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8nm工藝晶片已量產,定位精度優於10米
潘子璇 攝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8nm工藝晶片已量產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介紹,北鬥系統28nm工藝晶片已量產,22nm工藝晶片即將量產;大部分智慧型手機支持北鬥功能,支持北鬥地基增強高精度應用的手機已上市
-
北鬥定位晶片年內有望「上新」北鬥高精度導航晶片價格了解一下
再如有定位功能的智能手錶、智能手環等,如果應用了能耗更低的定位晶片,可以延長有效使用時間。據介紹,最新一代高精度定位晶片有望明年上半年量產,將應用於自動駕駛、無人機、機器人等需要高精度定位的場景。不僅如此,在晶片產量、銷量大增的同時,北鬥導航晶片製造工藝水平也在不斷上升,其製造工藝也從0.35微米進步到28納米,總體性能達到甚至優於國際同類產品,躍升至高端產品。而在高精度導航晶片這一領域,最近也有不少振奮人心的消息在冒出。
-
北鬥三號精度可提至實時釐米級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北鬥三號精度可提至實時釐米級8月3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表示,北鬥相關產品已出口120餘個國家和地區,向億級以上用戶提供服務。在今年中國洪澇災害中,北鬥導航也應用在了災害預警與救援中。北鬥系統28納米工藝晶片已經量產,用戶規模達億級,此外北鬥系統22納米工藝晶片即將量產。
-
官方公布北鬥定位精度:平均2.34米、最高釐米級
二、系統功能強大性能一流北鬥三號支持導航定位、通信數傳兩大功能,可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全球短報文通信、區域短報文通信、國際搜救、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共7類服務,是功能強大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性能指標方面,北鬥三號全球範圍定位精度優於10米、測速精度優於0.2米/秒、授時精度優於20納秒、服務可用性優於99%,亞太地區性能更優。
-
北鬥28nm晶片已量產
在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等介紹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其中關鍵信息如下:1.核心器件100%國產化「國產化」一直是國內科技產業繞不過去的話題,也成為了北鬥系統最引以為豪的特點。
-
中國北鬥導航晶片發布
國產最新一代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近日在北京亮相。這顆22納米晶片預計將於今年年底正式發布,2021年上半年量產,將應用於自動駕駛、無人機、機器人等高精度定位需求領域。定位晶片相當於導航設備的「大腦」。北鬥晶片企業22納米定位晶片負責人 周儒欣:過去做的毫米級是說要搭外圍電路,要單獨有一個CPU,現在它在晶片內部具備了這種數據處理和存儲能力,所以我們就可以把核心的算法放在(芯)片上,這樣的話使得這顆晶片它的功能會更強。
-
北鬥衛星定位新服務上線:精度1.2米、秒級定位
中國北鬥三號系統已經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定位和導航能力。中國信通院日還發布了最新的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北鬥定位版本,定位精度可以達到米級。據報導,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高峰論壇上,北鬥市發布了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
-
22納米國產晶片量產,最便宜的只要6塊錢!中國北鬥已達世界先進
文/白夜 目前,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經完成了全面的部署,雖然一度受到了疫情的影響,發射進度被擱置,不過據北鬥衛星的負責人介紹,北鬥系統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完成了部署,可以說是中國衛星界的創舉。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來困擾著中國晶片領域的「芯」病也取得了重大突破,8月3日,據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發布的介紹,北鬥22納米國產晶片將實現量產,產業鏈內包含的板卡、天線會同步進行。
-
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一流的北鬥!
★服務性能★ 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全球—— 空間信號精度優於0.5米;全球定位精度優於10米,測速精度優於0.2米/秒,授時精度優於20納秒; 亞太地區—— 定位精度優於5米; 測速精度優於0.1米/秒;授時精度優於10納秒;整體性能大幅提升。
-
突破5000萬片,中國北鬥導航晶片銷量新紀錄誕生!
但我們回顧我國系統開通已經五年的「北鬥」,就會發現,在較短的時間之內,北鬥系統已經完成了對亞太地區的覆蓋,並逐步向全球範圍內的導航應用拓展,以目前正在運行的北鬥二號民用信號為例,其在亞太區已經達到了定位優於 10 米,測速優於 0.2 米/秒,授時優於 50 納秒的精度。除此以外,更是首創混合星座設計,而前不久開通的北鬥——GPS 之間的兼容互操作也對北鬥系統導航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
-
北鬥定位2.0版可實現車道級定位: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 普通人手機...
平臺基於北鬥2號、北鬥3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能夠實現秒級定位,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這也意味著高精度車道級定位服務得以實現,普通人通過手機就可以免費使用。 這對全球用戶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驚喜 據報導,10月14日,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高峰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
-
北鬥如何彎道超車GPS?
上海司南衛星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昌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解釋,人們日常使用手機和車載導航時的標準,被稱為一般精度導航。「導航精度好起來是幾米,也會差幾十米甚至百米。像北京和上海的高架橋,橋面和地面相差20米左右,導航就分不清楚你在橋上還是橋下,造成你和司機都找不到具體位置的問題」。
-
國產新一代「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在北京亮相,國際領先技術水平
國產最新一代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在北京亮相這顆22納米晶片預計將於今年底正式發布2021年上半年量產就要應用於自動駕駛,無人機,機器人的高精度定位需求領域。定位晶片相當於導航設備的大腦,每一臺導航設備想要實現定位,都要依靠這個大腦來進行計算和處理,因此定位晶片也是衛星導航產品裡的最核心部件。
-
中國北鬥的「獨門秘籍」
此外,位置信息(Position)、速度信息(Velocity)和時間信息(Time)是構成北鬥信息服務的「三要素」。北鬥系統可向全球提供優於10米的定位服務,亞太地區定位精度達到5米。北鬥系統提供的位置信息服務,輸出結果為「經度、緯度、高程」或者「x,y,z」,不管哪種輸出形式,恰好都是「三個參量」,一個不多,一個不少。
-
國產新一代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亮相
央視網消息:國產最新一代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近日在北京亮相。這顆22納米晶片預計將於今年年底正式發布,2021年上半年量產,將應用於自動駕駛、無人機、機器人等高精度定位需求領域。定位晶片相當於導航設備的「大腦」。每一臺導航設備想要實現定位,都要依靠這個「大腦」來進行計算和處理,因此定位晶片也是衛星導航產品裡的最核心部件。
-
北鬥最新一代高精度定位晶片亮相 預計明年量產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北京8月27日電 (記者 於立霄)中國北鬥自主研發的最新一代高精度定位晶片27日在北京亮相。這顆22納米晶片有望於2021年上半年量產,將應用於自動駕駛、無人機、機器人等高精度定位的場景需求。
-
北鬥車道級高精度導航
支持包括華為Mate40系列、華為Mate Xs、華為P40系列、榮耀30 Pro等手機,這項全新的技術,將為智能行動裝置在導航應用方面實現質的飛躍。 華為與千尋位置為手機提供高精度的定位,而高德地圖者集成高精度定位設備的位置,提供亞米(小於1米)級車道導航。
-
衛星定位精度排名,俄羅斯10米,美國0.1米,中國北鬥多少?
並且這個指標在軍事上無疑是最容易實現的,火炮射出的炮彈要講究「快準狠」,戰機投彈要講究「快準狠」,飛彈射出後也要講究「快準狠」……而在如此眾多的「快準狠」背後,所需要的必然是足夠完善,能夠提供更加精確定位的「衛星定位系統」。
-
國產新一代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亮相 應用於高精度定位領域
國產最新一代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近日在北京亮相。這顆22納米晶片預計將於今年年底正式發布,2021年上半年量產,將應用於自動駕駛、無人機、機器人等高精度定位需求領域。定位晶片相當於導航設備的「大腦」。每一臺導航設備想要實現定位,都要依靠這個「大腦」來進行計算和處理,因此定位晶片也是衛星導航產品裡的最核心部件。除了支持北鬥導航以外,這顆晶片還可以支持接收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盟的伽利略等多系統的導航信號。通過兼容不同信號體制,新一代北鬥定位晶片可以獲取更豐富的數據信息,提供更精確的定位導航服務。
-
中國新一代北鬥導航明年入網 定位最大誤差約1米
央廣網北京10月23日消息(記者張庶卓 丁飛)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七年前,也就是2007年,中國將第一顆北鬥導航衛星進入預定軌道,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開始建設。到2012年10月25號,第16顆北鬥導航衛星進入預定軌道,北鬥導航工程區域組網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