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近日來自美國的科學家羅伯特·布拉肯裡奇在《國際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宇宙中超新星爆發釋放的能量是非常驚人的,地球上樹木的年輪或許就與地球周圍的超新星爆發有關。
什麼是超新星爆發?
超新星爆發,是恆星演化到末期的時候,所經歷的一種劇烈性爆炸。伴隨著超新星爆發,可以在幾周到幾個月的時間裡,釋放出太陽一生的總能量,由此可見,超新星爆發的能量有多麼的驚人。
為何會發生超新星爆發呢?這是因為當某些體積較大的恆星經歷到演化末期後,內部就會聚集大量能量,這個過程中,只要核心的溫度足夠高,就會點燃觸發失控核聚變,恆星也將在爆炸中被摧毀,徹底結束自己的生命。
當然,還有一種原因是,一些大質量恆星演化到生命末期的時候,核心突然在力的作用下,出現了引力坍縮,這個過程中,大量引力勢能會被一下子釋放出來,恆星也會因為短期內的能量暴漲而出現超新星爆發。
雖然超新星爆發看起來似乎是現代天文學的名詞,不過事實上,最早有關超新星爆發的記載,通過查閱資料會發現,早在我國東漢時期,也就是公元185年就已經被發現了,並且這場超新星爆發還在《後漢書》中準確記錄了下來。
之後,我國的宋朝年間,公元1006年的時候,也曾經發生過超新星爆發,同樣被《宋史·天文志》記錄了下來,通過現代科學家的研究,認為宋朝年間人們看到的超新星爆發,也是有記錄以來人們看到的最亮一次超新星爆發。
類似的古代有關超新星爆發的記載還有很多,特別是伴隨著伽利略發明了天文望遠鏡,超新星爆發也逐漸被人們熟知,因為超新星的前身是質量較大的恆星,這也導致它們在宇宙中經常會發生,在天文學界研究領域,有著極高的研究價值。拿這次美國科學家對於超新星的最新研究來說,就是超新星研究領域的又一突破。
樹木年輪或是超新星影響地球印跡
超新星爆發有多可怕呢?因為它會釋放大量的能量,所以,研究認為,如果地球周圍出現超新星爆發,那麼人類文明也可能會因此不復存在。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因為通過模擬數據顯示,如果距離地球1000光年之內有超新星爆發,那麼,地球都會受到影響,因為大爆炸引發的超強輻射,會將地球徹底置身於危險之中,地球的大氣層和磁場也都會被破壞掉。
而大氣層和磁場對於人類和地球上的萬物來說,就是生命的保護傘,當保護傘消失,自然地球上的生物也就不會倖免。
當然,如果超新星爆發在距離地球上千光年之外的地方,同樣也會對地球構成一些影響。因為當超新星爆發的時候,會釋放大量的放射性元素射線,這些宇宙射線抵達地球的時候,會和地球大氣層產生化學反應,從而產生放射性的碳元素,比方說一般被科學家們用來進行年代檢測的碳-14。
雖然碳-14是一种放射性元素,但是,它作為碳的放射性同位素,仍然是可以被地球上的植物,特別是被稱作「地球之肺」的樹木所吸收的。
但是,由於宇宙中超新星爆發的距離不定、釋放出的能量也都不同,所以,事實上抵達地球後產生的碳-14也並不穩定,這樣一來,就會導致樹木不會像吸收二氧化碳那樣,吸收到穩定的碳-14。
但是,如果在某一個時期裡,碳-14抵達地球的數量大幅增加,那麼,就會導致樹木因為吸收了大量的碳-14,而導致樹木年輪中的放射性濃度出現峰值。
這樣一來,自然也就可以通過對樹木年輪的研究,來判斷宇宙中不同地方傳播到地球的超新星爆發現象,同時也可以知道不同時期由於超新星爆發,對於地球上放射性元素含量的影響有哪些。
研究者表示,目前通過研究,已經發現了1.3萬年前由於超新星爆發,對於地球氣候環境造成的破壞現象,通過對樹木年輪上的碳-14研究,發現當時距地球815光年之外的地方,出現了超新星爆發,這場爆發讓地球的放射性元素含量飆升了3倍。
這意味著,在地球演化的過程中,超新星爆發對於地球的影響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接下來,科學家也將通過更多的數據,去徹底揭開超新星爆發和地球生物之間的關係,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