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作物秸稈製成牛羊美食的「牛博士」

2021-01-11 大河網

    張衛憲與專家對肉羊秸稈飼養效果進行測評

    □本報記者田明文/圖

    「按照常規糧食與秸稈1∶1.3的比例,以近年全省糧食產量7500多萬噸計算,我省年產秸稈近1億噸,將其轉化為優質飼草,產量規模遠超內蒙古大草原。」

    12月8日,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龍子湖校區辦公室內,在中國畜牧界享有「牛博士」美稱的張衛憲教授向記者侃侃而談。

    「變廢為寶」,把秸稈創新利用

    張衛憲20世紀80年代末留學回國,在聯合國糧農組織項目的支持下,他帶著科研團隊一頭扎進了周口農村。

    通過多年試驗,張衛憲成功研製出以尿素為氨源的秸稈氨化處理方法。這項技術徹底改變了秸稈氨化處理工廠化、規模化、風險化的弊端,推動了秸稈氨化進入尋常農戶家,也令周口養牛業名聲大振。

    該研究成果獲1991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並於1993年被中共中央、國務院規定作為我國「八五」「九五」期間的重大實用技術進行推廣。

    推廣技術,只為造福農民

    張衛憲教授早年承擔完成了兩項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研究項目、1項世界自然科學基金研究課題、1項荷蘭政府合作研究項目、5項國家技術攻關項目。其科研成果《以秸稈飼料為基礎日糧的肉牛生產計算機數學模型》,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譽為「張氏肉牛生長曲線」;出版著作11部,特別是《當代養牛與牛病防治技術大全》一書,填補了我國牛業科學技術領域無全書的空白。

    他的秸稈氨化養牛技術、生物學處理秸稈方法、生物學評定粗飼料營養價值方法等3項重大技術創新被列入國務院《1996~2000年中國秸稈養畜發展綱要》。據農業農村部統計,該項目在河南每年創直接經濟效益4.48多億元,全國因此每年節約糧食164萬噸,年創經濟效益150多億元。張衛憲因此被國際公認為生物學—化學方法處理秸稈飼料的奠基人。

    科研路上,他始終走在最前沿

    近年來,張衛憲教授以人才培養為己任。2019年,他帶領學生在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動物科學專業技能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016至2019年完成重大專項「奶牛生產過程信息化關鍵技術集成與應用」,項目成果在9個省獲推廣應用,累計培訓人員1.4萬餘人次,覆蓋奶牛105.56萬頭,經第三方評估經濟效益達到27.9億元。

    業精於勤,事成於專。「力圖把糧食主產區的農作秸稈變成廣袤的大草原,助力河南省的牛羊生產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張衛憲詮釋了新時代勞模和工匠精神。

    專家名片▶▶

    張衛憲現為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副校長,河南省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研究院院長,河南省非常規飼料資源創新與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

相關焦點

  • 農作物的秸稈如何處理?用巴氏滅菌法快速處理後,可以餵牛羊嗎?
    現在對農村環保整治的力度也在加大,各地都實施了禁止焚燒秸稈的要求。一旦發現燒秸稈的行為,也會予以相應的警告或者罰款處理;對於造成火災或者重大破壞、傷害的行為,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為了保障大家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焚燒產生的有害物質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人人都要遵守不燒秸稈的要求。
  • 中國政府為什麼禁止焚燒秸稈
    禁燒秸稈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事,但是一部分農民和少量幹部不理解確怨聲載道,為什麼?立場太低、眼光短淺造成的,國家政策肯定不是以這樣的出發點制定的。焚燒秸稈總的來說造成兩種危害:一是環境汙染;二是浪費資源。下面為大家分而闡述之:一、 焚燒秸稈造成環境汙染。
  • 做好這幾點,秸稈也能掙大錢
    現在農作物收穫之後留在地裡大量的秸稈,焚燒秸稈而帶來嚴重的空氣汙染並且國家禁止,秸稈還田會加重來年病蟲害的爆發。這些秸稈怎麼處理成為多數農民頭疼的問題,但是做好這幾點,秸稈也能掙大錢1.做飼料像大豆、紅薯及花生,這些作物的秸稈是很好的飼料,小時候家裡常常會用紅薯秧、花生秧打碎,然後餵給牛、羊和豬做飼料。隨著農村散養牛、羊、豬的減少,這些秸稈兒也將隨之拋棄。
  • 草原上的「牛博士」
    【奮鬥實幹在一線】今年53歲的宋仁德在玉樹草原遠近聞名,被牧民群眾親切地稱為「牛博士」。一是因為他是玉樹僅有的有著10年留學經歷的博士,二是因為他是紮根玉樹34載研究犛牛的權威專家。牧民桑旦松說:「是『牛博士』手把手教會我如何種草補飼,如何引導反季節出欄,我家收入大幅提高。」牧民拉巴才仁掰著手指頭算了一筆帳:過去家裡300畝草場養80頭犛牛,每年只有七八頭牛出欄,如今其中40畝變成了種草基地,草量翻番。近幾年,在春季市場行情最好的時候出欄10頭左右犛牛,近3年年均純收入增加上萬元。
  • 美國也是糧食大國,他們是如何處理秸稈的?
    據統計,美國最多時飼養著1.4億頭牛,保守估計,現在存欄牛的數量也保持在1.1億頭左右,世界排名第三位。 另外,美國也是養豬大國,存欄量也很可觀。如此大規模的畜牧業,自然是需要源源不斷的飼料來供牲畜消耗。
  • 科普:秸稈焚燒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什麼是秸稈? 秸稈是成熟農作物莖葉(穗)部分的總稱。通常指小麥、水稻、西瓜藤、玉米、薯類、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農作物(通常為粗糧)在收穫籽實後的剩餘部分。
  • 地產秸稈+畜禽排洩物+微生物製劑,發酵100天 -42℃秸稈變有機肥
    秸稈還田變肥料得腐熟,環境溫度很關鍵。咱黑龍江研製出了新技術,在寒冷的-42℃環境下,地產秸稈也可以發酵。利用這種新方法生產有機肥種植的大米,在「2018國際自然農法學術研討會」大米品鑑活動中獲得了金獎。
  • 昆蟲,讓秸稈處理不再是難題—新聞—科學網
    秸稈處理一向是一道難題,以往普遍實行的秸稈直接還田並未能產生預期效應:由於直接還田秸稈時間短,腐解不了,且直接影響下一茬作物的根系生長,造成大量死苗,增加播種量。   「因為攜帶病原菌和蟲卵,玉米秸稈不能直接還到玉米地裡,但經過昆蟲處理後的蟲砂則是很好的有機肥;只有交換生態系統,還到其它地裡,就大幅減少病蟲害發生。餐廚垃圾餵豬,萬一其中有兩塊紅燒肉呢?不是豬吃豬嗎?萬一其中有兩塊牛肉沒吃完,又作為牛飼料了,這其中的可能性都存在,以至於出現非洲豬瘟、狂牛症等問題。
  • 生物質炭化:秸稈變煤炭,遍地秸稈遍地金
    《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規範》推廣培訓邀請函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規範》行業標準已發布,為了推進全國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的標準化發展,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分會將舉辦系列活動進行推廣,現誠邀各地秸稈管理機構及利用企業聯合舉辦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及秸稈綜合利用會議及活動
  • 秸稈回收好方法 秸稈炭化讓秸稈變成炭
    我國有豐富的秸稈資源,每年有多達幾十億噸的各種各樣的秸稈資源,而且秸稈是可再生資源,往年的時候這些秸稈不僅沒有好好利用,而且還都被作為廢棄物讓人頭疼,為了解決問題,各地出了不少政策,甚至對農民處理秸稈進行補貼也沒有獲得特別好的效果。
  • 我國自主研發青貯飼料專用複合微生物菌劑 為牛羊找到冬季「好口糧」
    隨後推出的系列菌劑也很快在全株玉米、甜高粱、玉米秸稈等的青貯中得以應用,並取得良好效果。但讓鍾瑾最難忘的一幕發生在內蒙古多倫的一家牧場。  那是4年前,鍾瑾前往目的地準備對新研發的菌劑效果採樣檢測。剛打開青貯包,將使用了菌劑製備好的青貯蒿草抖落在地,幾十米外,上百頭牛像得到命令一樣狂奔著衝向鍾瑾,那一瞬間,她有點嚇蒙了。接下來,牛兒們埋頭吃草的情景讓她恍然大悟,繼而開懷大笑。
  • 如何用秸稈驅動汽車?
    如果直接還田,埋伏地下的秸稈會產生熱量、製造厭氧的環境,不利於作物的生長。假如秸稈本身再帶有病蟲害,那就相當於在地裡埋下了定時炸彈,遭殃的則是下一季的作物。 近年來,由於意識到焚燒秸稈汙染空氣環境,威脅人類健康。國家已經嚴令禁止焚燒秸稈,甚至部分地區已經禁用了農村柴火灶。 其他傳統的秸稈處理方法還有將秸稈用於飼料、堆肥、造紙和建築材料等等,雖然五花八門,但對秸稈的消耗量遠遠不夠。
  • 秸稈炭化還田應用前景廣闊
    據了解,秸—炭—肥還田改土模式是將農作物秸稈通過中低溫熱裂解工藝轉化為富含穩定有機質的生物炭,然後以生物炭為介質生產炭基肥料,並返回農田,以改善土壤結構及其他理化性狀,增加土壤有機碳含量。  當前,這種新技術和創新模式應用如何?記者採訪了該領域重點企業——北京三聚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  「農作物秸稈炭化還田—土壤改良技術優點很多。」
  • 大慶市杜爾伯特縣秸稈綜合利用實現變廢為寶
    人民網哈爾濱12月25日電 隆冬時節,走進大慶市杜爾伯特縣一心鄉前進村秸稈壓塊燃料加工站,熱火朝天的加工場面與寒冷的天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伴隨著秸稈粉碎機、秸稈成型機有規律的轟鳴聲,成捆的秸稈搖身一變,成為新型秸稈壓塊燃料,整齊排列著等待送往農戶家中。
  • 秸稈綜合利用項目之秸稈炭化還田
    秸稈綜合利用一直是國家關注的重點問題,馬上就要到秋收時節了,秸稈綜合利用問題又被搬了出來成為聚焦的熱點話題。 國家在2015年起,就強調減肥減藥的工作,何謂減肥減藥?
  • 「小秸稈」大能源|如何利用秸稈生產生物質顆粒燃料
    利用農業的廢棄物及各類秸稈或雜草,經粉碎、蒸汽攪拌,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擠壓(壓縮)、乾燥等工序,製成生物質「顆粒」燃料,替代煤、石油等不可再生燃料,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1、什麼叫生物質顆粒?生物質顆粒是由農業廢料和各種秸稈通過在一定溫度下壓碎,擠壓和乾燥製成的。
  • 草原上的「牛博士」 ——記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動物疫病控制中心...
    今年53歲的宋仁德在玉樹草原遠近聞名,被牧民群眾親切地稱為「牛博士」。一是因為他是玉樹僅有的有著10年留學經歷的博士,二是因為他是紮根玉樹34載研究犛牛的權威專家。如今,在美麗的玉樹草原,因為有了他,犛牛產業發生了巨變,牧民的生活狀況今非昔比。
  • 生物質顆粒燃料:將秸稈枯木「變廢為寶」
    《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規範》推廣培訓邀請函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規範》行業標準已發布,為了推進全國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的標準化發展,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分會將舉辦系列活動進行推廣,現誠邀各地秸稈管理機構及利用企業聯合舉辦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及秸稈綜合利用會議及活動
  • 請問秸稈壓塊燃料和秸稈顆粒燃料有什麼不同?
    秸稈壓塊燃料和秸稈顆粒燃料原材料主要是秸稈類的,如玉米秸稈,小麥秸稈。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加工出來的產品形狀不同而已,熱值,水分,密度,灰分區別不大,但價格有一定的差異,往往秸稈顆粒燃料價格稍高。秸稈壓塊燃料和秸稈顆粒燃料區別:秸稈壓塊燃料:塊狀產品,四方塊,四個橫截面寬3公分,長度平均在2-3公分,體積比較大,價格便宜,產量高,機器設備維修簡單,成本稍低,主要適合燃煤鍋爐,以及電廠等大型鍋爐使用。
  • 緊急提醒:今年小麥秸稈還田的,別忘記加施尿素!到底怎麼回事?
    小麥正在陸續收穫,相信農民朋友會看到很多關於禁止焚燒秸稈標語,部分區域還有專人蹲守。由於近年來環保力度不斷加大,各地禁燒秸稈管理非常嚴格,如何處理農作物秸稈問題成為困擾目前農業生產的一大難題。國家大力推廣秸稈還田,雖然這種做法好處很多,可改良土壤性質,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肥力,減少土壤板結,但是時間一長出現一些新問題,如不利於播種和出苗、與玉米苗爭奪營養、病蟲害發生加重,麥科野草難根除以及土壤過於蓬鬆農作物易倒伏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