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毒發病 七成「靜悄悄」
據了解,抽血可檢查出隱性梅毒,所以今年起廣州市的梅毒防控進入社區,對社區全科醫師進行梅毒知識培訓,對社區高危人群宣傳梅毒防治知識。醫學指導/廣州市皮膚病防治所副所長、主任醫師葉興東文/記者盧文潔 通訊員陳慶璋梅毒發病率 廣州性病之首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通過性接觸等途徑傳播的一種慢性全身性性傳播疾病,16世紀初傳入我國。
-
廣州部署全面綜合防治梅毒工作
吸毒、高危性行為、同性性行為者是高危人群 新快報訊 2017年廣州市性病防治工作會議日前召開,會上宣布全市正全面啟動和推進梅毒綜合防治工作
-
孕產婦免費 進行梅毒篩查
本報海口5月7日訊(記者陳新)記者今天從海南省衛生廳獲悉,為全面了解我省孕產婦梅毒感染情況,及時發現孕產婦梅毒患者並予規範治療,減少並有效控制胎傳梅毒的發生,提高我省優生優育水平,全省近日開展了2007年梅毒母嬰傳播阻斷工作。 今年,全省推廣梅毒母嬰傳播阻斷工作。
-
【專家述評與論著】|非高危人群的肺癌篩查策略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胸外科,上海 200032 [摘要] 低劑量螺旋計算機斷層掃描(low-dos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LDCT)篩查肺癌可以將高危人群的死亡率降低20.0%。但是現行的高危人群篩查標準存在局限性,並不能覆蓋非高危人群,因此需要有新的具體的篩查策略應對非高危人群的肺癌篩查。
-
京將制定高危人群界定標準 五年25萬人免費篩查五癌
記者昨天從市衛生局獲悉,今年起,本市將連續5年開展「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每年為5萬高危人群免費篩查肺癌、乳腺癌、大腸癌、上消化道癌、肝癌五種癌症。針對這五種癌症,市衛生局正在組織制定惡性腫瘤高危人群的界定標準和癌症自我檢查指南、高危人群篩查檢查目錄和體檢套餐,制定完成後將向社會發布。 今年起,本市將連續5年開展「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每年篩查5萬人。
-
及早篩查助力梅毒臨床診療
根據2011年數據統計,我國梅毒患者達300萬,約佔全球梅毒感染的8%,亞太地區的22%。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慢性系統性性傳播疾病,傳染性極強。主要通過直接性接觸傳播,也可以通過手術、輸血等間接途徑感染。同時,梅毒也可以通過胎盤由母親傳播給胎兒,引發先天性梅毒。全球每年約150萬孕婦感染梅毒。
-
梅毒免疫檢測試劑獲準在中國上市 患者早期規範治療可治癒
東方網12月15日消息:「通過檢測梅毒螺旋體總抗體,不僅能降低在常規臨床篩查中發現感染病毒患者的漏檢可能性,還可有效檢測出不同分期的梅毒感染,為臨床醫生對梅毒感染者的早期診斷、鑑別診斷、治療監測提供保障。 上周五羅氏診斷在滬向媒體宣布了一種全新梅毒免疫檢測試劑獲準中國上市的消息。
-
廣州梅毒發病數年增一成 無症狀隱性患者佔半數
今年起各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初步篩查梅毒新快報訊 記者 李斯璐 通訊員 陳慶璋 報導 廣州昨日在全市範圍啟動基層社區梅毒防控工作,今年起,在各街道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可進行實驗室梅毒檢測初步篩查。「該類患者人數也正在增長,由於隱性梅毒具有『帶毒但不發病』的特點,且具備傳染性。目前隱性梅毒佔廣州梅毒疫情的50%,但要發現感染人群,難度十分大。」據專家介紹,晚期梅毒可以引起畸殘。孕婦患梅毒率0.6%值得注意的是,隱性梅毒也能使孕婦和胎兒受害。
-
專家:C肝是「沉默的殺手」 高危人群應及時篩查
新華社成都6月3日電(記者董小紅)「C肝普遍存在『發現晚、治療晚』的情況,通常C肝病毒感染者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患者如果沒有及時診治,很容易惡化,甚至導致肝硬化。」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技術官員陳仲丹說,C肝病毒感染高危人群需要主動及時篩查,以提高治療效果。
-
不少梅毒患者竟是六七十歲老人!有這「疹子」要注意
梅毒,是我們平常說的一種性-病,主要通過夫妻生活、血液、母嬰以及生活用品接觸傳播。近年來,梅毒在我國增長迅速,已成為報告病例數最多的性-病。據全國多地醫師介紹,性-病專科門診每周來看梅毒的病人以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和六七十歲的老年人居多。
-
有慢性闌尾炎竟是大腸癌高危人群?專家:消化道腫瘤早篩查可預防
龍頭新聞訊(實習生 張慧鑫 曹悅 記者 薛宏莉)你知道嗎,有慢性闌尾炎病史的患者竟是大腸癌的高危人群。近日,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消化內科正式加入「國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聯盟」,旨在通過規範消化內鏡診療,幫患者提高篩查意識,建立消化道腫瘤的早診、早治防控體系。
-
提高梅毒檢測質量控制梅毒疾病傳播——Elecsys Syphilis梅毒螺旋...
關於梅毒防控工作,早在2010年,我國衛生部就下發了關於《中國預防與控制梅毒規劃(2010-2020)》;隨後2011年發布了《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指出控制梅毒疾病傳播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梅毒實驗室檢測質量和加強梅毒篩查力度,尤其是對高危人群和獻血員的篩查。
-
產前常規篩查AIDS和梅毒
孕婦感染梅毒,其嬰兒患先天性梅毒的可能性極高。及早給予孕婦青黴素治療,可預防或減少先天性梅毒的發生。據報導,孕早期治療者,先天性梅毒發生率16.1%;而孕25周以後治療者,先天性梅毒發生率達46.4%。故孕早期即應在產前檢查時進行梅毒血清學篩查,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
-
今年體檢季不少單位將梅毒檢查列為常規項目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單位將「艾梅乙」列為員工體檢常規項目。3月,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就檢出了好幾例梅毒陽性感染者,甚至還有愛滋病毒陽性感染者。 將「艾梅乙」納入常規體檢項目,說明現在社會大眾對健康的重視程度在提高,對疾病防控的意識增強。 常規體檢裡檢查梅毒,究竟有沒有必要?張主任說,實際上,歷年來,浙江省乙類傳染病當中,梅毒基本上都排在第一或第二位。
-
風險模型可篩查高危患者 有助降低間質性肺病死亡率
風險模型可篩查高危患者 有助降低間質性肺病死亡率醫療界科技日報訊 (袁蕙芸 記者王春)近日,最新一期國際著名醫學雜誌《胸》在線發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溼科鮑春德教授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無肌病性皮肌炎
-
貴州: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啟動 五種常見癌可獲免費篩查
從當日開始,符合條件的貴陽市居民可免費篩查肺癌、乳腺癌、肝癌、大腸癌、上消化道癌(食管癌和胃癌)5種常見癌症風險。 據悉,2020年,貴州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將對1.5萬至2.5萬人進行防癌風險評估問卷調查,並對5大癌症病患高危人群進行臨床篩查,其中肺癌篩查1825人、乳腺癌篩查1800人、肝癌篩查250人、大腸癌675人、上消化道癌450人。
-
2017年4月起北京海澱孕婦可享愛滋病、梅毒、B肝免費篩查
為有效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傳染病的母嬰傳播,國家將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阻斷工作納入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近日,新京報記者從海澱區婦幼保健院獲悉,從4月開始,在海澱區的助產機構進行產檢和分娩的孕產婦,都可享受愛滋病、梅毒和B肝三種疾病的免費篩查檢測。
-
五大類癌症免費篩查,重慶啟動癌症早診早治項目
即日起,重慶市符合條件的居民可以進行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上消化道癌(食管癌和胃癌)、肝癌五種常見癌症的免費篩查。項目通過對肺癌、結直腸癌、上消化道癌、乳腺癌和肝癌五大常見癌症開展危險因素調查和高危人群評估、癌症篩查和衛生經濟學評估工作,以發現早期癌症和癌前病變,實施幹預措施,達到降低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延長患者生存和減輕癌症負擔為目的。
-
梅毒症狀有哪些 梅毒的預防和治療
初發時梅毒的表現為,少數微小淡紅色丘疹,漸漸增大及增多,梅毒患者的表面凹凸不平,溼潤而柔軟,呈大小不等的乳頭樣,摹樣或融合成大團塊呈菜花樣,紅色或汙灰色。4、梅毒的損害主要可出現在患者的口腔或咽喉部,同時伴有進食困難、吞咽困難、聲音嘶啞等狀。其症狀更為嚴重者還可能會因梅毒的損害堵塞氣管進而導致人窒息死亡,特別是在嬰幼兒梅毒患者中非常容易發生。
-
驗便即可篩查腸癌風險 致公黨千份基因檢測惠民項目啟動
活動將為煙臺市1000名腸癌高危人群免費進行基因檢測,幫助市民提前發現癌前病變和早期腸癌風險。本次健康公益活動由致公黨煙臺市委會主辦,得到了煙臺市衛健委、煙臺市總工會、煙臺市婦聯、煙臺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煙臺市老年體協等有關部門的積極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