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發表於 2017-11-30 11:00:17
關於高精度陀螺儀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民間詢問得知誤差1°-2°算高精度陀螺儀。
還有一種說法,陀螺儀根本不測量角度,什麼誤差多少度都不是嚴謹的說法,陀螺儀的原始數據是角速度,單位弧度每秒,把iphone放桌子上原始數據在0.01~-0.01之間浮動,這個數據需要軟體過濾,靈敏度高了就會出現-1。
目前,陀螺儀技術正在由傳統的機械轉子陀螺向以光學陀螺儀為代表的新型陀螺儀轉變,本文便簡要為您介紹幾種處在技術領域前沿的新型陀螺儀技術,希望能夠幫您開闊視野。了解到陀螺儀技術的最新進展。
我們知道,陀螺儀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速轉子的慣性,即物體具有抗拒對其運動方向做任何改變的性質,這使得轉子趨向於保持其轉軸方向,然後用多種方法讀出轉軸所指示的方向,從而測量出角速度或者角運動。
由於傳統機械式轉子陀螺儀的製造工藝和結構都很複雜、體積和質量也較大,精度也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越來越難滿足現代慣性技術的發展。因此,人們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探索新型陀螺儀技術,已取得了不錯的成果,特別是以下幾種比較有代表性的新型陀螺儀。
環形雷射陀螺儀
氦-氖環形雷射陀螺儀
相比傳統機械式轉子陀螺儀,這類陀螺儀的主要優點是無機械轉子,少於20個部件使其結構變得簡單,抗振動性能好,啟動快,可靠性高,數字輸出。此外,一些研究人員還提出用固態增益介質替換氦-氖氣體,能夠使陀螺儀的工作壽命更長、成本更低和製造更簡單,這種陀螺也被稱為固態環形雷射陀螺儀(固態RLG)。
目前,基於氦-氖環形雷射陀螺儀的慣性導航系統已經廣泛應用在航空和航海導航、戰略飛彈的導航、制導與控制領域,成為主要的高性能陀螺儀之一。
光纖陀螺儀
光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希望發展一種比氦-氖環形雷射陀螺儀的成本更低、製造流程更簡單、精度更高的光纖角速度傳感器,也就是俗稱的光纖陀螺。目前,最為常見的光纖陀螺儀是相敏光纖陀螺儀,通過測量在一個光纖線圈中的兩束反向傳播光束的相移以敏感載體轉動,從而計算出其角速率。因此,光纖陀螺儀的精度主要取決於其採用的光纖種類和光電檢測系統,偏值一般處於0.001度/時-0.0002度/時之間。
現在,光纖陀螺儀已經被廣泛應用於魚雷、戰術飛彈、潛艇和太空飛行器等。
集成光學陀螺儀
隨著集成光路的發展,可在單塊晶片上實現非常複雜的功能,可以將幾毫米直徑的集成環形腔雷射器、光電檢測電路都集成在同一晶片上,作為集成光學陀螺儀的敏感元件,這樣可以大大減小現有光學陀螺儀的質量和尺寸,降低成本和功耗,更好地控制熱效應,增加可靠性,因此利用集成光學技術製造的光學陀螺儀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目前,圍繞著集成環形腔雷射器已經展開了廣泛的研究,但是關鍵技術還有待突破。
此外,包括核磁諧振和超流體等的尖端技術也已經得到了驗證,未來也將在新型陀螺儀上得到應用。
雖然陀螺的誕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但近幾十年陀螺及其相關技術才得到快速發展,特別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更是突飛猛進。20世紀90年代以後,光纖陀螺技術發展迅速,是今後發展的主要方向。陀螺技術不但在軍事、航空、航天領域發揮著巨大作用,而且在國民經濟的其它領域中也獲得應用,為國民經濟的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