動
    國家授時中心舉辦2019年日偏食觀測活動 2019-12-27 國家授時中心 【字體: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與中科院天文臺系統十地聯動,通過視頻直播和現場觀測的方式,通過日偏食開展科普宣傳工作。  國家授時中心所處的西安市本次日偏食的初虧時間為12:21:03,食甚時間13:29:53,復原時間14:36:27,食分為0.221(食分越大,太陽被「食」的越多),國家授時中心研究員劉次沅等進行專業解說,並從時間的角度介紹了日食科學知識。
  • 北京時間從這裡發出――國家授時中心蒲城授時部
    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大到國家的運轉、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都須臾離不開時間這個參數,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中國的標準時間、標準頻率的信號每天源源不斷地來自我國版圖中央的一個地方,這就是坐落在陝西渭北高原蒲城縣的國家授時中心授時部。
  • 【新華網】「北京時間」的奧秘——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在位於陝西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工作人員關注著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數字,分毫不差地把2021年首個北京時間的零點報時送到了千家萬戶。  北京時間是中國國家標準時間,它產生於陝西並由位於陝西的國家授時中心發出。為了能把「時間」牢牢地抓在自己手裡,幾代中國科研人員一次次實現關鍵技術「零」的突破,達到授時技術自主可控,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 「北京時間」居然是從陝西來的?
    ,而是來自陝西——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前身為陝西天文臺,是以時間頻率研究、授時服務,圖源科學大院國家授時中心是我國唯一專門從事時間頻率科學和技術科研的機構,由它運行維護的長短波授時系統,是目前在陝唯一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 不能忘卻的「時間印記」——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蒲城長短波授時臺的背後
    這裡就是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蒲城長短波授時臺,他運載著我國最早的大科學裝置之一——長短波授時系統,是我國標準時間——「北京時間」生產、保持、發播的地方,被錢學森先生譽為「中國的一面大鐘」;這群守護者是這一座座高大的機房、一排排塵封的設備的孕育者、締造者,他們傾盡全力擔當「時間的守護者」。
  • 我國的標準時間從哪兒來?探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作為我國唯一的專門從事時間頻率科學和技術科研機構,國家授時中心同時開展著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承擔著我國標準時間的產生、保持和發播任務,建設和維護的長短波授時系統是國家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工程和社會公益設施。
  • 健康宣教之路更需「行穩致遠」 ——疾控宣傳工作交流暨科普知識...
    近日,由健康報社主辦、廣州市疾控中心聯合主辦,全國疾控宣傳服務平臺承辦,賽諾菲巴斯德公益支持的疾控宣傳工作交流暨科普知識傳播培訓會議在羊城廣州舉辦。眾所周知,疾控工作是一項需要社會動員的工作,特別需要通過疾控系統專業人員使用專業的宣傳技巧向社會傳達科學的知識來贏得社會的理解,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2018年,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的支持下,健康報社聯合各級疾控機構在北京成立了全國疾控宣傳服務平臺,此次會議即為全國疾控宣傳服務平臺2020年系列活動的一部分,旨在提高疾控相關知識普及率,提升各級疾控機構工作者傳播疾控相關知識的能力
  • 【新華網】我國的標準時間從哪兒來?探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作為我國唯一的專門從事時間頻率科學和技術科研機構,國家授時中心同時開展著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承擔著我國標準時間的產生、保持和發播任務,建設和維護的長短波授時系統是國家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工程和社會公益設施。  在國家授時中心,記者看到了產生我國標準時間的實驗室和其中放置的各類國際先進精密儀器。
  • 「北京時間」從何而來?走訪中國授時中心
    國家授時中心  北京時間從「基準實驗室」出發  我國的「北京時間」是怎麼來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前沿新聞記者:「其實,它的計算就是將「協調世界時」加上8小時時區。」  目前,世界上有兩種計量時間的系統,一種是基於地球自轉得出的『世界時』,另一種則是基於原子振蕩周期確定的「原子時」。
  •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持續加大衛星氣象科普工作力度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對衛星氣象的科學普及工作十分重視,每年年初都將科普工作列入全年的工作計劃之中,並進行具體的落實。2002年,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被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201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位於世界著名旅遊勝地西安市臨潼區,是從事時間頻率基礎科學和應用技術、衛星精密定位技術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的綜合性研究所,承擔著我國標準時間的產生、保持和發播任務,是國際原子時重要參加單位
  • 探訪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北京時間從這裡發布
    北京時間從這裡發布——探訪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走近大科學工程  本報記者 陸成寬  在古都西安眾多名勝古蹟中,鐘樓無疑是光彩奪目的一個。千百年來,這裡的鐘聲一直是古人安排勞作和生活的標準。現在,這座鐘樓向東30千米,有一處幽靜的小院,我國現代的標準時間——北京時間就從這裡產生。
  • 【展館】崇武海洋科普館
    國家海洋局相關部門,省海洋與漁業廳,中國海洋報社,東海分局,泉州市,惠安縣政府及海洋與漁業局、科協、教育局等部門的領導和當地的中小學生一起參加了開館儀式。 提升全民海洋意識正當時 十八大以來,建設「海洋強國」、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已成為時代的強音,「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省」已成為福建海洋開發建設的主旋律。
  • 國家授時中心BPL長波授時系統現代化改造項目通過驗收
    驗收會現場11月10日至11日,由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承擔的「BPL長波授時系統現代化技術改造項目」通過中科院計劃財務局組織的項目驗收。項目驗收會議在國家授時中心舉行。項目驗收專家組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中科院計劃財務局、上海天文臺、西安分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國家天文臺、中國科技大學、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院內外專家組成。中科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基礎科學局等相關部門領導也參加了項目驗收會議。
  • 廣東科學中心好玩嗎?廣東科學中心參觀遊玩全攻略
    【廣東科學中心簡介】  廣東科學中心是廣東省委、省政府批准興建的大型科學活動場所,具有科普教育、科技成果展示、學術交流、休閒旅遊四大功能。是廣東省重要的公益性科普教育基地;科學技術、科技產品展示、推廣、交易和學術交流的平臺;科普旅遊休閒的示範景點。
  • 健康科普 我們在路上
    也許答案就會變得不一樣明者因時而變 知者隨事而制健康科普無疑是推動人民健康的重要抓手如今我國1100萬名醫務工作者不僅擔負著治病救人的神聖職責更積極投身於健康傳播事業傳達健康科普知識為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近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技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2018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總結暨經驗交流活動在京舉辦
  • 【陝西科技傳媒網】見證「北京時間」---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
    6月13日至14日,本報記者隨中省主流媒體採訪團,赴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臨潼本部、渭南蒲城授時部、秦嶺深處洛南昊平觀測站,探秘「北京時間」如何發出,見證為了「北京時間」永不停歇、時刻追逐的科技工作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