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精度雷射陀螺儀實現量產 精度優於歐洲產品

2020-11-26 觀察者網

科技部網站消息,中國成都一家企業完成高精度雷射陀螺儀相關的超精密光學元器件批量化生產項目建設,這意味著中國將可以開始批量生產超高精度環形雷射陀螺儀(RLG)。此類設備目前主要用於軍事領域,包括洲際飛彈的慣性導航和航天、航空、海事領域。

(資料圖)西安一家企業生產的民用三軸雷射陀螺儀

科技部網站報導,成都貝瑞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的《高精度雷射陀螺超精密光學元器件組件產業化》成果轉化項目,優化了高精度雷射陀螺迫切需要的超精密光學元器件組件的工藝製造技術,形成了年產1200套的生產能力,躋身當今國際上能夠研製生產表面粗糙度小於0.1nm的超精密光學元件僅有的四家企業之一。項目執行期間,共獲得專利授權5項,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實現銷售收入4950萬元,實現利稅1896萬元,新增就業50人。

通過項目的實施,打破了國外企業對高精度雷射陀螺超精密光學元器件的技術壟斷,對促進我國航空航天、國防軍工領域高精度雷射陀螺重大關鍵技術的進步和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和特別重大的意義。

美國MX洲際飛彈上的高精度機械陀螺儀(AIRS)球體,球體用400多道工藝製造

MX洲際飛彈的慣性導航艙段,雷射陀螺儀出現前,高精度慣性導航元件的體積和重量巨大,成本也高得驚人

環形雷射陀螺儀原理

據悉,環形雷射陀螺儀是從60年代開始研究的一項技術,其主要優點是精度高,同時價格比同等精度的機械式陀螺儀低廉。70年代後出現的光纖陀螺儀的成本比環形雷射陀螺儀成本更低,但限於其設計原理,在追求高精度的使用領域仍不如前者。現代的微機電陀螺儀成本非常低廉,精度也可以滿足一般領域的使用需求,而且可集成到微型晶片上,因此成為了當前民用領域的主流陀螺儀。

但在軍用領域,雷射陀螺儀和光纖陀螺儀仍是主流產品,尤其在中遠程飛彈制導、航空、航海導航、航天等領域雷射陀螺儀應用仍十分廣泛。這主要是由於微機電陀螺儀的精度仍不能達到雷射陀螺儀的水平,包括衛星制導炸彈、短程彈道飛彈等武器可以使用微機電陀螺儀進行制導,但必須通過衛星定位進行修正,而遠程武器上由於積累誤差過大,就難以使用微機電陀螺儀了。尤其是在潛艇上,高精度雷射陀螺儀意義很大,潛艇長期在水下活動,無法通過衛星定位來修正其慣性導航系統的積累誤差,其慣性測量元件必須具備極高的精度才能滿足使用要求。

瑞士生產的高精度雷射鏡片,可用於陀螺儀

美國80年代研製的MX(和平保衛者)飛彈上搭載的機電陀螺儀是世界上精度最高的機械式陀螺儀,每小時僅偏離1.5*10-5度,使該飛彈可以在完全不依賴外部信息的情況下在14000公裡射程上偏差小於100米,然而這一設備成本也極為高昂。因此在研製潛射「三叉戟」彈道飛彈時就改為使用環形雷射陀螺儀,降低了成本,並大幅度縮減了導航設備的體積。

2011年俄羅斯莫斯科航展上展示的新型環形雷射陀螺儀

目前在雷射陀螺儀領域較為領先的國家有美國、俄羅斯、德國、法國和日本,其中美俄法都將雷射陀螺儀用於製造本國的洲際飛彈。中國參與歐洲「伽利略」導航時就曾向法德提供過環形雷射陀螺儀部分技術。不過由於中國一直沒能實現這一技術的產業化轉化,因此只有在洲際飛彈、航天發射等領域使用國產高精度雷射陀螺儀。而在一般運用領域尚需購買俄羅斯的高精度光纖陀螺儀。俄羅斯的光纖陀螺儀技術較為先進,印度不久前發射的「烈火4」中遠程飛彈上也使用了俄羅斯的光纖陀螺儀,光纖陀螺儀的主要優勢在於成本較低,同時出口門檻不高。相比之下,高精度環形雷射陀螺儀仍屬各國的重要機密,輕易不會出口。

軍用雷射陀螺的發展取決於戰爭對武器自動化、機動性和準確性的要求。今後幾年雷射陀螺技術本身將主要向更高精度、更高可靠性的高要求方向和體積更小、價格更便宜、結構更牢靠的超小型戰術應用發展。前一發展方向的目的在於為航天、航海(特別是潛艇)提供高精度的慣性元件。後一發展方向主要是為戰術飛彈、中近程火箭、火炮瞄準線穩定等提供更堅固、廉價的傳感器。

印度技術人員正在測試國產環形雷射陀螺儀,據印度網站稱這一設備用於「烈火5」洲際飛彈,不過上周印度試射的「烈火4」飛彈仍使用俄制光纖陀螺儀

此次實現高精度雷射陀螺儀光學組件批量生產的成都貝瑞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10年3月18日在原有限公司的基礎上整體改制成立。 註冊基本為920萬元,系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現有職工總人數122人,年產50萬件精密光學元件。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公司著力開拓國內高端市場和承擔相關重點研發項目,已取得重大突破。貝瑞以自有的先進的超光滑拋光技術為基礎,在超精密雷射元件、單兵作戰系統、紅外汽車夜視系統、硒化鋅(ZnSe)精密光學元件研製等多個項目上已取得重大突破。

相關焦點

  • KVH高精度光纖陀螺儀產品採用光子晶片技術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KVH Industries於近日宣布,公司將光子晶片(photonic chip)技術整合到高精度光纖陀螺儀(fiber optic gyro)產品中,並於去年12月末向選定用戶交付新款光子陀螺儀慣性測量裝置(Photonic Gyro IMU)的原型產品
  • 北鬥28納米晶片實現量產!定位精度優於10米,中國北鬥再上新臺階
    文/皓月就在8月3號上午,北鬥衛星系統的新聞發言人表示,北鬥系統28nm晶片已經實現了量產,而22nm也即將會進行量產。到時候大部分智慧型手機將會用到北鬥功能,支持高精度應用的手機也將會上市。而且北鬥系統在全球範圍的定位精度也將優於10米、授時精度優於20納秒、服務可用性優於99%,比起之前測試的結果上了一個臺階。
  • 日本開發微機械式高精度陀螺儀
    最近,日本住友精密工業公司和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共同開發了用於國產火箭H2A的微機械(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式高精度陀螺儀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8nm工藝晶片已量產,定位精度優於10米
    潘子璇 攝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8nm工藝晶片已量產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介紹,北鬥系統28nm工藝晶片已量產,22nm工藝晶片即將量產;大部分智慧型手機支持北鬥功能,支持北鬥地基增強高精度應用的手機已上市
  • 兩天文臺改造高海拔望遠鏡 實現衛星等高精度雷射測距任務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針對中國雷射測距網在西部地區缺少觀測臺站的現狀,在中國科學院空間目標與碎片觀測重點實驗室支持下,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和紫金山天文臺聯合對位於海拔3200米德令哈青海觀測站1.2米量子通信光學望遠鏡開展改造,以實現衛星和空間碎片高精度雷射測距任務。
  • 高精度陀螺儀衡量標準_幾種高精度陀螺儀的應用和分析
    關於高精度陀螺儀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民間詢問得知誤差1°-2°算高精度陀螺儀。   幾種高精度陀螺儀介紹   目前,陀螺儀技術正在由傳統的機械轉子陀螺向以光學陀螺儀為代表的新型陀螺儀轉變,本文便簡要為您介紹幾種處在技術領域前沿的新型陀螺儀技術,希望能夠幫您開闊視野。了解到陀螺儀技術的最新進展。
  • 應用解讀:皮米精度雷射幹涉儀如何實現高精度實時位移反饋?
    坐標測量機還被用於產品質量控制,測量磨損,製造精度,產品形貌,對稱性,角度等工業產品參數,因此需要非常高的移動精度,才能確保測量的準確性。德國attocube公司推出的IDS3010皮米精度位移測量雷射幹涉儀就是輔助坐標測量機提高測量精度的有力手段。
  • 我國雷射陀螺儀持續突破:精度媲美國際水平
    這樣千裡出擊一招斃命的功夫能夠被戰斧施展出來得益於其高精度的導航系統,這個系統的核心叫雷射陀螺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1601.htm  雷射陀螺儀,顧名思義就是利用雷射測方向變化的陀螺儀,其基本原理利用了光學中的塞格尼克理論,即在一個環形軌道裡,發射兩束方向相反的雷射。
  • 高速高精度雷射湯姆遜散射儀製成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聯合研製出高速高精度雷射湯姆遜散射儀。  2019年5月,該研究團隊在「科大一環」磁約束聚變等離子體裝置開展實驗,基於重複頻率200赫茲、單脈衝能量5焦耳的雷射脈衝,實現小於5電子伏特的電子溫度測量精度,電子溫度安全預警時間間隔達5毫秒,所獲得的預警時間是國際同類系統的一半,指標提高一倍。
  • 美法雷射陀螺儀發展狀況
    1985年美國提出了戰略防禦計劃(SDI)後,雷射技術在軍事系統和空間武器上的應用倍受重視。根據SDI預算,1985財年在這方面投資10.4億美元,大部分用於開展雷射實驗,其中包括雷射陀螺的研製。  90年代,根據先進巡航飛彈和戰術飛機導航的要求,美國進行了雷射陀螺捷聯性能的研究(SPS)。
  • 工程師最關注的產品系列之:國內主要雷射雷達廠商及其產品
    編輯部對工程師特別關注的創新熱點產品做了一系列的深度整理與分析。本次主要是針對國內主要雷射雷達廠商及其產品進行了整理。在價格方面,無人駕駛領域的雷射雷達少則上萬,多則幾十萬元,普遍要高於機器人及AGV等領域價格。 根據ICVTank數據,2025年全球車載雷射雷達市場規模有望自2019年的4億美元增加至69億美元,對應2020-2025年複合增速為60.7%;中國車載雷射雷達市場規模亦有望由2019年的4.5億元增加至20.4億元,對應2020-2025年複合增速為28.6%。
  • 天碩導航,優於精度——原廠自研RTK的自豪
    天碩導航,優於精度——原廠自研RTK的自豪 2020-10-29 2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精度小於1米,OPPO發布RTK高精度定位算法
    10月23日,OPPO宣布推出自研的、領先業界的RTK高精度定位算法,在OPPO手機上實現精度小於1米的高精度定位。  據OPPO官方的介紹,運用此技術,未來的手機導航將可精確到車道級別,並且該技術將於21年實現商用。  為了讓技術更好地落地,OPPO在技術預研階段即與中國移動進行了密切的合作。
  • 皮米精度雷射幹涉儀如何在眾多前沿領域中大顯神通?
    通過使用德國attocube公司的皮米精度雷射幹涉儀FPS1010(最新版本為IDS3010),該雷達測量系統在-3.9 um至+2.8 um之間實現了-0.5-0.4 um的超高精度。這種新型的高精度雷達傳感器將會應用於許多全新的汽車自動駕駛領域。  更多信息請了解:  S.
  • 【深度】國外雷射陀螺的發展與應用
    1980年,在MK16 ModⅡ型的基礎上,斯佩裡公司增加了一個方位分度器並對卡爾曼濾波器作了相應修改,研製成功了水面艦艇捷聯式雷射陀螺導航儀,其性能參數優於當時海軍的規範要求。1982年,霍尼韋爾公司為美國海軍研製了第一個專門用於美國海軍水面艦艇的高精度雷射陀螺導航儀,即SLN艦用雷射陀螺導航儀。
  • 高精度定位的工作原理、方法及應用
    高精度定位的工作原理在無人車感知層面,定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人車需要知道自己相對於環境的一個確切位置,這裡的定位不能存在超過10cm的誤差。GPS可以為車輛提供精度為米級的絕對定位,差分GPS或RTKGPS可以為車輛提供精度為釐米級的絕對定位,然而並非所有的路段在所有時間都可以得到良好的GPS信號。
  • Google和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是這樣實現高精度的定位
    其中在哪裡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高精度定位系統。無人駕駛汽車只有知道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再綜合對周圍環境的感知,才能知道下一步的應該如何行駛。自動駕駛系統的傳感器配備目前各個公司的用的技術方案大同小異,採用的傳感器都基本是GNSS、Lidar、Camera、Radar、IMU等,但各個公司又各有偏重,有的公司以雷射雷達為主,Camera為輔,有的公司則傾向於以Camera為主,即使是同樣以雷射雷達為主的技術方案,也存在64線雷射雷達、16線雷射雷達的差異。
  • 北鬥信號高精度定位優於GPS
    湖南日報8月14日訊(記者 李治 通訊員 楊麗莎)在長沙,高精度定位效果GPS好,還是北鬥信號好?中南大學和高科技企業湖南北雲科技有限公司日前進行了全面測試,其結果令人鼓舞。但測繪行業中一部分人對北鬥信號的精度與穩定性心存疑慮,更願意相信GPS。我們近期對北鬥與GPS的信號質量、定位精度等進行了較全面的測試。結果顯示,在長沙地區,利用北鬥信號進行高精度定位的效果優於GPS。」戴教授介紹,為公平起見,測試設備採用2臺湖南北雲科技有限公司基於自研晶片生產的C1接收機,以及2臺美國某知名品牌的R9接收機。
  • 禾多科技技術總監駱沛:如何打造面向量產的自動駕駛高精度定位方案?
    其中,禾多科技技術總監駱沛博士發表了題為《面向量產的自動駕駛高精度定位》的主旨演講,主要介紹了自動駕駛常用的定位方法,並分析了它們各自的優勢和局限性。同時,結合禾多科技面向量產的高精地圖+高精度定位的技術方案,深度解析了研發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和解決方法。
  • 中國新型戰機普遍應用光纖陀螺導航系統
    國外光纖陀螺儀發展動態  國外光纖陀螺技術已經臻於成熟,精度範圍涵蓋了從戰術級、慣性級到戰略級的各種應用,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航海等軍事及民用工業領域。目前國外最傑出的光纖陀螺及其應用系統研究與製造廠家主要有美國的霍尼韋爾公司、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和歐洲的IXBlue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