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藥企同時入駐臨港新片區,將為生物醫藥帶來哪些變化_生物醫藥...

2020-12-06 中國製藥網

  【製藥網 行業動態】生物醫藥是上海重點聚焦的三大戰略性產業之一,也是臨港新片區四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12月2日,有五家醫藥企業正式入駐洋山特殊綜保區,加速臨港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據了解,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位於上海南首、東海之濱,是我國特殊綜合保稅區,是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的重要功能載體。五大企業的入駐或將進一步加快臨港新片區高端項目承接能力的提升,產業鏈將進一步完善。
 

  據悉,這五家企業分別是上藥國際供應鏈有限公司、諾和諾德(上海)醫藥貿易有限公司、歐康維視(上海)供應鏈有限公司、賽生供應鏈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晟鼎醫藥(上海)有限公司。
 

  上藥國際供應鏈有限公司
 

  上藥國際供應鏈公司項目在一年內順利落地臨港新片區,據悉,入駐的上藥國際供應鏈有限公司以「創新藥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為特色,通過搭建基於患者的創新藥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為全球醫藥企業的藥品、醫療器械及大健康產品提供全供應鏈一站式管理服務,包括上市前合作、進出口服務、全國分銷、創新增值四大領域。自5月入駐以來,上藥國際供應鏈已經在臨港銷售收入已突破3個億,主要來源為國外創新藥的進口和分銷。
 

  諾和諾德(上海)醫藥貿易有限公司
 

  2020年11月7日,諾和諾德公司與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投資總額達2億元人民幣。根據協議,諾和諾德總部將在臨港新片區建立新的法律實體單位——諾和諾德(上海)醫藥貿易有限公司,業務範圍包括市場營銷及推廣、醫藥研發和成品進口及分銷等。依託臨港新片區優良的營商環境和優惠政策支持,新實體將會成為諾和諾德在中國全產業鏈發展的又一有力驅動。
 

  生物醫藥是臨港新片區重點發展的七大前沿產業之一,諾和諾德落戶於此,不僅將與臨港新片區這項重大國家戰略同頻共振,同時也將進一步助力上海建設全球先進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諾和諾德作為糖尿病預防和治療領域的佼佼者,此次入駐臨港,展示了企業對中國市場的堅定信心,以及堅持立足中國、服務中國的長期承諾。諾和諾德將藉助一系列深化改革開放舉措,繼續深耕中國市場,全力踐行對中國醫藥市場的承諾。
 

  歐康維視(上海)供應鏈有限公司
 

  歐康維視是一家中國眼科醫藥平臺公司,其團隊致力於識別、開發和商業化同類頭創或同類好的眼科療法。歐康維視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執行長劉曄認為,製藥行業是政策導向、並且需要大量國際聯絡的行業,臨港新片區恰好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節點上,能夠真正高效高質量地服務到製藥企業。其表示,「以後臨港是我們進口的唯一渠道,我們所有進口產品都會通過臨港進入中國。」
 

  賽生供應鏈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近日,賽生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賽生供應鏈)在臨港新片區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正式註冊設立。賽生供應鏈專注於腫瘤學和嚴重感染性疾病領域高質量藥品的研發,致力於通過提供具有國際水平的醫療產品和服務提升患者健康水平,此次入駐將進一步促進新片區生物醫藥創新產業鏈的完善,對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的集聚產生重要的影響。
 

  賽生供應鏈負責人表示,隨著國內生物醫藥環境的成熟,醫藥企業呈現出將自身研發與生產業務專業化委託運營的大趨勢。臨港新片區具備生物醫藥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諸多軟、硬體環境,生物醫藥產業正在形成集聚,同時賽生供應鏈與園區諸多企業也有重要合作,是產業鏈上的重要組成部分。
 

  晟鼎醫藥(上海)有限公司
 

  晟鼎醫藥(上海)有限公司是瀚暉製藥在臨港新片區內成立的全資子公司。晟鼎醫藥(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嶽表示,晟鼎醫藥落戶臨港,也是基於企業的戰略布局,未來所有引進的新藥和醫療方案,都會在此落地。

相關焦點

  • 26特色園區跟蹤調研|生命藍灣志在生物醫藥產業新策源
    彼時新片區還未成立,臨港生物醫藥產業也幾乎是一片空白,是什麼吸引陳建新將新公司落戶臨港?9月28日,課題組來到臨港新片區生命科技產業園(簡稱「生命科技產業園」)調研,尋找答案。 如何成為生物醫藥產業新策源 「2035年GDP達到1萬億。」這是臨港新片區的規劃目標。從數據看,相當於再造一個浦東。
  • 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上海再添兩大「利器」
    記者從市經信委、市科創辦等舉行的「生物醫藥產醫和產融協同對接會」上獲悉,上海針對生物醫藥創新發展而首創的臨床試驗加速器正式投入運行。同時,為破解生物醫藥行業融資難題,上海首推的生物醫藥「新藥貸」即將放出首批貸款。生物醫藥是上海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
  • 生物醫藥「新賽道」 大灣區與長三角競合下半場
    如今,君實生物在中國和美國建成了四個研發中心。「全球藥企集聚張江藥谷,毫無疑問是博士的第一選擇。」在李寧看來,張江藥谷有著人才自由流動的環境,這也是不斷湧現創新企業的內因。很多高管從原來的企業出來,成為了新的創業者。多家跨國藥企巨頭入駐,帶動張江藥谷CRO發展駛入快車道。
  • 圍繞臨港新片區建設情況 上海市政協開展年末委員專題視察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12月1日,圍繞「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情況」,市政協開展年末委員專題視察活動。市政協副主席王志雄參加。圖說:圍繞「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情況」,市政協開展年末委員專題視察活動 金松/攝(下同)委員們實地視察了上海君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這家以開發治療性抗體藥物為主的民營生物醫藥高科技企業,專注於創新單克隆抗體藥物和治療性蛋白藥物的研發與產業化,核心團隊由資深海歸專家和國內生物醫藥行業資深專家組成。
  • 洞察|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研究
    同時,為深入推進「四新」行動、搶抓產業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南京市將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作為五大地標產業之一強力打造,並出臺《南京市打造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地標行動計劃》,提出到2022年,全市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規模超3200億元。 企業數量快速增長,創新優質企業具備基礎。
  • 聚焦大分子生物藥CDMO服務,「臻格生物」獲5100萬美元A輪融資
    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人才引進、研發中心拓展、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的GMP生產基地建設(包括大分子生物藥中試和商業化GMP生產、培養基GMP商業化生產、ADC藥物GMP中試生產基地等)、及美國研發實驗室建設。
  • 2017,醫藥與生物科技領域發生了哪些變化?
    其中藥明康德集團旗下化學CMO公司合全藥業,早在2015年新三板上市,一舉成為新三板最貴的公司之一,市值190億;生物CMO公司藥明生物,2017年6月在港交所上市,市值460億;基因大數據公司明碼生物在今年5月和9月連續獲得兩筆總額2.9億美金的巨額融資。
  • 為何漕河涇開發區能夠成為生物醫藥產業研發的「最強大腦」?
    然而,隨著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為代表的現代生物技術迅猛發展,光機電、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療領域加速融合,科研機構集聚、創新資源豐富、信息產業發達的漕河涇開發區同這一全球最活躍的創新領域形成了最佳契合點,正在成為生物醫藥產業研發環節的「最強大腦」。截至目前,漕河涇開發區已有5家生物醫藥企業在國內外主要資本市場實現上市。
  • 鳳凰涅槃再出發 —— 看永豐生物醫藥產業如何重振「江南藥業強縣...
    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投資8.5億元,建成生物醫藥產業園一區、二區、三區佔地580餘畝,已完成入駐企業40餘家。同時,建立「企業+基地+農戶」發展模式,推進中藥材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重點發展黃梔子、茯苓、菊花、靈芝、金銀花等道地藥材種植,保障中成藥品種和中藥飲片的原料供應。
  • 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的新「野心」:抗體藥、細胞和基因治療
    當前,產業園不僅在人才聚集、技術集成、資金融合、成果轉化等方面具備獨特優勢,同時也深度契合了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已經成為了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依託。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是國家應對國際經濟環境變化和經濟下行壓力的「變壓器」,促進穩就業、穩增長的「穩定器」。從創新孵化、產業基金到聯盟,生物醫藥產業園越來越成長為中國醫藥產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臨港首家金融科技公司成立,將探索5G、生物、AI技術賦能金融
    新民晚報訊(駐臨港記者 楊歡)昨天,交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舉行開業暨合作協議籤約儀式,成為首家在臨港新片區設立並開業的金融科技公司。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為公司揭牌。
  • 生物醫藥龍頭股有哪些 2018生物醫藥龍頭股一覽
    目前創新型生物醫藥類企業資源受市場追捧,直接帶動了PE/VC機構對於這類企業的投資熱情。對於下一階段的投資重點,醫療投資基金紛紛將目標投向創新型醫療健康企業。而隨著標的估值的提高,相關基金也在謀求差異化的競爭模式。那麼,生物醫藥龍頭股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生物醫藥概念股有哪些?
  • 臨港正在形成世界級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
    8月6日,國務院頒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8月20日,臨港新片區在臨港辦公中心舉行揭牌儀式。根據《總體方案》,新片區將建設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型產業體系。
  • 千面新原力:千名科學家及企業家共話生物醫藥未來
    蕭山在打造 「重要窗口」示範樣板的道路上,主動布局,積極作為,找準賽道,已成功落地多家優秀的生物醫藥企業,生物經濟正逐漸起勢,如錢塘潮,澎湃而來。全球500強、生物領軍企業賽默飛攜手本土創新驅動型生物科技企業健新原力正式落戶杭州空港經濟區,共同建立一個國際標準的生物製藥CDMO合資工廠。賽默飛世爾科技-健新原力生物製藥CDMO合資項目落戶蕭山籤約儀式在大會期間舉行。
  • 廣州展生物產業布局雄心 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廣州生物醫藥產業有哪些優勢?將怎樣布局?在大會期間,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市大灣區辦主任曾進澤解讀了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藍圖。作為大灣區中心城市和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廣州完全有能力、有責任把生物醫藥產業做大做強,率先建成全國乃至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 巴菲特建倉醫藥股,投資生物醫藥的機會在哪裡?
    截至9月30日,伯克希爾公司的投資組合中共有49隻股票,累計價值2288.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5萬億元。投資組合中科技股佔49.93%,金融服務業佔27.10%,消費行業佔13.29%。 以前巴菲特對醫藥股一直持謹慎態度,而此次新建倉的六隻的股票中,有四隻是醫藥股,這是歷史上伯克希爾首次大批量建倉醫藥股,但是伯克希爾買入的都是大藥企,可以說是一種戰略性布局。
  • 26特色園區跟蹤調研|中期成果②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升級攻略
    課題組通過對張江創新藥產業基地、臨港新片區生命藍灣、東方美谷、灣區生物醫藥港和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等五個生物醫藥產業特色園區的調研,發現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優勢和不足,為園區發揮特色、做大做強提出建議,為上海接下來生物醫藥產業布局和調整提供戰略參考。
  • 中山藥企打造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化基地
    這個對標全國頂級的生物醫藥科技園區的落地建設,既承載了中山康方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下稱「康方生物」)這個創立僅8年的港股上市公司的新角色,也肩負著中山本土生物醫藥企業創新發展的新使命。康方生物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夏瑜對此信心滿滿:「康方生物正進入創新研發的收穫期。」夏瑜表示,今年以來,康方生物人才隊伍快速擴充,團隊人數已經從年初的350人擴張到650人,將為2021年第一個新藥上市,以及未來每年1到2個新藥上市銷售奠定堅實基礎。
  • 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落戶臨港,助推國際創新協同
    圍繞政策制度創新、特殊功能打造、現代化新城建設等,臨港新片區全面發力。隨著全球知名企業紛紛入駐、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正式掛牌,臨港新片區呈現出日新月異、熱火朝天的發展景象。  前沿產業成金字招牌  臨港新片區北臨浦東國際航空港,南接洋山國際樞紐港,背靠長三角廣闊腹地,高速公路、鐵路縱橫,擁有發展前沿產業的優良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