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搭載的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可「透視」火星地質結構

2020-12-05 北晚新視覺網

昨天,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順利發射升空。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探測器中搭載了由該院研製的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將實現對火星表面以下10米甚至100米深度的內部結構「透視」。

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測試

據介紹,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是一種基於火星車平臺的高解析度次表層地質結構探測雷達,是實現火星探測工程科學探測任務的重要載荷之一。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可以探測巡視區表面土壤厚度、冰層結構,獲取火星地表和次表層超寬帶全極化回波數據;還可以探測巡視區次表層結構,獲取次表層地質結構數據。

記者了解到,這是國際上首次使用雙通道多極化超寬帶的次表層探測雷達對火星局部地區的土壤厚度、次表層巖石地質結構進行探測。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張航

流程編輯:TF015

相關焦點

  • 「透視」火星內部結構 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了解一下
    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天線在火星車上的安裝位置示意圖 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供圖新華網北京7月24日電(王瑩)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其中搭載了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製的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可實現火星表面以下10米甚至100米深度的火星內部結構的「透視」。
  • 「透視」火星內部結構 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了解一下
    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天線在火星車上的安裝位置示意圖 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供圖新華網北京7月24日電(王瑩)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其中搭載了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製的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可實現火星表面以下
  • 中科院空天院研製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 可透視火星表面以下100米
    今天,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 探測器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順利發射升空。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探測器中搭載了由該院研製的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這是國際上首次使用雙通道多極化超寬帶次表層探測雷達對火星局部地區的土壤厚度和次表層巖石地質結構進行就位巡視探測,將實現火星表面以下10米甚至100米深度的火星內部結構的「透視」。
  • 咋給火星做透視?次表層探測雷達
    7月23日,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基地順利發射升空。其中搭載了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製的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天線在火星車上的安裝位置示意圖
  • 空天院成功研製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
    7月23日,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基地順利發射升空。值得注意的是,其搭載的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研製。這是國際上首次使用雙通道多極化超寬帶次表層探測雷達對火星局部地區的土壤厚度和次表層巖石地質結構進行就位巡視探測,將實現火星表面以下10米甚至100米深度的火星內部結構的「透視」。
  • 我國成功研製火星車雷達 可「透視」火星百米深度內部結構
    飛向火星【我國成功研製火星車雷達 可「透視」火星百米深度內部結構】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該院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可「透視」火星百米深度內部結構的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當日隨天問一號奔向火星。
  • 天問一號帶了什麼上火星?這個火星車雷達能「透視」
    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測試。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測試。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供圖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基地順利發射升空。其中搭載了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研製的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
  • 中科院空天院研製火星車雷達 可「透視」火星百米深度內部結構
    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天線在火星車上的安裝位置示意圖。(中科院空天院 供圖)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天線在火星車上的安裝位置示意圖。(中科院空天院 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23日發布消息說,該院研製成功的、可「透視」火星百米深度內部結構的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當日隨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從海南文昌順利發射升空。
  • 「天問一號」啟程,探測火星它帶上了哪些「神器」?
    剛剛,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載長徵五號火箭,開始了奔赴火星的徵途。作為我國繼「嫦娥系列」月球探測任務後的又一大航天探測工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將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標誌著我國行星探測的大幕正式拉開。在明年成功著陸火星後,「天問一號」將開展為期兩年的科學探測,對火星的空間環境、形貌特徵、表層結構、大氣環境等重要數據進行探測。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天問一號」任務)。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據了解,「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 安徽科技保駕護航
    環繞器探測雷達  「透視」火星地下都有啥物質  「天問一號」在「繞」的階段,要完成探測火星表層和次表層結構分層信息,尋找火星地下冰水存在的痕跡與證據,這個過程需要用到火星探測設備。在「天問一號」上,共搭載了7個火星探測設備,可環繞火星運轉並對火星次表面進行探測。
  •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科學國家隊功不可沒
    中科院供圖7月23日12時41分,搭載著「天問一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探測器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上海天文臺、雲南天文臺、新疆天文臺、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光電技術研究所、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等13家單位,作為主要研製單位參與了「天問一號」相關任務研製,突破了地火遠距離大數據量數傳,高精度、低時延、多目標幹涉測量及定軌預報,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點點滴滴
    為了保證對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測控任務,西安測控中心喀什測控站的全新深空天線組陣,將在天問一號任務期間投入使用。烏託邦平原歷史上曾經被也是被洪水所淹沒,因此在這裡著陸可以通過探測火星土壤下面結構來了解火星的地質歷史。
  • 以天問一號為契機,這些行業或將走向火星
    軌道器搭載的儀器主要對火星磁場、火星全球礦物分布、地下結構、空間粒子環境這幾個方面進行探測,初步掌握火星的基本情況,比如礦物光譜儀可繪製出火星地下礦物元素的分布位置,為今後建立火星基地提供依據;高能粒子分析儀可以掌握火星軌道的高能粒子分布情況,是否會對人體、太空飛行器構成危害。
  • 天問一號-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
    由於當時我國地面測控能力的問題,該探測器只能搭載在俄羅斯的&34;探測器內,當到達火星軌道時螢火一號與其分離進入火星軌道,主要研究火星的電離層及周圍空間環境、磁場等。天問一號天問一號主要性能和任務&34;探測器由三大部分組成
  • 「天問一號」上13臺科學載荷詳解
    7月23日,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使中國躋身於國際深空探測第一梯隊。「天問一號」主要由一個火星環繞器和一個火星著陸巡視器構成,共配置13臺有效載荷。環繞器次表層探測雷達此次項目中,中電博微38所負責研發了我國首款環繞器次表層探測雷達,不同於其它探測設備,環繞器次表層探測雷達利用低頻段雷達的介質穿透特性,在高速環繞的衛星平臺上,向火星發射低頻率電磁波,穿透到次表層內部,利用回波特性分析次表層分層結構,並推算其物質組成
  • 環繞器雷達給火星探測一雙「透視眼」
    科技日報合肥7月23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電科38所獲悉,在剛剛升空的「天問一號」上,共搭載了7個火星探測設備,可環繞火星運轉並對火星次表面進行探測。中國電科38所負責研發了我國首款環繞器次表層探測雷達,是7個火星探測設備之一,相當於為「天問一號」加裝了一雙「透視眼」。
  • 天問一號搭載了哪些黑科技?一文為你詳解其中奧秘
    長徵五號火箭搭載「天問」號火星探測器及火星車,將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天問一號」任務。(圖1:長徵五號發射升空,圖源網絡)據悉,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於2016年1月經批准立項,由國家航天局組織實施,具體由工程總體和探測器
  • 火星車加裝「透視眼」可「看到」地下數十米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記者董瑞豐)隨著「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發射升空,一系列「黑科技」裝備正在飛赴火星途中。其中,裝在火星車上的次表層探測雷達,將在抵達後對火星地表以下10米甚至100米深度的火星內部結構進行「透視」。據該雷達的研發單位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介紹,這是一種基於火星車平臺的高解析度次表層地質結構探測雷達,是實現火星探測工程科學探測任務的重要載荷之一。
  • 火星車加裝"透視眼" 可"看到"地下數十米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記者董瑞豐)隨著「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發射升空,一系列「黑科技」裝備正在飛赴火星途中。其中,裝在火星車上的次表層探測雷達,將在抵達後對火星地表以下10米甚至100米深度的火星內部結構進行「透視」。據該雷達的研發單位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介紹,這是一種基於火星車平臺的高解析度次表層地質結構探測雷達,是實現火星探測工程科學探測任務的重要載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