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穿黑暗的眼睛——地球物理測井

2020-08-07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看穿黑暗的眼睛——地球物理測井

石油,一個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名字。

看穿黑暗的眼睛——地球物理測井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石油勘探開發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就是:地球物理測井。

那麼什麼是地球物理測井呢?

地球物理測井,簡稱測井,是應用地球物理方法測量井中巖層的各種物理信息,研究油氣田、煤田等鑽井地質剖面,解決某些地下地質、生產及鑽井技術問題的一門應用技術學科。具體地講,是通過井下專門儀器,沿鑽井剖面測量巖層的導電性、聲學特性、放射性、電化學特性等地球物理參數的方法。測井方法眾多,聲、電、放射性只是最基礎的方法。每一種測井方法都只能間接地、有條件地反映巖層特性的某一個側面,要想全面認識地下地質情況,發現和評價油氣層,應該綜合應用多種測井方法。

看穿黑暗的眼睛——地球物理測井

為什麼要測井呢?

鑽井的深度範圍很大,淺的只有幾十米,深的則可以達到數千米。井內特徵複雜,裸眼不可見,井內環境是黑暗、潮溼、高溫、高壓。為了得到地下詳細的地質情況,找到油氣層的具體位置,地球物理測井不可或缺。簡單說,在高溫、高壓、潮溼、黑暗的井下世界裡,有一雙「明亮而智慧的眼睛」,可以去觀察地層、看清地層及其地質特徵等,這就是測井!

看穿黑暗的眼睛——地球物理測井

現代測井一般由測井車來完成,測井車包含三個部分:

  • 地面設備,主要對測量信號進行記錄和處理;

  • 測井電纜,主要用來提放井下儀器,確定井下儀器所處深度,負責地面設備和井下儀器的通訊;

  • 井下儀器,用來接收和發送相關信號,探測周圍介質情況。

看穿黑暗的眼睛——地球物理測井看穿黑暗的眼睛——地球物理測井

地球物理測井主要是利用油氣、煤層、水等在巖層中地球物理特性差異來解決實際地質問題。工作人員需要根據從地下測量的物理參數來判斷巖層的性質,由於間接地證明會存在多解性,為了達到去偽存真、去粗取精,需要較多的巖石物理參數,也因此相應發展了很多對應的測井技術。以石油測井為例,主要探究的巖石物性有:巖石的導電性、巖石的電化學特性、巖石的彈性性質、巖石的核物理性質等。

看穿黑暗的眼睛——地球物理測井

以自然電位(Spontaneous Potential,SP)測井為例:

鑽井之後,由於井壁附近的電化學活動性造成的電場稱為自然電場。沿著井軸測量記錄自然電位變化曲線,可以用來劃分巖性。一般地,地層水和泥漿含鹽濃度不同會引起擴散電動勢和吸附電動勢;地層壓力與泥漿柱壓力不同會引起過濾電動勢。這些是油氣井井內自然電位產生的主要原因。測量自然電位的方法很簡單,我們只需要在井內放置一個測量電極M,地面放置一個電極N,將M電極沿著井壁移動,即可測量出井內自然電位變化的曲線。

看穿黑暗的眼睛——地球物理測井

根據自然電位曲線的變化,我們可以:判斷巖性、劃分滲透層;判斷儲層中的流體性質;計算地層水電阻率;估計泥質含量;判斷水淹層;地層對比和沉積相研究。

例如,一般含水砂巖的自然電位幅度ΔUsp比含油砂巖的自然電位幅度ΔUsp要高,據此可判斷油水層。同一砂巖層中,上部含油下部含水時,根據上述結論可以從自然電位曲線上找到油水接觸面。

看穿黑暗的眼睛——地球物理測井

通過測井獲得各種測井資料只是測井的第一階段,對測井資料進行解釋也同樣十分重要。具體講,就是根據測井資料找到儲集層並對儲集層性能進行評價。

小知識 ~ ~ 儲集層

一是具有儲存油氣的孔隙、孔洞和裂縫(隙)等空間場所;二是孔隙、孔洞和裂縫(隙)之間必須相互連通,在一定壓差下能夠形成油氣流動的通道。因此我們把具備這兩個條件的巖層稱為儲集層。就是說,儲集層就是具有連通孔隙,既能儲存油氣,又能使油氣在一定壓差下流動的巖層。

看穿黑暗的眼睛——地球物理測井

(圖片來源於網絡)

找到石油的儲集層之後,我們得了解儲集層的性質,特別是孔隙度、滲透率、飽和度(含油飽和度)。最後我們根據巖性、物性、含油性和電性與儲集層模型之間的聯繫,就可以得到該井的產能情況。(油氣產能評價是在定性分析與定量計算的基礎上,對儲集層產出流體的性質和產量做出綜合性的解釋結論。)

看穿黑暗的眼睛——地球物理測井

在測井解釋的最後階段,我們會根據所有的測井資料給出一個測井綜合圖,一般包括:深度、電阻率、孔隙度、滲透率、飽和度和測井解釋剖面等。後期石油開發就可以利用綜合資料找到合適的儲集層位置進行石油開採。

看穿黑暗的眼睛——地球物理測井

參考文獻

1、趙軍龍.測井方法原理[M].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洪有密. 測井原理與綜合解釋[M].東營,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07

3、趙軍龍《測井測井方法原理緒論》課程PPT

4、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美編:ZYN

校對:張騰飛

相關焦點

  • 西安石油大學承辦「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固體礦產測井分會年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3月25日訊(記者 張程 通訊員 陳斌)3月16日至17日,「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固體礦產測井分會2019年學術年會」在西安石油大學雁塔校區學術報告廳召開。該校副校長李華教授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地質地球所得到基於機器學習的深層碳酸鹽巖的測井相劃分模型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挖掘算法被廣泛使用,其優勢可概括為:識別數據中的隱藏模式;捕獲複雜的非線性關係;自動學習模型;無需定義完整的輸入和輸出變量之間基於物理的數學關係。在勘探地球物理學中,巖石物理響應多解性使地球物理數據與地質分類間存在複雜的非線性關係。
  • 科學家得到基於機器學習的深層碳酸鹽巖的測井相劃分模型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挖掘算法被廣泛使用,其優勢可概括為:識別數據中的隱藏模式;捕獲複雜的非線性關係;自動學習模型;無需定義完整的輸入和輸出變量之間基於物理的數學關係。在勘探地球物理學中,巖石物理響應多解性使地球物理數據與地質分類間存在複雜的非線性關係。例如,深層碳酸鹽巖縫洞型儲層由於巖性多變、易發生的成巖作用和隨機裂縫,導致存在較強非均質性。
  • 渤海鑽探完成我國最深科學鑽探井測井
    2月29日,渤海鑽探測井公司通報甲方表揚信,對松科2井施工中的突出表現給予讚揚,也對我國第一深科學鑽探井的成功測井進行總結。
  • 地球物理勘探簡介
    物理性質:巖體的物理性質主要有密度、磁性、電性、彈性、放射性等。主要物性參數密度、磁場強度、磁化率、電阻率、極化率、介電常數、彈性波速、放射性伽馬強度等。    地球物理場:物理場可理解為某種可以感知或被儀器測量的物理量的分布。地球物理場是指由地球、太空、人類活動等因素形成的、分布於地球內部和外部近地表的各種物理場。
  • 中國地球物理科技獎揭曉
    本報訊(記者陸琦)10月19日,2020年「中國地球物理科學技術獎」在重慶揭曉,共有12個項目獲中國地球物理科學技術進步獎,2位科學家獲中國地球物理科學技術創新獎。其中,「深地探測地球物理多維多參數協同創新技術及應用」「超遠探測反射橫波測井理論技術突破與裝備工業化」「微動探測理論方法、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和「海洋多波地震成像關鍵技術」4個項目獲中國地球物理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在頒獎典禮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曉非、滕吉文、潘永信分別為一等獎獲得者代表頒發證書。
  • 科學網—中國地球物理科技獎揭曉
    本報訊(記者陸琦)10月19日,2020年「中國地球物理科學技術獎」在重慶揭曉,共有12個項目獲中國地球物理科學技術進步獎
  • 地球物理專業如何科學擺攤
    聽說你打算報地球物理專業?地球物理學是研究地球及其周圍空間環境的物理過程和物理性質及其定量分析方法的一門自然科學。具體而言,地球物理學是通過定量的物理方法(如:地震彈性波、重力、地磁、地電、地熱和放射能等方法)研究地球以及周圍空間的物理性質的科學。它包括地球的形狀、內部結構和組成、引力場和磁場、動力學過程和表面的板塊構造運動、火山活動和巖石的形成等等。
  • ...全國大學生「創新杯」地球物理知識演講大賽在成都理工大學成功...
    ,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和綜合運用地球物理專業知識的能力,由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主辦、成都理工大學承辦的2020年全國大學生「創新杯」地球物理知識演講大賽複賽、決賽於10月10日、1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理工大學順利進行。
  • 幾種有趣的動物的眼睛
    人類的眼睛已經很不可思議了,但我們的動物朋友的眼睛為了適應不同的環境更是進化出一些非常驚人的功能和防禦能力。從多餘的眼瞼到超人的夜視,我們列出了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動物和關於它們眼睛的事實。貓頭鷹貓頭鷹在晚上最活躍,這意味著它們的眼睛適應黑暗的環境。貓頭鷹的眼角膜和瞳孔要大得多。它們的視網膜含有大量對光敏感的杆狀細胞。貓頭鷹在夜間視力很好,但在白天視力一定很差嗎?不,它們的視力再白天一樣出色,因為他們的瞳孔有廣泛的調節範圍,允許正確的光線照射視網膜。
  • 80後勇闖柴達木——記青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測井地質研究所夏曉敏
    近期,青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測井地質研究所工程師夏曉敏主持的關於十三五緻密油國家重大專項階段成果匯報工作已經完成主體部分。  2014年,他碩士研究生畢業,來到了青海油田。柴達木盆地乾燥缺氧、風沙肆虐,地質地理結構異常複雜,勘探開發面臨世界級難題。  參加工作第一年,夏曉敏主動請纓主持緻密油領域的科研項目。然而幾次科研成果總結匯報表現平平。
  • 這位老師與國共患難,開辦我國第一門地球物理課,還曾是「打狼英雄」
    翁文波院士(1912-1994),著名科學家,是我國著名的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勘探、地球物理測井等應用科學技術的創始人之一。1936年,他在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考取了中英庚子賠款基金會的官費留學生,遠涉重洋,前往英國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攻讀地球物理專業。
  • 中核集團原子高科研發成功油田測井用新中子源
    中核集團原子高科研發成功油田測井用新中子源  日前,由中核集團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研製開發出的用於油田測井的「鈽-鈹中子源」,已在國內4家大的油田進行了使用可行性研究  中子測井技術是油田鑽探、開採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關鍵技術。中子測井與其他測井技術配合,可用來判定地質構造,了解礦床厚度、巖層的孔隙度、滲透性和碳氫化合物的含量等。由於中子的穿透力強、受幹擾因素少,因此它是最受歡迎的測井手段,目前沒有可以替代的技術。
  • 地球物理探測透視雄安新區地下萬米地質結構
    通過在雄安新區及周邊開展綜合地球物理探測,基本查明雄安新區地層和斷裂空間展布,獲得雄安新區地下萬米地質結構,構建了雄安新區「淺-中-深」不同尺度三維可視化地質結構模型,並篩選出了有效的物探技術方法組合,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地下空間利用、地熱資源開發等提供了基礎數據。
  • 測井方法、原理、應用分類最全總結
    又分自然電位測井、普通電阻率測井、側向(聚焦電阻率)測井、感應測井、介電測井、電磁波測井、地層微電阻率掃描測井、陣列感應測井
  • 地球探測「領跑者」
    文/於平地球探測技術的先進性和科學組合,決定著獲取地學信息的廣度、精度、效率,進而影響著對探測目標的發現能力。目前,國際主流探測方式以航空、地面和井中為主,並在向空-天-地-海立體探測的模式發展。長期以來,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法國等研發的地球物理探測裝備及軟體產品佔據了全球主體市場。
  • 【校園風採】2019~2020學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風採展|地球物理與石油資源學院
    姓名:周雪晴學院:地球物理與石油資源學院年級:2018級碩士研究生專業: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研究方向:地球物理測井導師現為國際巖石物理學家與測井分析家協會會員(SPWLA),國際勘探地球物理學家學會會員(SEG),並擔任多個國際期刊審稿人。個人感悟:在長江大學的將近10年時光裡,是母校給了我機會與希望,見證了我的努力與成長。取得的點點進步都與學校、學院老師們對我的培養密不可分。
  • 水平井光纖陀螺儀測井技術成功應用
    近日,江蘇油田地質測井處應用爬行器配合光纖陀螺儀測井技術圓滿完成了曲1-3HF水平井陀螺測井任務,標誌著該處首次應用此項技術獲得成功。
  • 黑暗的速度
    黑夜恐怖症是對黑暗的恐懼,但還有另一種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懼,是害怕黑暗會消失 -- 視光恐懼症患者害怕睜開眼睛。當光出現時,黑暗消失,當光離開時,黑暗又回來。黑暗的速度,是光的速度,但也有其他類型的黑暗可以移動得比光速還快。比如,一個影子。在一定的距離內,影子可以變得比產生它的物體大得多,但仍然可以模仿它的來源,在相同的時間內以同樣的方式移動時,影子移動的距離也更大,從而形成足夠大的陰影,於是它就能比光更快地穿過表面。
  • 生活在黑暗中,動物的眼睛會退化嗎?
    如果長期生活在黑暗的環境中,眼睛是不是就不重要了?對於某些生物而言,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