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底,孕產婦愛滋病、梅毒和B肝檢測率達95%以上,孕期檢測率達90%以上,孕早期檢測率達70%以上……今天,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公布了《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規範(2020年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依據徵求意見稿,要全面、規範落實預防母嬰傳播綜合幹預服務,減少相關疾病母嬰傳播,不斷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至2025年底,要實現孕產婦愛滋病、梅毒和B肝檢測率達95%以上,孕期檢測率達90%以上,孕早期檢測率達70%以上;愛滋病感染孕產婦抗愛滋病病毒用藥率達95%以上,所生兒童抗愛滋病病毒用藥率達95%以上;梅毒感染孕產婦梅毒治療率達95%以上,所生兒童預防性治療率達95%以上;B肝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首劑B肝疫苗及時接種率達95%以上,B肝免疫球蛋白及時注射率達95%以上;愛滋病母嬰傳播率下降至3%以下;B肝表面抗原陽性孕產婦所生兒童12月齡內B肝表面抗原檢測陽性率下降至1%以下。
在孕產婦檢測與諮詢服務方面,要為所有孕產婦(包括流動人口)儘早提供愛滋病、梅毒和B肝檢測與諮詢服務。在初次產前檢查時,告知預防母嬰傳播相關信息,提供適宜、規範的檢測,並依據結果提供後續諮詢。對於疫情相對較重地區或感染風險較高的孕產婦,在孕晚期再次進行檢測。對臨產時才尋求孕產保健服務的孕產婦,也要儘快提供愛滋病、梅毒和B肝檢測與諮詢。對分娩前未能明確感染狀況的孕產婦,原則上按照感染者處理,及時實施預防母嬰傳播幹預措施,並為其提供安全助產服務。同時,要提供預防愛滋病、梅毒、B肝等母嬰傳播幹預服務。例如,為感染愛滋病的孕產婦提供規範的抗病毒治療,不具備抗病毒治療能力的醫療衛生機構要及時為其提供轉介服務,並與接診機構做好信息對接;及時對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進行母嬰傳播風險評估,根據其母親抗病毒治療、實驗室檢測等情況,將兒童分為高暴露風險或普通暴露風險,按要求進行預防性抗病毒治療。
徵求意見稿要求各地進一步健全預防母嬰傳播服務體系,完善相關工作規範和服務流程,加強區域間、機構間、機構內轉診和協作;同時,健全專家隊伍和師資力量,有計劃地對預防母嬰傳播管理和服務人員進行培訓;完善區域檢測網絡,嚴格實驗室室內和室間質量控制,提升檢測服務水平,確保及時獲取檢測結果。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