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高危性行為、同性性行為者是高危人群
新快報訊 2017年廣州市性病防治工作會議日前召開,會上宣布全市正全面啟動和推進梅毒綜合防治工作,將在兩三年內達到《中國預防與控制梅毒規劃(2010-2020年)》終期目標,包括實現基本消除先天梅毒。
梅毒每年案例數在甲乙類傳染病中排第三
據悉,梅毒在廣州傳染病發病例數量僅次於病毒性肝炎和病毒性肺結核。廣東省衛計委公開的疫情報告顯示,2016年廣東梅毒發病報告數有5萬多例,比2015年上升了4.47%。廣州市衛計委疾控處處長周端華介紹,梅毒、淋病、HIV感染/愛滋病3種性傳播疾病每年報告發病例數分別居甲乙類傳染病第三、四、五位,性傳染疾病病例中梅毒佔1/3,仍是影響群眾健康的重要傳染病。
廣州醫科大學皮膚病研究所所長張錫寶表示,廣州性病發病總體趨勢是下降的,唯梅毒在穩步上升,尤其是隱性梅毒。「梅毒中約3/4為隱性梅毒。」張錫寶稱,女性生殖道的結構特殊,毫無症狀可能已經過了梅毒一期,但要把這部分人及早篩查出來。他表示,女性梅毒患者的漏診率超過一半。「大部分女性梅毒患者發現時已經是二期或三期梅毒。」
「梅毒高發於吸毒人群、同性性傳播尤其是多性伴男男同性戀群體、高危性行為人群(性服務提供者和購買者),很多生活在城鄉結合部,他們的性病防護意識都比較差。」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副主任陳祥生教授指出,對自身預防來說,一是要忠於伴侶,二是使用保險套阻斷性病傳播。
專家還表示,梅毒要早防早治,早期打三針青黴素,監控2年就行了,晚期也有相應的治療方法,因此一旦發現疾病切勿諱疾忌醫。
未來兩三年目標包括基本消除先天梅毒
當天,廣州啟動了《廣州市全面推進梅毒綜合防治工作方案(試行)》,第一批今年在越秀、海珠、天河、荔灣、白雲和番禺啟動,第二批將於明年在黃埔、南沙、花都、增城、從化啟動。
按照方案,全市11個區將依照愛滋病流行情況,在未來兩三年分兩批依次實施全面推進梅毒綜合防治工作,包括性病診療機構(或門診)對性病就診者主動提供梅毒諮詢和檢測、為梅毒患者提供規範化診療服務、愛滋病自願諮詢檢測門診(VCT門診)的受檢者和社區藥物維持治療門診(MMT門診)的服藥者免費檢測梅毒,以及所有孕婦均納入免費HIV、梅毒和B肝篩查範圍等。目標包括讓九成的梅毒患者接受規範化診療、基本消除先天梅毒等。
(梁瑜 陳永華 楊上上)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