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識點,題型,浮力,物理學,物理系,蔣最敏,教材,教學,中學...

2020-12-06 東方網

原標題:學物理怎能靠「記住五種題型」

  相比很多國外基礎教育階段的物理學教材,我們的教材容量要小得多。這不僅影響知識的系統性,而且容易導致在知識點上深挖。這也使得考試命題的空間變小,於是命題者想盡辦法出「鑽牛角尖的題目」來提高區分度。

  中學物理教育應展現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物理教育對學生科學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對學生獨立的科學思辨能力、創新素養的培育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除了教學方法,未來教材內容的擴展也迫在眉睫。

  旁聽了150多節中學物理課,召開了數十次教學研討會,滬上高校一批物理系教授花了半年多時間,分析探究當前中學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尋找改進提高之策。教授們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對中學物理課程和教學標準的修改意見,新的課程和教學標準有望在一年左右出臺。

  「物理學作為一門培養學生嚴謹邏輯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科,不該是現在這樣讓大多數中學生感到害怕的模樣。」上海市中學物理教育教學研究基地主任、復旦大學物理系教授蔣最敏說,新高考改革改變的不僅是招考制度,更要對中學的學科教學帶來改變。

  傳授的是知識、能力還是知識點和解題技巧?

  「『浮力』這個知識點專題共有五種題型,並總結為五種計算方法:平衡法、稱重法、阿基米德原理法、公式法、浮力產生的原因法。記住這五種題型的公式,你們完全可以解決考試中任何與浮力相關的題目……」在不止一所中學,蔣最敏旁聽關於浮力內容教學的時候,幾乎都能夠聽到同樣的授課方式。

  每當此時,這位和物理打了30多年交道的教授就會忍不住想———「怪不得那麼多中學生一上物理課就頭疼,一想到物理考試就害怕!」

  在他看來,這麼多的題型,其實都歸結於一個原理,那就是阿基米德原理。學生理解了這個原理,需要自己分析推導出不同情況下的浮力計算,這才能體現出物理學教育的真正意義。「現在的教學不注重推理過程、不給學生思考的餘地,而是更多地告訴他們題型下的計算公式,這樣的課堂教學是一種機械的應試教學。只有通過自己鑽研、真正洞悉自然的奧秘才會感到樂趣,有誰會從公式的死記硬背和刷題中感受到樂趣呢?」

  事實上,不論是在研討會上,還是在不久前中科院舉行的關於物理教學的座談會上,學者們對於現在中學物理教育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原本幫助人們認識自然的學科,根據考綱的要求,在中學課堂上被切割成不同的知識點,再變成不同的題型。

  「很多學生說物理難,其實並非教的內容難,而是被分割成知識點後,那些解題的技巧和需要死記硬背的公式。」華東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物理教師教育中心主任潘蘇東說,這樣的教學,無法實現物理為學生提供科學素養的目標。

  老師缺少整體領悟,如何帶領學生感受科學的樂趣

  牛頓力學的核心知識,除了萬有引力定律,就是公式「F=ma」;電磁學的核心知識就是麥克斯韋方程組……「這些核心知識,才是最應該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傳授給他們的。老師的職責是在更高層次上引領學生,讓他們體會到其他的知識都可以統一到這些核心。這樣學生才能領悟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知識內容之間的邏輯,欣賞到物理學的簡約和美。」某知名高校的一位物理系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說實話,我在聽課時發現,不少中學老師本身就缺少對知識整體的領悟,所以只能根據知識點和題型教孩子。」

  中學物理學科教授的看似是知識,其實要傳遞的精華在知識之外,物理培養的是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方式,以及用運動變化的觀點看待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方法。上海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郭長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物理學科本身是實驗科學,可以使學生為未來的化學、生物的知識學習提供支撐,但是在當下的中學物理教學中,不論是教材,還是老師的教學都把大量的精力花在解題技巧上,這使得物理本身的教學目標反而很難達成。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朱邦芬不久前撰文說,中學的物理教學不是為了培養物理學家,對於物理專業學生,中學這點物理知識完全可以在大學補。中學的物理教育和科學教育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國民的科學素質。物理是高科技的基礎,學習物理是培養科學精神的最重要途徑之一。

  學會分析解決問題,學生才能獲得學習動力

  「物理學體現的是嚴謹的邏輯思維方式,相對運動變化的思維方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分析方法,以及實驗檢驗真理的哲學理念,這才是物理學教育的核心。」蔣最敏說,讓學生自己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他們才會感受到樂趣,從而獲得學習動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楊玉良不久前也在談及中學物理教育時稱,要真正培養學生對物理等自然科學的興趣,知識的廣度更為重要,因為它們奠定了一個人今後發展的基礎。過早地分科,或者說過早地關注於一些被認為是重要的但被分割得支離破碎的知識,而對於學科沒有一個相對系統的認識,不利於學生後續的學習。

  事實上,即便從教材來看,相比很多國外基礎教育階段的物理學教材,我們的教材容量要小得多,而他們的教材涉及的知識面更廣、更現代。比如光學,我們初中講幾何光學中最基本的反射、折射,高中講物理光學中最基本的幹涉和衍射內容,但是,對於與現代生活聯繫緊密的偏振、雷射原理、信息光學等卻很少涉及。這不僅影響知識的系統性,而且容易導致在知識點上深挖。這也使得考試命題的空間變小,於是命題者想盡辦法出「鑽牛角尖的題目」來提高區分度。

  專家同時指出,中學物理教育應展現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物理學是科技發展的基石,從某種意義上說,近代文明史就是一部物理學發展史。兩次工業革命分別以熱機 (熱力學) 和電能 (電磁學) 為標誌,信息技術的發展離不開物理原理、思想和方法,當代資訊時代又以量子物理為基礎。物理教育對學生科學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對學生獨立的科學思辨能力、創新素養的培育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除了教學方法,未來教材內容的擴展也迫在眉睫。

相關焦點

  • 滬高校物理系教授歷時半年赴中學聽課 尋求改進教學方法
    原標題:學物理怎能靠「記住五種題型」  相比很多國外基礎教育階段的物理學教材,我們的教材容量要小得多。這不僅影響知識的系統性,而且容易導致在知識點上深挖。這也使得考試命題的空間變小,於是命題者想盡辦法出「鑽牛角尖的題目」來提高區分度。  中學物理教育應展現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
  • 南開中學物理教師劉安剛細說2019年中考物理複習策略 壓強浮力分值...
    名師簡介    劉安剛,南開中學物理教師,中學一級教師,初三年級物理備課組組長。曾獲南開中學優質課比賽一等獎,南開中學優秀青年教師稱號,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育專委會論文比賽一等獎,重慶市初中物理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一等獎等多個獎項。多篇論文在省級和國家級刊物發表。
  • 2012中學物理教師物理教學資料一
    (二) 中學物理教學法對新教師的特殊意義1、對現行的新教材不熟悉。應當從教法理論中獲得啟迪,以便更好地理解現行教材。2、新教師缺乏物理教學具體經驗,這門課有助於他們對物理教學的各個方面輪廓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掌握;儘快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縮短師範生到合格的中學物理教師的過渡。
  • 滬科版物理教材與人教版物理教材關於「浮力」的內容對比1
    現在我們學校正在用的物理教材是教育部2012年審定的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稱:滬科版)的教育教科書物理八年級全一冊,在這之前用的是人教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今天就浮力這部分的內容進行兩個版本的教材做個對比。
  • 初中物理浮力相關知識點匯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物理浮力相關知識點匯總,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浮力計算題方法總結 點擊查看 4 中考物理知識點:探究決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點擊查看 5 中考物理知識點:密度計
  • 初中物理:《浮力》常考點、四大題型總結,吃透中考無憂
    全文共計1424字,後附《浮力》章節知識點總結,同學們可收藏複習時用,如果需要浮力拔高練習題,請關注我,私信發送「浮力提升」,即可獲得下載通道。好,我們進入正題,今天我帶領大家總結一下浮力這一章相關的答題技巧。
  • 物理系成功舉辦第二期全國重點中學物理競賽教練培訓班
    6月6日,2017年全國重點中學物理競賽教練第二期培訓班在清華大學物理系成功開班,來自全國38所重點中學的46名物理競賽教練參加了這次培訓。開班儀式由物理系副系主任阮東主持,系黨委書記莊鵬飛代表物理系致歡迎辭,他對各位物理教練來到清華共同探討大學和中學的物理教學銜接和人才培養,表示熱烈的歡迎。
  • 新版大學物理教材來啦!百位教授匯聚東大為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獻智
    教材如何與時俱進?11月7日,「新工科」背景下大學物理教學改革與教材建設研討會暨東南大學馬文蔚教授《物理學》(第7版)新書發布會在南京舉行。百位物理學相關專業的教授匯聚東大,為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獻計獻策,暢所欲言。
  • 物理教學大綱和物理教科書的建設與發展
    會上並推舉方嗣,汪世清起草物理初稿。初稿又經幾次修正,最後經嚴濟慈校訂,於7月10日由教育部印發,供各地中學物理教學作基本參考。這是解放後對中學物理教材採取的最初的改革措施。  這次印發的初、高中物理精簡綱要,都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講精簡綱要的原則。
  • 參與審定中小學教材,創辦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建設博士後制度
    雖然成功入學,但工學院學生應選習的畫法幾何、工程畫、鍛鑄、制模等實踐性課程沈克琦已不能再選,又加上工學院必須自備價值30元的計算尺和繪圖儀器,這讓靠政府發放救濟金及勤工儉學才能讀書的他難以承受,幾經考量,他選擇了與工學院課程相近的物理系課程,並從此走進物理學的大門,一生再未離開。名師領進門,發揚在個人在物理系的學習中,沈克琦越來越發現物理學的無窮魅力。
  • 海茲思原子力顯微鏡——中學多學科融合教學的好幫手
    海茲思超微教學型原子力顯微鏡已經進入了全國近百所中學的納米創新實驗室、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和納米STEM\創客實驗室裡使用,受到師生們的廣泛喜愛。在中學物理、化學等學科教材中都有非常多納米科技的知識點,比如觀察微觀物質裡的原子形貌特徵等,都需要用到微型教學掃描隧道顯微鏡。海茲思超微教學型原子力顯微鏡,關鍵在於「超微」二字,一般的原子力顯微鏡多用於科研機構或大學,操作及其複雜,且體積碩大。
  • 首都師範大學 | 物理系
    物理系設有普通物理、理論物理、實驗物理、光學信息、電子信息、自然科學史、中學物理教育教研室;擁有一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兩個北京市工程中心、三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兩個中關村開放實驗室,購置教學、科研共用的各種現代化大型儀器總價值近1.1億元,實驗室直接為我國的航空航天和國防事業提供服務,承擔「863」、「973」、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國家級項目並獲得省部級獎勵
  • 2020安徽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中學物理學科考試大綱
    招聘考試從教師相應崗位的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擇優錄取。招聘考試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二、考試目標與要求本考試首先關注考生對中學物理課程的學科理論知識、實驗等的理解和掌握狀況,以及對其中所蘊含的思想觀念、方法等的認識水平。
  • 東南大學物理系
    物理系的前身是基礎科學系的物理教研組,1983年10月與化學教研組組成物理化學系,1988年10月成立物理系。(2)黨總支幹部:書記戚煥林副書記馮佩霞二、學科情況1、現有碩士點名稱:「學科教學論」方向:1.現代教育技術在物理教育中的應用;2.物理學前沿成果與基礎物理教學聯繫的研究;3.近代物理教學與物理實驗設計的研究;4.工科大學物理教育理論和教學改革的研究。
  • 初中物理各版本教材介紹
    應該先研究課程標準、其次是研究教材、最後才是研究考綱。也有很多教師認為課本上沒有什麼內容,不如一些資料有用,資料上知識點乾貨多、講解詳細,還有不少知識和題型的拓展。其實這是一種最普遍的對教材的誤解。以滬粵版的教材為例,教材裡面出現的實驗設計,就對重點實驗進行了標記,只要是重要實驗,都在右上方說明了是「必做實驗」,而很多老師卻捨本逐末,不斷地翻看考綱、翻看資料,看看哪些實驗探究出現的次數多,哪些出現的詞數少。原來和一些物理老師進行教學討論的時候,我提到一個問題,就問他們告不告訴學生什麼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初中會不會去用「比值定義物理量」來引導學生。
  •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題總結!含答案和解析,建議收藏起來慢慢練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題總結!含答案和解析,建議收藏起來慢慢練我們都知道學習初中物理,力學是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而浮力就是力學其中的一個小分支。從定義上來講,浮力指的是浸在流體內的物體受到豎直向上託起的作用力,也是指物體在流體內各表面受到的壓力差的合,因此同學們必須要重視這部分內容,因為浮力也是考試當中必考的知識點之一。從以往的考試題型來看,浮力在中考物理當中所涉及到的題型不會很多,基本上都是與其他題型一併考察的。
  • 初中物理:壓強與浮力精選練習題匯總!必須掌握,考試重點全覆蓋
    初中物理:壓強與浮力精選練習題匯總!必須掌握,考試重點全覆蓋壓強與浮力是初中物理的一個重難點,而且幾乎是每年中考必考的一類題型,可是從同學們的學習情況來看,很多同學普遍都認為這是最難啃的一塊骨頭,那麼壓強與浮力到底學習起來困難嗎?
  •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題詳解!大部分學生都會出錯,啃透多拿30分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題詳解!大部分學生都會出錯,啃透多拿30分浮力是初中物理必學必掌握的一類知識點,而且在中考物理考試當中鐵定是會考察的,一般情況下會出現在選擇題、填空題、以及計算大題當中,所以同學們必須要掌握好浮力的相關知識點才行,特別是浮力計算大題,分值佔比相當高,如果得分率比較低的話,那麼肯定物理總成績是會受到一定影響的。
  • 「超詳細」高中物理:229頁|實驗題最全題型與知識點匯總!
    物理的重要性,從舊高考就很重要了。新高考它又上升了一個層次,高中物理不僅是高考的一大難點,也是高中生的一個痛點。怎麼才能學好物理是每個高中生都想弄明白的,但是無論是家長還是同學都很難找到解決這一難題的方法。
  • 國際物理奧賽金牌得主獻「攻略」: 深入研究中學、大學教材
    平時刷題比較多,因為熟練很重要,我們國家的競賽還是比較偏重熟練度的,多看教材,看懂知識點。把心態調整好,很多事情我都比較隨性,不會太受情緒的影響。平時不刷題的話,我還會打打遊戲。廣州日報:對自己的物理生涯有什麼樣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