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深化生物醫藥領域開放合作 上海創新源 河南應用場

2020-12-05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8月6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2020年度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印發,我省深化生物醫藥領域開放合作,探索實施「上海創新源·河南應用場」模式,做大做強特色優勢領域同時加快創新藥物研發和產業化。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醫藥、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等醫療資源需求高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面臨著重大發展機遇期。我省生物醫藥產業具有較好基礎,整體規模穩居全國前5位,在生物育種、現代中藥、新型疫苗、醫用耗材、診斷檢測等領域具有較強競爭力。

  為把握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的新趨勢和產業布局的新動向,《方案》梳理了我省年內能夠有所突破、取得成效的22項具體工作,並提出了明確目標。注重打造優勢品牌,支持南陽加快建設全國艾草產業基地,加大艾草深加工產品艾葉精油和配方精油研發力度,實現國內市場份額突破70%;注重深化開放合作,重點推進與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等知名院所的戰略合作,支持張江自創區與鄭洛新自創區在生物醫藥領域開展全面合作,共建生物醫藥共性技術創新與轉化平臺;注重強化平臺支撐,結合「十四五」創新驅動戰略布局,力爭完成2個創新藥獲批生產上市,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達到20種,P3實驗室建設取得突破。

  生物醫藥產業已成為全球未來產業競爭的熱點領域和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說,我省希望通過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提升醫藥產業核心競爭力,力爭今年全省醫藥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4000億元。(記者 欒姍)

責任編輯:祝萍

相關焦點

  • 無錫深化與日本產業鏈對接 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領域將合作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無錫深化與日本產業鏈對接,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領域將合作無錫與其最大的對外貿易夥伴日本,將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產業領域展開更緊密的合作。無錫日本產業鏈對接合作大會現場。宦瑋 攝9月10日,無錫市召開無錫日本產業鏈對接合作大會。無錫市委書記黃欽表示,舉辦無錫日本產業鏈對接合作大會,就是為了「興旺產業、興盛城市、加深感情、加強合作」,堅定共享機遇、共贏發展的追求,合力提升產業合作的緊密性、對衝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日本國駐上海總領事磯俁秋男表示,新冠疫情等促使各國開始重新審視全球供應鏈。
  • 河南省省長調研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時強調 深化制度創新打造...
    來源:中國證券網12月1日,河南省省長尹弘在鄭州調研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工作,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為著力點,持續強化制度創新,將自貿試驗區加快打造成為對外開放高地,在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示範引領作用。
  • 把脈中醫藥創新發展,南京棲霞生物醫藥「小矽谷」崛起
    △棲霞高新區管委會負責人作推介    南京中醫藥大學胡立宏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張衛東教授、暨南大學葉文才教授等著名專家分享了他們在中醫藥與天然藥物創新領域內的科研成果,並就目前中醫藥產業的發展趨勢、前沿熱點、思路方法、瓶頸問題、應對策略與政策等進行深入探討
  • ...中原新起航 河南省疾控中心與上海斯維生物、中科院蘇州醫工所...
    乘著河南省深度對接長三角的東風,省疾控中心於11月17日,在豫滬合作交流會暨籤約儀式上與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斯維生物)共同籤署《mRNA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臨床科學研究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於11月19日,在與江蘇省知名企業家見面會上,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簡稱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匈牙利將在5方面與河南開展合作
    記者從合作論壇上了解到,未來,河南將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對接匈牙利「向東開放」政策,和匈牙利在以下五大方面開展合作。    第一,加強農業領域合作。深化兩地農業交流,開展農作物種植、生產加工和貿易合作,為兩國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更優質的綠色食品。    第二,加強汽車領域合作。
  • 「深耕」生物醫藥產業,建立功能型創新生態系統
    圖說:揭牌儀式現場 王寶龍 攝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王寶龍 記者 左妍)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上海在「深耕」生物醫藥產業,建立功能型的創新生態系統又有新的進展,1月15日,上海生物晶片有限公司(生物晶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立項啟動建設生物晶片開放式創新中心、「生物晶片—技交所—
  • 5家藥企同時入駐臨港新片區,將為生物醫藥帶來哪些變化_生物醫藥...
    【製藥網 行業動態】生物醫藥是上海重點聚焦的三大戰略性產業之一,也是臨港新片區四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12月2日,有五家醫藥企業正式入駐洋山特殊綜保區,加速臨港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據了解,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位於上海南首、東海之濱,是我國特殊綜合保稅區,是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的重要功能載體。
  • 維亞生物攜手和鉑醫藥就共同孵化創新藥企業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中國蘇州和上海2020年7月31日 /美通社/ -- 作為世界領先的、基於結構的藥物發現平臺,維亞生物近日宣布與和鉑醫藥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將整合各自在藥物研發領域的資源優勢,共同參與孵化創新生物藥企業。
  • 河南大學牽手河南省文物局共建「生物考古實驗室」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李見新)近日,河南大學與河南省文物局共建「生物考古實驗室」揭牌暨成立儀式舉行。「在充分發揮省市考古單位豐富的文物資源優勢和河南大學綜合性大學學科、人才優勢的基礎上組建生物考古實驗室,將有效推動生物、考古、醫學、體育等多學科交叉融合,進一步提升古人類與古生物研究水平,形成聚集效應和虹吸效應,推動全省文物考古工作在新時期實現新突破。」
  • 成都市與四川大學籤署合作協議深化校地合作
    共建世界一流大學助推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本報訊(記者冉倩婷)6月13日,成都市人民政府與四川大學籤署協議,將在前沿醫學研究中心、技術交叉與轉化中心以及大型綜合博物館建設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建世界一流大學,助推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去年以來,成都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不斷深化校地合作。
  • 「上海研發,紹興生產」 紹興尋求集成電路和生物醫藥產業與上海...
    12月20日下許,紹興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在滬舉辦,旨在加強紹興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與上海的交流合作,探討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新趨勢。紹興濱海新區兩大戰略性主導產業——集成電路和生物醫藥已入選浙江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
  • 構築科創中心「四梁八柱」,「十三五」期間上海科技創新凸顯五大亮點
    五年來,上海科技創新沿著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道路披荊斬棘、砥礪前行,通過不懈努力,構築了科創中心「四梁八柱」,形成了科創中心基本框架,在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強基礎研究、建設平臺載體、攻堅原始創新、培育創新主體、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激發創新活力等方面久久為功,凸顯了五大亮點。
  • TGN攜手河南新鄉高新區,助力大健康產業發展
    為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號召,推動我國生物醫藥、醫療信息化科技創新,助力大健康產業發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8月16日,TGN新啟創環球網絡攜手新鄉高新區舉辦生物醫藥大健康專場活動,集聚國內多家優秀創  為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號召,推動我國生物醫藥、醫療信息化科技創新
  • 全面深化戰略合作!新一輪省校合作協議籤約,「復旦·山東創新發展...
    山東省與復旦大學全面深化戰略合作,12月3日上午,新一輪省校合作協議籤約暨「復旦·山東創新發展論壇」在濟南舉辦。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致辭,山東省委副書記楊東奇講話,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可主持,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書堅,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周亞明,六次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來武等出席。
  • 河南源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質量鑄就品牌
    走進位於召陵區的河南源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切讓人眼前一亮:高大氣派的辦公樓,整齊排列的花園式廠房,現代化生產車間裡,衣著整潔的工人熟練地工作著,生產線上剛加工好的成品腸衣正在包裝,一派繁忙的景象。2002年,河南源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 超百億項目籤約落地 上海寶山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廣闊
    央廣網上海11月28日消息(記者周洪)「我們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有基礎、有空間、有底氣。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廣闊。」今天(11月28日)上午,「寶山建設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投資促進系列活動——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大會暨第六屆生物藥物創新及研發國際研討會」在上海寶山舉行。
  • 河南新鄉又將迎一「國際」盛會
    【加快鄭洛新自創區建設,搭建高端科技交流合作平臺】河南商報記者在發布會現場了解到,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覽會(簡稱「高博會」)是在新鄉市舉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科技商務盛會。新鄉市政府副市長王佔波介紹稱,2020年10月25日-26日,在科學技術部、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河南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閉會期間,第三屆高博會將繼續作為重要的專場活動再次在牧野大地拉開帷幕。
  • 大江東︱更開放、更共享!上海,為全球科學家合作創造機遇
    在當前形勢下,尤其需要開展新冠肺炎藥物、疫苗、檢測領域的研究合作,聚焦氣候變化、人類健康等共性問題,讓科技創新更好造福人類。習近平強調,中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中國將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願同全球頂尖科學家、國際科技組織一道,加強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加大共性科學技術破解,加深重點戰略科學項目協作。
  • 復宏漢霖與思拓凡戰略合作,探索生物醫藥連續化生產技術升級
    7月31日,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研究會主辦、復宏漢霖和Cytiva(思拓凡)承辦的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研討論壇在上海松江區舉行,生物醫藥行業的技術專家、政策專家和企業代表共話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的未來。復宏漢霖與思拓凡就連續化生產技術開發達成戰略合作,未來雙方將重點在復宏漢霖位於松江的生產基地開展連續化生產相關探索,為中國生物醫藥智能製造開拓新路。連續化生產技術對生物藥行業是一種創新。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研究會會長唐民皓表示,在智能製造支持下,生物醫藥產業迎來了新的變革與發展機遇。傳統批次生產向連續化生產的發展,有望大幅提高生物藥的產能並節約生產成本。
  • 諾獎工作站再度落戶華夏源,打造國際化生物醫藥產業平臺
    近年來,細胞治療與外泌體在生物醫藥研究領域受到高度關注,它具有減少細胞凋亡、減輕炎症反應、促進血管生成、抑制纖維化、提高組織修復潛力等重要生物學作用,在臨床診斷和治療方面展現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本次論壇圍繞「細胞治療與外泌體」主題展開,旨在為業界搭建一個溝通、交流、合作的平臺,促進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臨床需求與產業轉化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