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啟動 五種常見癌可獲免費篩查

2020-12-03 央廣網

  央廣網貴陽11月11日消息(記者陳屹)11月10日,2020年貴州省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啟動。從當日開始,符合條件的貴陽市居民可免費篩查肺癌、乳腺癌、肝癌、大腸癌、上消化道癌(食管癌和胃癌)5種常見癌症風險。

  據悉,2020年,貴州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將對1.5萬至2.5萬人進行防癌風險評估問卷調查,並對5大癌症病患高危人群進行臨床篩查,其中肺癌篩查1825人、乳腺癌篩查1800人、肝癌篩查250人、大腸癌675人、上消化道癌450人。項目還將對2019貴州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陽性人群進行隨訪。

  2020年度貴陽市篩查對象年齡段為45至74歲(以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為準),本市常住戶籍人口,未被確診為癌症或嚴重身體疾病者的居民。凡符合條件且自願參加的居民,可前往貴陽市南明區、雲巖區、觀山湖區、烏當區、花溪區、白雲區等6個城區,由各區疾控中心、指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其進行問卷調查及高危人群評估,初篩出需要進行臨床篩查的高危人群。對評估出的癌症高危人群,將通過預約系統進行篩查預約,到貴州省人民醫院進行免費篩查。

  針對我國城市高發的五大類癌症(肺癌、大腸癌、上消化道癌、乳腺癌和肝癌)開展危險因素調查、高危人群評估、癌症篩查、衛生經濟學評估和隨訪工作的全國部分省市「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項工作啟動於2012年,2019年貴州加入該項目。這一項目旨在通過對五大類常見癌症推廣實施城市常見癌症高危人群評估、篩查和早診早治技術,提高早期發現、診斷、治療的比例,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患者生存和生活質量,減輕個人和社會腫瘤疾病負擔。

  11月10日的啟動儀式後,貴州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貴州省癌症中心、貴州省人民醫院還開展了2020年貴州省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培訓會。

相關焦點

  • 五大類癌症免費篩查,重慶啟動癌症早診早治項目
    五大類癌症免費篩查,重慶啟動癌症早診早治項目 2021-01-09 0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人,這五種常見癌症可以免費篩查了,快看你是否符合條件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重慶市腫瘤防治辦公室供圖 一年一度的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開始了。今日(8日),來自重慶市腫瘤防治辦公室消息,2021年度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已經啟動。
  • 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發布 推動早診早治規範化進程
    針對惡性腫瘤的早期篩查,中國一直缺乏全面的、權威的指南和共識。北京抗癌協會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杜鵬表示,在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各學組組長、委員及專家的共同努力下,肺部腫瘤、胃腸腫瘤、食道腫瘤、泌尿系腫瘤、肝膽腫瘤、婦科腫瘤等瘤種的早癌篩查有了權威的指南,中國癌症防治水平將邁上新高度。「早癌篩查需要規範化。」
  • 京將制定高危人群界定標準 五年25萬人免費篩查五癌
    記者昨天從市衛生局獲悉,今年起,本市將連續5年開展「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每年為5萬高危人群免費篩查肺癌、乳腺癌、大腸癌、上消化道癌、肝癌五種癌症。  目前,惡性腫瘤已成本市居民首位死因,其發病率年增長率為1.6%,本市每年新發癌症病例3.7萬餘人,平均每天約104位市民患上癌症。  肺癌、乳腺癌、大腸癌、上消化道癌、肝癌是本市居民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的癌症。針對這五種癌症,市衛生局正在組織制定惡性腫瘤高危人群的界定標準和癌症自我檢查指南、高危人群篩查檢查目錄和體檢套餐,制定完成後將向社會發布。
  • 天津四癌免費篩查來了!這個年齡段的人可以去!附時間地點全攻略
    2019年天津市常見惡性腫瘤聯合篩查項目已經啟動4月到9月在市內六區和薊州區開展預期為4.8萬名40-74歲居民提供免費的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聯合篩查本次篩查在問卷初篩基礎上,20個示範點街道的居民將同時獲得免費的胸片和腹部超聲檢查,女性還將獲得免費的乳腺超聲檢查
  • 博爾誠:全球首創基因甲基化胃癌早診產品獲批,掀起癌症早診創新革命
    面對胃癌防治嚴峻形勢,我國在胃癌篩查上下了大量功夫。2017年,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牽頭制定了《中國早期胃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意見(2017年,上海)》,提出新型胃癌篩查評分系統。同時,國家也推出了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農村癌症早診早治項目等,在人群眾開展包括胃癌在內的多種癌症篩查。
  • 趙任教授:一次早篩,獲益無窮,加速推進大腸癌早篩早診早治一體化
    據2019年1月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一期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從發病人數看,2015年結直腸癌位居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第三位,前兩位分別是肺癌、胃癌。另據世界衛生組織2020年2月最新的《2020年世界癌症報告》顯示,在過去20年中,乳腺癌和大腸癌的發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尤其是在城市地區。比較而言,從70年代到90年代,肝癌、胃癌、和食管癌曾是中國最常見的癌症,包括城市及農村。
  • 早篩早診早治!這家醫院乳腺中心的原位癌早篩率達20%
    據記者了解,這些正是得益於專科聯合體檢中心對乳腺癌實現早期篩查、早期診斷的模式,讓乳腺癌的診治實現了質的飛躍。乳腺中心聯合體檢中心,早篩原位癌檢出率達到20%據記者了解,全球頂尖的乳腺中心對乳腺原位癌檢出率有客觀評價指標,即原位癌在所有乳腺癌類型中約佔20%-25%。從2016年至今,省醫乳腺二科每年數據都在20%,原位癌檢出率與歐美國家基本持平。
  • 驗便即可篩查腸癌風險 致公黨千份基因檢測惠民項目啟動
    原標題:驗便即可篩查腸癌風險 致公黨千份基因檢測惠民項目啟動來源:膠東在線膠東在線消息,1月15日,由致公黨煙臺市委會發起的
  • 諾輝健康獲國內「癌症早篩第一證」,產業邁入加速期?
    [億歐導讀] 能讓癌症治療事半功倍的不是「神藥」,而是早篩早診早治。預期用途中首次出現「篩查」此次常衛清註冊證「早篩」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次明確了具有「篩查」的用途,它的適用人群為腸鏡依從性差的40-74歲的結直腸癌高風險人群(判定參照《中國結直腸癌早診早治專家共識》)的篩查,這其中包含了具備腸癌高風險但是沒有臨床症狀的人群。
  • 全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成立 罕見病早診早治
    作為中國新生兒篩查領域內首個溶酶體貯積症診療協作網,它對全國新生兒篩查以及兒童罕見病診療能力的提升具有裡程碑意義。「協作組的成立旨在提升對溶酶體貯積症這一類罕見病的認識和診斷,共同探索並建立國內溶酶體貯積症的篩查、診斷、治療全流程體系,加強臨床和檢驗人才培養,使得患兒能夠真正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角逐萬億市場 泛癌種早篩和單癌種早篩和誰能成為主流?
    2020年9月,行業頭部企業Grail申請IPO,並宣布計劃於2021年以LDT方式推出泛癌種早篩產品Galleri,可檢測50餘種癌症,用於50歲以上無症狀人群癌症篩查,讓泛癌種早篩受到了空前關注。隨著泛癌種早篩產品逐漸成熟,行業內呈現出了單癌種早篩和泛癌種早篩雙足鼎立的局面。泛癌種早篩發展現狀如何?存在哪些不利因素?
  • 百億併購爆發、首個「早篩」註冊證獲批,癌症早篩市場風口已來
    中國首張癌症早篩註冊證11月9日,中國第一個癌症早篩產品——「常衛清」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預期用途中明確該產品適用於「40-74歲結直腸癌高風險人群的篩查」。這是中國目前唯一一款癌症早篩產品,註冊證中明確寫明了「篩查」的預期用途。
  • 基因檢測之癌症早篩行業深度報告:藍海市場,新興賽道
    其中,新發病例中排名前五是肺癌(佔癌症總發病人數的 11.6%),乳腺癌(11.6%), 結直腸癌(10.2%),前列腺癌(7.1%)和胃癌(5.7%);死亡率最高的五種癌症 分別是肺癌(佔癌症總死亡人數的 18.4%),結直腸癌(9.2%),胃癌(8.2%),肝 癌(8.2%)以及乳腺癌(6.6%)。
  • 最全腫瘤科普:腫瘤預防、早診篩查、治療 一文全包括
    本文將近15000字,可謂是史上最全腫瘤科普,關於腫瘤防治的基本知識都在裡面:什麼是癌症,癌症預防,癌症篩查和早診,癌症早期徵兆,腫瘤標誌物,基本診治原則。著名節目主持人   李詠去世的消息刷爆網絡,大家都表示震驚,不敢相信。確實,一直以來,李詠都是陽光正面的形象。
  • 【深度研究】癌症早篩:創新萌芽期的藍海市場, 中外同臺競技的新興...
    在過去的20年,美國患癌人群總死亡率已經下降25%,而中國的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仍處於上升態勢,未見拐點。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國對腫瘤的早診早治認知不足,缺乏有效的篩查手段,患者就診時大多數為中晚期,治療預後差,導致我國腫瘤治療效果遠不如西方國家。在充分有效且副作用低的癌症治療技術被被開發出來之前,癌症的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症治療效果的關鍵。
  • 精準醫學精英企業家論壇在廣州舉行, 癌症早篩早診和腫瘤免疫治療...
    圍繞癌症早篩早診、腫瘤治療等熱點話題,來自迪安診斷、泛生子、燃石醫學、百濟神州、碳雲智能的5家行業大咖,現場解讀精準醫學前沿動態,探討產業布局與市場機遇。,早診早篩對於提高生存期、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非常有意義。
  • 諾輝攜浙數理醫學會啟動社區大腸癌篩查項目
    2月4日,由浙江諾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發起,浙江省數理醫學學會開展的"社區大腸癌篩查項目"在杭州正式啟動。項目由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牽頭並聯合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等地區八家醫院共同實施,旨在通過線上和線下結合,利用分子標誌物的精準科學手段,提高篩查便利性和順應度,實現針對目標人群的大規模腸癌及癌前病變篩查。
  • 多靶點糞便FIT-DNA聯合檢測技術在體檢人群中的腸癌早篩價值顯現
    會上,多靶點糞便FIT-DNA聯合檢測技術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體檢人群的應用數據報導得到與會專家的廣泛關注與高度認可,為國民高發癌症的早篩早診早治提供了新思路。 中國結直腸癌發病形勢嚴峻,早篩查是防治關鍵 中國結直腸癌發病形勢嚴峻。
  • 重磅|中國首次多中心大樣本子宮頸癌篩查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報告發布
    該項目歷時3年,共納入60 732名婦女。研究成果表明,在城市和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現有服務能力條件下,採用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測作為子宮頸癌初篩技術,具有較好的篩查效果與成本效益,是滿足我國婦女子宮頸癌篩查巨大服務需求的最優選擇,為我國最終消除子宮頸癌提供了充分的科學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