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孕婦可享愛滋病梅毒和B肝免費篩查

2020-12-04 北青網

健康

本報訊(記者 蔣若靜)昨天北京市衛生健康委舉行北京市消除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倒計時啟動式,並發布北京市「消除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公眾應知應會十條」,使公眾認識到通過醫療手段,可以有效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目前,北京地壇醫院、北京佑安醫院、北京協和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這4家醫院還開設了專門的門診,可提供HIV暴露後預防服務。

昨日活動現場發布的北京市「消除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公眾應知應會十條」包括:母嬰傳播是指胎兒在子宮內通過胎盤、分娩過程中或通過餵養途徑感染上與母親相同的疾病;愛滋病、梅毒和B肝均有可能通過母嬰傳播;通過醫療手段,可以有效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等十項常識。據介紹,2013年至2018年,北京市三病孕期檢測率逐年提高,至2018年均接近100%。2018年孕早期三病檢測率達到80%以上,孕早期愛滋病和梅毒檢測接近全覆蓋更有利於發現感染婦女、防止母嬰傳播。2013年至2018年三病幹預中,B肝暴露兒童免疫球蛋白接種率近100%,愛滋病和梅毒感染孕產婦和兒童治療率逐年提高。2018年HIV感染孕產婦和所生兒童治療率達到100%,梅毒感染孕產婦治療率達到95.5%,上述指標均達到消除標準。早在2017年,本市將三病免費篩查納入公共衛生服務,所有在北京市助產機構建檔分娩的孕婦均可享有該服務。

市衛健委要求,一旦發現愛滋病感染孕產婦,無論其CD4 T淋巴細胞計數水平和病毒載量情況,應當及時為其提供免費抗病毒治療。在用藥前和用藥過程中,特別在用藥初期以及孕晚期,要進行CD4 T淋巴細胞計數、病毒載量和其他相關檢測,以評估感染狀況及監測用藥。在用藥前和用藥期間要持續給予用藥依從性的諮詢指導。兒童出生後,6小時內及時提供免費抗病毒用藥;給予科學的嬰兒餵養指導,提倡人工餵養,避免母乳餵養,杜絕混合餵養;進行感染狀況監測,提供愛滋病感染早期診斷檢測和抗體檢測服務。

HIV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在非傳染病專科醫院分娩的HIV感染產婦所生兒童應立即填寫轉診卡,並轉診至北京地壇醫院兒科或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原解放軍第302醫院)新生兒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所有HIV感染產婦所生兒童均需在6小時內進行抗病毒治療,需在傳染病專科醫院進行隨訪服務,強化生長發育監測、餵養指導、疾病綜合管理、感染症狀和體徵監測等服務。

近期,北京地壇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北京佑安醫院、北京協和醫院相繼掛牌,成為愛滋病暴露前後預防諮詢項目點,開展愛滋病防治綜合支持服務。這意味著一旦發生「暴露」,發生過與愛滋病傳播相關的高危險行為,在這些醫療機構都可以買到「後悔藥」。

據了解,HIV/愛滋病的預防和治療愛滋病預防主要分兩類:一是行為幹預,包括伴侶教育、針具交換、推廣安全套使用等;另一類是生物醫學幹預措施,包括性病治療、母嬰阻斷和治療即預防、暴露前預防、暴露後預防。其中暴露後預防是指在發生HIV暴露之後,儘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2小時內)進行預防性用藥,在72小時內,給予預防性用藥,連續服用28天,可以大幅度降低愛滋病感染風險。

責任編輯:楊雅琳(EN051)

相關焦點

  • 2017年4月起北京海澱孕婦可享愛滋病、梅毒、B肝免費篩查
    為有效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傳染病的母嬰傳播,國家將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阻斷工作納入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近日,新京報記者從海澱區婦幼保健院獲悉,從4月開始,在海澱區的助產機構進行產檢和分娩的孕產婦,都可享受愛滋病、梅毒和B肝三種疾病的免費篩查檢測。
  • 道縣:愛滋病、梅毒和B肝「三病」孕產婦檢測率達100%
    據統計,道縣2018年1-9月孕產婦愛滋病、梅毒和B肝「三病」檢測4143人,檢測率達100%,其中孕期檢測4031人,檢測率97.3%。道縣為最大程度降低兒童感染愛滋病、梅毒、B肝,改善婦女、兒童的生活質量,最終實現消除「三病」母嬰傳播的工作目標,將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作為優化健康服務、打造健康道縣的重要抓手,多措並舉全力推進。
  • 產前常規篩查AIDS和梅毒
    孕婦感染梅毒,其嬰兒患先天性梅毒的可能性極高。及早給予孕婦青黴素治療,可預防或減少先天性梅毒的發生。據報導,孕早期治療者,先天性梅毒發生率16.1%;而孕25周以後治療者,先天性梅毒發生率達46.4%。故孕早期即應在產前檢查時進行梅毒血清學篩查,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
  • ...全力保障母嬰安全——市中區組織召開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
    為了順利推進市中區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提高母嬰阻斷隊伍的服務水平和能力,由區婦計中心組織於2020年11月23日-11月25日分三期舉辦全區「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及高危妊娠管理」培訓班。
  • 省婦幼保健院開展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阻斷宣傳活動
    12月1日,是世界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遼寧省婦幼保健院、遼寧省婦女兒童醫院聯合遼寧省衛生健康服務中心舉辦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阻斷宣傳活動。我省自2004年開展預防愛滋病母嬰傳播試點工作以來,逐步建立了政府主導、部門參與、各級醫療保健機構具體實施的預防母嬰傳播防控體系,同時加大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宣傳活動,呼籲社會各界支持和參與愛滋病防治工作,關愛愛滋病患者,截止到2020年10月底,實現了全省孕產婦檢測愛滋病、梅毒和B肝率100%,B肝感染產婦所生新生兒的B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比例為99.95%,標誌著我省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 孕產婦免費 進行梅毒篩查
    本報海口5月7日訊(記者陳新)記者今天從海南省衛生廳獲悉,為全面了解我省孕產婦梅毒感染情況,及時發現孕產婦梅毒患者並予規範治療,減少並有效控制胎傳梅毒的發生,提高我省優生優育水平,全省近日開展了2007年梅毒母嬰傳播阻斷工作。  今年,全省推廣梅毒母嬰傳播阻斷工作。
  • 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規範徵求社會意見
    2025年底,孕產婦愛滋病、梅毒和B肝檢測率達95%以上,孕期檢測率達90%以上,孕早期檢測率達70%以上……今天,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公布了《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規範(2020年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遼寧 實現全省孕產婦檢測愛滋病、梅毒和B肝率100%
    url:https://m.gmw.cn/2020-12/01/content_1301856690.htm,id:1301856690【遼寧實現全省孕產婦檢測愛滋病、梅毒和B肝率100%】12月1日,是世界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遼寧省婦幼保健院、遼寧省婦女兒童醫院、遼寧省衛生健康服務中心聯合舉辦預防愛滋病
  • 愛滋病、B肝和梅毒,哪種病最可怕?危害都不容小覷
    那麼,愛滋病、B肝和梅毒都是比較可怕的疾病,但哪一種最可怕呢?一、愛滋病、B肝和梅毒,哪種最可怕?首先,愛滋病是對人體有極大威脅的疾病,愛滋病病毒能夠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導致人人慢慢的喪失免疫功能。其次,B肝是由於B肝病毒的侵害導致的疾病,是一種對人體有極大危害的疾病。B肝可導致人體的多種併發症,造成多個部位的異常從而影響機體的正常運行。最後,梅毒輕則累及局部的皮膚、眼睛、關節,重則會導致失明、累及神經系統造成震顫麻痺、痴呆、也可造成人體的殘疾、死亡。梅毒不僅會對人體造成危害,還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
  • 2020年「世界愛滋病日」公益海報創意設計大賽...
    全省各級婦幼保健機構積極響應,踴躍參與有超過30家單位參與了投稿經過幾輪篩選共有58份優秀作品入圍最終評審(含單幅、系列海報)經專家組獨立評審和線上展示、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公眾應知應會十條分享給更多人劃重點1、母嬰傳播是指胎兒在子宮內通過胎盤、分娩過程中或通過餵養途徑感染上與母親相同的疾病。
  • 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規範(2020年版)文件解讀
    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規範(2020年版)文件解讀市場信息網   2020-12-01 17:41:00   來源: 人民網   評論:   一、起草背景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預防愛滋病母嬰傳播工作,積極履行「消除兒童感染愛滋病」的國際承諾。
  • 廣州部署全面綜合防治梅毒工作
    吸毒、高危性行為、同性性行為者是高危人群 新快報訊 2017年廣州市性病防治工作會議日前召開,會上宣布全市正全面啟動和推進梅毒綜合防治工作
  • 「關注」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
    為進一步規範全國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推進消除母嬰傳播進程,國家衛生健康委日前制定並印發了《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規範(2020年版)》,以下為《規範》原文及文件解讀。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規範(2020年版)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進一步規範全國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以下簡稱預防母嬰傳播)工作,推進消除母嬰傳播進程,促進婦女兒童健康,制定本規範。一、工作目標(一)總目標。
  • 「關注」《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規範(2020年版...
    為進一步規範全國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推進消除母嬰傳播進程,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起草了《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規範(2020年版)》。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社會公眾可通過以下方式反饋意見:一、電子郵箱:fnc@nhc.gov.cn。
  • 及早篩查助力梅毒臨床診療
    根據2011年數據統計,我國梅毒患者達300萬,約佔全球梅毒感染的8%,亞太地區的22%。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慢性系統性性傳播疾病,傳染性極強。主要通過直接性接觸傳播,也可以通過手術、輸血等間接途徑感染。同時,梅毒也可以通過胎盤由母親傳播給胎兒,引發先天性梅毒。全球每年約150萬孕婦感染梅毒。
  • 大觀區舉辦2020年出生缺陷監測及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
    為進一步加強出生缺陷防治水平,提高監測工作質量、及時落實國家《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規範(2020年版)》,12月31日,大觀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舉辦了2020年出生缺陷監測及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項目培訓班。
  • 「衛健動態」《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規範(2020年版...
    點擊藍字關注健康山東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等提出消除愛滋病、梅毒母嬰傳播的全球目標,根據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針對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預防策略和幹預措施均有變化和更新。為進一步規範全國預防母嬰傳播工作,明確下一階段重點工作任務和工作要求,推動實現「消除」母嬰傳播目標,國家衛生健康委在《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2015年)》基礎上,組織制定了《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規範(2020年版)》(以下簡稱《工作規範》)。《工作規範》主要包括5部分內容:一是工作目標。
  • 免費!鳳翔婦幼四維彩超免費啦!
    我院為了更好的服務於廣大孕產婦,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對分娩年齡滿35周歲及以上的孕婦,或者唐氏篩查高風險和臨界高風險的孕婦實行免費篩查,確保符合條件的孕婦應查盡查,人人受益!請廣大孕婦前來辦理免費手續時,帶上身份證和唐氏篩查結果,在我院行政樓三樓預防保健科辦理。
  • 提高梅毒檢測質量控制梅毒疾病傳播——Elecsys Syphilis梅毒螺旋...
    當前,梅毒的流行率和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均呈現上升趨勢。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 3,600 萬人感染梅毒,每年新發梅毒感染病例高達1,200萬,其中200萬為孕婦。中國梅毒疫情同樣嚴峻,發病率平均年增長率達11%。從2011年起,每年新增梅毒感染病例約40萬,已成為報告病例數最多的傳染性疾病。
  • 廣東梅毒患者居全國之首 將對高危人群免費篩查
    我省年報告梅毒患者1萬多例,自1998年以來連年位居全國之首。國家級基本控制梅毒項目試點昨天起在廣東啟動。據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和廣東省皮膚性病防治中心每年各向江門、惠州兩個試點投入10萬元,為兩地的梅毒高危重點人群進行免費篩查。  據了解,全國每年報告的病例數約8萬例,但估計實際病例數為40萬—80萬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