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就開始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並形成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就是建設北鬥一號系統,該系統建設完成後,將可以為中國用戶提供定位、授時、廣域差分和短報文通信服務。第二步是建設北鬥二號系統,該系統建設完成後,將可以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服務。第三步就是建設北鬥三號系統,該系統建造完成後,可以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
而在6月23日的時候,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的最後一個衛星,也就是第55顆北鬥衛星,已經成功完成任務,這意味著我國的衛星導航系統已經全面建設完成,中國導航衛星史翻開了新的一頁。據了解,我國的北鬥系統具有三大亮點,首先,它使用了星座星間鏈路技術,這實現了聯通的無極限;其次,北鬥衛星使用了多項新型技術,其使用壽命能達到21年;最後,北鬥系統配置了新一代原子鐘,可以將導航定位達到"零誤差"的級別。
眾所周知,世界上總共有4大導航系統,它們分別是美國的GPS系統,歐洲的伽利略系統,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以及我國的北鬥系統。在北鬥系統未建設完成之前,美國的GPS系統應用最為廣泛,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在使用該系統,就連我們也不例外。但在北鬥系統建設完成之後,這種局面就將會發生改變,北鬥系統將會取代GPS系統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導航系統。
為什麼說北鬥系統會取代GPS系統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導航系統?這是因為北鬥系統的性能比GSP系統更加強大,北鬥系統具有後發優勢,使用了許多新興技術,它除了定位導航之外,還可以為智能產品提供服務,可以為自動駕駛和智慧機器人提供精準的導航定位。
據了解,北鬥系統還創造了三個世界第一,它衛星數量全球第一,它的專利申請全球第一,它組網速度全球第一。對此,許多外國媒體也紛紛讚揚到,北鬥系統是中國的一項「非凡壯舉」。現在已有30多個國家在使用中國的北鬥系統,而隨著北鬥系統的不斷完善,未來使用的國家會越來越多。
對於一些與美國關係緊張的國家來說,北鬥系統的出現就是福音,這可以給他們的國防安全帶來了巨大幫助。在使用了北鬥系統之後,他們再也不用害怕美國會關閉GSP系統了,即使美國關閉了GPS系統,他們的軍隊和武器依然能夠正常運行,去保家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