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油田地質測井處應用爬行器配合光纖陀螺儀測井技術圓滿完成了曲1-3HF水平井陀螺測井任務,標誌著該處首次應用此項技術獲得成功。
爬行器配合光纖陀螺儀測井是利用井下爬行器,將光纖陀螺儀推送到井下大斜度及水平段的預定位置,進而測量井身軌跡的一項技術。
光纖陀螺儀由於外徑大、重量重,在水平井段的推送難度大。針對這一問題,該公司地質測井處積極開展技術攻關,改進施工工藝,合理安排儀器串連接,最終成功操作爬行器將光纖陀螺測井儀推送到曲1-3HF井3700米水平段並順利完成測井任務,填補了江蘇測井在水平井光纖陀螺儀測井項目上的空白。
光纖陀螺儀是一種能夠精確地確定運動物體的方位的儀器,它是現代航空,航海,航天和國防工業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慣性導航儀器,它的發展對一個國家的工業,國防和其它高科技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光纖陀螺儀與傳統的機械陀螺儀相比,優點是全固態,沒有旋轉部件和摩擦部件,壽命長,動態範圍大,瞬時啟動,結構簡單,尺寸小,重量輕。
美國的光纖陀螺研製單位有利頓公司、霍尼威爾公司、德雷泊實驗室公司、史丹福大學以及光纖傳感技術公司等。利頓公司的光纖陀螺技術在低、中精度應用領域已經成熟,並且已經產品化。霍尼韋爾公司研製的第一代高性能的幹涉儀式光纖陀螺採用的是Ti內擴散集成光學相位調製器。霍尼韋爾公司研製的第二代高性能干涉儀式光纖陀螺採用了集成光學多功能晶片技術以及全數字閉環電路。美國德雷珀實驗室從1978年起為JPL空間應用研製高精度光纖陀螺,曾研製過諧振腔式光纖陀螺,研製了9年,由於背向散射誤差限制了精度,後來改為採用幹涉儀式方案。
日本研製光纖陀螺的單位有東京大學尖端技術室、日立公司、住友電工公司、三菱公司、日本航空電子工業公司。日本的幹涉式光纖陀螺儀已經完成了基礎研究,正進入實用化階段。偏值漂移已經達到。東京大學進行研究的諧振腔光纖陀螺儀取得了很大進展。
俄羅斯的光纖陀螺有全光纖型和集成光學型。全光纖型採用的是光纖技術,即所有的光纖器件都做在同一根光纖上。Fizoptika公司研製的光纖陀螺已經商品化,產品型號有:VG949、VG941B等。
中國也非常重視纖陀螺技術的研究,上世紀80年代後,許多大學和研究所相繼啟動光纖陀螺的研發項目,如航天工業總公司所屬13所和上海803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1996年,航天總公司13所成功研製採用Y分支多功能集成光路、零偏穩定性達全數字閉環保偏光纖陀螺,浙江大學和Honeywell公司幾乎同時發現利用消偏可提高精度等。國內的光纖陀螺研製水平雖然與國際水平有一定距離,但已具備或接近中、低精度要求,並在近年來開始嘗試產業化。我國海軍新型飛彈配光纖陀螺儀發射試驗3發3中,也標誌我國的光纖陀螺儀技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