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一石頭砸出一座金礦

2020-11-22 正經說文史

幾百年前,在崇山峻岭之中,有一個小山村,村裡有兩戶人家因為地基起了爭執,結下梁子,常常橫眉冷對,互不言語。

這一天,二牛上山打柴,看見一塊石頭光澤很好,就撿起來拿在手上,背著柴回家。到了家門口,正巧碰見鄰居三柱出門,從身邊走過。三柱橫眉冷對,扭頭衝旁邊「呸」了一聲。聲音很大,分明是衝著二牛的,二牛當然能感覺到敵意。

二牛怒不可遏,扔掉柴,舉起手中的石頭,狠狠地砸在三柱的頭上,頓時血流如注。三柱的家人聽見他的慘叫聲,慌忙跑出來,把他送到幾裡外的胡郎中家裡。胡郎中給三柱包紮後,開藥治療。

三柱的父母找到裡長,裡長把二牛捆到縣衙裡。縣太爺開堂審理,將二牛杖責二十,責令他家賠償三柱五兩銀子,二牛的家人愁眉苦臉地抬著他回家去了。二牛的家人之所以愁眉苦臉的,是因為家境一般,上哪裡弄五兩銀子?

晚上,寫結案文書時,牛師爺把作案兇器,也就是那塊石頭,翻來覆去地把玩,陷入沉思。

第二天一大早,牛師爺向縣太爺告假,騎著小毛驢,來到牛二的家裡。他拿出那塊石頭,詢問二牛從哪裡拿來的?牛二心裡煩躁,沒好氣地說:「案子已經結了,為何還問個沒完沒了?」

二牛的父親急忙把牛師爺拉到旁邊,陪著笑臉說:「師爺大人,年輕人火氣大,不懂禮節,你千萬別往心裡去。唉,說起來也不全怪我兒,五兩銀子不是小數目,我們農戶人家,靠天吃飯,在地裡刨食,一年到頭也落不到幾個銅板,上哪裡弄錢去?他心煩哪!」

牛師爺張張嘴,把話又咽回去了。他轉身來到三柱家,講了一通冤家宜解不宜結的論調,做通了三柱家的思想工作。

三柱家聽從牛師爺的話,擺了一桌酒席,牛師爺去把二牛父子請來。二牛父子礙於牛師爺的面子,只得不情不願地來了。牛師爺讓他們兩家父子都入座,講了一通遠親不如近鄰的大道理,舉起酒杯說:「還請大家看在牛某人的薄面上,幹了這杯酒,化幹戈為玉帛,一笑泯恩仇!」

三柱父子率先舉起酒杯,三柱的爹說道:「師爺大人說得對,遠親不如近鄰,以前的事情,我家也有不對的地方,幹了這杯酒,讓過去的不快成為過去吧。」父子二人仰頭幹了這杯酒。

二牛父子也舉起杯表態,把過去的不快就此忘掉,也幹了酒。梁子解開了,氣氛融洽起來,牛師爺趁機調解賠償之事。最後兩家商定,按照實際費用賠償,三柱的醫藥費沒有用到一兩,就按照一兩賠償,其它的就算了。至於縣衙裡,牛師爺去通融一下就行了。

二牛家的難題解決了,一家人都很高興,晚上做了一桌豐盛的酒宴,回請了三柱父子,牛師爺當然作陪。酒席吃罷,三柱父子告辭而去,牛師爺在二牛家歇宿。

牛師爺笑眯眯地說:「二牛,這下你該告訴我,石頭從哪裡撿來的吧?」

二牛問道:「牛爺,一塊石頭,你為何念念不忘?有什麼神奇之處嗎?」牛師爺笑著說:「這個嘛,天機不可洩露,現在還不能告訴你。」二牛說:「這是在山上撿的,明天我帶你上山去看吧。」

第二天吃過早飯後,二牛帶著牛師爺上山,來到撿石頭的地方。牛師爺到處查看,滿臉興奮,撿了不少石頭,放進褡褳裡。然後告別二牛父子和三柱父子,騎著毛驢,急匆匆地回去了。

過了兩個月,牛師爺帶著幾個官差,到山上這裡量量,那裡看看,後來走了。

又過了兩個月,來了不少官差,召集民工匠人,開始在山下搭建房屋,開採金礦。二牛他們這才得知,砸人的那塊石頭是金礦石。

牛師爺祖上是採礦人出身,能夠分辨出金銀銅鐵礦石。那晚,他看見證物,認出是金礦石。後來到了山上,他發現礦藏量豐富,就撿了很多金礦石,通過縣令上報朝廷。朝廷派來官差勘探後,下令開採。

附近的村民成了第一批採礦人,大家有事幹了,都過上了溫飽生活。因為上報有功,縣令官升一級,調任知府,牛師爺被朝廷獎勵了一千兩白銀。他留下四百兩,剩下的六百兩,平均分給了二牛家和三柱家。這兩家,從此後成為好朋友,再也沒有紅過臉。

想不到,一石頭砸出一座金礦,一時間傳為佳話。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可憐」的金礦,遍地石頭都含黃金,為何卻無人理睬?
    全球最「可憐」的金礦, 遍地石頭都含黃金, 為何卻無人理睬?古往今來無論是誰富有或者貧窮都對金子有著避免的狂熱追求,因為金子象徵著財富,象徵著稀有,擁有足夠的金子就是擁有足夠的財富。但是如今的國際形勢就是金子的出量,非常的少,而且很多國家已經禁止開採金礦,因此黃金就越來越稀有,越來越珍貴,很多時候國際上貨幣在一定程度上和黃金價值等同。但是世界上卻有這樣一個地方,他擁有非常大的一個金礦,但是滿地的金子卻沒有人開彩,這個地方實在是世界上最可憐的金礦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女媧補天「砸」出玄武湖?
    女媧補天的五色石掉下來砸出了玄武湖?燕雀湖的由來和昭明太子有關係?……南京歷史上,流傳著許多神話故事。5月8日,78歲高齡的書法家、南京曉莊學院教授王宜早,應「市民學堂」邀請開講《南京民間神話與風俗》。「我十分熱愛我們中國的神話,也十分熱愛我們南京的神話故事和傳說。」
  • 民間故事:上古神獸
    敘洲的嚴郝,祖輩生活在大山之中,那裡土地貧瘠,四周都是大山,能用於耕種的土非常少,因為如此,鄰裡之間常常會因為爭奪邊界上的一小塊土地爭吵,只為能多耕種,免除飢餓。申道子就回答說,很久以前有一種動物叫豞,是蚩尤的軍隊拉車用的野獸,這種野獸不吃草,只吃石頭,最後拉出來的就是土,很肥沃,種糧食最好!嚴郝聽了後很高興,問道,這實在太好了,然而現在還有這種野獸嗎?
  • 桂林發現金礦?!鑽探工地上40米深打出帶有閃閃發光的石頭!
    09-01 22:37:13 來源: 陽朔幫 舉報   粉絲爆料,前幾天一個鑽探工地上打出閃閃發光的石頭
  • 「民間故事」民間故事手抄報之精衛填海,一步一步教你畫
    大家好,我是淘氣的小音符,中國的民間故事有很多,近期我會持續更新不同的民間故事的手抄報,希望對你有幫助!詳細的教學視頻同步更新,請查看我的主頁視頻。02小鳥的畫法我們畫上小鳥的頭部然後嘴巴,注意小鳥嘴裡有一塊石頭,然後畫出小鳥的翅膀和尾巴,最後畫上小鳥的爪子。
  • 民間故事:財主每天提心弔膽,日日堤防,誰知竟被一條魚給嚇死了
    進入中年後的王顯貴做事越發謹慎,生怕露富被人謀害,五十壽辰一過,他便將生意交給下人去打理,花了重金在揚州城外的一座山下建了一座高宅大院,年後就搬了進去。這高宅大院建得很不一般,可謂是費盡了心思,光院牆就有好幾丈高,這還不算完,王顯貴又命人在院牆四周挖下水渠,想進院必須得把吊橋放下來。王顯貴過著深居簡出的日子,每日都躲在家裡,要么喝茶,要麼看書,倒是十分的修身養性。
  • 組圖:平潭民間自發普查奇巖怪石 「石頭記」引人入勝
    人民網福州8月28日電(林長生)「平潭島,光長石頭不長草。」這句話道出了平潭典型的海蝕地貌特點,海壇天神、石牌洋、南寨石林群等雄奇瑰麗的景觀令人嘆為觀止。近日,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方案獲得國務院批覆,被譽為「海蝕地貌博物館」的平潭也吸引了更多遊客的關注,平潭民間公益組織上演「石頭記」,自發整理石頭故事,尋求為石頭命名。
  • 山石滾落 雲南一扶貧幹部推開同事被石頭砸中殉職
    和先念扶貧路上山石滾落  他一把推開同事被石頭砸中殉職  青松靜默,菊花寄哀,一位平凡的共產黨員長眠在維西縣烈士陵園。3日上午,和先念的家人、同事及好友自發前來悼念。  「他的眼裡永遠只有別人,沒有他自己。他對每一個人都是那麼好,哪怕是陌生人。」
  • 「一腳踏三縣」的走馬:因民間故事擁有四塊「國字招牌」
    走馬鎮位於重慶市九龍坡區,西接璧山,南臨江津,有「一腳踏三縣」之稱,是重慶西進四川的必經之路。南來北往的客商和靠「走馬」為生的人在走馬鎮落腳歇息,久而久之,各種民間故事便在走馬鎮流傳開來。走馬鎮民間故事的起源無從稽考,但走馬鎮興起於明末清初,走馬鎮民間故事的發展應與其同步。
  • 高度不足一米的山,至今無人敢爬,真的不是石頭嗎?
    可在我國有一座高度不足1米的山,到現在都沒有人敢去爬,這是為什麼呢?這座山叫靜山,它是山東濰坊壽光境內唯一的山,整座山東西最長處1.24米,南北最寬處0.7米,最高處離地只有60釐米。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壓根就不是一座山,完全就是一塊石頭。關於這座山,民間還有一個傳說。
  •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shoot yourself in the foot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He'd have a real shot at winning the election if he
  • 泰山民間故事——東嶽大帝化道士,治療人面瘡,重修天貺殿
    前面已經寫兩篇關於人面瘡的故事,這一期也講一個關於人面瘡的故事。相傳金朝大定年間,有個皇帝,叫完顏雍。這完顏雍生了怪病,膝蓋處長了一個瘡,但是久治不愈,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慢慢的長出了鼻子眼睛嘴巴。
  • 民間故事:夢到已故親人,不一定是壞事,也許是「託夢」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山野奇談系列。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夢,本來就是個很神奇的東西,有時候某一場景,甚至都感覺,曾經在你夢裡發生過,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很讓人捉摸不透。所以我那朋友夢到已故親人不足為奇,可如果是「託夢」呢?關鍵的是,還和現實發生的事絲毫不差。這也難怪我那朋友不瞎想,那麼夢到已故親人,是好是壞,「託夢」是不是真的?我們一起看完朋友的故事,再做分析。
  • 民間故事:雹神降臨
    在古代有很多有趣的民間故事,《聊齋志異》就是其中之一,它記載了很多有趣的故事。這本書成書於清代,作者是蒲松齡。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講一個雹神降臨的故事。這個故事與唐濟武有關。過了一會,大大小小的冰雹果真落了下來,砸在唐濟武的車子上,又走了幾裡路,冰雹才停止,天也變晴了。唐濟武的兄弟騎著馬跑上前去,打開唐濟武的車窗,問他是怎麼回事,唐濟武竟然不知道下過冰雹,他去詢問走在前面的人,他們竟然也不知道。唐濟武笑著說:「這不會是李左車在作怪吧?」不以為然。
  • 一課譯詞: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Photo by nicollazzi xiong from Pexels「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中文俗語,字面意思是「lift a rock only to drop it on one's own feet」,比喻本來想害別人,結果害了自己(hurt oneself by one's
  • 民間故事:七色花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古老的故事,看看故事中的男女主角是怎麼去守護他們之間那段令人感動的愛情的。話說在東邊大海旁有一個不大的村子叫做尖山村,村裡面有一個年輕小夥子叫尖兒,他孔武有力,模樣帥氣,還有一身過硬的捕魚本領。十裡八鄉的姑娘的父母都看中了這個小夥子,爭相想把姑娘嫁給他。但是尖兒誰也瞧不上,卻偏偏愛上了一個寡婦。
  • 民間故事:貪心不足蛇吞象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22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咱中國有句老話,叫「貪心不足蛇吞象」,意思是在形容一個人過度貪婪,最後遭了報應。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便與此有關。故事大體講:一個富貴人家,見村裡有人得了寶貝也去照貓畫虎拿寶貝。因為自己太過貪婪,被困寶藏裡,一直未能出來。大家欲知詳情,就一起來看看這則民間小故事吧!古時候,在山東省某個小村裡邊上,曾有一個大石門。據老輩人說,那石頭門裡也有人家。
  • 貴州織金民間故事:熊家場杜家橋的傳說
    雲上烏蒙|獨家原創 貴州織金民間故事:熊家場杜家橋的傳說 在熊家場高粱村的河面上,有一用石頭拱成的大橋,橋的歷史悠久,無碑記可考,人們都稱其為杜家橋。在橋的周圍已無杜家後人居住,無法考證。據當地人講,這杜家橋大致修建於清朝年間,關於杜家橋的修建,在當地還流傳著一個神奇的故事。
  • 民間故事:斷腸草
    #中國民間故事這一來,可就惹起了幾個嫂嫂的極大嫉恨。她們常在一起嘀嘲咕咕,說青霞是孤理精轉世,迷丈夫,公公,將來這一大堆家業就要被她攥在手裡了。這種嫉恨,就像山上的荒火,一點點擴大,畢畢剝剝,越燒越旺。到後來無法撲滅,定要把一座青山燒成黑山才罷。其中,對青霞恨最深的是大媳婦吳氏,按那封建傳統,老人退位,理當長子長媳掌家。
  • 語文民間故事《牛郎織女》《獵人海力布》重點匯總,了解七夕由來
    一、讀音易錯字。1、烏雲密布 狂風怒號 大山崩塌 裝飾天空 敗壞門風損害尊嚴 拔下玉簪 破浪很大2、「的」動人的民間故事 震天動地的巨響 溫和的眼神 嫩嫩的青草自己打自己嘴巴——自相矛盾屋漏偏逢連夜雨——禍不單行此地無銀三百兩——欲蓋彌彰來而不往非禮也——禮尚往來天下烏鴉一般黑——一丘之貉好虎抵不住群狼——寡不敵眾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