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可提高老年癌症倖存者的身體,心理健康

2020-11-02 無界共享

活躍的老年人-包括癌症倖存者-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比久坐的同齡人更好。

美國癌症協會的研究人員說,更規律的中度到劇烈運動量和較少的久坐時間可以改善老年癌症倖存者和沒有癌症診斷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研究合著者埃裡卡·裡斯·普尼亞(Erika Rees-Punia)博士說:「這些發現增強了無論您的年齡或癌症病史,多動少坐對於身體和精神健康的重要性。」

Rees-Punia在癌症協會的新聞稿中補充說:「這特別重要,因為我們中的許多人,尤其是癌症倖存者,可能會留在家中避免接觸COVID-19,並且可能會感到有些孤立或沮喪。」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小組分析了參加該學會的癌症預防研究II營養研究小組的近78,000人的有氧運動和肌肉增強活動,坐著時間以及身心健康。

研究人員發現,最活躍和最不活躍,最不活躍和最久坐的人在心理和身體健康方面具有臨床意義的差異。

他們說,這些發現支持定期運動和減少坐姿的重要性,以此來改善老年男女的生活質量。

美國癌症協會的身體活動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周進行150至30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75至150分鐘的劇烈運動。他們還建議限制久坐行為,例如屏幕時間。

Rees-Punia說:「您喜歡的簡單散步或其他體育鍛鍊可能對您的身心都有好處。」

該報告於10月20日發表在《癌症》雜誌上。

相關焦點

  • 美國癌症協會研究發現中老年人經常運動並減少座位時間對身心有益
    消息來源於微信公眾號:VR心理健康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CS)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經常進行體育活動的老年人的整體身心健康狀況更好。這項發表在《癌症》(CANCER)雜誌上的研究表明,較高量的常規中等到劇烈的體育鍛鍊(MVPA)和較低的久坐時間與老年癌症倖存者和老年人的全球精神和身體健康狀況相關(Self‐reported physical activity, sitting time, and mental
  • CA:腫瘤指南中康復和鍛鍊建議的系統回顧
    該倡議的目標是制定一套康復幹預措施,加強保健系統,通過提高對康復資源的認識和獲得這些資源來提供康復服務,以改善人口健康。鑑於癌症及其相關治療的急性、持續和晚期影響,世衛組織指定腫瘤學為這一行動的優先領域。
  • 運動鍛鍊是如何改善人體健康的?
    運動的個體的血液可讓大腦更年輕!doi:10.1126/science.aaw2622眾所周知,鍛鍊可以使思維更敏銳:鍛鍊身體的人和老鼠在認知測試中表現更好,經常鍛鍊的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風險更低。現在,在一項驚人的發現中,研究人員報告說,經常鍛鍊的老鼠的血液可以使久坐不動的老鼠的大腦活躍起來。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Science上。
  • CA:美國癌症倖存者與日俱增,中國差距不小!
    2019年的報告顯示,0-19歲的年輕癌症倖存者極少,僅佔不到1%,20-64歲的癌症倖存者佔36%,大部分癌症倖存者年齡均在65歲或以上。2016年的報告雖然沒有專門計算65歲以上人群的佔比,但兩次報告的結果均顯示60歲以上的人群佔據了癌症倖存者的大約3/4。
  • 歷時18年的研究證實:堅持運動更長壽,可降低13種癌症發病率
    圖源網絡同時該研究還為癌症與鍛鍊之間的關係提供了其他新發現,其中包括:相比起鍛鍊的方式,總運動量對預防癌症比較重要;鍛鍊可以減少吸菸人群患肺癌的可能性,卻無法預防不吸菸的人患上肺癌等等。科學適當的鍛鍊有利於預防癌症的發生,而究竟鍛鍊是如何達到這一目的?
  • 柳葉刀:年輕癌症倖存者晚年出現嚴重健康問題風險高於普通人群
    但鑑於近幾十年癌症治療手段不斷改善,尚不明確目前確診癌症的成年早期患者是否仍會出現與該研究類似的結局。然而,研究者稱,該研究結果強調了對年輕癌症倖存者進行終身長期篩查的必要性。 既往研究證明,兒童癌症倖存者出現過早死亡或心臟病、循環系統疾病等與治療相關的長期健康問題的風險較高。
  • 911倖存者可獲免費醫療 華人申請健康計劃寥寥可數
    911倖存者可獲免費醫療 華人申請健康計劃寥寥可數
  • 60歲還堅持鍛鍊的人,身體正在用四大好處回報他……
    經常鍛鍊能改善骨骼血液循環,增強物質代謝,減少鈣流失;運動還可增強關節的柔韌性、靈活性和協調性,防止關節肌肉萎縮、韌帶鬆弛、滑液分泌減少等,防治老年性關節炎。而每天適度運動,一方面讓身體變得「飢餓」;另一方面也促進了胃腸道蠕動,增加消化液分泌,提高消化吸收功能。4消除孤獨感如今「空巢老人」越來越多,老人心中的孤獨感日漸增強。多做些類似自然養生操、太極拳之類的運動可起到「清心」的作用,令氣血舒暢,身心充實,更能活在當下,放空心情。
  • 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好處
    消息來源於微信公眾號:VR心理健康 眾所周知,運動對身體有許多益處,但你是否知道,它在對付抑鬱、焦慮、壓力等方面同樣有效。
  • 2030年,中國人的健康會是什麼樣子?
    近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意見提出一系列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專項行動,面向孩子、老人、勞動者等重點人群,覆蓋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疾病,明確了到2022年和2030年的總體目標。未來,我們的健康將是什麼樣子,一起來看——
  • 科學家告訴你運動如何改善健康抵禦多種疾病?
    【1】對抗癌症,最好的方法是多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新聞閱讀:A workout a day may keep cancer away世界癌症專家峰會上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多一些身體鍛鍊,少一些癌症治療,這會有助於人類遠離癌症。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會議於月底在芝加哥舉行。
  • Nature子刊重磅:健康老年腸菌,讓年輕人「煥發新生」
    知幾文獻速遞是一個周更欄目 分享一周人體微生態及公共衛生相關前沿新聞 01 Nature子刊:健康老年腸菌,讓年輕受體「煥然一新」
  • 衛健委舉行我國無償獻血、老年健康工作進展情況發布會
    項目主要目的,一是了解和掌握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狀況和需求,二是提高基層工作人員心理健康服務技能水平,增強常見的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早期的識別能力,三是增強老年人心理健康意識,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  第四,啟動第二批全國安寧療護試點。
  • 美國癌症學會:2019年癌症研究大事記
    而且,從事的運動量越大,患上這些癌症的風險就越低。對於那些已經被診斷患有乳腺癌、結直腸癌或前列腺癌的人來說,經常鍛鍊有助於降低癌症復發的機率。癌症診療成本對倖存者有多重的、持續的影響好消息是,有越來越多的癌症病人存活了下來;壞消息是,它給倖存者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 金醫健康|老年健康宣傳周——關注老年「肌少症」
    金醫健康|老年健康宣傳周——關注老年「肌少症」 2020-08-25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癌症患者能運動嗎?各個階段的自我鍛鍊方法不一,千萬別做錯了
    不過在不同的階段,癌症患者的運動需求是不一樣的,還需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合適的運動量以及運動項目。癌症患者在各個階段如何運動?1、在接受治療和恢復期體力允許的情況下,癌症患者在治療期間可選擇輕緩運動,能改善身體機能,減輕疲勞和乏力感,進而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不過還需根據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個人愛好以及年齡選擇合適的運動。
  • 地震對倖存者心理有何影響
    核心提示:中國科學院日前披露的一項針對汶川地震災區居民心理援助的研究表明,創傷後應激障礙是地震災區常見的心理疾病,在接受調查的1563名16歲以上的災後倖存者中,臨床應激障礙症狀的發生率超過7成。   中國科學院日前披露的一項針對汶川地震災區居民心理援助的研究表明,創傷後應激障礙是地震災區常見的心理疾病,在接受調查的1563名16歲以上的災後倖存者中,臨床應激障礙症狀的發生率超過7成。   創傷後應激障礙是某些個體在經歷了異乎尋常的威脅性、災難性事件後所發生的一種嚴重、複雜的心理疾病。
  • 冬日需防身體流感更要防「心理流感」
    冬天,除了易發生身體流行性感冒之外,還是「心理流感」(冬季抑鬱症:季節性情感障礙)的高發季節。冬日養生謹防季節性「心理流感」天氣寒冷,我們常發現自己的情緒就像患「流感」一樣——整天做什麼事都覺得「沒意思」、打不起精神,還常感到壓力很大、不想動,睡覺時間不短但質量差、多夢,醒後仍感覺十分疲憊,去醫院檢查身體指標卻大多正常。
  • Exp Physiol:鍛鍊身體能夠提升腸道微生物多樣性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微生物群多樣性(不同物種的數量和這些物種種群的均勻度)的提升伴隨著與健康水平的提高。現在,發表在《Experimental Physiology》雜誌上的研究表明,我們將氧氣輸送到組織的效率(心肺健康)能夠準確預測腸道微生物群的多樣性。
  • 美媒:研究稱辦公室工作或可預防老年認知能力下降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7月7日報導,劍橋大學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從事不那麼需要體力活動的工作——通常是辦公室工作和文職工作——的人,老年時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要低於從事更多體力勞動的人。報導稱,缺乏體力活動和鍛鍊是導致嚴重健康問題的已知風險因素,這些健康問題包括記憶力減退和注意力不集中等認知損傷。但體力活動是否能防止認知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