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雄安新區地質調查,地熱資源被畫重點

2020-12-05 湘湘帶你看社會

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淺層地熱能滿足1億平建築物供暖、製冷,中深層地熱能可支撐供暖面積超過1億平方米。

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11月2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以下簡稱中國地調局)了解到,經調查,發現雄安新區地熱資源豐富,土壤、地下水環境質量較好。目前,雄安新區自然資源環境綜合監測網初步建成,可實現監測數據的在線集成和信息化服務。

地熱資源豐富,地下水質量穩定

據悉,在雄安新區的建設過程中,中國地調局先後開展了工程地質、土地質量、地下水與地面沉降、地熱清潔能源、白洋澱生態環境等多項調查工作。

調查發現,雄安新區地熱資源豐富,儲量大、溫度高、水質好、易回灌,技術、經濟、環境可行條件下適宜規模化開發利用,可為打造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提供穩定安全的清潔能源供給。

中國地調局透露,調查成果顯示,雄安新區淺層地熱能廣泛分布於地下0~200米,適合地埋管地源熱泵的利用,可利用資源量折合標準煤400萬噸/年,能滿足約1億平方米建築物供暖、製冷需要。中深層地熱主要是地下熱水,集中分布在雄縣、容城、高陽三個大中型地熱田地下600~4000米,熱儲層溫度60℃~130℃,在採灌均衡條件下地下熱水可利用資源量為4億立方米/年,折合標準煤346萬噸/年,可支撐供暖面積超過1億平方米。

而且,雄安新區土地質量調查評價工作還查明,起步區土壤環境質量總體清潔無汙染風險,其中一等無汙染風險的土地佔99.241%。調查新發現富硒耕地574公頃,主要分布在容城縣南張鎮、小裡鎮等農田區。

調查還顯示,雄安新區淺層地下水質量總體較好,深層地下水質量優良,富鍶地下水分布較廣,在容城西北部圈定的後備水源地靶區,可為雄安新區應急供水提供保障。

自然資源環境綜合監測網已初步建成

中國地調局介紹,目前,地質調查工作在雄安新區起步區建立了地下200米深度範圍米級精度三維地質模型,評價了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條件和工程建設適宜性,並構建了起步區萬米深度範圍地下含水層、地下熱儲層、深部探測層等多層次、多尺度地下空間三維結構框架,有效支撐雄安新區地下資源開發利用,助力「透明雄安」建設。

與此同時,還利用航空物探和118個地質鑽孔,初步建立了白洋澱區50米以淺地質結構模型,分析了砂層、黏土、淤泥等主要地層的空間分布規律和滲透性,研究了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為白洋澱生態修復提供了基礎地質資料。

圍繞解決重大資源環境問題需求,目前,雄安新區自然資源環境綜合監測網已初步建成,實現了對地下水位、水質、土壤環境質量、林草溼空間分布、地面沉降量和發育面積等指標的持續動態監測,同時依託「透明雄安」數字平臺,基本實現了對全要素監測信息的查詢統計、綜合分析和預警服務,可為自然資源科學合理開發利用和地質環境問題防控提供有效支撐。

【來源:地熱能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地熱資源豐富,土壤環境優良!雄安新區地質調查亮出「家底」
    「雄安新區地熱資源豐富,土壤環境質量優良,地下水質量總體良好且穩定。」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公布了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系列成果。經過將近四年的努力,雄安新區地下地質結構、地下水流系統以及地熱資源分布已基本查清。
  • 自然資源部發布雄安新區地質調查成果 這幾點基本查清
    自然資源部發布雄安新區地質調查成果 這幾點基本查清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21日)對外發布,經過將近4年的努力,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基本查清了雄安新區地下地質結構、地下水流系統以及地熱資源的分布。
  • 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淺層地熱能供1億平建築物供暖、製冷
    澎湃新聞 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11月2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以下簡稱中國地調局)了解到,經調查,發現雄安新區地熱資源豐富,土壤、地下水環境質量較好。目前,雄安新區自然資源環境綜合監測網初步建成,可實現監測數據的在線集成和信息化服務。
  • 國內最大規模地質勘察:雄安新區地質首次「體檢」
    攝影 劉向陽  新區建設,地質先行  4月18日,河北省地質礦產勘察開發局(以下簡稱「河北地礦局」)向河北省政府呈報《河北省地礦局關於地質資源環境支撐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建議報告》,提出開展雄安新區地質調查的8項建議,內容包括地質勘探及地下空間評價、地熱資源、地下水資源等勘察。
  • 雄安新區地質情況已摸清
    本報北京電(記者常欽)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了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系列成果,包括工程地質、土地質量、地下水與地面沉降、地熱清潔能源、白洋澱生態環境等內容。目前,初步建成雄安新區自然資源環境綜合監測網,實現監測數據的在線集成和信息化服務。
  • 地熱資源豐富、土壤質量優良 雄安新區部分地質「家底」公布
    中新網北京11月21日電 (記者 龐無忌)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21日公布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系列成果,包括工程地質、土地質量、地下水與地面沉降、地熱清潔能源、白洋澱生態環境等內容。
  •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雄安地熱可為1億平方米建築供暖製冷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綜合地質調查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雄安地熱可為1億平方米建築供暖製冷本報記者 李如意「雄安新區地熱資源豐富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公布了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系列成果。經過近四年努力,雄安新區地下地質結構、地下水流系統以及地熱資源分布已基本查清。目前「透明雄安」城市地質信息平臺已初步建成,實現了地下水位、水質、土壤環境質量等自然資源多要素調查監測,可為自然資源科學合理開發利用和地質環境問題防控提供有效支撐。
  • 綜合地質調查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雄安地熱可為1億平方米建築供暖...
    來源:中國證券網「雄安新區地熱資源豐富,土壤環境質量優良,地下水質量總體良好且穩定。」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公布了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系列成果。經過近四年努力,雄安新區地下地質結構、地下水流系統以及地熱資源分布已基本查清。
  • 西安城市地質調查助力新型地熱資源綠色開發
    《中國地質調查成果快訊》近日刊發了「城市地質調查」工程下設「西安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項目近年來取得的重要地質調查成果。通過對陝西地區地熱地質構造及中深層地熱熱儲特徵研究,項目組評價得出新型地熱開發模式的資源儲量,推導出中深層地埋管地熱能取熱式,為提高地熱資源利用率提供了技術支撐。
  • 地球物理探測透視雄安新區地下萬米地質結構
    通過在雄安新區及周邊開展綜合地球物理探測,基本查明雄安新區地層和斷裂空間展布,獲得雄安新區地下萬米地質結構,構建了雄安新區「淺-中-深」不同尺度三維可視化地質結構模型,並篩選出了有效的物探技術方法組合,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地下空間利用、地熱資源開發等提供了基礎數據。
  • 雄安打造「地上地下」立體開發示範區 調查地下萬米地質結構
    據微信號「新華視點」(ID:XHSXHSD)6月25日刊文稱,根據雄安新區總體規劃與建設的需求,在前期初步調查基礎上,中國地質調查局確定了在雄安新區構建世界一流水平的「透明雄安」目標。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將從萬米深處地質調查開始,打造「地上地下,兩個雄安」。
  • 雄安冬季供熱全城無煙靠什麼?地熱為主配套清潔能源
    「地熱+」的多能互補方案  成為率先被提出的雄安新區供暖方案  全城無煙:地熱能開發有了「雄安模式」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李明子  本文首發於總第824期《中國新聞周刊》  「雄縣沒有煙囪,你看,這裡是無煙城。」
  • 雄安新區起步區萬米多尺度地下空間三維結構初步構建
    ,經過近4年的努力,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初步構建起步區萬米深度內多尺度地下空間三維結構,基本查清雄安新區地下地質結構、地下水流系統以及地熱資源分布。地質調查工作團隊通過在雄安新區起步區建立地下200米深度範圍米級精度三維地質模型,評價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條件和工程建設適宜性,構建起步區萬米深度範圍地下含水層、地下熱儲層、深部探測層等多層次、多尺度地下空間三維結構框架,有效支撐雄安新區地下資源開發利用,助力「透明雄安」建設。
  • 雄安新區受益能源企業及能源投資機會一覽
    雄安新區設產的經濟意義極其重大,不止當地人民、京津冀地區人民將從中分享紅利,作為關係國計民生的能源產業,雄安新區的設立和建設將直接帶動能源相關企業的發展和壯大。雄安新區簡介據了解,雄安新區是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
  • 2020年中國地熱紀要
    1月12日 雄安新區2019-2025年地熱規劃發布《雄安新區地熱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規劃(2019-2025年)》和《雄安新區地質勘查規劃(2019-2025年)》發布,為雄安新區依法開展地質勘查、地熱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監督管理提供重要依據。
  • 中央批覆雄安新區規劃,立下十大規矩,原則不建高樓,嚴禁地產...
    河北雄安新區要合理控制用地規模,啟動區面積20至30平方公裡,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裡,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裡。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2、嚴格產業禁入標準。
  • 雄安新區召開黨工委委員(擴大)會議
    雄安新區召開黨工委委員(擴大)會議 2020-11-25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網—地熱「先行者」的探索
    堅持資源先行,「無煙城」建設提速升級 中國石化按照「實施一批、準備一批、研究一批」的勘探思路,著眼全國重點地熱田富集和熱儲分布規律研究,深入研究巖溶型、砂巖型、裂隙型熱儲三種類型,相繼在渤海灣盆地、南華北盆地、汾渭盆地、青藏高原等地區取得突破,形成河北平原地區、陝西關中、山西盆地群、豫北和魯西南四個規模性資源勘查主戰場。
  • 雄安畫卷徐徐鋪展 「未來之城」蓄勢待發——雄安新區設立三周年...
    啟動區則是起步區的一部分,是雄安新區率先建設的區域,規劃範圍38平方公裡。這裡將成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首要承載地、雄安新區先行發展示範區、國家創新資源重要集聚區和國際金融開放合作區。  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就業創業組組長張京說,在堅持傳統產業治理與升級的同時,今年雄安新區出臺提升就業創業「十大行動計劃」,通過創建10家就業創業培訓基地、培育百家勞務企業、對接千家招工企業、組織萬人參加崗位培訓,既可以讓10萬人上崗就業,又可以保障雄安新區全面轉入大規模建設階段的人力資源需求。
  • ...部部長廉毅敏到雄安新區調研!第二十一期雄安創新大講堂開講……
    >中國雄安官網的網友,大家好!這裡是「雄安之聲」,歡迎關注收聽。今天是2020年10月22日,星期四,農曆九月初六。以下,我們將和您一起梳理回顧一天的新聞。雄安新聞10月21日,河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廉毅敏到雄安新區調研,實地考察新區規劃展示中心、商務服務中心、容東片區B1組團項目和容城縣白塔村,深入了解新區規劃建設和基層黨建工作。廉毅敏強調,要以高質量基層黨建為雄安新區建設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