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功研製火星車雷達 可「透視」火星百米深度內部結構

2020-07-25 光明網

飛向火星【我國成功研製火星車雷達 可「透視」火星百米深度內部結構】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該院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可「透視」火星百米深度內部結構的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當日隨天問一號奔向火星。據中科院空天院科研團隊介紹,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是一種基於火星車平臺的高解析度次表層地質結構探測雷達,是實現火星探測工程科學探測任務的重要載荷之一。 此次天問一號探測器搭載的雷達,是國際上首次使用雙通道多極化超寬帶次表層探測雷達,可對火星局部地區的土壤厚度和次表層巖石地質結構進行就位巡視探測,有望實現火星表面以下10米甚至100米深度的火星內部結構的「透視」。來自中科院空天院的消息還提到,該院研製成功的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可以探測巡視區表面土壤厚度、冰層結構,獲取火星地表和次表層超寬帶全極化回波數據。同時,還可以探測巡視區次表層結構,獲取次表層地質結構數據。

我國成功研製火星車雷達 可「透視」火星百米深度內部結構我國成功研製火星車雷達 可「透視」火星百米深度內部結構我國成功研製火星車雷達 可「透視」火星百米深度內部結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中科院空天院研製火星車雷達 可「透視」火星百米深度內部結構
    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天線在火星車上的安裝位置示意圖。(中科院空天院 供圖)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天線在火星車上的安裝位置示意圖。(中科院空天院 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23日發布消息說,該院研製成功的、可「透視」火星百米深度內部結構的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當日隨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從海南文昌順利發射升空。
  • 「透視」火星內部結構 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了解一下
    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天線在火星車上的安裝位置示意圖 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供圖新華網北京7月24日電(王瑩)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其中搭載了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製的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可實現火星表面以下10米甚至100米深度的火星內部結構的「透視」。
  • 「透視」火星內部結構 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了解一下
    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天線在火星車上的安裝位置示意圖 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供圖新華網北京7月24日電(王瑩)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其中搭載了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製的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可實現火星表面以下
  • 「天問一號」搭載的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可「透視」火星地質結構
    昨天,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順利發射升空。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探測器中搭載了由該院研製的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將實現對火星表面以下10米甚至100米深度的內部結構「透視」。
  • 天問一號帶了什麼上火星?這個火星車雷達能「透視」
    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測試。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測試。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供圖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基地順利發射升空。其中搭載了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研製的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
  • 中科院空天院研製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 可透視火星表面以下100米
    今天,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 探測器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順利發射升空。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探測器中搭載了由該院研製的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這是國際上首次使用雙通道多極化超寬帶次表層探測雷達對火星局部地區的土壤厚度和次表層巖石地質結構進行就位巡視探測,將實現火星表面以下10米甚至100米深度的火星內部結構的「透視」。
  • 空天院成功研製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
    7月23日,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基地順利發射升空。值得注意的是,其搭載的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研製。這是國際上首次使用雙通道多極化超寬帶次表層探測雷達對火星局部地區的土壤厚度和次表層巖石地質結構進行就位巡視探測,將實現火星表面以下10米甚至100米深度的火星內部結構的「透視」。
  • 咋給火星做透視?次表層探測雷達
    7月23日,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基地順利發射升空。其中搭載了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製的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天線在火星車上的安裝位置示意圖
  • 火星車加裝「透視眼」可「看到」地下數十米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記者董瑞豐)隨著「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發射升空,一系列「黑科技」裝備正在飛赴火星途中。其中,裝在火星車上的次表層探測雷達,將在抵達後對火星地表以下10米甚至100米深度的火星內部結構進行「透視」。據該雷達的研發單位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介紹,這是一種基於火星車平臺的高解析度次表層地質結構探測雷達,是實現火星探測工程科學探測任務的重要載荷之一。
  • 火星車加裝"透視眼" 可"看到"地下數十米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記者董瑞豐)隨著「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發射升空,一系列「黑科技」裝備正在飛赴火星途中。其中,裝在火星車上的次表層探測雷達,將在抵達後對火星地表以下10米甚至100米深度的火星內部結構進行「透視」。據該雷達的研發單位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介紹,這是一種基於火星車平臺的高解析度次表層地質結構探測雷達,是實現火星探測工程科學探測任務的重要載荷之一。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工程目標有兩部分,第一,突破火星制動捕獲、進入/下降/著陸、長期自主管理、遠距離測控通信、火星表面巡視等關鍵技術,實現火星環繞探測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實現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第二,建立獨立自主的深空探測工程體系,包括設計、製造、試驗、飛行任務實施、科學研究、工程管理以及人才隊伍,推動我國深空探測活動可持續發展。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藍色科技」!
    (一) 我國首款環繞器雷達:精準探測的「X眼」。探測火星表層和次表層結構分層信息,尋找火星地下冰水存在的痕跡與證據,是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用到火星探測設備。中國電科研製的我國首款環繞器雷達作為7個火星環繞器探測設備之一,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火星車加裝「透視眼」!可以「看到」地下數十米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記者董瑞豐)隨著「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發射升空,一系列「黑科技」裝備正在飛赴火星途中。其中,裝在火星車上的次表層探測雷達,將在抵達後對火星地表以下10米甚至100米深度的火星內部結構進行「透視」。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趕在美國之前奔向火星
    今天中午12點40分,在海南文昌火箭發射中心,長徵五號順利點火併成功地將我國首個自主的火星探測器送進地火轉移軌道,目前火箭已經進入二級滑行階段,箭器分離後「天問一號」將朝著火星飛去,將在2021年2月份到達火星!
  • 環繞器雷達給火星探測一雙「透視眼」
    科技日報合肥7月23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電科38所獲悉,在剛剛升空的「天問一號」上,共搭載了7個火星探測設備,可環繞火星運轉並對火星次表面進行探測。中國電科38所負責研發了我國首款環繞器次表層探測雷達,是7個火星探測設備之一,相當於為「天問一號」加裝了一雙「透視眼」。
  • 火星火星,我是合肥
    火星你好,我們來了!「合肥造」隨「天問一號」奔向蒼穹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跨越2300多年的「向天之問」,邁出關鍵一步。多項「合肥造」高科技成果隨「天問一號」升空,將在接下來的探測之旅中完成相關任務。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 安徽科技保駕護航
    中科大是我國深空探測中首個承擔單機級科學載荷任務的高校。該校2016年1月正式啟動火星探測火星磁強計的研製任務,具體由該校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的空間有效載荷研製平臺承擔。該平臺同時隸屬於中國科學院近地空間環境重點實驗室和中科院比較行星學卓越創新中心,主要研製空間低能粒子探測器和空間磁場探測器兩類空間的有效載荷。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記者郭倩)《經濟參考報》7月24日刊發題為《「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的報導。文章稱,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第一步。
  • 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將火星改造成地球需要多長時間
    近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在遙遠的未來,火星會成為我們的第二個「家」嗎?請聽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歐陽自遠在「書香上海」名家之作系列講座活動中講解人類改造火星的方法。以下是演講的部分內容。『怎樣再造一個地球』人類為什麼對火星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