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力豔/文
《中國地質調查成果快訊》近日刊發了「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工程下設「雄安新區深部三維地質結構探測」項目近年來取得的重要地質調查成果。通過在雄安新區及周邊開展綜合地球物理探測,基本查明雄安新區地層和斷裂空間展布,獲得雄安新區地下萬米地質結構,構建了雄安新區「淺-中-深」不同尺度三維可視化地質結構模型,並篩選出了有效的物探技術方法組合,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地下空間利用、地熱資源開發等提供了基礎數據。
據介紹,該項目的主要目標任務是瞄準雄安新區在城市地下空間安全、地下水、綠色能源利用、地殼穩定性與災害評估4個不同方面和4個不同深度的需求,獲取超淺層第四系沉積內部結構、地下水、地熱儲層、前第四系沉積地層、活動斷層目標地質體的深部空間分布、結構及其屬性信息,支撐雄安新區地熱、地下水及工程地質調查,為雄安的規劃和建設提供基礎數據。
重點片區主要地層、斷裂空間展布
一是基於雄安新區鑽孔、測井資料建立物性柱,標定新區地球物理資料解釋,建立針對雄安新區厚覆蓋區的地球物理探測技術體系;對物探技術適用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總結,篩選出了有效的技術方法組合;建立雄安新區3500米以淺主要地層巖石物性參數;進一步優化實現地下空間結構分層的地球物理方法,指導雄安新區深部三維結構探測。
二是基本查明雄安新區重點片區地下空間(0~200米)的巖性地層結構和古河道、砂體的空間展布;獲得雄安新區重點片區0~200米的地層結構;用工程測井資料標定抗幹擾電法、高密度電法,劃分重點片區有利含水層和古河道的空間展布。
三是查明雄安新區主要斷裂和地層空間展布,修編了Ⅳ級構造單元分布圖和基巖埋深等值線圖,精細查明雄安新區重點片區5000米以淺的地層和斷裂幾何形態,為構建重點片區高精度三維地質結構模型提供基礎數據。其中,部署於重點片區的三維地震採用國際先進的「兩寬一高」高精度反射地震技術,獲得26833炮數據,最高覆蓋次數1300,是迄今為止華北地區炮密度最高的數據。
四是建立雄安新區10千米以淺的三維地質結構模型和重點片區高精度三維地質結構模型。該模型主要包含3個不整合面和5套主要地層界面,為雄安新區深部三維地質結構綜合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五是編制了雄安新區重點片區有利熱儲層厚度圖和等深度圖,支撐雄安新區地熱資源的評價和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