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企業「另類」創新:北鬥衛星+地面廣播可實現「釐米級」定位

2020-11-23 網易新聞

2020-11-23 09:12:08 來源: 二眼讀史

舉報

  長江日報-長江網11月21日訊(記者陳衛東)11月21日上午,在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5G+北鬥」專題上,不僅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等知名專家做精彩主題演講,還有多家參會企業帶來最新研發成果,與上下遊企業進行交流互動。會上,武漢長江通信產業集團向有關企業及記者介紹了該公司研發的最新技術成果:面向區域海量用戶的CDR地基增強北鬥高精度定位技術與車聯網應用產品,用調頻廣播發射臺就可支持海量用戶高精度定位服務。

  

  長江通信車載高精度定位設備安裝。

  該公司高級工程師張學斌介紹,今年是北鬥全球系統建設之年,北鬥定位應用越來越廣泛,社會及大眾對定位精度要求也越來越高。支持北鬥亞米級公眾服務和海量用戶釐米級高精度定位成為北鬥產業發展亟須解決的問題。

  長江通信聯合湖北龜山廣播電視臺等單位,經過3年多的研發攻關,攻克了在符合CDR標準、不影響現有的音頻廣播的前提下,利用調頻廣播發射系統、在無回傳信道的限制條件下的RTD、RTK用戶管理、控制單廣播站基線誤差等關鍵技術難題,成功開發了面向區域海量用戶的CDR地基增強北鬥高精度定位技術與車聯網應用產品。

  「天上的北鬥衛星加上地面的廣播就可以實現高精度定位。」張學斌介紹,CDR地基增強及應用系統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差分數據獲取及播發:由CORS站作為基準站固定在某個位置並實時計算衛星差分誤差信息,並通過廣播CDR通道進行廣播播發;終端通過廣播接收天線接收廣播信號解調輸出差分數據給定位模塊,定位模塊進行單點定位的同時,也接收差分數據並對自身的定位結果進行修正消除誤差,修正後定位數據通過公網送至運營服務平臺;平臺對需要亞米級精度顯示的區域調用高精度地圖,對定位數據和地圖進行匹配展示。

  

  長江通信技術實現的車道級行車路線監測。

  該產品技術成果解決了北鬥亞米級高精度定位公眾服務的關鍵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城市區域的、低成本分發北鬥差分數據的新方法,滿足了車聯網技術和應用從5-50米級定位精度向亞米級(車道級)精度方向演進的新需求,顯著降低了應用成本,提高了應用的適應性;差分數據廣播技術與產品,可滿足區域海量公眾用戶亞米級定位、專業用戶釐米級高精度定位的需求。

  該成果已在湖北龜山廣播電視發射臺FM91.2Mhz頻點上實現區域覆蓋。「基於CDR北鬥高精度定位技術與車聯網應用」科技成果在2019年通過了湖北技術交易所鑑定。目前,該項目已實現科研成果轉化,完成了核心軟體平臺、自有車載定位終端、技術服務等一整套完整解決方案的輸出。

  長江通信通過與某大型押運公司合作共同實現了應用落地,通過在押運車輛裝載高精度車載終端,並搭建基於北鬥高精度定位技術的保安押運綜合管理平臺,可為企業押運車輛提供「釐米級」的高精度定位服務,實現押運全過程實時精準監控管理。

  【編輯:丁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北鬥已在專業應用領域實現釐米級定位超GPS
    我國首個「北鬥」衛星導航地面增強網——「北鬥」地基增強系統湖北示範項目建成試運行,近日在武漢通過了以「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為首的驗收委員會驗收,項目總體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北鬥」地基增強系統是由國家統一規劃建設,由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和湖北省測繪局實施。
  • 北鬥三號精度可提至實時釐米級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北鬥三號精度可提至實時釐米級8月3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表示,北鬥相關產品已出口120餘個國家和地區,向億級以上用戶提供服務。在今年中國洪澇災害中,北鬥導航也應用在了災害預警與救援中。北鬥系統28納米工藝晶片已經量產,用戶規模達億級,此外北鬥系統22納米工藝晶片即將量產。
  • 北鬥「增強版」年內覆蓋全球,可實現動態釐米級、靜態毫米級定位
    同日,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下稱「千尋位置」)也宣布,配合北鬥三號全球系統的建設,今年內將同步提供全球增強服務,這意味著北鬥衛星增強系統將在今年形成全球服務能力。據悉,今年內千尋位置將完成全球200座全球框架站的部署,通過接收北鬥衛星信號,結合自研算法,網際網路和衛星雙路播發,為海外用戶提供動態亞米級和靜態釐米級的高精度定位服務。
  • 衛星攪動「天地」大市場武漢北鬥產業迎來「太空風口」
    2013年,東湖地球空間信息及應用服務創新型產業集群,被科技部列入全國首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之一。在武漢國家現代服務業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基地核心區武漢大學科技園,近1000家企業中,地球空間信息產業鏈相關企業佔比逾50%,已形成包括上遊地球空間信息數據獲取、中遊數據處理加工與運營服務、下遊系統集成及應用服務產業鏈。
  • 剛剛,武漢北鬥應用摘取中國導航定位領域最高獎
    長江日報-長江網9月23日訊(記者李佳 通訊員張珊妮)23日上午,中國北鬥應用大會暨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九屆年會首次在漢召開,武漢北鬥應用以第一位次摘取中國導航定位領域最高獎。記者高勇 攝)據了解,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簡稱「中位協」)是我國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和產業的唯一性全國行業協會,其主導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是我國業內規模大、層次高、範圍廣且最具代表性的年度產業盛會,今年首次在漢舉辦,並將首個「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帶到江城。該大會旨在推進北鬥在各行業廣泛應用,助力武漢市成為北鬥應用示範城市。
  • PPP已經成為RTK,瞬時實現釐米級GNSS全球定位
    這是Hexagon公司發布的消息,是他們高精度應用方面的一大創新。人們終於有望擺脫龐大的地面增強站網的束縛和維護成本的桎梏,在全世界自由地實現同級別的高精度定位。原來技術創新會帶來那麼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 北鬥系統到底有多強,2600座地面站,助推北鬥實現釐米級精度導航
    而其它24顆北鬥中遠地球軌道MEO衛星,軌道高度約21500km,軌道傾角為55度,通過多顆衛星組網可實現全球覆蓋,用來保證提供全球高精度定位信號,MEO星座回歸特性為7天13圈。北鬥系統通過獨創的混合星座設計,既能實現全球覆蓋、全球服務,又可為亞太大部分地區用戶提供更高性能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 北鬥全面建成,2025年前全世界可享受釐米級定位服務。
    北鬥系統由400多家單位、30餘萬科技人員集智攻關,攻剋星間鏈路、高精度原子鐘等160餘項關鍵核心技術,突破500餘種器部件國產化研製,實現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2600多座北鬥地基增強站,構成了國家北鬥地基增強系統「全國一張網」,接收北鬥衛星信號,實時計算衛星定位誤差,已經為數以億計的用戶提供釐米級定位、毫米級感知和納秒級授時的時空智能服務。
  • 航錦科技: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在光谷開幕 武漢導航院主導項目獲創新應用金獎
    9月23日,中國北鬥應用大會暨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九屆年會(以下簡稱「北鬥年會」)在武漢光谷開幕,這是中國北鬥領域層次最高、最權威的會議,也是該會第一次在武漢舉辦。武漢市政府領導、中位協領導和眾多北鬥研究領域院士參加此次大會。在這次北鬥年會上,各位專家就北鬥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展開交流,提出北鬥應用僅限受想像力的限制,預示北鬥應用無限的發展空間。
  • 北鬥「中國精度」釐米級挑戰GPS
    這意味著,中國北鬥用戶在無需架設基站的情況下,可以在全球任一地點享受釐米級的高精度增強服務。 「中國精度」是中國首家覆蓋全球運營的星基增強服務系統,該系統於2013年底提出建設,具有全部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全部控制權,不僅打破國際企業的技術壟斷和封鎖,保障國家地理空間信息的安全性和自主權,還彌補了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的技術空白。
  • 精度提高到1.2米,北鬥系統如何實現高精度定位服務?
    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10月14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北鬥定位2.0版),可將民用手機的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這意味著我們在駕駛車輛行進時,手機「導航」就能告訴我們是在主路還是在輔路。近期,華為發布的新款手機就實現了亞米級北鬥導航定位,可進一步分清我們車輛行駛在主路或輔路的哪個車道。
  • 北鬥定位2.0版可實現車道級定位: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 普通人手機...
    VR日報10月19日消息,前幾天剛好看了北鬥導航的紀錄片,人類的想法真的好奇妙,對於北鬥定位2.0版可實現車道級定位的話題,非常的有感觸,北鬥近年的發展真的是太快了,大家平常的手機大多也都有用到,但是大家好像沒有在意。日前也有消息稱北鬥三號首次應用於高鐵建設,導航越來越好用了。
  • 高精度定位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助力疫情防控
    面對疫情暴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快速響應,融入多項疫情防控工作之中。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確保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測量標繪工作迅速完成;基於北鬥的無人設備,既能運送醫用物資又能實現防疫作業……北鬥馳援,讓防控工作更加高效精準,我們戰勝疫情的底氣與信心更足。
  • 北鬥導航有哪些創新應用
    北鬥系統在疫情防控的「武漢保衛戰」中發揮了極其特殊的作用:從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應用到方艙醫院的改造,從醫療物資的調配到生活用品的保障供給,從病毒的流行病學調查到武漢健康碼的應用都有北鬥的身影。國慶前夕,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在湖北武漢舉行,李德仁、劉經南、譚述森三位院士分享了北鬥的諸多創新應用。
  • 官方公布北鬥定位精度:平均2.34米、最高釐米級
    一、北鬥三號工程建設提前半年完成北鬥三號2009年11月啟動建設,歷經關鍵技術攻關、試驗衛星工程、最簡系統、基本系統、完整系統五個階段,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開通全系統服務,實現了建成即開通、開通即服務。
  • 衛星通信行業專題報告:北鬥、低軌道衛星、高通量衛星與5G
    融合北鬥 衛星導航技術與 5G 通信帶內定位技術,可彌補北鬥室內及遮擋條件下定位性能 的不足。北鬥特有的短報文功能也能通過 5G 技術實現信息的高效傳輸。1.2.3 北鬥導航地基/星基增強定位技術北鬥地基增強定位技術利用北鬥/GNSS 高精度接收機,通過地面基準站網,在服務區域內提供釐米級實時高精度導航定位服務,因此這需要在北鬥系統初步建立以後才能實現,北鬥地基增強系統也只是 2014 年 9 月才開始啟動的工程。
  • 北鬥系統高精度定位服務的秘訣
    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10月14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北鬥定位2.0版),可將民用手機的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這意味著我們在駕駛車輛行進時,手機「導航」就能告訴我們是在主路還是在輔路。近期,華為發布的新款手機就實現了亞米級北鬥導航定位,可進一步分清我們車輛行駛在主路或輔路的哪個車道。那麼,北鬥系統是如何實現這一高精度定位服務的呢?
  • 精度提高到1.2米,北鬥系統如何實現高精度定位服務?_新聞中心_中國網
    近期,華為發布的新款手機就實現了亞米級北鬥導航定位,可進一步分清我們車輛行駛在主路或輔路的哪個車道。那麼,北鬥系統是如何實現這一高精度定位服務的呢?這是許多讀者和用戶關心的問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北京衛星導航中心一探究竟。天地一體的團結協作記者:大家知道,北鬥系統有很多分系統和設備,它是如何向用戶提供定位服務的呢?
  • 高分三號:可監測亞釐米級地面沉降
    人民網北京3月26日電(趙竹青)近日,我國科學家利用高分三號衛星數據,生成了我國第一幅衛星幹涉SAR影像,並從影像中提取到亞釐米級的地面沉降信息,實現了我國衛星SAR影像幹涉測量零的突破。
  • 北鬥定位2.0版發布:秒級定位 車道級導航是怎樣體驗
    央廣網北京10月16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10月15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2.0版,將民用應用的手機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實現車道級導航定位。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2.0版究竟能提供哪些服務?又將如何實現高精度定位?在通信行業裡,利用傳統基站定位,如果能做到500米定位的精度,叫做「粗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