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天體生物學雜誌》:超新星大規模能量爆炸可能已在地球的樹木年輪中留下痕跡

2020-11-16 科普百分百

《國際天體生物學雜誌》:超新星大規模能量爆炸可能已在地球的樹木年輪中留下痕跡(Image: © X-ray: NASA/CXC/Rutgers/K. Eriksen et al.; Optical: DSS)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張佳欣):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地球學家羅伯特·布拉肯裡奇的最新研究表明,在距地球數千光年的地方發生的大規模能量爆炸,可能已經在地球的生物學和地質學中留下了痕跡。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出版的《國際天體生物學雜誌》上。

研究探討了超新星的影響。超新星是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爆炸,是已知宇宙中最劇烈的事件之一。這種爆炸亮度極高,過程中爆發的電磁輻射往往可以照亮其所在的整個星系。一次這樣的噴發,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就能釋放出太陽整個生命周期所能釋放的能量。

一顆非常近的超新星可能會把人類文明從地球表面抹去。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高山與極地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布拉肯裡奇說,即使在更遠的地方,這些爆炸仍然可能造成損失——使我們的星球置於危險的輻射中,破壞保護我們的臭氧層。

布拉肯裡奇解釋說,碳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在地球上存量很少。當來自太空的宇宙射線轟擊地球大氣層時,放射性碳就形成了。通常情況下,碳-14每年會有一個穩定的數量。樹木吸收二氧化碳時,其中一些就是放射性碳。

然而,樹木吸收的放射性碳量並不穩定,有時同位素在樹木年輪內的濃度會突然出現尖峰,而這與地球環境沒有太大關係。許多科學家推測,這些長達數年的峰值可能是由太陽耀斑或太陽表面巨大的能量噴射造成的。

布拉肯裡奇說,科學家已經記錄了其他星系中產生大量伽馬射線的超新星,這種射線可以觸發地球上放射性碳原子的形成。雖然這些同位素本身並不危險,但它們水平的激增可能表明,來自遙遠超新星的能量跨越數百至數千光年傳播,到達了地球。

為了研究這些可能存在的影響,布拉肯裡奇在樹輪記錄中搜尋這些遙遠的宇宙爆炸的線索。他的發現表明,從理論上講,距離地球較近的超新星在過去4萬年間,至少引發了4次對地球氣候的破壞。

他將這些恆星爆炸的估計時間與地面上樹木年輪記錄進行了比較,發現在研究的8個距離較近的超新星似乎都與地球上無法解釋的放射性碳峰值有關。如「船帆座」中的一顆距離地球815光年的恆星,在大約13000年前變成了超新星。在那之後不久,地球上的放射性碳含量飆升了近3%——驚人的增長!這或許證實了此前的假設:遙遠超新星對地球的潛在影響「印刻」在了樹木年輪中。

相關焦點

  • 樹木年輪或是超新星影響地球印跡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實習記者張佳欣)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地球學家羅伯特·布拉肯裡奇的最新研究表明,在距地球數千光年的地方發生的大規模能量爆炸,可能已經在地球的生物學和地質學中留下了痕跡。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出版的《國際天體生物學雜誌》上。
  • 樹木年輪中,竟然隱藏著超新星的秘密?
    發生在數千光年之外的超新星爆發對地球有何影響?11月4日發表在《國際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這種大規模的能量爆炸也許會在地球上留下生物學、地質學痕跡。短短幾個月內,超新星爆發所釋放的能量就相當於太陽整個生命周期釋放能量的總和。
  • 樹木的年輪可能是遙遠的超新星對地球影響的線索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地球學家羅伯特·布雷肯裡奇(Robert Brakenridge)的最新研究表明,在距地球數千光年的地方發生的大規模能量爆炸可能已經在地球的生物學和地質學中留下了痕跡。這項研究發表在本月的《國際天體生物學雜誌》上,探討了超新星的影響,這是已知宇宙中一些最劇烈的事件。在短短幾個月內,其中一次噴發可以釋放出與太陽一生中一樣多的能量。「我們一直在其他星系中看到超新星,」 科博爾德北極和阿爾卑斯研究所(INSTAAR)的資深研究員布雷肯裡奇說,「通過望遠鏡,一個星系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小霧點。
  • 樹木年輪中,隱藏著來自宇宙深處的秘密
    發生在數千光年之外的超新星爆發也許會在地球上留下生物學、地質學痕跡。
  • 樹木的年輪,隱藏著超新星的秘密
    如果這顆恆星的質量足夠大,爆炸後甚至可以形成宇宙中最緻密的天體——黑洞。 超新星爆發時的峰值亮度是太陽的幾十億倍,在幾天甚至幾個月內,它的光芒甚至可以超過整個星系。同時,爆發產生的X射線和伽馬射線可以殺死半徑50光年內所有生命。即使距離更遠一些,爆發的能量也有可能剝離地球上的臭氧層,使地球表面暴露在外太空的輻射中。
  • 上千光年外的超新星爆炸,會影響到地球嗎?科學家:留下深刻印跡
    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部分,因此太陽系內發生了什麼多少都會影響到地球。儘管地球在整個銀河系中非常渺小,但是距離我們幾千光年之外發生的天文事件也有可能影響到地球,比如超新星爆發。這種現象被認為是宇宙中最極端的天文現象,它也是一些恆星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但它所釋放出來的能量確實會影響到很多星球。
  • 上千光年外的超新星爆炸,會影響到地球嗎?科學家:留下深刻印跡
    儘管地球在整個銀河系中非常渺小,但是距離我們幾千光年之外發生的天文事件也有可能影響到地球,比如超新星爆發。這種現象被認為是宇宙中最極端的天文現象,它也是一些恆星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但它所釋放出來的能量確實會影響到很多星球。根據報導,近期《國際天體生物學》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關於超新星的研究論文。
  • 遠古樹木的年輪可能蘊藏著超新星爆炸的秘密
    巨大的爆炸,高能伽馬射線照射太空長達許多年,但是,無邊無際的宇宙空間可能不是暴露在這種超強力幅射的唯一所在。新的研究發現,地球上的古代樹木可能包含這些超新星爆炸的證據。雖然我們無法確定銀河系中的超新星爆炸的頻率,但是利用幾種研究方法,每個世紀估計約存在1至3次,最近的一次銀河系超新星爆炸的歷史記錄是在400多年前。地球科學家布雷肯裡奇和他的團隊在距今4萬年前的年輪中發現了附近古老超新星的跡證。
  • 超新星爆炸可能幫助塑造了地球的氣候歷史
    恆星爆炸在地球氣候史上的作用可能比科學家們想像的要大。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在過去4萬年裡,附近的超新星在地球的樹輪記錄中留下了一系列可能的指紋,可能在這段時間內多次破壞地球的氣候。
  • 距地數千光年的超新星爆發,它將影響到地球,樹木年輪將會有變化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據報導,近日來自美國的科學家羅伯特·布拉肯裡奇在《國際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宇宙中超新星爆發釋放的能量是非常驚人的,地球上樹木的年輪或許就與地球周圍的超新星爆發有關
  • 【科學種子科技英語】樹的年輪或可為遙遠的超新星對地球的影響提供線索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地球科學家羅伯特·布雷肯裡奇的最新研究表明,發生在距離地球數千光年之外的大規模能量爆炸可能會在地球的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留下痕跡。這項研究發表在本月的《國際天體生物學雜誌》上,探索了超新星的影響,這是已知的宇宙中最劇烈的事件之一。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這些爆炸所釋放的能量就相當於太陽整個生命周期所釋放的能量,也確實很亮。
  • 古樹的年輪可能承載著史詩般的太空爆炸故事
    它的外部物質在一次巨大的爆炸中爆炸出來,用高能量的伽馬射線輻射宇宙好幾年。然而,並不是只有空間暴露在這種輻射之下。新的研究表明,地球上的古樹可能包含這些天體爆炸的證據。 「這些都是極端事件,它們的潛在影響似乎與樹的年輪記錄相符,」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地球科學家羅伯特·布雷肯裡奇解釋說。
  • 250萬年前,地球附近發生超新星爆炸,宇宙外來元素覆蓋地球
    雖然人類只有短短幾百萬年的歷史,和地球的幾十億年歷史、宇宙的幾百億年歷史相比,可以說不值得一提。但是人類可以發揮智慧的力量去探索遠在人類之前的歷史,因為無論是地球上的古生物還是宇宙中的天體,都會在演化過程中留下蛛絲馬跡。
  • 過去3.3萬年裡地球一直在遠古超新星爆炸的塵埃雲中穿行 海床上發現鐵-60痕跡
    過去3.3萬年裡地球一直在遠古超新星爆炸的塵埃雲中穿行 海床上發現鐵-60痕跡(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New Atlas報導,在海洋沉積物中發現的放射性同位素顯示,過去3.3萬年裡,地球一直在古超新星的塵埃雲中穿行
  • 地球可能正在一顆超新星爆炸的碎片中裸奔,溫度高達6000度
    這可能也正是我們地球目前正在經歷的事情,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核物理學家安東·沃納(Anton Wallner)帶領的一組科學家發現,地球可能正在一顆超新星爆炸後留下的,溫度高達6000度的巨大星際雲中裸奔,經受著超新星「碎片」的轟擊。
  • 獨特的超新星爆炸
    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一顆超新星,它可以幫助揭示該恆星所屬的超新星群的起源。距地球一億光年,一個不尋常的超新星正在爆炸。那顆爆炸的恆星被稱為「超新星LSQ14fmg」,是由37名成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發現的遙遠天體,他們的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幫助揭示了這顆恆星所屬的超新星群的起源。這顆超新星的特徵變得非常緩慢地變亮,並且也是同類中與眾不同的最明亮爆炸之一。
  • 我們的身體裡流淌著超新星的痕跡,如今科學家正利用雷射探索超新星...
    超新星殘餘物 W49B。圖自 NASA, CXC, MIT L. Lopez et al(X-ray), Palomar(Infrared), VLA/NRAO/NSF(Radio)所謂超新星,其實是指在部分恆星的演化末期出現的劇烈爆炸,而這些爆炸釋放出的巨大能量也讓整顆星球變得分外耀眼。
  • 剛剛發現了齒「年輪」:牙齒中像樹木年輪一樣的微結構
    根據最新的研究,牙齒甚至可以充當重大生活事件的編年史——在牙齒組織內隱藏著類似樹木年輪一樣的微結構。  紐約大學的牙齒人類學家Paola Cerrito解釋說:「牙齒不是骨骼的靜態末端和死角。它不斷調整並響應生理過程。」  在研究中,Cerrito和她的團隊分析了15名25歲至69歲逝者的47枚牙齒。
  • 距離地球65光年的超新星爆發可能導致生物大滅絕
    相反,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天體物理學家布萊恩·菲爾茲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地球上這一巨大的生命滅絕可能是由於一個遙遠而完全陌生的現象:一顆垂死的恆星,在距離我們的許多光年的銀河系中爆炸。在研究人員的新研究中,他們探索了臭氧水平急劇下降與晚泥盆紀大滅絕同時發生的可能性,這可能不是火山活動或全球變暖的結果。相反,他們認為,地質記錄中暴露的生物多樣性危機可能是由天體物理因素造成的,推測是距離地球約65光年的超新星的輻射效應耗盡了地球的臭氧,造成了如此災難性的後果。
  • 我們的身體裡流淌著超新星的痕跡,如今科學家正利用雷射探索超新星更多奧秘
    Lopez et al(X-ray), Palomar(Infrared), VLA/NRAO/NSF(Radio)所謂超新星,其實是指在部分恆星的演化末期出現的劇烈爆炸,而這些爆炸釋放出的巨大能量也讓整顆星球變得分外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