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授時中心舉辦2019年日偏食觀測活動

2020-11-23 中國科學院

國家授時中心舉辦2019年日偏食觀測活動

2019-12-27 國家授時中心

【字體:

語音播報

  12月26日,日偏食在空中上演。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與中科院天文臺系統十地聯動,通過視頻直播和現場觀測的方式,通過日偏食開展科普宣傳工作。

  國家授時中心所處的西安市本次日偏食的初虧時間為12:21:03,食甚時間13:29:53,復原時間14:36:27,食分為0.221(食分越大,太陽被「食」的越多),國家授時中心研究員劉次沅等進行專業解說,並從時間的角度介紹了日食科學知識。觀測前,科普活動志願者為前來觀看的職工和研究生發放日食觀測卡和觀測眼鏡,大家通過專業設備可看到清晰的日偏食全過程。

  日環食從北京時間10時29分50秒開始至16時05分43秒止,歷經5小時36分鐘。環食帶從沙烏地阿拉伯開始,經過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阿拉伯海、印度、斯裡蘭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蘇拉威西海,在太平洋西部結束。在非洲東北部、亞洲(除北部)、印度洋北部、大洋洲西北部、太平洋西部可以看到偏食。中國地區全境可見日偏食,從10時56分左右月亮半影進入我國西藏阿里地區開始計算,直到15時37分後半影自海南省離開,我國日偏食全程歷時4小時41分鐘。境內最大食分在海南省,為0.499;最小在漠河,僅為0.021。

  此次活動將趣味性和科學性融為一體,滿足了市民對天文科普的多樣化需求,讓觀眾在觀看直播的過程感受科技魅力,並提高了社會公眾的科學素養。


  12月26日,日偏食在空中上演。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與中科院天文臺系統十地聯動,通過視頻直播和現場觀測的方式,通過日偏食開展科普宣傳工作。
  國家授時中心所處的西安市本次日偏食的初虧時間為12:21:03,食甚時間13:29:53,復原時間14:36:27,食分為0.221(食分越大,太陽被「食」的越多),國家授時中心研究員劉次沅等進行專業解說,並從時間的角度介紹了日食科學知識。觀測前,科普活動志願者為前來觀看的職工和研究生發放日食觀測卡和觀測眼鏡,大家通過專業設備可看到清晰的日偏食全過程。
  日環食從北京時間10時29分50秒開始至16時05分43秒止,歷經5小時36分鐘。環食帶從沙烏地阿拉伯開始,經過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阿拉伯海、印度、斯裡蘭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蘇拉威西海,在太平洋西部結束。在非洲東北部、亞洲(除北部)、印度洋北部、大洋洲西北部、太平洋西部可以看到偏食。中國地區全境可見日偏食,從10時56分左右月亮半影進入我國西藏阿里地區開始計算,直到15時37分後半影自海南省離開,我國日偏食全程歷時4小時41分鐘。境內最大食分在海南省,為0.499;最小在漠河,僅為0.021。
  此次活動將趣味性和科學性融為一體,滿足了市民對天文科普的多樣化需求,讓觀眾在觀看直播的過程感受科技魅力,並提高了社會公眾的科學素養。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國家授時中心承辦2019年全國VLBI科學技術及應用研討會
    6月3日至6月5日,2019年全國VLBI(甚長基線幹涉測量技術)科學技術及應用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叔華、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子卿,以及來自上海天文臺、國家天文臺、北京飛行控制中心、南京大學、廣州大學、西安測繪研究所等20多個高校和研究所的110名餘名專家、學者集聚臨潼,圍繞我國VLBI科學技術及應用進行深入研討。
  • 北京時間從這裡發出――國家授時中心蒲城授時部
    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大到國家的運轉、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都須臾離不開時間這個參數,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中國的標準時間、標準頻率的信號每天源源不斷地來自我國版圖中央的一個地方,這就是坐落在陝西渭北高原蒲城縣的國家授時中心授時部。
  • 「5·21」看日偏食吧
    下次得等2019年了
    因為環食帶位於廣東、福建一帶,我省只能看到日偏食。如果錯過了這次的日食,我省再看到日偏食要等到2019年1月!  21日我省能看到日偏食  據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天文館館長李德範介紹,5月21日的日環食,環食帶位於廣東、福建一帶,我省只能觀測到日偏食。  如果在鄭州觀測,日出時間為早上5:18,初虧5:24,食甚6:25,復圓7:33。
  • 不能忘卻的「時間印記」——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蒲城長短波授時臺的背後
    該時號滿足了當時國家建設的急需。   然而徐家匯觀象臺地處我國東南一隅,難以適應國家大規模建設的需要,因此急需在內陸腹地建設一個能覆蓋全國的無線電授時臺。於是,1955年,在全國科技發展12年的遠景規劃中,正式將籌建西北授時臺列入國家重點項目。
  •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201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位於世界著名旅遊勝地西安市臨潼區,是從事時間頻率基礎科學和應用技術、衛星精密定位技術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的綜合性研究所,承擔著我國標準時間的產生、保持和發播任務,是國際原子時重要參加單位
  • 國家授時中心BPL長波授時系統現代化改造項目通過驗收
    驗收會現場11月10日至11日,由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承擔的「BPL長波授時系統現代化技術改造項目」通過中科院計劃財務局組織的項目驗收。項目驗收會議在國家授時中心舉行。項目驗收專家組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中科院計劃財務局、上海天文臺、西安分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國家天文臺、中國科技大學、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院內外專家組成。中科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基礎科學局等相關部門領導也參加了項目驗收會議。
  • 國家授時中心光纖陀螺儀成功監測漢中寧強地震
    09月12日19時06分34秒,漢中寧強發生芮氏5.3級地震,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蒲城陀螺儀站於震後85秒成功監測到此次地震,這也是該站自9月初正式運行以來首次檢測到地球地質活動數據信息。
  • 2019最後一次日食日偏食最佳觀測時間:13時51分 觀測地點方法
    2019最後一次日食日偏食最佳觀測時間  最佳觀測時間13時51分  日食,通常可分為日全食、日環食和日偏食三種。日偏食,可分為三個階段:初虧、食甚和復圓。12月26日將出現日食現象2019最後一次日食日偏食觀測方法  上海市天文學會副秘書長施韡表示,公眾可通過專業濾光片
  • 陝西科技報社與省科普宣教中心參觀國家授時中心科普時間知識
    來源:陝西科技傳媒網 | 日期:2018-11-21本網訊11月14日,陝西科技報社、省科普宣傳教育中心組織員工參觀學習位於臨潼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時間科學館和蒲城授時部,探訪「北京時間」是怎麼來的?蒲城又是如何發出「北京時間」的?
  • ...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數位化脈衝星終端實現相干消色散功能...
    記者昨日從位於西安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獲悉,該中心羅近濤研究員團隊在數位化脈衝星終端研製方面取得進展。  羅近濤說,宇宙中的脈衝星十分遙遠,在地球上接收到的脈衝星信號十分微弱,需要使用大口徑射電望遠鏡配置高性能脈衝星終端進行接收。脈衝星的信號在到達地球的過程中受星際介質影響會出現色散效應,使得脈衝星輪廓展寬進而影響觀測效果。
  • 國家授時中心參與繪製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新聞—科學網
    該文總結了他們和德國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教授Karl Menten所領導的國際團隊,歷經15年時間,對銀河繫結構巡天觀測和潛心研究的成果。他們用甚長基線幹涉儀(VLBI),對位於銀河系旋臂上的大質量恆星形成區開展了精確的距離和自行測量,描繪出全新的迄今為止旋臂位置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並精確確定了銀河系的參數。
  • 「北京時間」的奧秘——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新華社西安1月2日電 題:「北京時間」的奧秘——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新華社記者張伯達、鄭昕又是一個從歲末到新年的跨越。在位於陝西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工作人員關注著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數字,分毫不差地把2021年首個北京時間的零點報時送到了千家萬戶。北京時間是中國國家標準時間,它產生於陝西並由位於陝西的國家授時中心發出。
  • 國家授時中心北京時間 陝西製造
    「北京時間」 從哪發向全國臨潼的國家授時中心,完成的是北京時間的「守時」工作,即通過原子鐘系統,來保持和比對標準時間的產生。而這個時間還必須通過無線電波為用戶提供信號,才能讓千家萬戶接收到,這就是「授時」,完成這部分工作的地點卻並不在臨潼,而是在蒲城的國家授時中心二部(原陝西省天文臺)。
  • 天文愛好者觀測拍攝日偏食
    廉江學子到廉江櫻花公園觀測和拍攝日偏食。 (學校供圖)6月21日下午,天文奇觀——「超級日環食」在環食帶上精彩上演。雖然湛江此次不在環食帶上,只能看到日偏食,但仍然有眾多天文愛好者提前準備好瞭望遠鏡、專業相機等設備,興致勃勃地觀測和拍攝日偏食。當天下午,廉江市第三中學校團委組織該校科技小組和攝影社20名學生,到廉江櫻花公園觀測和拍攝日偏食。
  • 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主任張首剛:「北京時間」是在臨潼產生的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2019全國時間頻率學術會議上,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主任張首剛表示,未來5年內中國將建成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立體交叉授時系統,目前在世界上尚無類似計劃。  為什麼要建立體交叉授時系統?這個系統建成後會帶來哪些變化,對市民生活有何影響?10月13日,華商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張首剛主任。
  • 國家授時中心為普通百姓提供標準時間服務
    現在,一種十分精準、方便的北京時間報時服務由位於陝西省的國家授時中心開通。無論是手機、固定電話、小靈通,無論是省內,還是省外,甚至國外,只要您隨時撥通029-83895117,就能即時得到標準的「北京時間」語音報時服務。    傳統報時最大誤差竟達30秒鐘    眾所周知,我國電信部門的語音報時電話是「117」。
  • 【新華網】「北京時間」的奧秘——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在位於陝西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工作人員關注著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數字,分毫不差地把2021年首個北京時間的零點報時送到了千家萬戶。  北京時間是中國國家標準時間,它產生於陝西並由位於陝西的國家授時中心發出。為了能把「時間」牢牢地抓在自己手裡,幾代中國科研人員一次次實現關鍵技術「零」的突破,達到授時技術自主可控,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相關設備採購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相關設備採購項目 品目 貨物/通用設備/儀器儀表/光學儀器/雷射儀器 採購單位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行政區域 陝西省 公告時間 2020年08月04日 18:18 獲取招標文件時間
  • 探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作為我國唯一的專門從事時間頻率科學和技術科研機構,國家授時中心同時開展著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承擔著我國標準時間的產生、保持和發播任務,建設和維護的長短波授時系統是國家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工程和社會公益設施。
  • 從觀象授時到北鬥衛星精準授時
    通過對「物候」和季節時令的觀察逐漸產生了「年」的概念。這一切構成了遠古時代「觀象授時」非常豐富的內容。神話研究學者、上海交通大學資深教授葉舒憲認為,「觀象授時」就是觀測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來確定日、月、年。在我國的神話傳說中有許多關於羲和的傳說。《尚書·堯典》載,羲和是負責觀象授時、確定時間的官員,專管「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