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秒8.4公裡!9月10日,又有一顆「石頭」逼近地球,NASA拉響警報

2020-09-10 生活的一杯開水

可以說任何一個星球上都有隕石坑,如果我們想說哪個星球靠近我們的隕石坑最多,那麼我們就必須數一下我們的小兄弟月亮。我們都對月球坑的外觀非常熟悉。那麼,您知道月球上有多少個隕石坑嗎?您可能無法回答,因為到目前為止,科學還無法提供準確的數字,因為人類對月球坑的發現仍在進行中。如果從理論水平上進行估算,那麼月球上的火山口可能就是十萬個。是的,您沒看錯,十萬。在我看來,這個數字是相對保守的,因為在過去的一個月中,科學家在月球上發現了6000多個隕石坑。

最近,小行星已經出現在星團中。 9月6日,直徑160米的太空巖石通過地球後,直徑僅36米的小行星層出不窮。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預計將於9月14日再發射一顆。直徑為120米的「外部訪客」通過後,科學家發現了一顆新的近地小行星。 NASA正在追蹤今天將要接近地球的太空巖石,而NASA正在為我們的星球接近這顆比五輛雙層巴士更長的小行星做準備。


  • 這顆小行星有多大?

NASA將一種名為2020 RW的太空巖石描述為正在通過我們星球的近地天體(NEO)。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表示,這種直徑為30至56米的小行星不太可能撞擊我們的星球,但航天局將利用它與地球的緊密接觸來研究太陽系的歷史。如果小行星位於其上方,則其長度將是雙層巴士的近五倍。儘管這聽起來不錯,但從天文學角度來看卻不值得一提。

  • 這顆小行星會撞擊地球嗎?

根據NASA的分析,小行星2020 RW的速度為每秒8.4公裡,或每小時30,240公裡。儘管這看起來快得難以想像,但對於太空巖石來說卻相當慢,因為小行星的平均速度為每秒18公裡。那麼,它會撞擊地球嗎? NASA認為小行星將與地球保持安全距離超過600萬公裡,但該距離仍然足夠長,可以視為近地天體。

  • 什麼是近地天體?

接下來,讓我們普及近地物體的定義。近地物體是彗星和小行星,它們被附近行星的引力推入軌道,使其進入地球附近。天文學家對彗星和小行星的科學興趣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們是來自約46億年前形成的太陽系的相對恆定的碎片這一事實。追溯到源頭,今天的小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等。當首次組裝內部行星時,留下了碎片。

  • 地球是否處於安全的太空環境中?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其他太空機構繼續發現新的近地天體,整個宇宙充滿了飛行的小行星,彗星,流星,隕石和各種碎片。實際上,僅今年這一天,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小行星中心就在2020年發現了1,769個近地天體。地球不斷受到這些天體的撞擊,其中大部分很小。當它們撞擊地球的大氣層時,甚至不會形成火球。每年有6000多顆隕石撞擊地球。

儘管NASA相信直徑小於50米的任何太空巖石都會在地球大氣層中燃燒,但這是絕對的。一個小行星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的爆炸就是一個例子。 2013年,直徑僅為20米。太空巖石在車里雅賓斯克上空爆炸。儘管衝擊波沒有直接撞擊地面,但它砸碎了玻璃並造成1,000多人受傷。因此我們可以想像,如果太空巖石的直徑超過100米,將會產生什麼影響?因此,當前的任務仍然是繼續努力進行小行星防禦。

大氣層的存在不僅保護了地球,巨大的木星和繞地球運行的月球也為保護地球做出了重要貢獻。正是因為地球擁有如此廣闊的空間環境,才能發展成為充滿生命力的行星。


相關焦點

  • 9月2日,一顆30米寬的巖石呼嘯而過,NASA未拉響警報
    而一顆比一輛雙層巴士還要大的小行星在今天呼嘯而過,那麼它離我們多近呢?科學家證實,小行星2011 ES4距離地球的距離為地球和月球之間距離的30%。這顆小行星大約有30米長,比一輛雙層巴士大得多,它與月球的距離僅為0.3個地月距離(其中地月球距離是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自這顆小行星於2011年首次被發現以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機構一直在監測它,今天是迄今為止距離它最近的一天。據美國宇航局稱,這顆小行星在英國夏令時9月1日17點12分(北京時間9月2日1點12分)離地球最近。
  • NASA警報拉響:1月23日,一顆直徑14米的巖石將擦肩而過
    最近這段時間,地球的上空可謂十分「熱鬧」,近地小行星接踵而至。NASA透露,一顆小行星正以每小時4萬公裡的速度在太空中高速飛行,將在24小時內接近地球。這顆被美國宇航局命名為2020 BB1的小行星正以大約11.37公裡/秒的速度逼近地球,按照這個速度,小行星BB1將於格林尼治時間1月23日上午8點36分(北京時間16點36分)到達我們的地球附近,那麼我們對它了解多少呢?美國宇航局的天文學家將這顆小行星的到來稱為「地球近距離接觸」,小行星BB1是所謂的近地天體,意思是它圍繞太陽的軌道接近地球。
  • 未來36小時,將有三顆隕石飛過地球,NASA並未拉響警報
    前幾天我們說過,一顆直徑570米的巨型太空巖石安全地掠過地球,然而,你認為在6月剩下的日子裡,近地軌道就轉向「平靜」了嗎?根據NASA的說法,在接下來的幾天裡,三顆小行星將會掠過地球,小行星追蹤系統將會密切關注它們的蹤跡,那麼我們對這些太空巖石了解多少呢?
  • 五個神秘不明物體逼近,國際空間站拉響一級警報,太空人拍下錄像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20日報導,五個神秘不明物體逼近,國際空間站立即拉響了一級警報他還在其推特上寫道,視頻的9到12秒時,5個物體並行飛過,它們之間間距相同。他指出,實際觀察時間為52秒。此外,他還詢問了人們關於這5個神秘不明物體是流星還是衛星的看法。國際空間站是目前在軌運行最大的空間平臺,是一個擁有現代化科研設備、可開展大規模、多學科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的空間實驗室,為在微重力環境下開展科學實驗研究提供了大量實驗載荷和資源,支持人在地球軌道長期駐留。
  • 直徑200米大石頭來了,每秒與地球拉近8公裡,潛在威脅出現
    18日,有5個大石頭造訪了近地軌道,分別被臨時命名為2020 RA6,2020 SA2,2020 RC7,2020 RB7和2020年SR2,2020 RA6直徑38米,0時57分進入近地軌道,與地球僅相隔1.36倍地月距離,2020 SA2直徑14米,6時23分進入近地軌道,與地球僅相隔1.53倍地月距離,2020 RC7直徑39米,與地球相隔15.40倍距離。
  • 直徑200米大石頭來了,每秒與地球拉近8公裡,潛在威脅出現
    而在9月19日,大石頭2020 RH6和大石頭2020 RQ3造訪了近地軌道,9月20日,有小行星2017 SL16,大石頭2020 RP6,大石頭2020 RY7造訪了近地軌道
  • NASA預警:4月29日,一顆4公裡寬的巖石將造訪地球
    NASA預測這顆直徑350米的太空巖石可能會在2029年和2036年穿過地球附近的「引力鎖孔」,從而對地球構成威脅,但在這之前還有一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小行星追蹤器已經證實,一顆體積更大的太空巖石正朝地球飛來,它將於今年4月靠近我們的星球,那麼它會撞上我們嗎?
  • NASA預警:4月29日一顆4公裡寬的巖石將造訪地球,遠超阿波菲斯
    NASA預測這顆直徑350米的太空巖石可能會在2029年和2036年穿過地球附近的「引力鎖孔」,從而對地球構成威脅,但在這之前還有一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小行星追蹤器已經證實,一顆體積更大的太空巖石正朝地球飛來,它將於今年4月靠近我們的星球,那麼它會撞上我們嗎?
  • 今天防空警報拉響 背後故事竟然是這樣!
    很多人應該都能答出來:防空警報。為什麼要拉響防空警報?相信也有不少人答得出來:因為今天是防災減災日。防空警報這個名字,好像和防災減災沒什麼關係。防災減災日,為什麼要拉響防空警報?在這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你可能想不到,這件事和浙江有很大關係。已閱君今天要來聊聊。
  • 918為什麼要拉防空警報防空警報響是什麼意思?
    918為什麼要拉防空警報防空警報響是什麼意思?>918為什麼要拉防空警報?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爆發紀念日。九一八事變發生時是1931年9月18日晚上10點半,日軍炸斷柳條湖鐵路,然後進攻瀋陽,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為了銘記歷史,為了警醒廣大市民勿忘國恥、居安思危。也是為了增強人們的國防觀念和人民防空意識。因此,這天就會拉響防空警報。什麼時間拉防空警報呢?
  • 一顆直徑36米的小行星將造訪地球,NASA:鎖定9月8日
    最近這段時間,地球的近地軌道十分「熱鬧」,小行星是一顆接一顆,而且有些體積非常巨大。NASA證實,一顆直徑162米的小行星在今天以40馬赫的速度快速飛過地球,這顆小行星剛走,又一顆太空巖石即將到來,美國宇航局正密切關注下周將掠過地球的小行星,那麼它會撞擊地球嗎?
  • 「9·18」四川國家人防重點城市拉響防空警報 成都14時30分起響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郝勇)1931年9月18日,駐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炮擊中國東北軍的北大營並向瀋陽進攻,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9月18日記者從四川省人防辦(省民防局)獲悉,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我省成都、綿陽、攀枝花等國家人防重點城市在這天拉響防空警報。
  • 「9·16」全民國防教育日 防空警報將在北京五環外拉響
    防空警報明日五環外拉響  9月16日10時至10時23分,按照「預先警報」、「空襲警報」、「解除警報」的順序進行,每種警報鳴放時間3分鐘、間隔7分鐘  明日是全民國防教育日,五環以外區域將會有一個特殊的聲音響徹雲霄,它就是防空警報。這已經是本市近年來第五次較大規模的試鳴防空警報。
  • 4月4日一顆小行星逼近地球
    4日早上6點04分左右,就在大家還在夢境之中時,一顆小行星悄悄地靠近地球,並以超短距離從地球上空掠過,著實讓人捏了一把冷汗。這顆小行星是在北京時間4月3日發現的,離它接近地球也就只有1天多一點的時間。當時天文學家發現它的時候還比較暗,但視速度非常快,而且離地球也較近。研究人員覺得它是近地小行星的概率非常高,而且經過簡單的計算,發現這顆小行星很有可能對地球構成威脅。為了謹慎起見,研究人員把數據提交給了國際小行星中心。之後世界各地的天文臺加緊對這顆小行星的追蹤。
  • 全國百餘城市拉響防空警報紀念9-18事變80周年
    9月18日,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前新華社發勿忘那一刻 山河突變紀念「九一八」事變80周年 全國百餘城市拉響防空警報80年前的警報,是外敵入侵、國破家亡的悲愴;80年後的警報,是拒絕遺忘、發憤圖強的自省。穿越80年的警報,是對歷史的深沉回望,對未來的積極思考——一個民族如何從苦難歷史中汲取向上動力。
  • 紀念「九·一八」 四川國家人防重點城市將拉響防空警報
    川報觀察記者 郝勇 9月17日記者從省人防辦獲悉,9月18日,成都、綿陽等國家人防重點城市在這天都要拉響防空警報。 省人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經當地人民政府批准,成都、德陽、綿陽、宜賓、南充、瀘州、廣元等國家人防重點城市將在這天都要拉響防空警報。
  • 格陵蘭島融冰已過「臨界點」拉響海平面加速上升警報
    今年7月,世界氣象組織曾預測:去年夏天讓歐洲多個城市氣溫逼近 47 ℃ 的熱浪將再次來襲,今年全球將迎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夏天,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從格陵蘭2到3公裡厚冰蓋崩離的冰層和融冰化成的洪流,是造成去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單一最大來源,佔所有增加水量的40%,相當於令海水升高1.5毫米。格陵蘭島面積超過2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法國面積的4倍,該島85%的表面被冰覆蓋,是全球第二大冰原。
  • 國內百座城市今日拉響防空警報紀念九一八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80周年紀念日,上午9時18分,包括東北三省在內,全國有100多座城市拉響防空警報。中央有關部門、東北三省政府、解放軍及社會各界1000多人參加了紀念活動。而之前,從社會徵集來的撞鐘手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儀式現場撞響警世鐘14下,寓意東北淪陷以及中國人民抗戰的14年。
  • 12月26日不但有日食,還有一顆較大小行星以每秒12公裡飛近
    趣味探索訊 12月26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世界多地不但出現日食奇觀,還有一顆直徑比巴黎鐵塔還高的小行星以每秒12公裡飛近地球。我們每天都生活在一個看似相安無事的地球世界裡,然而實際上每天都有多顆潛在威脅的小行星偷偷地接近地球,這已經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了。
  • 美宇航局警告:一顆直徑190米的小行星,將於8月5日逼近地球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地球是人類唯一的樂園,但這個樂園並不絕對安全。除了環境汙染和全球變暖外,我們還要預防一些來自外太空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