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旺達2017年營收140.45億元 同比增長74.43%

2020-12-08 電池網

4月18日,欣旺達發布2017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4,044,882,525.43元,同比增長74.43%;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543,800,639.99元,同比增長20.86%。

4月18日,欣旺達(300207)發布2017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4,044,882,525.43元,同比增長74.43%;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543,800,639.99元,同比增長20.86%。

欣旺達近三年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資料顯示,欣旺達從事鋰離子電池模組研發製造業務,主要產品為鋰離子電池模組,屬於綠色環保能源領域。鋰離子電池產業作為新能源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正受到世界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得到迅速發展,廣泛應用於手機、筆記本電腦、智能硬體、動力工具、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動力總成及儲能等領域。公司產品還涵蓋鋰離子電芯、電源管理系統、精密結構件、智能製造類(含自動化設備)等多個領域。

報告期內,在手機市場整體出貨量下滑,競爭激烈的不利局面下,公司手機數碼類鋰離子電池模組業務實現收入103.94億,與去年同比增長69.19%,保持迅猛增長。公司2017年緊貼客戶需求,積極擴大市場份額,與國際大客戶合作廣度與深度進一步加強,國內手機數碼類鋰離子電池模組主要供應商的地位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形成穩定的大客戶群體,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巨大保障。公司積極加大研發力度,加強品質管理,設計應用快充、雙電芯方案等新技術於多款品牌旗艦手機,提高單位產品的附加值。

筆記本電腦方面,隨著筆記本電腦由傳統的18650電池向鋰聚合物電池轉換,依託公司在智慧型手機鋰電池領域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的穩步提升,公司筆記本電腦類鋰電池業務快速增長,2017年實現收入10.85億,較2016年增長179.75%。憑藉技術儲備、品質管控、供應鏈資源、自動化產線等核心競爭力,公司筆記本電腦類鋰電池業務服務於全球領先的品牌廠商,得到國內外眾多優質客戶的認可,為未來業績持續快速增長提供重要保證。未來公司筆記本電腦類鋰電池的行業滲透率將穩步提升,成為公司未來3-5年消費類電池領域重要的業績增長點。

公司消費類電芯業務快速發展,下屬東莞鋰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在惠州園區的擴產,目前在技術研發能力、自動化水平、產能、品質管控等方面處於行業領先水平。產品陸續進入高端客戶供應鏈,在智慧型手機、筆記本、平板電腦、智能硬體等領域得到廣泛使用。

在動力電池業務領域,欣旺達制定並完善了動力電池業務戰略規劃,確定「三全」業務戰略舉措,即:全面進入動力電池產業、全面把控核心資源、全產業鏈戰略布局。市場開拓方面:公司動力電池的業務實力和發展潛力已得到國內外多家知名新能源車企的高度認同,在多個新車型上與客戶建立電池系統的聯合同步開發機制,目前已有七款配套乘用車正式進入國家公告目錄,汽車電池業務得到穩定持續增長。同時,欣旺達進一步豐富與拓展了三全戰略,進行產業鏈布局與區域化投資,靠近主要整車廠進行區域化布局。研發方面:公司專注於動力電池系統和動力電芯的研製和開發,研發成果達到業內先進水平,獲得業內高度認可。BMS開發在國內首家通過ISO26262流程認證。2017年共完成7個核心客戶5款電芯產品的送樣認證,並獲得客戶良好反饋。兩款自主研發的電芯通過GB/T測試。本年度動力板塊相關部門申請專利共計74項。同時,電芯研究院與華南理工大學成立動力電池聯合研發中心,進一步夯實自身研發實力,打造產學研一體式發展戰略。生產能力建設方面:動力電芯生產線建設順利,2018年將正式進入量產。國家及政府項目申報方面:公司承擔了「工信部智能製造新模式應用類專項」、「經信委創新鏈+產業鏈」、深圳市科創委「300Wh/Kg鋰離子動力電池關鍵技術研發」、廣東省科技廳「基於微納結構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的開發」等十餘個政府項目。

在儲能領域,公司成功承擔了國家智能電網重大專項「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的分布式能源系統示範」項目(973項目),完成了南方電網首個10KV電壓等級接入的分布式儲能商業化運行項目、廣州南沙微電網項目,山西省重點研發計劃「10MW級鋰電池儲能系統關鍵技術與工程示範」也在計劃實施中。公司還完成並交付南極微網項目,該項目實現了公司儲能產品在極端環境無電地區的應用。在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方面,與南方電網合作開展了「梯次利用電池壽命及模式分析」科研項目,在梯次利用電池的壽命、應用模式和商業模式方面展開研究。

智能製造領域,公司已經形成了由智能製造研究院、自動化事業部、工藝和設備規劃部、測試事業部等部門組成的全方位的智能製造研發和實施體系,在對公司的自動化升級改造過程中,實現了全自動高柔性智能化裝配生產線、充放電測試類設備、智能立體倉儲及自動化物流、MES系統、大數據採集及分析系統等環節的有效整合,全面打造智能化工廠,降低成本,提升產品盈利能力。另外公司積極整合國際國內的自動化和智能製造行業資源,推動智能製造領域業務的布局和發展,積極布局商業智能BI、基於物聯網的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構建工業物聯網平臺,提供智能工廠全面解決方案,力爭成為行業內領先的智能製造裝備和解決方案企業。

公司全資子公司深圳普瑞賽思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是專注於為鋰電池產業鏈及其相關產品提供一站式檢測認證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具有國家CNAS實驗室認可資質和國際電工委員會鋰電池CBTL認證認可實驗室資質;2017年先後獲得德國TUV南德ECE R100授權實驗室、德國TUV萊茵電池系統目擊實驗室、INTERTEK授權認可實驗室、加拿大CSA電池系統授權認可實驗室、深圳市十大生產性服務平臺-「鋰離子電池安全技術標準服務平臺」等榮譽資質。2017年,在消費類電池檢測認證領域,公司繼續保持與國內外知名手機廠家和電池生產企業的良好合作並不斷深化,營業收入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在無線充電Qi認證領域,公司是WPC世界無線充電聯盟Qi認證認可實驗室,隨著無線充電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推廣應用,公司繼續保持無線充電Qi認證業務全球領先地位;在動力和儲能電池檢測認證領域,公司投資建設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核心部件檢測中心已經正式投入運行,具備國內外門類齊全的先進電池檢測設備,能滿足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對動力電池性能、安全、可靠性等各個環節的測試要求,已經得到國內外知名整車製造商、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系統集成商的能力認可;在鋰電池安全技術領域,公司受相關政府部門的委託,協助指導企業規範生產安全規範要求,同時針對鋰電池安全事故,公司有能力對事故進行原因和原理分析,為鋰電池安全提供技術性服務。普瑞賽思擁有超過100人的行業專業團隊,分布在新能源材料、電池及模組、動力電池,電機電控、電池失效分析、鋰電池安全技術等領域。參與和指導起草、編制的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協會標準將近30項。

欣旺達表示,報告期內,公司還基於發展戰略,積極加大研發投入,根據市場需求,繼續加大對電動汽車動力電芯、汽車動力電池BMS、儲能系統以及其他新產品、新材料等產品和技術的研發。公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多所國內知名高校在電動汽車電池、石墨烯、BMS、電池材料等多領域開展產學研合作。

另外,為配合公司未來的持續擴張和產業鏈戰略整合實施,公司已形成石龍仔工業園、光明工業園、博羅工業園等多個產業基地,目前除石龍仔工業園、光明工業園已經全部投入使用外,在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園洲鎮的欣旺達新能源產業基地也已開始投產。

相關焦點

  • 天弘雷射2017年營收2.64億元 淨利潤同比下滑45%
    挖貝網訊 5月3日消息,天弘雷射(證券代碼:430549)近日公布的2017年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2.6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7.53%;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97.44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44.54%;基本每股收益為0.14元,上年同期為0.25元。
  • 環旭電子2019年淨利12.62億同比增長7% 消費電子類產品營收同比增長
    挖貝網 4月7日,環旭電子(601231)近日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37,204,188,424.22元,同比增長10.8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62,103,937.04元,同比增長6.98%;基本每股收益為0.58元,上年同期為0.54
  • 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 2019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欣旺達的高增長能否...
    雖然欣旺達及時開拓了智能設備與動力電池領域的業務,使其營收能保持增長,但在拓展新業務的同時,快速增長的成本也使得欣旺達增收不增利。欣旺達淨利潤增速持續下滑,2019年上半年,欣旺達扣非後的淨利潤甚至出現負增長。
  • 順豐控股2018年實現營收909億元 新業務發展勢頭強勁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順豐控股近日披露2018年年報。2018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09.43億元,同比增長27.60%;淨利潤45.56億元,扣非淨利潤34.84億元,每股收益1.03元。
  • 聯創光電營收實現九連增 2019年達43.55億元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劉會玲4月29日,聯創光電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與2020年一季報。報告顯示,公司全年營收43.55億元,同比增速26.38%,這已是聯創光電連續9年實現營收增加。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95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為0.44元,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7.7%。2020年一季度,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聯創光電的營收和淨利均有所下滑,其中營收實現7.88億元,同比下降14.9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60萬元,同比下降29.45%。
  • 欣旺達深度解析:鋰離子電池模組龍頭,多業務並進未來可期
    2011-2014 年受益於鋰電池業務快速發展,公司營收和歸母淨利潤 實現高速增長;2015-2016 年營收增速放緩源於全球手機行業不景氣對鋰電池業務的衝擊; 2017-2018 年度營收重回高增速,源於公司配合客戶需求調整產業鏈,同時加深與客戶聯繫並 取得一定規模優勢。
  • 2020Q3虎牙營收28.15億元 同比增長24.3%
    首頁 > 數說 > 關鍵詞 > 虎牙最新資訊 > 正文 2020Q3虎牙營收28.15億元 同比增長24.3%
  • 順豐控股2018年實現營收909億元
    在快遞市場增速放緩的2018年,順豐控股實現營收909.43億元,增幅27.60%;淨利潤45.56億元,同比下降4.57%。  2018年度,順豐控股營收超過快遞行業2018年的平均增速。順豐表示,2018年公司從市場和客戶的需求出發,有針對性地規劃產品和服務,帶動了傳統業務和新業務的高速增長。
  • 營收增長淨利潤同比扭虧,雲米科技駛入快車道了嗎?
    投稿來源:美股研究社11月20日,雲米科技公布了其2019年第三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期內,營收1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9.2%,超出市場預期;淨利潤為7330萬元,去年同期淨虧損5980萬元,實現同比扭虧為盈。但股價並沒有因財務數據的較好表現而上漲,截至當日美股收盤,股價下跌1.19%。
  • 營收1.1億元,年淨利或達4142萬,詠聲動漫要在創業板上市
    詠聲動漫預計2020年全年收入2.14~2.18億元,淨利潤最高4142萬元。其中,動漫玩具及其他產品業務收入8080.42萬元同比增長36.74%,動漫電視電影業務營收10198.21萬~10594.43萬元。11月20日,計劃在創業板上市的廣東詠聲動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詠聲動漫)更新了招股說明書。
  • A股影視公司2017年財報大盤點
    年報顯示其2017年實現營收52.45億元,同比上升18.01%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34億元,同比增加32.60%。作為國內第一家以電視劇為主營業務的上市企業,從目前披露的公司業績來看,華策影視以52.45億的營收居行業第一。2017年,華策影視施行SIP(super IP)戰略,內容生產向「有質感」靠齊。據其表示,「內容生產效率提高,品牌影響力增強」。
  • 邦德雷射年報詳解:營收12.19億元,增長54.41% 4年增長17倍
    19年營收達12.19億元 4年增長17倍2019年邦德雷射實現營業收入 12.19億元,同比增長 54.41%,4年營收增長17倍,營收快速增長原因是公司在2019年公司加大產品研發、服務和渠道銷售力度,不斷加大北美,歐洲等國家市場開拓步伐,公司光纖雷射切割機
  • 博俊科技深交所上市:市值44億 應收帳款總額接近營收
    以收盤價計算,博俊科技市值為44.27億元。應收帳款佔營收比高博俊科技主要從事汽車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博俊科技2017年、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4.39億元、4.76億元、5.2億元;博俊科技2020年上半年營收為2.08億元。
  • 業績快報|舜宇光學科技2019年全年營收達378.49億元,手機產品收入...
    財報顯示,舜宇光學科技2019年全年營收約為378.49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下半年營收達到222.74億元,超出彭博一致預期的202.82億元,同比增長高達59.6%,環比增長43.0%。營收大幅增長主要受益於智慧型手機相關業務的進一步發展以及車載成像及熱傳感領域的快速增長。
  • 公告匯總:中興通訊淨利45.68億 同比大幅扭虧
    【年報業績】中興通訊:去年淨利45.68億元 同比大幅扭虧中興通訊披露年報,公司2017年營收為1088.15億元,同比增長7.49%;淨利為45.68億元,同比扭虧,公司上年同期虧損23.57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為1.09元。公司擬每10股派發3.3元現金(含稅)。
  • 崑崙萬維2019年營收36.89億元 同比增長3.14%
    來源:雷建平雷帝網 樂天 2月28日報導崑崙萬維日前發布財報預告,財報顯示,崑崙萬維2019年實現營收36.8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3.14%;實現營業利潤15.4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49%;實現利潤總額
  • 佳雲科技各板塊業務穩步推進 一季度營收9.76億元 同比增長7%
    佳雲科技(300242)4月25日晚間披露了公司2019年一季報,數據顯示公司一季度業實現營收9.76億元,同比增長7.00%;扣非後淨利潤2136.17萬元,同比增長1.33%。
  • 朗姿2018年營收增長13.10%至26.62億 女裝貢獻一半
    年朗姿實現營業收入26.62億元,同比增長13.1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1億元,同比增長12.20%。2018年,朗姿實現女裝營業收入13.80億元,同比增長24.29%,創歷史新高,其中,主品牌「朗姿」和「萊茵」營業收入分別實現32.54%和24.24%的增長。報告期末,朗姿女裝共有511家店鋪,其中自營店鋪378家,經銷店鋪127家,線上渠道6家,總店數比上年末增長57家, 品牌和店輔結構調整較為明顯。
  • 瑞聲科技(02018)第三季度MEMS營收3.68億元 同比大幅增長27.5%
    瑞聲科技(02018)第三季度MEMS營收3.68億元 同比大幅增長27.5%
  • 美團三季報營收354億元 「食雜零售」新業務增長最快
    11月30日,今年以來最高漲幅一度達380%的美團發布了三季報,公司當季營收同比增長28.8%至354億元,調整後淨利潤約為21億元,同比增長5.8%。主體業務重回正增長以及包括「食雜零售」在內的新業務發力,成為本季度財報的一大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