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滾落 雲南一扶貧幹部推開同事被石頭砸中殉職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和先念扶貧路上山石滾落

  他一把推開同事被石頭砸中殉職

  青松靜默,菊花寄哀,一位平凡的共產黨員長眠在維西縣烈士陵園。3日上午,和先念的家人、同事及好友自發前來悼念。

  「他的眼裡永遠只有別人,沒有他自己。他對每一個人都是那麼好,哪怕是陌生人。」說這話的時候,他的妻子泣不成聲。

  「大家都說他是不像局長的局長。」他的同事這樣評價。

  工作上的「拼命三郎」

  和先念是納西族,從1994年8月參加工作起就一直在基層。為了在基層更好地開展工作,他學會了傈僳語和一點藏語。

  2001年,和先念任葉枝鎮財政所所長。11月的一天,財政所接到縣財政局報送材料的通知,必須當天送到。當時葉枝到維西縣城是土路,交通不便,班車早已出發,單位又沒有車輛。為及時把材料送到,不耽誤工作,他向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請示後租了一輛麵包車。中午,才走了13公裡左右,麵包車就從8米多高的邊坡上翻了下去,差點掉進江裡。當前來救援的人把他從車裡抬出來時,他手裡還死死抓著資料袋,裡面裝的是項目申報材料。

  在這場車禍中他脊柱骨折,治療兩個多月後綁著護腰板,拖著行動不便的身體回到工作崗位上。從此落下了病根,每逢天陰下雨背部就隱隱作痛。

  他常說的一句話是:「人不會累死,只會病死。」工作上的這種「拼命三郎」幹勁,讓他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

  扶貧路上遭遇不幸

  2017年10月24日上午,維西縣財政局到掛鈎扶貧的葉枝鎮新洛村,與村幹部和群眾一起學習宣講十九大精神。

  會後,掛鈎幹部要分頭入戶遍訪貧困戶,面對面宣講黨的脫貧攻堅和惠民政策;同時了解貧困戶實際情況,幫助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

  從村委會到下它洛村民小組的公路正在硬化建設中,連日來陰雨綿綿,多處山體滑坡,道路中斷,車輛無法通行。不少同志提議:「將群眾集中到黨支部活動室,集中了解情況。」有的同事對和先念說:「你工作忙,就不用去農戶家中了,我們順便幫你代勞了。」然而,和先念沒有接受這些「好意」,仍然同往常一樣,與大家一起按分工徒步入戶遍訪群眾並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下午4點左右,和先念和木映紅完成託八村民小組兩戶貧困戶遍訪,還剩下餘天銀一家。眼看著離餘天銀家只有一公裡了,突然一塊石頭從500多米高的山坡上滾落下來,已來不及躲避,他下意識地迅速向後推了木映紅一把。石頭砸到了和先念的後腦勺,他頓時倒地;石頭砸倒他後又砸到木映紅的右小腿上,造成嚴重骨折。

  殉職前的4個小時,他在宣講活動上說:「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近日,省委宣傳部決定追授和先念「雲嶺楷模」榮譽稱號。

  記者 楊質高

相關焦點

  • 宜賓白塔山下一巨石滾落砸中汽車,駕駛員說……
    宜賓白塔山下一巨石滾落砸中汽車,駕駛員說…… 2020-10-14 1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民族歌劇《扶貧路上》廣西首演,以黃文秀事跡致敬扶貧幹部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山歌飄在雲霧間,日子一天又一天,布洛陀拜了千百拜喲,百姓的生活盼改變……」隨著序曲《好大的事情在身邊》響起,壯鄉的好山好水鋪展出畫卷,打動人心的扶貧故事開啟篇章。
  • 《石頭開花》聚焦扶貧10大難題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為了將扶貧幹部的典型事跡和貧困地區人民群眾艱苦奮鬥的感人故事呈現給觀眾,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日前在東方衛視黃金檔開播。《石頭開花》劇集以兩集為一個單元,共20集,10個單元。
  •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真實的力量讓扶貧劇生動起來
    11月14日,《石頭開花》劇組重回拍攝原型地,在陝西省安康市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開播活動。《石頭開花》之《青山不負人》單元中,一場安康大集展示了當地的扶貧成果,於是在《石頭開花》的開播儀式上,再次重現了劇中安康大集的盛況,濃鬱的民間風情和新農村生活的美好氣象,不僅是《石頭開花》劇情中豐富生動的情景,也成為了現實中的火熱圖景。
  • 這個村莊被巨石壓了數百年,當地人從不擔心石頭滾落卻擔心此事
    導語:這個村莊被巨石壓了數百年,當地人從不擔心石頭滾落卻擔心此事在很早的時間,人們的生產力並不像現在這樣發達,再加上周圍一些環境因素的影響,所以他們很多人都是在山洞裡面生活。之後人們不斷的進步,使用的工具也有了一定的改變,慢慢的從大山裡面搬出來。
  • 巨石滾落砸中宜賓滿載客車 致1死28傷
    巨石滾落砸中宜賓滿載客車 致1死28傷 2012-09-17 07:40:25  來源: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編輯: 何銳  跟帖條  進入跟帖 「遭了,飛石打翻車子了
  • 中國化學扶貧幹部邱軍逝世
    39歲的邱軍躺在潔白的菊花叢中,再也無法醒來。在重症監護室裡,他盼著給妻兒做頓飯的簡單願望,終究沒能實現。他惦記著的華池縣的鄉村振興銜接方案,終究沒來得及親身調研安排和部署。他永遠離開了他摯愛的家人、同事以及培育他成長的中國化學大家園,卻把生命最後的寶貴時光奉獻給了南梁革命老區這片紅色熱土。邱軍沒有走,他為黨的事業和脫貧攻堅工作所付出的心血仍歷歷在目。
  • 一位青年幹部的扶貧路:把根扎得再深一些
    說話的是溪口鎮90後青年幹部黃旭雯,有著8年黨齡的共產黨員。這是她工作的第六年,六年來她在最基層,從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慢慢地變成了一個地道的「村裡人」。初心——從農村來,到農村去黃旭雯出生於休寧縣的一個小鄉村,大學畢業後便回到了這個在這裡出生、成長的地方。工作不久後接到任務,前往冰潭村擔任駐村扶貧工作隊副隊長一職。
  • 上海這個扶貧項目讓「水往高處流」,解決雲南山區人民喝水難
    這個扶貧項目不簡單,能讓水往高處流。雲南地處我國西南,喀斯特地貌遍布,巖層蓄水性差,季節性、工程性缺水問題比較突出。陸明偉回憶,當初一位上海援滇扶貧幹部在馬登鎮工作,了解當地的需求,也了解他們的技術實現需要的條件,就鼓勵他們前往當地嘗試,一項技術從實驗室落到土地上,陸明偉心中也充滿了忐忑。
  • 徵集|精準扶貧,記錄歷史!一線扶貧幹部口述故事徵集活動啟動!
    為了讓這些故事能夠流傳下來,被更多的人所珍藏和記憶,為後續研究者提供素材,為共和國波瀾壯闊的歷史貢獻新的篇章,廣州市社科聯、廣州市文明辦、廣州市協作辦與廣州大學南方治理研究院擬聚焦精準扶貧背景下一線扶貧幹部的口述故事,聯合舉辦「攻堅2020:一線扶貧幹部口述故事」徵集活動。
  • 「90後」記者眼中的「90後」扶貧幹部
    從那時起,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次下鄉採訪,一定會問問當地人,村裡有沒有「1990年出生的扶貧幹部」?尋覓了很久,無意間發現了梁晨這個線索,很驚喜。一個北大高材生為實現自己的抱負,隻身到距離家鄉400多公裡的小城工作,又一頭扎進鄉村,奮鬥在脫貧攻堅一線。這背後一定有故事,我相信自己的判斷。冬天的一個早上,終於見到了梁晨。
  • 朱開國走訪慰問援疆幹部人才和扶貧協作重慶掛職幹部
    朱開國到援疆幹部人才家中走訪慰問朱開國到扶貧協作重慶掛職幹部家中走訪慰問  東營網訊 2月7日下午, 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朱開國走訪慰問我市援疆幹部人才和扶貧協作重慶掛職幹部,為他們送去慰問品,帶去新春的祝福
  • 數千人的村莊被巨石壓了數百年,村民從不擔心石頭滾落卻擔心此事
    原始時期,那時候生產力不算先進,早期人類多借宿於山洞之內,隨著人類生產力得以提高,後來的人類開始利用大山、河谷修建房子,很多房子聚集到一塊就會形成一個村莊,下面要跟大家說的是由數千人組成的村莊竟被巨石壓了數百年、,生活在這個村莊的村民每天仰起頭第一個看到的並非是天空,很多時候都是一塊巨石,但當地村民卻從不擔心石頭會滾落下來砸壞房子
  • 扶貧一線最美的她們
    在當前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中,許許多多女性駐村幹部和扶貧隊員勇挑重擔、攻堅克難,為打贏這兩場戰役貢獻巾幗智慧,彰顯了不同凡響的「她力量」。在雲南派出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中,女性佔比近三分之一。她們是女兒,是妻子,是媽媽,也是脫貧戰場上任勞任怨、甘於奉獻、巾幗不讓鬚眉的中流砥柱。今天,把最深的敬意和最真的謝意一起給她們!
  • 吳鑫:當好扶貧幹部 造福一方百姓
    盛夏的初晨,臺江縣展坐村拂曉的黎明格外明亮,早起的扶貧幹部們已經在黨群活動室商量一天的扶貧「大計」,天空下起了大雨,但擋不住駐村幹部們依舊在村裡開展扶貧攻堅的步伐,一身灰色運動裝、頭戴苗家農夫鬥笠帽、腳下一雙黑色長筒靴的吳鑫在活動室門口正與村裡的幾名老農商討著,這7月天的雨季帶給農作物的損害情況。
  • 民間故事:一石頭砸出一座金礦
    這一天,二牛上山打柴,看見一塊石頭光澤很好,就撿起來拿在手上,背著柴回家。到了家門口,正巧碰見鄰居三柱出門,從身邊走過。三柱橫眉冷對,扭頭衝旁邊「呸」了一聲。聲音很大,分明是衝著二牛的,二牛當然能感覺到敵意。 二牛怒不可遏,扔掉柴,舉起手中的石頭,狠狠地砸在三柱的頭上,頓時血流如注。
  • 轎車被落石砸中,駕駛員不幸遇難!
    2020年8月17日晚,大理州漾濞縣出現強降雨天氣,截止 8 月18 日 20 時,全縣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強降雨天氣導致漾濞縣轄區內多地發生泥石流、山體滑坡,位於平坡鎮大波箐馬寧線上,一個巨大石頭從天而降砸在了一輛過往車輛上
  • 「公主殿下,對不起……」貴州33歲扶貧幹部倒在脫貧決勝時刻
    餘永流生前工作照11月30日下午7點左右,餘永流在和同事完成當天脫貧攻堅工作任務後,因身體不適,在同事勸說下回家休息除了那封寫給女兒的家書,餘永流的辦公電腦上還存著一篇《我的扶貧故事》,他從一個駐村幹部的視角出發,用平實的筆觸記錄了自己的扶貧歷程。文章寫道,作為扶貧幹部的他在觀壩村,看到一位被病魔纏身的父親李瑞年獨自撫養4個孩子,天氣冷了四個孩子就擠在一張床上,並且四個孩子也沒有戶籍。這樣的場景震撼了餘永流。
  • 甘肅舟曲縣扶貧辦幹部張小娟和縣融媒體中心王彥輝等:青春的身影...
    央廣網北京11月9日消息(記者孟永輝 焦健)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2019年10月7日下午,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扶貧辦幹部張小娟和縣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員陳文燕、王彥輝、閔江偉,在完成各自工作任務返程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因公殉職,4個青春的身影永遠定格在了脫貧攻堅的路上
  • 曹家鎮梅花洞村優秀扶貧幹部賀慶國先進事跡
    「我們梅花洞有您這麼好的扶貧領導,是我們的福氣,是老百姓心裡的好領導,只是無法報答您,謝謝您了!您辛苦了!」這是曹家鎮梅花洞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曹運華寫給該村扶貧工作隊隊員賀慶國的感謝信。紙短情長,但道出了曹運華的對賀慶國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