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一代北鬥導航明年入網 定位最大誤差約1米

2020-12-03 環球網

央廣網北京10月23日消息(記者張庶卓 丁飛)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七年前,也就是2007年,中國將第一顆北鬥導航衛星進入預定軌道,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開始建設。到2012年10月25號,第16顆北鬥導航衛星進入預定軌道,北鬥導航工程區域組網順利完成。也讓中國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第三個擁有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現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也和美國GPS定位系統、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及歐盟伽利略定位系統一樣,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定的供應商。

而在美國GPS壟斷全球導航產業20年後的今天,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導航」每一寸進步,都被國際最大限度的關注。發射衛星、中俄合作、覆蓋亞太,「北鬥」被不少人視為「GPS最強勁的競爭對手」。在昨天開幕的聯合國第三次全國地理信息管理高層論壇上,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宣布將和多國在北鬥導航衛星系統領域進行更多的合作。有一天,北鬥導航會打破GPS的壟斷麼?中央臺記者對話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常務副會長苗前軍。

1991年,海灣戰爭。美國軍隊的飛機、飛彈和艦艇僅僅依靠GPS,不做任何接觸,就一次又一次精準地命中目標。同時,它也向全世界宣示了現代戰爭的遊戲規則:誰擁有定位系統,誰是王者。

估計當時沒人會想到,23年後的今天,GPS已經掌握著全球的時間和方位。航班的定位、銀行的監控、消防的救援、企業的物流,甚至是你的行蹤。而GPS的對面,也逐漸出現了不甘示弱的三個競爭對手: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盟的伽利略和中國的北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常務副會長苗前軍:

苗前軍:我們的時空體系建設原來倚賴GPS太重,那你就很脆弱。一旦美國的GPS系統做一些有別的目的的做法的時候,你沒有辦法去迎對。

記者:國家安全就會受到影響。

苗前軍:完全就會down掉了。

記者:所以主要的大國像歐盟、俄羅斯都一定要有自己的(導航定位系統)。

苗前軍:對,因此北鬥的戰略意義,絕對不僅僅因為它是中國的衛星導航系統,是因為你有了國際地位和話語權。

我國為這套自主研發、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取名「北鬥」,迷路就找北鬥星,好記而巧妙。去年,北鬥從軍用轉向民用,進入規模化應用。具備北鬥定位功能的4000萬部智慧型手機已投入市場,國內20多個品牌200多款車型的北鬥車載導航儀也走向市場。不過在90%以上的人選擇並習慣GPS的今天,改成北鬥,似乎還需要一個理由:

苗前軍:直白地說,GPS能做的北鬥都能做。但北鬥能做的,GPS不一定能做。第一,北鬥有短報文通訊功能。比如汶川地震的第一個地震訊息,是通過北鬥發到北京來的;第二,北鬥衛星的結構是多軌道的,一定程度上可以更有效地在覆蓋遮擋嚴重地區進行定位,比如說城市高樓林地的地方,大壩、橋梁在山體一側的時候,GPS是沒有辦法的。實踐證明,尤其在低緯度地區,北鬥的定位精度優於GPS。

苗前軍告訴記者,明年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入網提供服務後,北鬥定位民用服務的精度將由10米提升到2.5米。這意味著,最大誤差將只有正負1米出頭。不過踏出國門,和商業化模式成熟且覆蓋全球的GPS相比,北鬥目前僅對亞太實現覆蓋,市場份額不到1%,並不足以抗衡前者:

苗前軍:2013年我們整個衛星導航產業是1040個億,北鬥佔100個億,是十分之一。也就是說,130萬臺套的北鬥終端在應用,今年年底我們還要進行新的數據統計,預計會增長50%左右。

記者:現在有多少個國家在用北鬥?

苗前軍:不多。2013年是北鬥應用元年。今年剛剛啟動了寮國、泰國、巴基斯坦幾個國家。東協十國我們正在啟動一項計劃,年底會和新加坡做一個北鬥應用的卓越創新中心;也是面向東南亞國家推廣北鬥。跟馬來西亞也正啟動合作,準備近期做一次交流。2015年,是走向亞太地區的重要節點。

今年7月,中俄兩國籤署衛星導航合作諒解備忘錄,實現了「北鬥」和「格洛納斯」的聯姻。一個偏重低緯度,一個偏重於南北極在內的高緯度地區,這個「牽手」,正改變著世界導航定位系統的競爭格局。而在今年年內,中俄將開始在對方國家境內建設自己的導航系統監測站:

苗前軍:也就是說我們會在俄羅斯的境內,建設北鬥的地基增強服務體系,這樣使北鬥的定位精度在俄羅斯也非常高;同時我們也會在國內建設「格洛納斯」的相關基礎設施,使它在國內也能更精準地提供服務。

記者:那這兩個國家合作,是不是對美國GPS壟斷或一家獨大的格局有一種衝擊,會麼?

苗前軍:我們現在並不是說,一定要否定GPS或者說用北鬥取代GPS。我們走兼容發展的道路,就是說我們願意合到一起走下一步——第三代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之路。是什麼呢?我們接收衛星導航信號的晶片,你不用區分這個信號是來自哪個國家的,只要我們能遴選出性能最好的,信號最強的衛星信號,我們就用它來定位。

事實上,這並不是幻想。2020年,再過6年,我國將有36顆北鬥衛星上天,將真正實現覆蓋全球。而那一年,天上至少會有120顆導航衛星,如果真的能聯合併發揮各自的優勢,想像一下,你的生活可能發生的改變。聽說在南京,10多顆導航衛星數據共享後,連報紙上的字兒都看得清清楚楚呢。

相關焦點

  • 我國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首次搭載氫原子鐘
    這是自2000年我國發射北鬥導航衛星以來,首次搭載氫原子鐘。此次衛星入軌後,將開展星載氫原子鐘、星間鏈路、新型導航信號體制等試驗驗證工作,並適時入網提供服務。   原子鐘是北鬥導航衛星的最關鍵載荷之一,是時頻分系統的心臟,決定導航系統導航定位、測速及授時精度,是一個國家能否具備獨立發展導航系統能力的核心標誌之一。
  • 新利好?北鬥三號正式入網,衛星導航概念迎機遇(名單)
    消息面據消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使用測距碼編號61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北鬥三號系統的服務能力較北鬥二號系統拓展了10倍,將在通信、電力、金融、測繪交通、漁業、農業、林業等領域提供普惠服務。
  • 中國「北鬥」萬米定位誤差僅毫米,為什麼還在用美國的GPS?
    眾所周知,我們使用的手機定位大都是美國的GPS,但國產北鬥導航明明早在2012年就已經正式對亞太地區提供無源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中國自主研發的多星多頻高精度軟硬體系統甚至讓萬米高空的衛星定位信息誤差達到毫米級別
  • 中國北鬥,導航世界
    除導航定位授時等基礎服務,還兼具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國際搜救、短報文通信等多種特色服務,全球定位精度優於10米、亞太區域優於5米,授時精度優於20納秒,各項性能指標均處於世界一流。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一載入我國衛星導航事業發展史冊的光輝時刻,是中國北鬥向世界人民兌現的莊嚴承諾:建設卓越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 中國「北鬥」萬米定位誤差僅毫米 為什麼還在用美國的GPS?
    眾所周知,我們使用的手機定位大都是美國的GPS,但國產北鬥導航明明早在2012年就已經正式對亞太地區提供無源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中國自主研發的多星多頻高精度軟硬體系統甚至讓萬米高空的衛星定位信息誤差達到毫米級別。
  • 從北鬥到「北鬥」——人類導航定位簡史
    納粹德國工程師開發的V2型彈道飛彈長約14米,外形像個鉛筆,靠火箭發動機驅動,最大飛行速度達到4.8倍音速,是飛機望塵莫及的。和其他航空器一樣,飛彈也需要導航系統,而且由於是無人駕駛的,它更依賴導航系統。馮·布勞恩為他設計的V2飛彈開發了一種新型導航系統——慣性導航系統。
  • 北鬥定位晶片年內有望「上新」北鬥高精度導航晶片價格了解一下
    昨日(8月27日),海澱區舉辦中關村北鬥和空間信息服務產業高峰論壇,多項基於北鬥三號的自主創新成果首次亮相,包括北鬥最新一代高精度定位晶片、衛星天基測控收發信機、北鬥+遙感全球應用服務平臺等。再如有定位功能的智能手錶、智能手環等,如果應用了能耗更低的定位晶片,可以延長有效使用時間。據介紹,最新一代高精度定位晶片有望明年上半年量產,將應用於自動駕駛、無人機、機器人等需要高精度定位的場景。
  • 北鬥領航: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產業鏈賦能
    北鬥組網,星耀全球。7月29日,記者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悉,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古有北鬥七星辨明方向,今有北鬥衛星定位九州。這一由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將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 作為北鬥導航衛星「心臟」,這台鐘數百萬年甚至1千萬年才有1秒誤差
    原子鐘是北鬥導航衛星的「心臟」,直接決定了導航定位精度。導航系統的本質是一個時間測量系統,若衛星存在十億分之一秒(1納秒)的時間誤差,則會產生0.3米的測距誤差。只有通過在衛星上配置高精度原子鐘,才能實現衛星直接播發出高精度導航定位信號。
  • 北鬥導航完美收官,創造三個世界第一,可將導航定位達到「零誤差」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就開始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並形成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就是建設北鬥一號系統,該系統建設完成後,將可以為中國用戶提供定位、授時、廣域差分和短報文通信服務。第二步是建設北鬥二號系統,該系統建設完成後,將可以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服務。
  • 賦能智慧型手機 北鬥為全球定位導航提供中國智慧
    近日,在中國-東協北鬥/GNSS(南寧)中心,武漢大學導航專業博士後、北鬥技術總負責人吳迪對記者表示,5G+北鬥是未來技術引領的一個發展方向,可以實現室內外的無縫精準定位。  據介紹,榮耀9X手機的導航與定位服務已經應用北鬥導航,在舊有的B1I民用頻段基礎上,增加了B1C頻段,抗幹擾能力更強,導航定位更加精準、穩定,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實現3米內的定位精度。  業內通信專家張弛以榮耀9X為例說明,這款手機是如何實現「自家晶片與自家定位的完美結合」的?
  • 北鬥衛星總設計師:中國超70%入網智慧型手機已提供北鬥服務
    北鬥衛星總設計師:中國超70%入網智慧型手機已提供北鬥服務 2020-05-21 15:48:22北鬥系統是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而且性能要求最高的最複雜的巨型航天系統。經過我們幾代北鬥人的不懈努力,探索出了一條符合我們國情的「三步走」發展道路,對世界衛星導航的發展貢獻了「中國方案」。  楊長風:我們首次創造的三種不同的軌道構成的混合星座,還有獨具特色的短報文通訊,以及我們的星間電路,實現了星星互聯、星地互聯,這些都彰顯了「中國智慧」。
  • 北鬥為我們導航,誰為北鬥「導航」?丨中國科學院撐起北鬥導航系統的時空基準
    2 中國科學院為GNSS時空基準提供基礎性、核心性支持我國的GNSS即北鬥導航系統是中國航天史上規模最大、系統建設周期最長、技術難度最大、信息交融最複雜、全球覆蓋面最廣的重大基礎設施工程,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產業鏈賦能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柴雅欣 付筱菁報導北鬥組網,星耀全球。7月29日,記者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悉,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古有北鬥七星辨明方向,今有北鬥衛星定位九州。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如何「導航」人們生活
    北鬥就在你的手中據統計,2020年第一季度,在中國市場申請入網的智慧型手機中,超過75%支持北鬥定位。只要你有一臺擁有北鬥晶片的手機,就可以收到北鬥衛星的導航信號。 楊元喜透露,進入北鬥衛星導航時代,北鬥其實一直在默默地幫你「對表」。從手機定位到手錶授時,從交通導航到防災減災,從無人耕作到國際搜救······近年來,北鬥系統已在各行各業得到廣泛應用。
  • 中美俄衛星定位精度對比:美0.1米,俄1.5米,中國北鬥多少?
    我們的通訊和導航都離不開衛星。在我國,因為2020年剛剛完成北鬥導航組網,所以導航系統的熱度比較高。現在我們將世界三大衛星定位精度對比一番:美0.1米,俄1.5米,中國北鬥多少?
  • 中國北鬥的「獨門秘籍」
    可是,北鬥真的是「不明覺厲」嗎?跟我們普通人有什麼關係呢?其實它遠在天邊,卻近在眼前。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在中國市場申請入網的智慧型手機裡,有四分之三以上都支持北鬥定位的。這一太空高科技,普遍關照著普羅大眾。今天,我們先來揭秘一下北鬥到底有哪些獨門秘籍。
  •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入網工作,產業鏈或將進入新階段丨牛熊眼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微信公眾號7月29日消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使用測距碼編號61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該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於2020年6月23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 中國的GPS?--析「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圖)
    「北鬥一號」的覆蓋範圍是北緯5°一55°,  東經70°一140°之間的心臟地區,上打下小,最寬處在北緯35°左右。其定位精度為水平精度100米(1σ),設立標校站之後為20米(類似差分狀態)。工作頻率:2491.75MHz。系統能容納的用戶數為每小時540000戶。
  • 同為四大導航系統,GPS定位精度0.3米,中國的北鬥系統精度多少?
    同為四大導航系統,GPS定位精度0.3米,中國的北鬥系統精度多少?現在我們的生活許多方面都開始離不開衛星導航的幫助,不管是我們開車出門去旅遊或者是坐飛機之類的,都離不開它。而人們一提到人造衛星往往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GPS,而在全球,最著名的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美國的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