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牽手河南省文物局共建「生物考古實驗室」

2021-01-10 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李見新)近日,河南大學與河南省文物局共建「生物考古實驗室」揭牌暨成立儀式舉行。

「在充分發揮省市考古單位豐富的文物資源優勢和河南大學綜合性大學學科、人才優勢的基礎上組建生物考古實驗室,將有效推動生物、考古、醫學、體育等多學科交叉融合,進一步提升古人類與古生物研究水平,形成聚集效應和虹吸效應,推動全省文物考古工作在新時期實現新突破。」河南大學黨委書記盧克平表示,河南大學與河南省文物局共建生物考古實驗室是推動河南文物考古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河南大學將與河南省文物局、河南博物院等部門一起,努力將生物考古實驗室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頂尖的生物考古研究基地。

河南省文物局局長田凱表示,河南大學歷史悠久,培養了尹達、石璋如、安金槐等一批著名考古學家,近年來在王巍教授的帶領下,考古學科的發展突飛猛進,為我國考古事業培養了大量人才。河南省文物局與河南大學強強聯合共建生物考古實驗室,將充分發掘河南省生物考古信息,更好地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同時將積極推動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

揭牌儀式結束後,參會的各位專家圍繞人才培養、合作交流、開放課題、運行機制體制等方面對生物考古實驗室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研討。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教授朱泓以《人類骨骼與考古研究的現狀與展望》為題,詳細梳理了體質人類學的發展歷程、現狀及展望;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DNA實驗室主任付巧妹研究員利用史前人類基因組研究案例,揭示了不同時期的現代人遺傳特點,詳細闡述了古DNA研究的現狀與展望。

作者:李見新

相關焦點

  • 河南大學又突破全省「首個」記錄!市民歡呼:厲害了
    成立河南省首個「生物考古實驗室」!1月6日,河南大學與河南省文物局共建「生物考古實驗室」揭牌暨成立儀式在河南大學金明校區中州頤和酒店第一會議室隆重舉行。據了解,這是河南省首個生物考古實驗室,對河南省生物考古的發掘、科研、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河南生物考古史上的裡程碑。甲骨文考古研究浸透著一代代河大人的心血和汗水。甲骨文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為推動世界文明進程作出了巨大貢獻。
  • 河南省大學排名,河南大學屈居第二,河南科技大學衝進前三
    近日,河南省大學排名新鮮出爐,第一名毫無懸念的是鄭州大學,作為河南省唯一的雙一流大學,鄭州大學的實力絕對是全省最厲害的。排在第二名的是河南大學,排在第三名的是河南科技大學,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河南科技大學表現出色,超過了河南師範大學一舉奪得第三的寶座。
  • 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掛牌,國家文物局、「敦煌的女兒」發來賀信
    圖為:武漢大學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揭牌儀式(記者海冰攝)12月29日,湖北省新時代考古學建設共同體暨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在武漢大學掛牌,武漢大學與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北省文物局)籤訂《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共建協議書
  • 河南公布一批省重點實驗室:鄭大3個,河大河科大2,其他牛校1個
    河南省,古稱中原,歷史文化很牛,不過近代教育就有點落後了,尤其高校是比較落後的,河南省內國家實驗室是比較少的,目前省內高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有: 河南大學2個: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於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 鄭州大學1個: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
  • 河南下王崗遺址考古報告發布 丹淅流域早期文明研究引熱議
    這是河南省淅川縣下王崗遺址出土的仰韶文化時期陶器(資料照片新華社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供圖)    新華社鄭州11月30日電(記者桂娟、李文哲)《淅川下王崗:2008-2010年考古發掘報告》29日首次發布。近百位業內專家學者齊聚河南淅川,回顧數十年來的考古研究成果,共商丹淅流域早期文明研究大計。
  • 高教速覽 | 河南科技大學、鄭州師範學院、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1.河南科技大學新增兩個河南省國際聯合實驗室  2.鄭州師範學院獲批首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3.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召開全體學工安全工作專題會議  河南科技大學新增兩個河南省國際聯合實驗室
  • 科技部公布新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名單
    山東大學 15 河南省瓦斯地質與瓦斯治理重點實驗室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文化傳播學院學生拍攝製作登封觀星臺記錄片
    央廣網河南分網消息 近日,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登封觀星臺為對象的記錄片《觀天定地知人——觀星臺》新鮮出爐。這是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文化傳播學院學生的暑期社會實踐成果,也是國內首部由在校大學生獨立拍攝、製作的登封觀星臺記錄片,將對保護文物、弘揚傳統文化起到推動作用。
  • 河南省深化生物醫藥領域開放合作 上海創新源 河南應用場
    8月6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2020年度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印發,我省深化生物醫藥領域開放合作,探索實施「上海創新源·河南應用場」模式,做大做強特色優勢領域同時加快創新藥物研發和產業化。
  • 河南農業大學牧醫工程學院動物生物安全實驗室設備採購結果公告
    河南省科教儀器設備招標有限公司受委託就河南農業大學牧醫工程學院動物生物安全實驗室設備採購進行公開招標,按規定程序進行了開標、評標、定標,現就本次招標的中標結果公布如下、招標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項目名稱:河南農業大學牧醫工程學院動物生物安全實驗室設備採購
  • 國家文物局與北大共建「中華文明國家文物基因庫」
    國家文物局與北京大學26日在京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雙方將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智庫服務等方面深化戰略合作,創新體制機制,共同建設中華文明國家文物基因庫、中國文物博物館學院、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據了解,中華文明國家文物基因庫旨在集中搜集保存各地考古發現的典型標本等信息依據,促進綜合性研究發展,並向全國相關考古研究機構開放。
  • 黃河實驗室!河南投資20億,打造省內首家國家實驗室
    今年7月17日,在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正式宣布了「浙江省實驗室」,計劃5年內每家實驗室平均投資100億元。首批4個浙江省實驗室分別是:浙江大學牽頭建設的「良渚實驗室」,西湖大學牽頭建設的「西湖實驗室」,阿里巴巴達摩院牽頭建設的「湖畔實驗室」,以及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學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建的「之江實驗室」。
  • 直播考古現場 活化考古成果 河南考古「鮮活」走近大眾
    ⑨3資料圖片  □河南日報記者溫小娟  「春秋時期的墓葬都沒有墓道嗎?」「古人是怎麼煉丹的?」……4月20日,在河南博物院舉行的2018年度河南考古新發現公眾報告會上,面對公眾拋出的各種問題,專家們一一作了解答。  今年是省文物局連續第三年舉辦全省公眾考古報告會,消息發布不到一星期,吸引了數百名觀眾到現場聆聽。
  • ...百年河大出新彩 ——訪河南大學學術副校長王學路 -河南大學...
    」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務院生物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生物科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19年12月受聘為河南大學「傑出人才特區支持計劃」第二層次特聘教授,2020年4月擔任河南大學學術副校長。
  • 河南一青年教師以第一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發表研究成果!
    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青年教師王偉博士、杜克大學的博士後John Withers和華盛頓大學的李恆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美國華盛頓大學鄭寧和杜克大學董欣年為共同通訊作者,河南大學為第二單位。植物激素中的水楊酸 (salicylic acid, SA) 在植物抗病及獲得性免疫過程中起有樞紐作用。
  • 新中國考古從這裡起步!專家共聚新鄉紀念輝縣考古發掘70周年
    河南省文物局局長田凱說,此次研討會紀念新中國輝縣考古發掘70周年,就是要回顧新中國考古發掘的歷程,總結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產生的過程規律,引導和啟發考古學人應該堅持什麼、發揚什麼、如何走中國考古自己的路。
  • 尋"夏",考古工作者近年留下這些足跡[組圖]
    新華社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夏,閃耀在後世各種記載中。它確實存在,卻神秘又模糊——它到底在哪裡?它為何能在中原崛起?它的文化歷經怎樣的起承轉合?一切有待考古工作提供實證。25日,國家文物局舉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河南二里頭遺址、時莊遺址、餘莊遺址、黃山遺址和安徽禹會村遺址5項重要考古發現。
  • 河南一青年教師以第一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發表研究成果!
    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青年教師王偉博士、杜克大學的博士後John Withers和華盛頓大學的李恆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美國華盛頓大學鄭寧和杜克大學董欣年為共同通訊作者,河南大學為第二單位。
  • 河南省大學排名一覽表 雙一流、985/211分別有幾所
    河南兩所高校入圍「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分別是鄭州大學進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行列,河南大學進入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河南沒有985大學,只有一所211大學,就是鄭州大學。校友會版河南省大學排名一覽鄭州大學鄭州大學,簡稱「鄭大」,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是教育部與河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國家「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