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揭穿吃魚的4大謠言!你曾經信過幾條?

2021-01-18 兒童營養師王斌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曾聽老人說過:

吃魚能明目能補腦;

吃魚皮會中毒;

吃魚膽清火明目;

……

這些傳言是真的嗎?

今天斌姐要來給大家闢4個謠言,

並和大家再詳細探討一下寶寶吃魚的學問。

謠言1 吃魚眼明目、吃魚腦補腦

錯!

魚眼中含有n-3系多不飽和脂肪酸,對視網膜有幫助,但含量很低,起不到明目作用,加上口感那麼差,就別為難寶寶了。

再說魚腦,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質,DHA含量也不高,還是重金屬的聚集地,所以就別吃了。

謠言2 吃魚皮會重金屬中毒

錯!

魚皮口感爽滑,有些寶寶很喜歡吃。但傳言說:魚皮容易被重金屬汙染,給娃做魚時要去除。

其實,目前並沒有數據說明所有的魚皮都有重金屬汙染的現象。而且就算是有,也要吃很多才會有害!少吃魚皮的主要因素還是要控制脂肪的攝入量。

謠言3 吃魚膽清火明目

錯!

大多數魚膽有毒!

寶爸媽在處理魚時也要注意,一定要摘除魚膽;如果不慎將魚膽弄破,一定要充分清洗乾淨,尤其注意不要把汁液弄進眼睛。

之前看過這樣一則新聞:一女子吃了魚膽後,進了ICU!

謠言4 養殖魚含激素和抗生素

錯!

養魚是禁用激素的,就算用了,魚也不會長得更大更肥,誰會做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另外正規養殖場會合理使用抗生素,殘留在人體可攝入的安全範圍內,對於健康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

這3種魚,絕對不能給娃吃!

1 高汞魚

研究顯示,汞對嬰幼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影響極大,而魚貝類就是人體攝取汞的主要食物。

因此,汞含量高的魚一定不要給娃吃,包括:鯊魚、旗魚、方頭魚、劍魚、吞拿魚、長壽魚、金目大眼鯛等。

2 野生魚

野生魚,是指完全在自然環境水域裡生長的魚,遠比不上養殖魚有保障!

如果生存環境不達標,魚體內就會富集有毒有害的物質,寶寶吃了可能會發生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尤其是喜歡野釣的家長,在自家小河邊等地方釣的魚,沒有安全保障,是不建議給娃吃的!

3 鹹魚

醃製的鹹魚鈉含量高、容易產生致癌物亞硝胺,是不適合給寶寶吃的。

大人可以偶爾吃,但每次不要貪嘴,少吃一點。

適合給孩子吃的魚

刺少並且富含DHA的低汞魚,包括:小銀魚、三文魚、沙丁魚、海虹、黃花魚、龍利魚、鱸魚、帶魚等。

龍利魚和巴沙魚的區別

近些年,這兩種魚憑藉著沒刺,肉質鮮嫩,不僅成為寶寶輔食的首選,還成為了酸菜魚、水煮魚的主角。

但其實他們的問題不少,選錯了等於坑娃!

龍利魚價格昂貴,很多商家要用巴沙魚來「冒充」龍利魚。

巴沙魚是東南亞淡水鯰魚的一種,越南音譯為「卡巴沙」(CABaSa),意思是「三塊脂肪魚」,因為該魚腹腔內積累有三塊較大的油脂,約佔體重的58%,營養價值不是很優。

所以建議選龍利魚,肉質細嫩,營養價值高於巴沙魚,更適合給寶寶吃。

這4種魚肉做法不要給娃吃

炸、烤、醃、生

1 炸

早有研究發現,魚的很多營養素(例如維生素D、DHA)經油炸後只剩下一半左右。

油溫一高,還導致魚中的脂肪含量增加,讓娃吃進許多脂肪。

B族維生素(B2, B6等)也有不同程度損失,營養便會隨之降低,只能白白浪費了這麼好的食材。

2 烤

魚肉在烤制的過程中容易產生苯並芘等多環芳烴類致癌物,尤其是烤焦的部位含有雜環胺類致癌物。

3 醃

醃製的魚鈉含量高,也容易產生致癌物亞硝胺。

4 生

淡水魚中常有寄生蟲,吃未煮熟的魚或生魚,有可能患寄生蟲病。

魚肉最適合的2種吃法

清蒸、水煮

對寶寶來說,清蒸、水煮才是最適合的吃法。

不但能較好地保存DHA,也能保留大部分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營養素。

1 清蒸

要沸水旺火,魚肉處理的儘量小、薄,以縮短蒸魚的時間。

2 水煮

調味應清淡,水煮時湯中溶解了部分水溶性營養素,在吃肉的基礎上也可適量喝鮮美的魚湯。

魚刺卡喉怎麼辦?

一般來說,吃魚後娃被魚刺卡住,大寶寶和小寶寶表現是不一樣的:

小寶寶進食哭鬧,拒絕再吃。

大孩子說喉嚨疼、不舒服,要考慮孩子是否被卡到了。

魚刺卡喉時,如果不能咳出,也不能明確魚刺的部位,一定要去醫院檢查,請醫生協助取出。

不建議通過吃饅頭或其他食物的方式將魚刺咽下去,因為魚刺被吞咽後可能會刺傷食道,或者銳利的魚刺可能會扎穿黏膜,進入到食管旁邊的間隙裡,這樣會導致感染,還會導致醫生治療的困難會進一步加重。

給寶寶吃魚最好現做現吃,

避免吃不新鮮的魚肉。

在明天的推文中,

斌姐將給大家推薦幾道

適合寶寶吃的魚食譜,

敬請期待!

你最常給寶寶吃什麼魚?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作者簡介:兒童營養師王斌,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國家高級營養講師。擅於將醫學與現代營養知識相結合,專注於母嬰營養健康領域,手把手教你科學餵養孩子!

相關焦點

  • 這些是6月北京地區最大的謠言,你信過幾條?
    今天,闢謠君為大家整理了6月份北京地區的幾大謠言你信過幾條?謠言圖片裡民警戳戳戳掃掃掃的,實際上只是在用這部「手機」掃描查驗身份證!謠言03華為內部有間諜傳言:部分網民在網上傳播「華為內部有美國間諜被抓」「華為某高層被抓」等信息,個別網絡大V跟風炒作。
  • 央視發聲闢謠:「多寶魚是致癌魚」這條謠言不許再傳了
    央視發聲闢謠:「多寶魚是致癌魚」這條謠言不許再傳了2016-02-28 09:33:00  水產養殖網  文章中對「「千萬別吃魚了,可致癌致胎兒畸形!養殖戶都不敢吃!」」這篇文章被定行為謠言。&nbsp&nbsp&nbsp&nbsp雖然此處沒有明說多寶魚,但是作為多寶魚人,怕是大家十分清楚呀,這條謠言害的我們有多苦,想起來都是一把辛酸淚。
  • 流傳甚廣的中國近現代史20大謠言,很多人信了!
    謠言1:民國時期,中國沒有石油闢謠:小時候你的老師告訴你,美國石油勘探專家到中國打了幾個洞,沒發現一滴石油,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早在1913年,美商美孚石油公司就在陝西省延長縣發現了石油。1921年,日本人在遼寧撫順發現了油頁巖。1923年,法國石油勘探人員又在四川省發現了石油。
  • 別信!新冠肺炎奇葩謠言大集合,憋不住笑的,請一笑而過
    也就是說各種謠言至少還會,在這十多天裡,千裡奔襲到你家。,看了你別笑~笑了,就請一笑而過~神奇偏方類飲高度酒可消滅病毒活性?野述君親證,一直沒停過,不信你來野述集市下個單,我發你試試!蔬菜稀缺,需大量囤貨!
  • 李四光預測中國60年內有4次特大地震?地震四謠言你信過嗎
    地震四謠言你信過嗎 2019-05-13 19:4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闢謠!關於糖尿病的10個謠言大曝光
    謠言四:「吃藥是萬能的,不用控制飲食,不用運動」闢謠:有些糖尿病患者覺得只要吃了藥,打了胰島素,就可以大吃大喝了,不需要控制飲食了。其實這樣是不對的,無論什麼藥物治療,都該控制飲食,適度運動,避免血糖波動過大。
  • 闢謠!支付寶/微信官方:大數據鎖定 35 萬人是謠言
    支付寶/微信官方:大數據鎖定 35 萬人是謠言其中有一則所謂網友投稿的謠言表示,這次微信和支付寶立了大功,很快就鎖定了 35 萬人,因為疫情之後市場內一直沒有現金交易,所有人都通過支付寶和微信進行支付,這個支付方式也方便了大數據確定有關人員,據說圈定了一個35萬人的大名單。
  • 那些瘋傳的地震謠言又開始橫行了,你信了幾條?
    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成事實。作為一名不完美但負責任的科普小編,我覺得很有必要粉碎一下這些不科學的謠言。本文章將介紹與粉碎那些瘋傳的地震謠言,你信了幾條?曾經有人統計了各行各業的商業頂尖大佬,諸如馬雲,馬化騰,李彥宏等60名大佬,統計他們的學歷,發現985高校畢業的有27個,211高校畢業的有7個,名校出身的明顯更具有優勢,普通大學本科畢業的13個,沒有上過大學的只有13個。所以,證明一件理論要有科學性,避免偶然性。「地震雲」把偶然事件當做有規律性的科學,顯然違背了科學。
  • 闢謠| 關於疫情的這40大謠言 一個都別信!快轉給身邊人……
    不過,與2003年非典時期不同的是,如今的網際網路發展大大縮短了謠言的生命周期,通過一些搜索網站的數據可以看出,不少關鍵詞在謠言盛行時達到搜索峰值,但在闢謠後就斷崖式下跌。越是特殊時刻,我們越要理性思考,闢謠更是要跟得上!今天,我們來闢掉還在朋友圈廣泛流傳的40大「頑固型」謠言。
  • 謠言哪裡跑?細數那些年「忽悠」你的食品藥品類謠言
    「你聽說了嗎?紫菜都是塑料做的!」「啊?那我還能吃啥?」。您可別當真,這是2017年初流傳在網絡、坊間的一條謠言! 2017年年初,一條有關「塑料紫菜」的視頻在網上瘋狂傳播,導致多家品牌廠家的產品全部下架,紫菜廠家叫苦不迭。
  • 【科學闢謠】謠言預警!魚「不知飽」被撐死?
    科學闢謠平臺由中國科協、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和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主辦,中央網信辦指導,全國學會你怎麼餵魚 | 圖蟲創意餵養金魚很有講究,經常聽人說,餵魚的時候不能餵太多,金魚吃東西不知道飽在投食過多的魚缸裡「香消玉殞」後,金魚們往往被扣上「不知飽」的帽子,而那些魚塘裡養的魚們則似乎都懂得進餐禮儀,難不成金魚真的品種特殊,比別的魚笨?也就有很多飼養過金魚,尤其是養死過金魚的人常常教導新手,餵金魚的時候不能往魚缸放太多食物,否則它會一直吃,一直吃,直到撐死為止。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雖然金魚並不聰明,但也不至於傻到被撐死。
  • 關愛爸媽朋友圈:TOP100謠言大闢謠
    4、清明蔗,毒過蛇較真鑑定:別吃發黴的就沒問題。甘蔗的上市季節一般是從每年第四季度到次年清明,到快下市的時候,儲存了幾個月的甘蔗有可能發生黴變。很多真菌都可以導致甘蔗發黴變質,其中一種叫「節菱孢黴」的有毒物質最為可怕,可以產生神經毒素。
  • FDA重磅警告,這8種魚高汞、致癌,別給娃吃
    今天科大大(ID:kexueyuer2012)就跟大家聊一聊「吃魚」那些事。1闢謠!吃魚4大謠言,別信!關於吃魚,民間有這樣4個傳言:謠言1:吃魚眼明目、吃魚腦補腦事實真的如此嗎?來源:南昌晚報謠言4:養殖魚含激素和抗生素,不能吃養魚是禁用激素的,就算用了,魚也不會長得更大更肥,誰會這麼無聊呢?
  • 青島網上闢謠平臺披露2020年度典型網絡謠言
    青島2月4日封城?膠州2例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21375人?福州北路立交橋出現「異樣」?每逢大事必有謠言,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伴隨而來的是各類謠言漫天飛,你的朋友圈裡一定少不了上述言之鑿鑿的「新聞」,當然最終都被證實為謠言。歲末年終,青島網上闢謠平臺總結了2020年度青島流傳的典型謠言,有你信過的嗎?
  • 這些朋友圈謠言你轉過幾條:不鏽鋼杯泡茶有毒
    用不鏽鋼杯子泡茶有毒」,「食物相剋對照表,太可怕了」……每隔一陣子,微信朋友圈裡就會流傳著這樣一些說法,你身邊的親友是否也曾瘋狂轉發?在健康知識魚龍混雜的資訊時代,謠言的力量常常會比闢謠的聲音更猛烈。生命時報採訪多位業內專家,請他們總結出幾類最頭疼的飲食謠言,並逐一解讀。
  • 闢謠:這些謠言信不得
    俗話說:「謠言止於智者」,為了讓那些危言聳聽的謠言徹底「安靜下來」,今天就為大家闢謠幾個健康謠言!​​謠言一:電子菸無毒無害謠言二,喝「千滾水」會造成亞硝酸鹽中毒尤其是電開水器裡的水由於反覆煮沸,會產生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喝這樣的「千滾水」,會導致亞硝酸鹽中毒。
  • 疫情謠言滿天飛?闢謠神器來幫忙
    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人們通過鍵盤就能發表個人言論,改變了之前人與人面對面的談話,進而隔著屏幕就能誇大其詞,發表各式各樣的評論等等,進而可能會有謠言的出現,蓄意迷惑我等眾人。甚至有人對傳播的謠言不加思考和論證就轉發傳播,給部分人造成傷害,謠言止於智者,闢謠就此產生。
  • 央視315闢謠:所有的食物相剋都是謠言,相信科學勿信謠言
    VC和砷形成砒霜; 豆腐和蜂蜜不能一起吃,否則會耳聾; 其中比較搞笑的,羊肝和紅豆不能同吃,容易中毒,無藥可解,唯有吃雞屎……等等。 央視315已闢謠:這些所謂的食物相剋都是謠言: 在央視315晚會上,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和營養工程學院的範志紅副教授表示,這些都是謠言!
  • 攻略丨闢謠特工隊教你如何自主求證消息
    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點擊標題跳轉到官方推文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是由中央網信辦(國家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主辦,新華網承辦,多部委指導、十餘家區域性闢謠平臺聯合、百餘名專家參與的謠言信息聯動發現、聯動澄清平臺。
  • 【網絡闢謠】四大地震謠言,你知道幾個?
    【網絡闢謠】四大地震謠言,你知道幾個?澎湃號·政務 ▼▼▼網絡時代的謠言總是在不經意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