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奈米粒子液態繃帶,加州14歲亞裔少女榮膺頂尖年輕科學家

2021-02-15 亞特蘭大華人資訊

圖片3M公司提供

14歲的加州聖地牙哥亞裔少女範卡拉 (譯音,Kara Fan)研發出一種可取代抗生素藥膏的奈米粒子液態繃帶,在一年一度的3M年輕科學家挑戰擊敗另九名晉入決選對手,榮膺美國頂尖年輕科學家。

這項在明尼蘇達州聖保羅舉行的全國競賽,鼓勵中學生提出對付各種日常問題的作品,有數以百計五年級至八年級學生參加。

除了榮譽頭銜之外,範卡拉也獲得2萬5000元獎金,以及一項「驚喜之旅」。

她獲悉奪冠後說:「我非常震驚和意外,同時也很興奮。我的研究計劃很重要,因為這能減少過度使用抗生素。」

10名決選代表經過兩天考驗智識的艱難挑戰,並與一些世界知名科學家一對一合作,把他們的構想變成原型實物,然後向3M公司和發現教育公司高級主管提出他們的研究成果。

這些年輕科學家曾參觀3M的創新中心,實地觀看一些大人的研究計劃,學到一些科學和人生課程。範卡拉說:「我領會跟別人好好合作,能夠促成偉大的成就。」

這項競賽以前的優勝者曾會見總統、晉入「富比世」雜誌30名不滿30歲的青年才俊名單、向國會和TED (科技、娛樂、設計)大會發表談話。

範卡拉利用生物合成法,用檸檬葉和硝酸銀製造出一種奈米銀溶液,能夠有效消滅表皮葡萄球菌、大腸桿菌E. coli K12和枯草桿菌等細菌,並防止這些細菌生長。

她在奈米銀溶液加入一種水溶性聚合物,創造出液態繃帶,希望用以取代使用普遍的抗生素軟膏和急救用品,減少抗藥性細菌感染。

獲得第二名的卡羅琳‧科羅契利 (Caroline Crouchley)設計一種使用再生能源的永續列車。她說,車輛造成的空氣汙染每年害400萬兒童得氣喘病,而她想消除這種問題。

另一個學生發明一種能把手語翻譯成語音,並把語音變成手語的裝置。

第二、三、四名各獲得1000元獎金和一項旅行招待。

來源:世界日報 編譯黃秀媛  

推薦閱讀:

可直接點擊以下公號名稱進行關注: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讓我們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美頂尖大學招生:亞裔生面臨「亞裔稅」,多元性或成歧視藉口
    美頂尖大學招生:亞裔生面臨「亞裔稅」,多元性或成歧視藉口 作者:劉陽 發布時間: 2017-08-14 08:32
  • 55歲華裔科學家張首晟去世 曾發現「天使粒子」
    【環球網快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雜誌官方微博6日消息,著名物理學家張首晟去世,享年55歲。另據《文匯報》6日消息,根據他的家人和物理系的電子郵件得知,他一直在和抑鬱症作鬥爭。斯坦福校方周一就請了公關專家來處理此事了。當地警方認為是自殺,已經結案。
  • 關注|年輕的中國女科學家,正在影響世界
    她還曾在國際頂尖刊物,《Nature Cell Biology》上發表論文。網友紛紛留言祝福,有的說:太牛了,28歲成教授,關鍵是頭髮那麼多,人又那麼甜美!也有人「酸溜溜」地說:比我美、比我年輕,還比我有才!
  • 如何成為天才少女:全美最傑出青年科學家,15歲登時代封面
    去年當選的是年僅16歲的瑞典氣候少女——格蕾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成為歷來最年輕的年度人物。事實上,這樣一位少女科學家,確實配得上外界如此多的讚譽和關注。她曾研究 AI 和納米碳管等科學工具,並將有關研究積極運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改善網絡暴力和水汙染問題。更憑藉自己的發現創造,榮獲全美「最傑出青年科學家獎項「,入選了「福布斯30歲以下精英榜」,並三次登上TEDx演講臺......
  • 14歲少女發現潛在新冠療法,奪3M青年科學家獎
    美國14歲少女切布羅魯(Anika Chebrolu)透過電腦模擬找到新冠肺炎潛在療法,贏得2020年3M青年科學家挑戰賽。全球科學家正爭相尋找治療新冠肺炎的方法,其中美國德州一名14歲少女切布羅魯(Anika Chebrolu)表現亮眼,透過電腦模擬找到新冠肺炎的潛在療法,贏得2020年3M青年科學家挑戰賽,拿到2.5萬美元獎金。
  • 15歲中國天才少女成全球頂尖科學家,讓世界刷新對中國的認知!
    01今天要講的這個人也是這些優秀少年中的一個,這個少女只有15歲但她卻被稱為天才。讓我們驕傲的是這個女孩來自中國,而且還成為了全球頂尖的科學家之一。眾人之所以對這個女孩感到驚訝並不僅僅是因為她成為了頂尖的科學家,而是在於她的年齡這麼小就有如此大的成就。
  • 亞裔警員指控美加州聖蓋博警局種族歧視:常受騷擾,名字被嘲弄
    美國加州聖蓋博山下的洛杉磯市。聖蓋博市和洛杉磯市都是聖蓋博郡的一部分。【環球網綜合報導】新加坡《聯合早報》11月28日報導稱,美國加州聖蓋博警局被控種族歧視亞裔同事。美媒稱,五名曾經以及現在繼續在聖蓋博警局服務十年以上的亞裔美國人,上星期向加州高等法院提出訴訟。
  • 00後天才少女成為我國最年輕科學家
    00後天才少女成為我國最年輕科學家。她就是談方琳,今年只有16歲,卻已經連續兩年蟬聯最年輕科學家,兩次受邀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她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一舉攻破困擾了全球數學界多年的世界性難題-「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解決了貝祖數的最佳上界和下界的估計問題。
  • [視頻]美國加州大學首位華人校長--田長霖(下)
    進入[華人世界]>>    央視網消息(華人世界):在上期節目中,我們為您講述了田長霖的故事,從1956年,21歲的田長霖只身前往美國留學開始,他創造了多項美國教育史上的奇蹟,他曾以1年零8個月的時間攻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26歲成為柏克利大學最年輕的
  • 全球頂尖科學家哪國數量最多?
    世界頂尖的科學家高被引名單,可看做是世界頂尖科學家的實力較量,中國在歷年的排名呈現穩定上升,在6年前,國內僅僅有134名科學家入選。全球頂尖科學家數量各國佔比(2006-2016年);1,美國:1465人。
  • 美國高校亞裔高層稀缺 與亞裔學生比例嚴重失衡
    中新網5月18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華裔校董方瑞賢(Kenneth Fong)指出,面對目前加州亞裔校長稀缺,後繼乏人的現狀,作為加州州大目前唯一的亞裔校董,他認為需要注重管道鋪設,方可令學校亞裔領導與校園亞裔學生的比例相適應。
  • 美14歲少女發現潛在新冠療法 奪青年科學家獎
    全球科學家正爭相尋找治療新冠肺炎的方法,其中美國德州一名14歲少女切布羅魯(Anika Chebrolu)表現亮眼,透過電腦模擬找到新冠肺炎的潛在療法,贏得2020年3M青年科學家挑戰賽,拿到2.5萬美元獎金。
  • 矽納米粒子可助鋰電池一臂之力,電池容量有望增10倍
    通常智能型手機的電量會在一天之內用罄、電動車續航裡程則平均不到 500 公裡,目前電池容量著實不高,但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有望改變這一現狀,該團隊在鋰離子電池陽極添入矽奈米粒子,成功研發出電池容量超過 10 倍的矽-鋰電池。
  • 奈米科技 臺灣紡織業生存關鍵
    2011年營業額會出現爆發性成長,主要原因為奈米紡織應用早期多以織襪類為主,到了2010年,奈米科技導入鞋業,並開始出現夏天涼感型與冬天發熱型的功能型衣物,在產品更多元的情況下,形成2011年奈米貢獻紡織纖維的營業額成長209%。
  • 利用過冷液態金屬粒子實現冷焊
    為此,他們研發出一種奇特的液態金屬微型粒子,在室溫下即可相互融合。這種新型液固混合形式有望應用於無熱焊接及電路修復上。該項目最開始是為了找尋一種方法阻礙液態金屬凝固(甚至在低於金屬熔點的情況下)。這方法就是過冷度,現已被廣泛應用於深入研究金屬結構和金屬加工。但是,現在面臨的一個難題是如何產生大量穩定的過冷金屬。
  • 41歲章子怡演15歲少女,33歲趙麗穎演13歲少女,讓真正的少女演啥
    娛樂圈的明星是非常在意自己的相貌的,會花重金保養皮膚,好讓自己看起來更加年輕、美貌。娛樂圈的明星對待自己的顏值是非常自信的,例如:近40歲的女明星會扎雙馬尾辮佯裝清純少女,會穿洋娃娃裝以表示自己正值青春可愛。
  • 15歲中國天才女孩成全球頂尖科學家,刷新世界對中國的看法!
    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在如今這個文化信息共享的時代,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天才人物,如16歲的「詩詞才女」武亦姝,在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打敗眾多天才,脫穎而出,榮獲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之後又以613分的高考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還如「少年科學家」談方琳,在15歲的時候就榮獲了「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和主席獎
  • 有一種稅叫「亞裔稅」 哈佛大學被控招生政策歧視亞裔學生
    據《紐約時報》15日報導,一項針對超過16萬學生記錄做的分析顯示,哈佛一向將亞裔美籍申請者的「積極人格」、魅力、勇氣、友善和「廣受敬重」等特質分數打得比其他人低。  該分析由代表亞裔美國學生的團體製成,並已提交波士頓聯邦法院。分析稱,在測驗分數、成績和課外活動等各種申請指標中,亞裔美國學生都比任何其他族群申請者的表現更好。但分析發現,這些學生的個人評量,卻大幅拉低他們的錄取率。
  • 科學家將發光繃帶用於監測移植組織的氧氣攝取量
    被稱為血氧儀的有線設備是監測恢復中的病人的黃金標準,但麻省總醫院(MGH)的科學家可能已經找到了一個更好的方法:一種新的發光繃帶可被用來監測移植組織的氧氣攝取量。這種液體繃帶是用磷光材料製成的,在某些刺激下會發出從紅色到綠色不等的顏色。該原型在5名接受「乳房再造」手術的女性身上進行了測試,液體繃帶被塗在7個移植的皮瓣上,這些皮瓣包括皮膚、脂肪、動脈和血管,面積為1×1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