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玩過的麥稈嗎?河南農村小夥孟凡耀,把看似沒用的麥秸稈做成吸管、工藝品,通過淘寶賣向全國。近日,《長安十二時辰》熱播,垃圾分類新規實施,他的天然麥秸稈吸管也火了一把,每月賣出上百萬根。
孟凡耀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著這之前一直在外面打工。響應「鄉村振興」的號召,他回到老家河南省安陽市清豐縣,準備做一名新型農民。
清豐縣處於河南北部,土質比較特殊,當地生長出來的麥稈高、粗且顏色發亮,適合麥稈畫和編織的工藝品,頭腦靈活的孟凡耀便開始了創業嘗試。
因為勤奮吃苦、肯動腦筋,孟凡耀做的麥稈很快打開銷路,除了給一些大型的編織工藝品廠供貨,他還自己開起淘寶店「晟泰工藝品店鋪」,把麥秸稈吸管和工藝品賣向全國各地。
十裡八鄉的村民帶著自家的麥杆前來售賣,孟凡耀會根據麥杆的成色給出合理的收購價格,附近村民因為這個「麥秸稈」增加了不少收入。
作為吸管用的麥稈,還要經過清洗、高溫烘乾、消毒等多個環節,孟凡耀和妻子、父母已經忙不過來,還僱了附近一些留守老人來家裡做工。「比在家閒著好了多,這活也不累,還能掙個零花錢。」其中一位老人說到。
近日,隨著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熱播,劇中主人公張小敬用麥秸稈吸管吃火晶柿子的畫面被網友記住;加上垃圾分類新規實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環保問題,天然、可降解的麥秸稈吸管受到網友熱捧,不少人通過網絡下單選購。
「目前我們一個月的產銷量大概在100萬根。」孟凡耀說,他對可降解的麥秸稈吸管很有信息,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未來會有更多人用麥秸稈吸管代替塑料吸管,減輕對環境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