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讓秸稈處理不再是難題—新聞—科學網

2020-11-23 科學網

 

 

 

在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崔家峪鎮,處理秸稈有新辦法了!

 

日前,《中國科學報》記者了解到,該鎮31個村的秸稈都被收集到了磨峪村,經過腐解後,成為該村黨支部書記楊德敬養殖的白星花金龜幼蟲的口糧。

 

「崔家峪鎮,可能將會成為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的『試驗田』。」中國昆蟲學會科技諮詢開發工作委員會主任、山東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劉玉升如是說。

 

秸稈處理一向是一道難題,以往普遍實行的秸稈直接還田並未能產生預期效應:由於直接還田秸稈時間短,腐解不了,且直接影響下一茬作物的根系生長,造成大量死苗,增加播種量。更重要的是秸稈中大量病原菌和蟲卵埋入地下後帶來的病蟲害,不僅加重了農民種地成本,還使農作物普遍減產……

 

而被劉玉升稱作「崔家峪模式」的新的處理辦法,為秸稈處理提供了另一個可以選擇的辦法。

 

蟲子天生要承擔大任

 

「禁止秸稈焚燒全國都在抓,這是我們每年夏秋很頭痛、壓力很大的問題。當地養殖消耗不了,又沒有更好的處理辦法,老百姓不管,只能扔路邊排水溝。劉玉升老師用昆蟲處理的方式幫助我們解決了這個難題。」崔家峪鎮黨委書記楊雪峰對《中國科學報》表示。

 

劉玉升多年來一直在做以昆蟲為紐帶的生態循環農業技術體系研究。「現在知識需要一個大反轉,我們脫口而出的知識點都來自脊椎動物,現在我們要充分利用無脊椎動物。」劉玉升說。

 

劉玉升介紹,脊椎動物的糞便叫糞,昆蟲的糞便不應該叫糞,因糞體水分含量極低,而且形狀像沙子,根據顆粒大小應該叫沙或砂。白星花金龜糞體就稱為蟲砂。

 

「因為攜帶病原菌和蟲卵,玉米秸稈不能直接還到玉米地裡,但經過昆蟲處理後的蟲砂則是很好的有機肥;只有交換生態系統,還到其它地裡,就大幅減少病蟲害發生。餐廚垃圾餵豬,萬一其中有兩塊紅燒肉呢?不是豬吃豬嗎?萬一其中有兩塊牛肉沒吃完,又作為牛飼料了,這其中的可能性都存在,以至於出現非洲豬瘟、狂牛症等問題。昆蟲是無脊椎動物,利用昆蟲交換生態系統就可以打破那些脊椎動物的同源性汙染。」劉玉升對《中國科學報》解釋。

 

劉玉升斷言,作為自然界的分解者,昆蟲天生就是要來承擔降解各種有機廢棄物的大任。人類包括農業生產中產生的秸稈類廢棄物太多太集中了,這些都可以利用昆蟲來消解。

 

新疆農業大學昆蟲學系主任馬德英介紹,白星花金龜蟲體蛋白含量達49.9%,是優質的蛋白質原料,相比而言,雞蛋的蛋白質含量為48.83%,豬肉是21.42%。蟲砂乾物質中有機質比例為34.1%,是優良的有機肥。而豬糞有機質為15%,羊糞在為36~45%。

 

通過構建「微生物——白星花金龜」的高效生物轉化技術體系,可實現將農業有機廢棄物轉化為昆蟲蛋白和蟲砂基人工土壤。劉玉升說,這是實現「種植業——園區農業——蟲砂人工土壤農場——養殖業」,四位一體的「種養轉」結合模式。

 

循環農業新探索

 

楊德敬從小就喜歡探索各種機械,願意進行各種新的嘗試。

 

現在,楊德敬感到需要提升生活的品質,但不知道從何做起。偶然的機會接觸到在當地掛職的山東農業大學博士楊龍,了解到養蟲子能改變農業,把溼垃圾和秸稈消化處理變成錢,形成循環農業。

 

楊德敬對此有高度敏感性,行動力很強,通過利用地方資源,承擔起這件事,馬上引種養殖白星花金龜。

 

楊德敬的實踐發現,一噸蟲子,可以消耗15噸以上腐熟的秸稈,同時白星花金龜的蟲糞還是一種經生物造粒的有機肥,可以作為高級花肥出售。後來發現當地不缺這種蟲子,以前沒發現有這麼高的價值。

 

目前,附近6個村的秸稈直接由楊德敬負責脫粒,農民省下脫粒費,還獲得每噸秸稈30元的費用。秸稈變成了錢,農民送到這裡楊德敬也省了運費。村兩委再也不用擔心秸稈被焚燒了。

 

楊徳敬利用蟲砂這種高級的有機肥,做有機種植園;還專門在淘寶網上開了網店,售賣蟲糞基人工土壤。

 

楊雪峰說:「鄉村振興確實需要支撐,但更需要結合本地實際及現有資源來做。現有資源包括科技資源以及政策一直有,但之前很多都沒用上。現在這種模式太好了,對環境也好,本地秸稈就能發揮很好的價值,先在我們鎮擴大規模,再推廣到其他地方。有現實需求,說推廣也很快!」

 

可複製可推廣

 

自從最近一個昆蟲資源開發利用的相關會議在山東沂水召開並把這裡作為參觀點之後,來這裡參觀考察的人絡繹不絕,近來楊德敬有時候一天要接待4撥參觀者,其中包括山東省各縣市相關部門負責官員。

 

「面對生態文明轉型,很多做法都需要改革了,不能總是化學農業那一套,過去化學農業是主導,現在物理防治應該是基礎措施,生物防治成為主導。」劉玉升告訴記者。

 

輾轉獲得信息後,來自吉林、已經退休兩年的某企業負責人孫賓也千裡迢迢趕到崔家峪鎮找楊德敬取經。「東北三省秸稈量很大,如果能讓東北的農民解除秸稈的後顧之憂是多好的事兒。」孫賓對《中國科學報》表示,以後白星花金龜對農業會做出很大的貢獻。

 

「蟲砂中很少有農殘和抗生素,可以改良修復土壤。每戶農民養四到五盆兒白星花金龜就能解決三到五畝地的秸稈,東北的地,如果都能夠用這種方法改良土壤,提高作物的品質,人們的健康水平就會提高。這種模式的社會效益遠遠大於經濟效益。」

 

劉玉升說,相比以前的秸稈利用方式,利用昆蟲轉化的做法具有可複製、可推廣的特點,也可以產業化。

 

臨沂市植保站站長徐德坤介紹,臨沂市已在幾個縣開展試點,下一步要推廣到各個縣區。以蟲子為媒介,下一步也將在一些蔬菜種植基地更大範圍驗證蟲砂施用後減少蟲害和農藥用量的效果。

相關焦點

  • 科學網—昆蟲,讓秸稈處理不再是難題
    劉玉升說,相比以前的秸稈利用方式,利用昆蟲轉化的做法具有可複製、可推廣的特點,也可以實現產業化。   ■王卉 在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崔家峪鎮,處理秸稈有了新辦法。 日前,該鎮31個村的秸稈都被收集到了磨峪村,經過腐解後,成為該村黨支部書記楊德敬養殖的白星花金龜幼蟲的口糧。
  • 秸稈炭化機處理秸稈靠譜嗎 秸稈炭化是不是騙人的
    秸稈炭化機是什麼?秸稈炭化機是可以將秸稈進行炭化處理生產製造秸稈炭粉的設備。現在的秸稈處理是個大難題,我國每年多大幾十億噸的秸稈需要進行處理,在以往我們農村地區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收集起來賣給一些造紙廠,但是秸稈造紙汙染比較厲害,而且紙質質量不高等原因,很多的秸稈往往就廢棄了,尤其是玉米秸稈現在沒辦法處理,農民想省事把它給點掉,現在也不允許了,因為確實容易引發火災以及汙染大氣。
  • 改性生物基膜攻克控釋性能難題—新聞—科學網
    論文通訊作者楊越超介紹,近年來,研究人員對農業廢棄物資源,如植物秸稈、澱粉、植物油等天然生物基原料進行二次利用,製備了新型生物基控釋膜材。該材料的控釋肥包膜來源廣泛、資源可再生、價格低廉,廣受行業人員青睞。 然而,生物基膜材中含有大量親水基團,易吸水;在水分進入和養分溶出膜殼的過程中,膜材上有些物質會隨溶液一起溶出膜外,導致膜殼孔隙增大或破裂。
  • 高校教授解決農村秸稈焚燒難題 把秸稈炭化做成複合肥 為土地設計...
    潘根興教授解決的是農村秸稈焚燒的難題,把秸稈炭化做成複合肥,既解決了秸稈無法處理和焚燒汙染環境的難題,又增加了土壤肥力,讓土壤進入良性循環。在農田裡,1個單位的水稻可以得到0.45個單位的稻子和0.55個單位的秸稈,秸稈處理成了現代農業的難題。他們設計了一個能變廢為寶的反應器,讓秸稈在反應器中炭化。
  • 科學家首次發現昆蟲礦物盔甲—新聞—科學網
    Carlson    寧波大學植物病毒學領域研究員李鴻傑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者合作,在一種中美洲切葉蟻的外骨骼上發現了首個昆蟲生物礦物盔甲。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自然—通訊》。 生物礦物骨骼的演化從距今5.5億年前就開始了,許多動物的骨骼和牙齒都有含鈣的礦物質,螃蟹和龍蝦等甲殼類動物的外殼和其他身體部位也有礦化的成分。
  • 科學家揭示昆蟲變態發育潛在分子機制—新聞—科學網
    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昆蟲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教授李勝團隊揭示昆蟲變態發育潛在分子機制,相關研究4月11日在線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 科學網—昆蟲產業悄然「蝶變」
    、昆蟲叉燒包……昆蟲不知不覺間走上了人們的餐桌。而從餐桌回溯到田間,有些昆蟲還扮演著農田「衛士」的角色:天敵昆蟲的使用,為人類糧食作物掃清蟲害,還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 當前,昆蟲資源及其現代產業化發展已經成為國內外的熱點領域,尤其是昆蟲的生態與環境功能越來越引起各界關注。近日,2017年全國昆蟲資源產業博覽會、首屆全國昆蟲產業化大會在山東省莒南縣召開,共同探討昆蟲資源產業化利用,為昆蟲產業發展探尋新的方向。
  • 科研人員研發出汙水處理新材料—新聞—科學網
    製備高滲透性能且高截留率的氧化石墨烯膜一直是難題和研究熱門 他們製備得到的石墨烯膜展示了出色的親水性、超高滲透性能和穩定性能,為選擇性去除基團類型以及石墨烯膜在汙水處理等應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實驗基礎。 在該研究中,陳亮團隊通過理論計算分析,發現利用氫自由基和環氧基團反應,能產生新的羥基基團,這使得去除環氧、保留羥基成為可能。
  • 一億年前「三叉戟」揭示昆蟲長口器起源—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南古所)科研人員通過對約1億年前白堊紀緬甸琥珀中昆蟲化石的研究,揭示了這類生物的長口器的起源。相關研究成果3月4日在線發表於《科學》子刊《科學進展》。 據了解,中生蠍蛉廣泛分布於我國侏羅紀燕遼生物群、白堊紀熱河生物群和緬甸琥珀生物群。在中生蠍蛉總科中,阿紐蠍蛉科是已知第一個具長口器的長翅目昆蟲,其口器結構被認為是與跳蚤同源。
  • 美國也是糧食大國,他們是如何處理秸稈的?
    可能有人不禁要問,美國農作物規模這麼大,他們是如何處理大量秸稈的?下面就來聊聊美國處理秸稈的措施。 美國每年產生秸稈達數億噸,處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用秸稈來製作牲畜的飼料。 美國是世界上主要的畜產品生產和出口大國,畜牧業佔農業產值的一半。牛肉、豬肉、禽肉產量位居世界前列。
  • 植物有毒 我有解藥—新聞—科學網
    一項新研究表明,食草動物及其捕食者已經進化出有效策略處理有毒植物次生代謝產物。小菜蛾的幼蟲利用一種特殊的腸道酶使寄主植物的有毒物質變得無害,沒有這種酶,其生長、生存和繁殖就會受到損害。然而,掠食性草蛉幼蟲以中毒的毛蟲為食,但並無嚴重不良後果,因為它們有自己的解毒機制。   為了成功地以植物為食,食草動物需要戰勝植物產生的化學物質來保護自己,例如小菜蛾的幼蟲。
  • 地產秸稈+畜禽排洩物+微生物製劑,發酵100天 -42℃秸稈變有機肥
    省農科院、東北農大的專家現場觀摩「堆腐法」秸稈處理方式秸稈還田變肥料得腐熟,環境溫度很關鍵。咱黑龍江研製出了新技術,在寒冷的-42℃環境下,地產秸稈也可以發酵。利用這種新方法生產有機肥種植的大米,在「2018國際自然農法學術研討會」大米品鑑活動中獲得了金獎。
  • 緊急提醒:今年小麥秸稈還田的,別忘記加施尿素!到底怎麼回事?
    小麥正在陸續收穫,相信農民朋友會看到很多關於禁止焚燒秸稈標語,部分區域還有專人蹲守。由於近年來環保力度不斷加大,各地禁燒秸稈管理非常嚴格,如何處理農作物秸稈問題成為困擾目前農業生產的一大難題。如何避免秸稈直接還田帶來的危害1、要注意增施速效氮肥秸稈還田后土壤中碳素物質會增加,而微生物以碳素、氮素為營養,也就造成了與作物爭氮的現象。若沒有增施氮肥,就容易導致土壤中氮素不足,影響下茬作物苗期生長。
  • 秸稈養蚯蚓 廢物變黃金
    秸稈、生活垃圾、蚯蚓……看到這些你會想到什麼?淄博市臨淄區皇城鎮崖付村瓦力蚯蚓養殖有限公司,他們給出了答案:有機肥料。該公司利用「日本大平2號紅蚯蚓」,結合先進的規模化高產養殖技術,將農村常見的廢物——農作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分解成為新型肥料,不但環保,而且解決了當地土壤板結等問題。
  • 美國造出嗅探炸藥的電子昆蟲,打破傳統理念,讓掃雷不再成為難題
    許多國家的軍隊都在試圖利用動物為軍事行動服務,比如,訓練軍犬搜索爆炸物等,也有在嘗試訓練老鼠來對付地雷,如今估計隨著技術的進步,也許電子技術可以代替動物為人類服務,不久前,美國造出嗅探炸藥的電子昆蟲。理念經過一系列的研究,人們發現可以製造出機器蝗蟲,直接把蝗蟲作為傳感器使用,加裝電極與傳感系統,即完成一個小炸藥探測器,屬於半機械半昆蟲的存在,雖說尚不具備什麼實用性,但是開創了一個新的路子,由於具有巨大的充當傳感器潛力,非常適合微型機器人的尺寸和需求,如果尺寸足夠小,則可以通過電池為傳感器供電,最終可以發展成真正意義上的電子昆蟲
  • 因為它們有特殊的翅膀—新聞—科學網
    這種昆蟲有專門的後翅,可以幫助它們在瞬間從靜止的位置起飛,從而避開即將到來的危險。因此,它們很難被拍死。 一般情況下,蒼蠅主要利用視覺來逃避危險。近日,美國凱斯西儲大學Alexandra Yarger及其團隊發現了一種可以幫助它們逃離危險的新機制,相關研究結果1月13日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輯:生物科學》。
  • 秋收季節,廢棄農作物處理成了難題
    到現在為止,我省在秸稈資源的利用方面做了哪些探索,還有哪些困難需要解決?請看記者的調查。  秸稈還田有補貼  「今年我們籤的糧食訂單裡明確寫了,秸稈不能燒了。」距晚稻收割還有個把月,嘉興平湖市林埭鎮共和村的種糧大戶李垚已在琢磨秸稈的處理方法。
  • 大黃蜂愛吃低脂食物—新聞—科學網
    沒有昆蟲授粉,許多植物物種(包括各種農作物)便無法繁殖。「因此,蜜蜂的死亡會影響人類的食物供應。」研究植物與昆蟲相互作用的專家Sara Leonhardt說。全世界有兩萬多種蜜蜂需要被考慮,其中除了著名的蜜蜂外,大黃蜂還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蜜蜂的大部分營養來自花蜜和花粉。雖然花蜜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的來源,但花粉含有大多數其他必要的營養物質: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
  • 秸稈類生物質廢棄物衍生新型催化材料
    中青在線訊(周慧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磊)近日,合肥工業大學一項科研成果以秸稈類生物質廢棄物為原料,成功製備出多維數、多尺度、多形態的三維功能催化材料,可高效去除水體中有機及重金屬有毒汙染物,解決了秸稈類生物質廢棄物難以利用的難題。
  • 秸稈回收好方法 秸稈炭化讓秸稈變成炭
    我國有豐富的秸稈資源,每年有多達幾十億噸的各種各樣的秸稈資源,而且秸稈是可再生資源,往年的時候這些秸稈不僅沒有好好利用,而且還都被作為廢棄物讓人頭疼,為了解決問題,各地出了不少政策,甚至對農民處理秸稈進行補貼也沒有獲得特別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