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任何一個星球上都有隕石坑,如果我們想說哪個星球靠近我們的隕石坑最多,那麼我們就必須數一下我們的小兄弟月亮。我們都對月球坑的外觀非常熟悉。那麼,您知道月球上有多少個隕石坑嗎?您可能無法回答,因為到目前為止,科學還無法提供準確的數字,因為人類對月球坑的發現仍在進行中。如果從理論水平上進行估算,那麼月球上的火山口可能就是十萬個。是的,您沒看錯,十萬。在我看來,這個數字是相對保守的,因為在過去的一個月中,科學家在月球上發現了6000多個隕石坑。
最近,小行星已經出現在星團中。 9月6日,直徑160米的太空巖石通過地球後,直徑僅36米的小行星層出不窮。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預計將於9月14日再發射一顆。直徑為120米的「外部訪客」通過後,科學家發現了一顆新的近地小行星。 NASA正在追蹤今天將要接近地球的太空巖石,而NASA正在為我們的星球接近這顆比五輛雙層巴士更長的小行星做準備。
這顆小行星有多大?
NASA將一種名為2020 RW的太空巖石描述為正在通過我們星球的近地天體(NEO)。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表示,這種直徑為30至56米的小行星不太可能撞擊我們的星球,但航天局將利用它與地球的緊密接觸來研究太陽系的歷史。如果小行星位於其上方,則其長度將是雙層巴士的近五倍。儘管這聽起來不錯,但從天文學角度來看卻不值得一提。
這顆小行星會撞擊地球嗎?
根據NASA的分析,小行星2020 RW的速度為每秒8.4公裡,或每小時30,240公裡。儘管這看起來快得難以想像,但對於太空巖石來說卻相當慢,因為小行星的平均速度為每秒18公裡。那麼,它會撞擊地球嗎? NASA認為小行星將與地球保持安全距離超過600萬公裡,但該距離仍然足夠長,可以視為近地天體。
什麼是近地天體?
接下來,讓我們普及近地物體的定義。近地物體是彗星和小行星,它們被附近行星的引力推入軌道,使其進入地球附近。天文學家對彗星和小行星的科學興趣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們是來自約46億年前形成的太陽系的相對恆定的碎片這一事實。追溯到源頭,今天的小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等。當首次組裝內部行星時,留下了碎片。
地球是否處於安全的太空環境中?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其他太空機構繼續發現新的近地天體,整個宇宙充滿了飛行的小行星,彗星,流星,隕石和各種碎片。實際上,僅今年這一天,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小行星中心就在2020年發現了1,769個近地天體。地球不斷受到這些天體的撞擊,其中大部分很小。當它們撞擊地球的大氣層時,甚至不會形成火球。每年有6000多顆隕石撞擊地球。
儘管NASA相信直徑小於50米的任何太空巖石都會在地球大氣層中燃燒,但這是絕對的。一個小行星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的爆炸就是一個例子。 2013年,直徑僅為20米。太空巖石在車里雅賓斯克上空爆炸。儘管衝擊波沒有直接撞擊地面,但它砸碎了玻璃並造成1,000多人受傷。因此我們可以想像,如果太空巖石的直徑超過100米,將會產生什麼影響?因此,當前的任務仍然是繼續努力進行小行星防禦。
大氣層的存在不僅保護了地球,巨大的木星和繞地球運行的月球也為保護地球做出了重要貢獻。正是因為地球擁有如此廣闊的空間環境,才能發展成為充滿生命力的行星。